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西方“硬政治”的回归与现实主义的复兴(上)
【编者按】
应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的邀请,知名政治学者、复旦大学国务学院副教授包刚升2017年5月24日晚间在该院做了一场题为“西方‘硬政治’的回归与现实主义的复兴”的学术演讲。这场演讲聚焦于今日西方世界政治上面临的新现实与新挑战,提出了很多立论新颖、见解独到的新观点,讲座视野开阔,思想深邃,别开生面,为读者朋友们理解西方与世界政治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视角。讲座由华东政法大学张飞岸副教授主持。本文是演讲者本人提供的演讲文本。
这篇演讲从美国总统特朗普为什么要保护美国边境和法国总统候选人勒庞所代表的右翼崛起等新现实入手,包刚升认为对当前西方政治的理解需要政治现实主义的视角,并首创 “硬政治”与“软政治”两个概念。
演讲指出,1945年到2015年的70年间,从国际格局上看,美国和美国保护下的欧洲总体上处在没有重大威胁、安全无虞的情境之下。包刚升认为这是 “承平日久”的70年,而“承平日久70年”导致了“硬政治”的退场。但在“承平日久70年”后的今天,当下的欧美暗流涌动:一是欧盟国家实际上是被硬政治包围的软政治,这基于国际格局与地缘政治的视角;二是欧美国家内部工作机会流失的政治后果,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过去30、40年全球化与自由贸易深入发展的结果;三是欧美国家内部人口趋势与族群-宗教多元主义的崛起;四是恐怖主义袭击已经发展成为“城市游击战”的新模式。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包刚升认为,欧美国家应对当下面临的问题和危机需要自由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联姻。此外,针对将民粹主义归于欧美政治主流的观点,包刚升表示,这是一种误读。民粹主义表象之下是政治现实主义与大众政治的联姻。
最后,包刚升认为,无论是政治家,还是政治学者,面对欧美国家的新现实,都需要新思想。
此为上篇。
从特朗普到勒庞:西方政治的新现实?
今天要讲的这个题目很重要,而且我今天要提出很多新概念和新观点,可能会颠覆大家过去对欧美国家政治的理解与认知。比如,大家都听过一个观点,最近几年西方世界出现了民粹主义(populism)的复兴,但我认为这基本上是一种误读。有没有民粹主义现象?当然有。但这不是问题的主要方面,后面会陈述理由。
为什么会想到这样一个题目?这或许跟我的研究经历有关。我做过两项跟民主问题有关的研究,一项是2014年已经出版的《民主崩溃的政治学》,另一项是目前即将完成、预计将在明年出版的《宪法工程学:第三波民主化国家的政治制度与治理绩效(1974-2013)》。我们过去研究民主,更多地关注英美民主。总体而言,英美民主是既稳定又有效、同时较有政治共识的民主模式。但我研究民主,是从民主政治运作过程中最困难的地方入手的,那就是民主政体有可能会失败。那么,民主政体为什么会失败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国家的政治分歧比较大,政治冲突比较强。我最新的研究考察了第三波民主化国家在转型方面的分化——有些国家转型非常成功,有些国家表现平平,还有一些国家则是彻底的失败。对于那些转型失败或民主受挫的国家来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们的政治冲突水平比较高。所以,正是因为这种知识背景和理论视角,使得我对今日西方政治的理解,跟国内很多政治学者和民主理论家有所不同。
2017年2月28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 东方IC 资料图我们先从西方政治的新现象说起。2017年2月28号,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美国国会的国情咨文演讲中这样说:“我们保卫其他国家的边境,却让我们的边境敞开着,随意让任何人、让毒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入。”边境的英文是border,过去美国总统的演讲很少会专门提到border这个词,更不用说要提到所谓保卫边境的问题。难道美国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已经面临边境危机了吗?特朗普最近的每次重要讲话几乎都会提到如何保卫美国边境的问题。他呼吁美国不应该让坏人、毒品贩子、罪犯、恐怖分子进入美国,他这方面的基本主张包括修建美墨边境墙、颁布部分穆斯林国家公民的入境禁令以及限制移民等。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前总统比尔·克林顿、乔治·布什、巴拉克·奥巴马等人的演讲中,我们很少听到border这个词,很少听到要保卫美国边境的概念。那么,为什么今天特朗普作为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总统反复强调美国必须保卫自己的边境呢?难道美国边境面临着被别国入侵的危险?当然不是。那么,美国到底为什么要保卫自己的边境呢?
