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学党史·忆侨史】(68)陆璀:“一二·九”学生运动领袖

2022-03-03 21:0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中国近代历史中,有一位旗帜一般的女性,她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还曾作为“一二九运动”的代表性人物。她写过一本书,名为《晨星集》,正如书名那样,她的一生也和晨星一样耀眼,一样的将爱国光辉照射中国大地。她就是陆璀,被誉为“中国的贞德”。

陆璀 ,浙江吴兴人,1931年毕业于苏州振华女校,同年考入东吴大学,1932年入清华大学社会系。受组织委派,陆璀有很长一段时间在国外工作,曾参与编辑巴黎《救国时报》和纽约《华侨时报》,向世界各国宣传中国的抗战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方针与政策,并为中国的抗日大业募捐。

一二·九运动中,陆璀向群众演讲的照片被刊登在邹韬奋主编的1935年12月《大众生活》第一卷第六期封面上

陆璀有着传奇般的经历。在邹韬奋先生主编的《大众生活》的封面和封底上有两张照片,封面是一位女学生的半身像,她右手执简单的大号话筒,左手拿一页纸正在激情演说;封底则是从背面的角度拍下的同—场景,她面前是人头攒动的群众,不远处是陡立的城墙、紧闭的城门。这两张照片记录的就是1935年12月9日被阻于西直门外的清华、燕京等大学的学生就地举行群众大会的真实场景,这位女学生就是陆璀。她的形象已经成为中国“一二·九“学生运动历史的一种象征。

陆璀当时是清华的学生,学生救国委员会委员,年仅21岁。陆璀是这场运动的亲身经历者和幸存者,是“一二·九”学生运动的骨干之一,是一位民族英雄,是中国革命的女战士,她在国际上宣传共产党抗日的方针、政策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1936年8月,陆璀(前排中)随中国代表团出席在日内瓦举行的第一届世界青年大会

《大众生活》对“一二·九”学生运动的报道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家里人很快看到了陆璀的照片,她母亲很担心,打了好多电报叫她回家,她不回家,紧接着又组织参与了12月16日第二次规模更大的游行示威,惊恐的国民党当局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很多学生在游行中被打伤、被逮捕,陆璀也在示威活动中被抓了,关进了警察局,经受了更为严峻的考验。这时正巧一位美国记者就在现场,他目睹了这一切,并随即采访了陆璀,当天就向美国报纸发了一条独家新闻:“中国的贞德被捕了”。贞德是十五世纪法国女民族英雄,他把陆璀比作贞德。这位采访陆璀的美国记者,就是后来去延安写下《西行漫记》的斯诺,他的报道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当时政治的黑暗、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学生的勇气和力量。

年轻的陆璀勇敢地站到示威的演讲台上、站到了与国民党当局斗争的风尖浪口上、站到了中国历史的舞台上。但她当时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一二·九”那天的演讲,会成为历史的记忆。从此,陆璀投入了更大的革命浪潮,1936年9月她受全国学联派遣,到日内瓦出席首届世界青年大会,陆璀代表中国学生发言,把中国学生的战斗呼声带到了世界讲坛,让“一二·九”精神走向了世界。

1949年10月l日,陆璀在天安门城楼上参加开国大典

1949年7月,陆璀担任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常委兼国际工作部部长。同年9月,她作为妇女界代表,出席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同年12月,她出席了亚洲妇女代表会议并担任会议的秘书长。1949年10月l日,她与蔡畅、邓颖超、康克清等人一起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亲历了开国大典。她出席了1948年和1953年在布达佩斯和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妇女代表大会和1949年、1950年在巴黎和华沙举行的世界和平大会,并当选为国际民主妇联执行委员和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1956年到1957年在中央党校学习。后任北京市东城区文教部长。

1978年起,陆璀到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工作,先后任常务理事、副会长。还担任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理事等职。1980年,她出席了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妇女十年》中期会议,并担任中国代表团副团长。2015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原标题:《【学党史·忆侨史】(68)陆璀:“一二·九”学生运动领袖》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