- +1
新作首秀纽约林肯中心,13岁上海小作曲家闪耀国际舞台
当地时间3月5日,来自上海的13岁女孩温闻笛受纽约爱乐乐团委约创作的《雷雨中的自由女神》(Lady Liberty in Thunderstorm),亮相“年轻人的音乐会:青春创想家”(Young People's Concert: Youth as Creator),并于纽约林肯中心世界首演。
这是一场为展示孩子们的杰出创意而举办的音乐会,因为疫情延时了近两年。当天,纽约爱乐乐团演奏了纽约、上海、芬兰、以色列等四地小作曲家的作品。来自上海的温闻笛用一部《雷雨中的自由女神》闪耀国际,中国小作曲家的声音,在世界一流的舞台绽放。
敲开作曲大门的敲门砖
温闻笛和纽约爱乐乐团的结缘,源于上海交响乐团与纽约爱乐乐团联合策划的“小作曲家工作坊”。
这是纽约爱乐乐团于1995年发起的公共音乐教育项目,2016年由上海交响乐团与纽约爱乐乐团合作落地到上海,并于当年7月举办第一届工作坊和作品音乐会。
此后,每年盛夏,上海交响乐团都会甄选10位小作曲家参与为期一周的工作坊,通过音乐游戏、与艺术家交流等有趣的启蒙方式,唤醒孩子们对音乐的想象力。从第一丝灵光闪现,到第一首作品诞生,孩子们只有7天时间,在音乐之旅上大冒险。
温闻笛在2019年加入“小作曲家工作坊”。短短7天,她从零开始完成了一部重奏作品,并在当年的上海夏季音乐节首演。
“工作坊用游戏的方式,帮助我用另一种方式理解和表现作曲。短短一周,不仅让我学到了音乐英语,还让我学到了乐器法和即兴创作音乐的各种有趣方法。原来作曲如此生动有趣!”
回忆起2019年参加工作坊,温闻笛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师让学生三人一组,以“冰川融化”为主题,用自己的乐器即兴创作。
“那天我没带小提琴,正着急,看到手中的矿泉水瓶,灵机一动,想到可以用矿泉水发出冰川融化的声音。”温闻笛连忙和小伙伴一番讨论,一首现代派音乐作品诞生,获得了老师们的好评。
“作曲是一种记录生活、表达自我的方式。我意识到音乐无处不在。”工作坊结束后,温闻笛对作曲产生强烈兴趣,开始正式学习作曲,“它是我敲开作曲大门的敲门砖。”
十余年来,上海交响乐团和纽约爱乐乐团联手谱写音乐“双城记”,在联合办学、乐团管理、舞台演出、教育普及等领域建立纽带,用音乐激荡起东西方两座城市的文化共振。
通过上海交响乐团搭建的平台连接世界级资源,温闻笛并非个例。“小作曲家工作坊”激发和挖掘了一批对音乐创作充满想象力的青少年,有人继续深耕音乐之路,进入世界顶尖音乐学院深造,还有更多的非专业音乐爱好者因此打开创造力的大门,受益深远。
上海走出来的小作曲家
从上海走出来的温闻笛,是怎样一位小作曲家?
出生于2008年6月,温闻笛4岁开始学钢琴,师从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教师谢亚双子、教授周薇,6岁起跟随小提琴家朱玥学习小提琴,9岁加入上海弦之音乐青少年室内乐团。
2019年,11岁的温闻笛开始学习作曲。2020年,温闻笛被日内瓦人民音乐学院录取,作曲师从阿图罗·克拉莱斯,钢琴演奏师从欧仁妮·格雷尼耶·波莱尔。
2020年,时值“小作曲家工作坊”项目25周年,温闻笛受纽约爱乐乐团委约,创作了管弦乐作品《雷雨中的自由女神》,以此纪念美国妇女获得宪法选举权一百周年。作品原定于2020年演出,因为疫情延期到今年首演。
目前,温闻笛就读于美国堪萨斯城的印第安山中学。一开始,她在语言沟通上尚有问题,如今已经能够理解上课内容、顺利完成作业并达到老师的要求。
除了文化课、英文课、法文课,温闻笛还跟随两位美国老师学习钢琴与小提琴。兴致盎然的她还选修了弦乐队课,每天都有一节课排练时间,“拉乐队的经历对我写乐队作品特别重要,让我对乐队的构成、各个声部的音响平衡,有直观的、准确的了解。”
同时,她还通过网课的形式,跟随日内瓦人民音乐学院的老师学习作曲与电子音乐,向上海音乐学院的李嘉老师学习电子音乐。
“总之,非常忙,忙得很充实!”温闻笛刚刚收到好消息,她在瑞士青少年作曲比赛拿下一等奖,她为小提琴与钢琴而作的《三棱镜之二》也将在比赛音乐会上首演。
这已经是她第二次收获作曲比赛一等奖。去年,凭借弦乐作品《鸟之歌》,温闻笛在苏黎世弦乐团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并拿到人生中的第一笔奖金。如今,她正在备战一个意大利的国际钢琴比赛。
“我非常想成为一名作曲家。”温闻笛斩钉截铁地说。有意思的是,温闻笛的父亲温德青也是有名的作曲家,每年都会带女儿去听“上海当代音乐周”的音乐会,“爸爸的作品风格独特,也非常有趣,我也想成为和爸爸一样厉害的作曲家。”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