2017年5月21日,特朗普在沙特穆斯林国家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则明确提出了美国应当奉行“有原则的现实主义” (principled realism)原则。这一篇演讲恰到好处地佐证了我今天这一早在数周前就确定的演讲主题。特朗普这样说:
“中东国家必须自己做决定,要给自己、给自己的国家、给自己的后代选择何种未来。这是一个关乎两种未来的选择——这也是美国人无法替你们做出的选择。只有你们国家把恐怖分子和极端主义者驱逐出去,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才有可能。……对美国而言,我们将致力于调整战略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威胁和新的事实。我们将会抛弃那些无效的战略——根据经验和判断力来采纳新的方法。我们将基于共同的价值观和利益,采取一种“有原则的现实主义”。朋友们绝不要质疑我们的帮助,敌人们也绝不要怀疑我们的决心。我们的伙伴关系将通过稳定而非彻底的破坏来增强安全。我们将会基于现实世界的后果——而非僵化的意识形态——做出决定。我们将遵循经验的指导,而非受制于僵化的思维。”
大家可以看出来,在特朗普的首场外交之旅中,他的中东演讲基调是比较强硬的。他还明确表示,要基于现实主义原则来处理美国反恐的重大问题,强调要抛弃过去美国反恐的惯常做法或僵化的意识形态,而是要采取更加灵活与务实的策略。这也是美国政治的新现象。
最近两年,欧洲政治的新现象也层出不穷,但这些新现象背后都有着相似的政治逻辑。从英国脱欧到奥地利总统选举中右翼领导人(其主要政纲就是限制移民)几近当选,从意大利修宪公投的失败到最近法国总统大选中玛丽娜·勒庞的崛起,都凸显了欧洲政治的某种新现实。我将这种新现实的政治诉求简单地总结为20个字:“本国优先,反全球化,限制外国移民,抵制伊斯兰化。”当然,这里反全球化是部分地反全球化,主要是反对人口的自由流动。对欧盟国家来说,反全球化自然还包括强调本国中心主义和抵制欧盟的主张。
当地时间2017年4月23日,法国总统候选人勒庞在竞选总部,庆祝首轮投票获胜。 东方IC 图2017年4-5月,欧洲最重要的政治事件是法国总统大选。尽管非常帅气、学识渊博的埃马纽埃尔·马克龙依靠三分之二的绝对多数选票赢得大选,但进入第二轮总统选举的玛丽娜·勒庞也得到了三分之一的选票。在部分媒体与知识分子看来,勒庞是一个持有比较极端立场的、极右翼的不受欢迎的政治家,但这样一位政治家竟然赢得了三分之一的选票。这一现象的政治意义不容低估。如果马克龙的政治纲领无法解决今天法国和欧洲面临的政治问题,那么五年之后勒庞将有机会卷土重来——或许那时她的支持率还会创出新高。
在英国BBC摄制的一部纪录片中,勒庞说:“我们既不是左派,也不是右派,我们是爱国者。……(现在法国的)左派与右派都已经忘记了国家的概念。”她这里讲的国家,对应的英文是nation,其实就是法兰西民族的意思。她的政党名称也叫做国家战线或国民战线(The National Front)。如何从政治上保卫法兰西国家或法兰西民族,是勒庞及其支持者的政纲主线。在BBC的纪录片中,一位勒庞的支持者对记者说,勒庞给出的信息很清晰,她说法国应该提高警惕,防止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伊斯兰化,因为这是一件危险的事情。这也为我们理解勒庞和法国国家阵线的崛起提供了关键信息。
实际上,欧洲主要国家的故事尽管不同,但背后的逻辑却是相似的。在英国、奥地利、意大利、法国,或许接下来还包括西班牙、德国等,部分右翼政治家和选民都指向了这样的政治诉求,即欧洲国家应该坚持本国优先、部分地反全球化、严格限制外国移民以及警惕伊斯兰化。这些政治问题已经绷紧了整个欧洲的神经。
如果回到20年前,也就是20世纪90年代,当时整个欧洲政治完全是另外一幅景象。在东欧剧变和苏联垮台之后,冷战体系随之终结,欧盟和北约开始不断东扩,欧元区也随之推出,整个欧洲洋溢在一片普遍乐观的气氛之中。那么,为什么今天的欧洲政治境况竟然变得如此艰难?欧洲政治究竟面临着何种新现实?我们又应该如何解读这种新现实呢?
两种政治传统: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
要理解西方政治的新现象,首先需要介绍政治学研究的两种传统: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政治理想主义(political idealism)传统,后来有人把它称为自由道德主义(liberal moralism)传统,这个传统一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的雅典城邦。从近代开始,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通常被视为这一传统的重要人物。从康德到美国《宪法》,从《世界人权宣言》这样的文本到今天我们把西方民主解读为多头政体,都可以被视为政治理想主义传统的一部分。比如,康德就突出了对于道德原则的强调,他认为行善本身就是目的,而道德原则和政治原则应该是统一的。对于国际关系,他认为,如果一个个国家国内存在着自由的政治秩序,推而广之,那么这个世界也将能拥有一个自由、开放与和平的国际秩序,这样人类最终将会抵达所谓的“永久和平”状态。大家可以看出来,这些观点是理想主义传统的呈现。
二战以后,基于《联合国宪章》所形成的《世界人权宣言》也是一个重要文本,是理想主义政治传统的延续。比如,该宣言的第一条是:“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世界人权宣言》的开篇不仅强调人生而自由平等,而且强调他们彼此应该以兄弟关系的精神来互相对待。什么是兄弟关系?兄弟关系并不意味着没有分歧或完全一致,但兄弟关系中没有本质的分歧与冲突。即使他们有分歧,也可以通过一种和平友好的方式来协商解决。《宣言》要求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理解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来规范一国之中公民和公民应该如何彼此相处。
该宣言的第二条开头部分是:“人人有资格享有本宣言所载的一切权利和自由,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或其他身份等任何区别。”大家会发现,这一条是很多美国总统候选人政治纲领的“标准配置”。比如,希拉里·克林顿就经常讲,所有美国人——不论他的肤色、族群、宗教信仰、性别、财富与社会阶层——都应该享有同等的权利,而且所有美国人都应该在这个社会中享有他应有的公平的份额。这一原则主张人作为一个政治共同体的一员应该平等相处,而不应该以种族、族群、宗教、财富等身份差异而彼此有别,更不应该因此而互相冲突。
到了20世纪70年代,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达尔撰写了《多头政体》(polyarchy)一书,他认为现代民主政体是持有不同利益和观点主张的公民与公民团体进行政治竞争的舞台。这些不同的公民与公民团体之间并不是敌对关系,大家只是利益有分歧、观念有差异而已,但仍然能够通过和平方式来进行竞争与合作,达成和解或形成共识。因此,现代民主政体下的公民与公民团体之间的政治分歧并不是根本性的,其潜在的政治冲突也可以进行合理的管控。
大家会发现,今天西方主流观念更多地具有政治理想主义的色彩。特别是,二战结束以来,西方的主流教科书、经典政治文本或媒体舆论更多地是以这样一个比较理想主义或自由道德主义传统来理解欧美国家的国内政治生活的。作为中国学者,我读了很多这样的西方政治文本,也是这样一种印象。
但是,其实还有另一个政治传统,即政治现实主义(political realism)传统。很多人一讲到现实主义,就容易想到国际关系的现实主义,想到美国著名学者汉斯·摩根索所著的《国家间的政治》——这是一部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现实主义经典,但是,我今天讲的更多是指国内政治中的现实主义。那么,如何用现实主义视角来理解国内政治生活呢?要理解这一传统,离不开几位重量级思想家,特别是意大利的马基雅维利、英国的托马斯·霍布斯以及德国的马克斯·韦伯和卡尔·施米特。但这样一个重要的政治传统在今天西方主流的观念体系中某种程度上被忽视了——特别是二战结束以后的70年间。当然,这种忽视可能是今日欧美政治高度文明化的结果,但这种忽视却产生了某些始料未及的政治后果。
在近代欧洲,马基雅维利强调的是政治的非道德性。政治的非道德性,并不等于政治的反道德性。但在马基雅维利看来,政治与道德是互相剥离的,政治就是政治,政治不是道德、不是伦理。比如,当君主确定了一个目标——无论他是为自己还是为国家确定了一个目标,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又应该怎样做呢?马基雅维利说:“君主应当同时效法狐狸与狮子。……君主必须是一头狐狸以便认识陷阱,同时必须是一头狮子,以便使豺狼惊骇。”这就是从现实主义的角度来理解政治权力或国家问题的。英国近代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考虑的是如何应付自然状态。在他看来,自然状态就难以避免人与人的战争关系。所以,一个首要的政治问题是要建立“利维坦”或建立国家形态的政治权威,以政治权威和强制力来避免人与人的战争状态。霍布斯的政治关切及其分析视角,也是政治现实主义传统的一部分。
马克斯·韦伯也是一位偏向于政治实现主义的思想家。在1895年发表的经典演讲“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中,韦伯从分析了德国边境所面临的潜在危机入手,剖析了德国政治面临的很多挑战。他认为,德意志民族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在当时欧洲的政治环境中生存的问题,而这种生存本质上取决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实力。在分析德国内政时,他有些失望地认为,当时的德国缺少一个成熟的政治阶层,因为德国的政治精英阶层只理解经济问题而不理解政治问题。
同为德国思想家的卡尔·施米特在政治现实主义立场上走得更远。他干脆把政治视为“划分敌友”的问题,他这样说:“任何宗教、道德、经济、种族或其他领域的对立,当其尖锐到足以有效地把人类按照敌友划分成阵营时,便转化成了政治对立。”因此,在施米特来看,政治的核心是处理敌我关系的问题。有人认为,循着施米特的理论路径,政治始终具有某种类战争的性质(warlike politics)。当然,在乔万尼·萨托利等政治学者看来,政治既可能是类战争的政治,又可能是和平的政治。但即便如此,萨托利也承认施米特的政治观对他理解政治概念有着重要的启发。尽管我并不赞同施米特包括政治决断论在内的很多观点,但施米特也为我们理解政治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借鉴,即我们应该更重视冲突在政治生活中的角色。实际上,现代民主政治不完全是共识政治,而很可能是分歧政治和冲突政治,甚至是容易导致暴力和战争的某种政治类型——这些都是人类政治生活的一部分。
通过解读政治理想主义与政治现实主义两大传统,我们就更能理解今日的西方政治。这一点,我后面还会详细讨论。实际上,二战结束以后的70年间,从1945到2015年,西方世界的主流政治家和思想家更多地被政治理想主义传统所支配——这里主要是指在国内政治议题上,他们似乎已经忘记了政治现实主义传统的重要性。
因此,20世纪中叶以降,欧美国家政治理论界在内政问题而非国际关系问题上秉承政治现实主义传统的著述并不是很多。最近二三十年,比较有代表性的现实主义政治哲学家是伯纳德·威廉姆斯(Bernard Williams),他曾经先后担任剑桥大学、加州大学、牛津大学的道德哲学教授。他认为,20世纪后半叶以来,西方世界对政治的理解已经走向了过分的道德主义。主流政治理论所强调的是道德对政治的优先性,甚至可以说,政治理论就是道德原则在政治领域中的运用。但威廉姆斯认为,用这样一种方式和角度来理解政治,其实有着重大的偏差。他说:“我用霍布斯式的术语把保证秩序、保护、安全、信任和合作的条件作为‘基本的’政治问题。……”这意味着,任何一个社会首先要解决这些基本的问题,要有秩序,要有对生活其中的公民提供基本的保护,要保障安全。
这被威廉姆斯视为基本的政治问题,而解决这些基本政治问题是解决其他问题的前提。但大家想想,对二战以后的欧洲主要国家来说,这些基本的政治问题是不是已经解决了?是的,尤其对于英、法、德这样的西欧国家和瑞典、芬兰、挪威这样的北欧国家来说,它们在20世纪中叶之后已经很好地解决了这些基本的政治问题。然而,这种解决似乎并非一劳永逸,如今在新的政治情境下秩序、保护和安全的问题对欧洲国家来说似乎又重新浮现。
国内有学者总结了威廉姆斯政治现实主义的四个关键词,分别是权力(power)、分歧(disagreement)、冲突(conflict)和对手(opponents)。政治首先是关乎权力的,而首先不是关乎道德的或伦理的;政治是需要处理分歧的,而只要有分歧,政治生活中就会有冲突,冲突意味着就可能有对手。而这里所谓的对手——若大家熟悉施米特的作品——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弱化了的敌人的概念。威廉姆斯总体上主张,理解政治需要放下过分的理想主义或道德主义的政治观,需要回归政治现实主义的原则。有人认为,威廉姆斯现实主义政治观并非是对传统政治现实主义的重大创新,而只是一种传承与重新诠释。
总之,这一部分内容是理解今日西方政治的知识背景。大家要知道,不仅有政治理想主义、自由道德主义的传统,还有现实主义的传统——后者是理解今日西方政治新现象的关键。
“软政治”与“硬政治”的分野
经过前面的铺垫,大家就容易理解我今天演讲中的一个关键概念:硬政治(hard politics),其对应的概念是软政治(soft politics)。从语义上讲,前者也可以被视为“艰难的政治”;与之相对,后者则是“容易的政治”。这可能算是一个新概念,或者说用这个概念来分析此种情境下欧美国家的国内政治,大概是我的一个首创。那么,什么叫软政治,什么叫硬政治呢?
两者的区分首先是社会基础的不同。所谓软政治,其社会基础是一个国家中的不同个体、不同社会群体的政治分歧程度比较低。如果一个社会中的不同个体与群体在基本的政治经济问题上都有共识,分歧仅仅产生在比较细微的议题上,彼此之间的分歧很小,那么这对应的就是软政治。相反,硬政治的社会基础是不同个体、不同社会群体的政治分歧程度比较高。大家发生争端的是那些基本的政治经济问题,或者说不同个体与群体在很多重大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进一步说,因为政治分歧程度高低的不同,大家容易理解的是,软政治往往对应着政治冲突程度比较低,硬政治往往对应着政治冲突程度比较高。
由于政治分歧程度高低的不同,软政治与硬政治条件下的政治博弈规则也有很大差异。简而言之,在软政治条件下,政治家与普通民众更有可能尊重宪法、尊重基本的政治规则,或者说存在着较为明确的规则共识。但是,在硬政治条件下,政治家与普通民众一旦认为,政治分歧是根本性的,政治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自身与政治对手是无法和解或无法妥协的,这样,他们就更有可能选择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去击败对手,甚至是彻底摧毁对手。如果是这样,政治博弈更有可能走向无规则的状态,尊重宪法和规则共识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软政治与硬政治的不同还在于人们对于政治关系认知的差异。软政治条件下不存在什么敌友关系。或者正如有学者所说的,共和国之内只有违法者,只有罪犯,但并没有政治意义上的敌人。硬政治条件下就可能会存在敌对关系,一部分人可能把另外一部分人视为政治上的潜在敌人。当然,这里分析的敌友关系,未必就是0和1的关系,而是一个程度的问题。
基于上述分析,大家能够理解,在不同的理论传统中,软政治对应着政治理想主义的视角,而硬政治对应着政治现实主义的视角。当政治现实跟主流的理论认知相一致时,理论就更有说服力。比如,拿20世纪90年代初的欧洲政治来说,其本身的状况更接近于软政治,同时政治家和思想家的认知更多地是政治理想主义的视角,两者之间就没有紧张关系。但是,如果政治家和思想家秉承政治理想主义的视角,而真实的政治状况是硬政治正在回归,那么理论与现实之间就会产生紧张关系。
今天讲座的基本观点是,如今欧美政治可能正处在从软政治向硬政治的过渡地段,或者说西方世界的硬政治正在回归,而传统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仍然秉承着政治理想主义为主的观念,此时两者就会产生很大的张力。
承平日久七十年与“硬政治”的退场
为什么很多欧美学者会站在过分理想主义立场来判断今日西方政治的现实问题呢?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我将其称为“承平日久七十年”带来的负面后果。从1945年到2015年的70年间,从国际格局上看,美国和美国保护下的欧洲总体上处在没有重大威胁、安全无虞的情境之下。大家知道,欧美政治的这70年时间并不是没有冲突,没有危险,比如冷战格局、古巴导弹危机等,都会带来现实的政治压力;美国在朝鲜半岛、越南、伊拉克、阿富汗等地还打了几场战争。但是,所有这些危机与战争在规模或等级上都不足以动摇美国和欧洲政治的根本。美国位于北美大陆,对于过去冲突频仍的欧亚非大陆来说,就如同一个岛屿一般的国家。相对来说,美国本土是非常安全的。加入北约的欧洲国家则处在美国的军事庇护之下。尽管欧洲在冷战时期面临着某种程度的安全威胁,但这种威胁不足以影响欧洲主要国家的整体安全与和平。这样,从1945年到2015年,欧美政治就处在了70年超长时间的和平政治之下。如果跟19世纪以来的西方政治与战争经历相比,这承平日久七十年从根本上塑造了欧洲和美国——特别是没有一战和二战记忆的新一代欧洲人和美国人——对现实政治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政治认知。这是欧美国家硬政治退场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来看,这一时期总体上是自由民主政体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模式。政治上,欧美主要国家的民主政体总体上是稳定而有效能的,公民自由与权利也得到了有效保障。经济上,西方国家从20世纪50到70年代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复苏和增长,尽管随后的70、80年代出现了滞涨,但90年代由于信息革命又迎来了新经济的浪潮。这一经济增长过程基本上是美国主导的,但欧洲国家也从中受益。欧美国家的国内政治基本上呈现出一种经济繁荣条件下的共识政治。这样,在美国和欧洲主要国家,政治家和民众对关键的政治经济问题并没有重大分歧,共识政治成为这一时期欧美政治的重要特征。
在这样政治经济条件下,欧美主要国家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也经历了重要的转型。按照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罗纳德·英格尔哈特的看法,欧美主要国家的政治文化经历了从物质主义向后物质主义的转变。那么,物质主义价值观与后物质主义价值观有什么区别呢?按照英格尔哈特的说法,物质主义更关注维持秩序、打击犯罪、稳定经济、经济增长、强大的国防、防止严重通货膨胀,等等。大家发现,这些议题都跟基本稳定的社会经济生活有关。如果你想过一种基本有保证的、有质量的生活,你大概离不开这些问题。今天如果在中国做民意调查,更多人应该会更关心这些基本问题,说明我们更多的还是处在物质主义阶段。而后物质主义更关注更多的工作话语权、更有人情味的社会、理念的价值、普通人在政府决策系统中有更多话语权、更多言论自由,等等。在我看来,这些问题大都是软政治的议题。
在欧美主要国家的选举政治中,很多新议题是20世纪70、80年代以后逐步进入政治领域的,比如环保议题或绿色政治议题、性别政治议题或女性权利问题、同性恋议题、堕胎问题等。如果是一个处在朝不保夕状态的国家、政治上陷于冲突的国家、经济上极不稳定的国家或社会秩序混乱的国家,刚才讨论的这些选举议题在多数人看来可能是无关紧要的。用比较粗俗的话来说,他们关心这些议题是不是“吃饱了撑的”?实际上,讨论这些议题的前提就是“吃饱”。一个社会只有解决了这些基本的经济问题、国防问题和秩序问题,大家才会有闲心来讨论要不要允许女性堕胎,要不要允许同性恋享有同等权利,要不要更多地保护女性与少数族群,要不要在环保方面投入更多资源,等等。总之,北美与欧洲发达国家20世纪50到90年代的政治文化经历了从物质主义向后物质主义的转型,也是硬政治退场的一个认知条件。
除此以外,我们可以再进一步考察美国主流政治学界对西方政治的认知。这里介绍两位重要人物,一位是美国20世纪后半叶代表性的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还有一位是美国20世纪后半叶代表性的民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罗尔斯的代表作是《正义论》和《政治自由主义》,这两部作品大致反映了美国社会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主流政治生活的认知。按照约翰·罗尔斯的观点,现代民主政治有赖于公民的重叠共识。政治的核心问题是正义问题,而正义问题在政策上表现为再分配问题。这样,罗尔斯意义上的政治问题,实际上已经降格为涉及再分配的具体政策选择问题。
说白了,我们考察过去北美和欧洲主要国家的大选,最重要的议题无非是税收和福利。更高税率还是更低税率?更多福利还是更少福利?这是选举政治的核心议题。而在这个过程中,政治实际上已经被消解了,政治已经转换为关于再分配问题的政策争论。但是,对于今天的伊拉克或埃及来说,这些问题根本就不构成政治生活中的最重要议题。充其量,税收和福利顶多是一个比较次要的问题。对欧美主要国家的政治生活来说,这就是最重要的议题,也说明这些国家的政治生活已经充分软化了。
前面曾经提到,按照罗伯特·达尔的看法,现代民主是多头政体,是不同利益与观点主张的公民和公民团体进行政治竞争的舞台;自由、平等、民主是现代民主政体的基本价值观;自由协商和多数规则是解决政治分歧的主要机制。尽管罗伯特·达尔在《多头政体》一书中也提到,对于那些国内社会政治分歧过大、基于族群和宗教的亚文化多元主义过强的国家来说,民主政体更难维系,但当他转而分析北美与欧洲主要国家的民主政治时,他觉得这些并不是什么问题。在他晚年撰写的《论政治平等》一书中,达尔认为,西方社会的基本政治问题已经解决了,而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如何让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在更大程度上实现实质性平等的问题。
简单回顾这些主要的政治理论,我们发现,政治冲突这一关键概念在他们的著述中几乎被忽视或被遗忘了。其实,从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政治冲突一直是西方社会的关键问题。但是,在20世纪后半叶最重要的政治研究文本中,政治冲突却出乎意料地成了一个被忽视的议题。
基于这些分析,我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判断:领导西方社会的这一代政治家与思想家通常都没有经历过重大政治冲突的洗礼,他们是在70年超长和平政治与共识政治的岁月中成长起来的,缺乏对严重政治冲突的体验与认知。说句不恰当的话,这一代西方政治家和思想家某种程度上变得幼稚化了,这种幼稚化很大程度上是欧美政治文明高度发达的结果,其幼稚就在于他们经历的是欧美历史上罕见的超长和平、超长繁荣和超长共识的政治周期。
试想,今天生活在美国社会的主流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他们的人生经历是怎样的?从出生到现在,他们经历过的时间最长的战争就是越南战争,但这场战争发生在一个遥远的地方。尽管美国所费不菲,国会和媒体也就越战进行过激烈的辩论,大学校园和部分城市还爆发了相当规模的反战游行,但绝大多数美国人对于美国在这样遥远的地方所打一场战争并没有多少真实体验,美国社会其实缺少处在真正战争状态的感知。在这样一个遥远地方所发生一场强国对弱国的战争,对美国和美国社会的安全、秩序并不构成什么实质性的威胁。总体上,这一代欧美政治家和思想家很大程度上都是在长期和平、安全无虞的“政治温室”中长大的,其政治观念的形塑也跟这种时代背景有关。
欧洲:被“硬政治”包围的“软政治”
尽管欧美主要发达国家的硬政治一度已经退场,但世界政治舞台上的硬政治并未退场。实际上,在欧美国家这种政治已经软化的区域之外,却是一个暗流涌动的世界。这里主要分析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欧盟国家实际上是被硬政治包围的软政治,这基于国际格局与地缘政治的视角;二是欧美国家内部工作机会流失的政治后果,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过去30、40年全球化与自由贸易深入发展的结果;三是欧美国家内部人口趋势与族群-宗教多元主义的崛起;四是恐怖主义袭击已经发展成为“城市游击战”的新模式。所有这些问题都在冷战结束之后的20多年间,逐渐成为了西方世界的主要挑战——这些政治新现实使得欧美国家的软政治显得无能为力。
从地缘政治来看,欧盟或欧洲主要国家实际上是被硬政治包围的软政治。在世界地图上,欧洲只是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尽管这里有着英国、法国、德国这样一些改变人类历史的重要国家。欧洲政治文明高度发达的地区,主要从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横跨中欧,一直抵达北欧,及其包括大不列颠在内的区域,它跟北美同为具有高度政治文明的区域,同时也是长期当中由软政治主导的区域。
但是,欧盟国家周围的地区并非软政治主导的地区,欧盟国家实际上处在硬政治的包围之中。欧盟的东侧是俄罗斯、乌克兰及中亚国家。俄罗斯已经遭遇转型困境与民主衰退;乌克兰两年前刚经历了驱逐时任总统亚努科维奇的广场革命,东部地区一度陷于局部的武装冲突;俄罗斯与乌克兰两国之间还存在着涉及克里米亚半岛归属的重大领土纠纷。这些信息意味着这里仍然是标准的硬政治。
2016年7月16日凌晨,土耳其军队在塔克西姆广场上站岗。 视觉中国 资料图欧盟的东南方向是土耳其。2016年土耳其遭遇了未遂的“军事政变”(这是否是一场真正的军事政变仍然存有争议),然后是总统埃尔多安的严厉反击。以反政变的名义,这位新兴的政治强人非常迅速地逮捕了大量世俗派军官,驱逐了2600名法官,辞退或打压了很大规模的媒体记者、大学教授与中学校长。最近关于总统制的全民公决更是让人担心土耳其民主已经发生实质性衰退。如今的土耳其面临着究竟是要民主政体还是要威权政体、要充分的伊斯兰化还是政教分离的世俗国家的艰难选择。对于土耳其来说,这当然不是软政治,而是硬政治。
土耳其再往南则是中东北非地区的核心地带。这里有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或者说是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冲突;有正在陷于武装冲突的叙利亚;有刚刚经历穆巴拉克政权垮台、启动民主转型、新一轮军事政变以及转向新的军人统治的国家埃及。由此可见,中东北非的心脏地带仍然是今当今世界硬政治的典型代表。隔着地中海与欧盟国家遥遥相望的是北非国家。突尼斯刚刚经历本·阿里政权的倒台,以及初步成功的民主转型;利比亚尽管已经走出了卡扎菲时代,但如今这个国家还无法统辖全国的地方武装力量,仍然存在秩序失控的风险。实际上,北非当然也是硬政治主导的地区。
如果我们打开地图,欧盟或欧洲主要国家固然是软政治主导的地区,但它们是被东欧、中亚、中东、北非地区的硬政治所包围的软政治。从地缘政治上看,这样的政治格局是否会影响到欧洲呢?当然有可能。事实上,面对政治上暗流涌动的临近地区,欧盟国家恐怕很难独善其身。最直接的是,2015年以来的难民与移民危机,已经直接影响到欧盟国家内部的政治平衡。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