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口述|香港“幼升小”故事:这是一场压力下的“配对”游戏

实习生 王迪 郭艽 耿璐 澎湃新闻记者 任雾
2017-05-27 09:37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人物 >
字号
《没有起跑线》集中展现了香港家长的教育焦虑。视频来源 香港TVB节目《没有起跑线》(16:00)

【编者按】

各地“幼升小”陆续开始。入学考试考倒家长;孩子被复读幼儿园……有人把“幼升小”称为“没有硝烟的战争”。

香港某电视台的一档真人秀节目《没有起跑线》曾集中展现家长的教育焦虑。有家长不无心酸地自嘲,在香港不做两件事会活得很轻松:生孩子和买房子。更有家长扬言,要“赢在子宫里”。

香港地小人多,教育资源紧张。它的“幼升小”制度设计和机理是怎样的?怎样兼顾效率与公平?教育焦虑背后又是怎样的社会现实?

澎湃新闻推出一组口述,听香港的一位小学教师和两位参加“幼升小”的母亲,讲述她们眼见、亲历的香港“幼升小”故事。

小学老师Kathy:升学压力催生“怪兽家长”

口述者:Kathy ,香港私立小学教师,教授中文和常识

小一入学流程。  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

香港孩子的升学有一个漫长的阶段。整个阶段先是playground,然后是幼儿园、幼稚园、小学、中学和大学。

playground是可以不读的,因为是2岁前的,主要就是玩一下,但是很残忍的是很多人读playground的目的是为了读它的联系幼儿园,再紧接着读联系小学,联系中学等等。

香港很多是一条龙学校,只要不是成绩烂到一定程度是可以一路升上去的。香港现在的中学是六年一贯制,中间考试的机会剥夺掉了,所以就把压力下放到了更小的一个读书阶段。

香港小学主要分为五种类型:官立学校、资助学校、私立学校、直资学校和国际学校。

如果你是拿外国护照的,或者说是混血家庭,家长通常会选择在local school(当地小学)读到三年级四年级,然后转到国际学校;比如是全外语家庭的,可能会读护照所在地学校;中产或者中产以下的可能会选择比较好的官立、公立和津贴。但是如果是底层,只能读公立,因为私立学校钱是很贵的。

入学流程。

“派位”

“派位”指的是公办学校抽签,比如你是住在这个区的,他就会在这个区里抽签,只要能够抽到比较好的公立学校,不管是中产还是基层家庭都会去读,因为最top(顶尖)的几间中学的联系小学也是公立的,或者是津贴的。但如果派位没有派到好的学校,家长就只有两条路,第一是让他去读没有那么好的学校,第二是让他读私立学校或者国际学校、或者直资学校。

其实幼升小面试的时候,我们学校都给面试资格,有些学校确实第一关也会卡人。我们学校都会面试一些很生活化的问题,筛选出有严重情绪或者智力问题的学生,剩下的比较优秀的如果面试中了会派取录信给你。

通常我们的取录信会早过政府派的结果,我们发了取录信比如说会等一个月,这一个月会收取一定的留位费,才能为你保留。

有一些贵族学校会有甄选家庭背景的环节。如果你想得到这个面试机会,就要先买校债。我有个学生转去了一所知名国际学校,那所学校就是一个人60万(校债)。就是你有了60万港币才可以面试,但这并不等于我录取你,还要再面试。

除了购买校债,有的也会有间接核查家庭背景的问题。

比如我们香港有个豪宅区叫九龙塘,住宅相对比较贵,有的家长没有住在这个区,但是真的很想让自己的孩子进入这间学校。

学校怎么去甄别学生是否真的在九龙塘有一套房子呢?他们就会问这样的问题,你们家的床是靠边还是靠中间。因为香港的房子比较小,如果他们家是豪宅,他们的床就会靠中间放,如果你的床是靠边放,那就是普通住宅,但是我觉得这其实是一个很有心机的问题。

我还有听说过有些学校让小孩子坐在那里坐一两个小时,什么事也不给他们做,目的是为了考验他们的耐性,但是对于幼儿园的小孩子来说你让他坐一两个小时其实是个蛮大的挑战,让他们坐在那里看一两个小时的书我觉得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做不到的。

面试考察数理的学校应该也有,但规定不可以太难。网上有说香港幼稚园的孩子就在学编程那应该是很极端的案例。

“叩门”

到了到最后还没有被录取,家长们还可以“叩门”。这是个很常见的现象。比如说你没有被心仪学校录取,有的家长就会拿着小孩原先的成绩表或者是校外比赛项目的奖项递给校长,请求校长给他们孩子哪怕是一次面试的机会可以进这个学校。

我接触到的有个小升初的例子。我有一个学生,他六年级的时候要升某国际学校,但是这个男孩子是个家里产业是很多的,是做房地产的。他是个很聪明的男孩子,但是英文很差,他妈妈说他每周都要花1万多在英文补课上,就专门请了些外国人来教他,一个小时1000多块钱那种。他去面试第一轮没过,妈妈就给校长写信说愿意捐出900万作为校债,换取一次面试机会,但是第二次还是失败了。

“叩门”是面试的一个筹码而已,这已经是我听过的最夸张的叩门了。其实他们家给了900万之后校长就亲自面试了,我们都觉得没有太大问题,只要正常表现哪怕英文有点差学校也会收了他,但是他做了一件很“神经”的事就是:校长问他为什么要选择我们学校,他说我一点都不想来,是我妈逼我来的。

我觉得这个孩子其实是有点大智若愚的,他其实是有点抗拒。他第二天还跟我说我妈跟我冷战,就因为我面试的时候这样讲。他妈妈也是要气死,为了让他上这所学校,把他的妹妹和姐姐都送进来了,因为妹妹姐姐读书要好一点。

香港有一个规定是如果兄姐在一所学校读书,弟妹是一定要录取的,但是这个仅限于公立、官立、津贴,但凡你要收学费的,都不受这个条框的限制,但是他妈妈不知道这个规定,就把姐姐妹妹都送到那里读书了。但是现在他还是没上成,后来他妈就送他去国外了。这也只是个很极端的例子,就是叩门有,但是拿900万去叩门的也是很极端了。

其实叩门是不需要交钱的,小孩子拿成绩表去就行了,但是有些学校会让你买校债,但你买校债也不代表学校会收你。

“教育焦虑”

我们学校的报录比大概是六选一,已经算比较高的了。有些难进的学校20选一都有的。

我觉得激烈的竞争会催生一些“怪兽家长”。

举个例子,我们学校有一次有校际运动会,我们就说不可以在田径项目中穿钉鞋,因为钉鞋会帮他们稍微提速一点点。所以为了保证公平,规定就是所有的人都不可以穿钉鞋,如果穿钉鞋就会取消比赛资格。

但是学校可能没有说的很清楚家长能不能穿,所以有家长问我说可不可以,我说不可以,家长原则上也不可以。因为有一些是亲子项目。家长就说如果我看到有人穿钉鞋我就会去投诉。

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但是让有些家长很焦虑。其实孩子们拿金牌或者银牌都没有什么影响,因为不可能有一间中学说你拿了一枚校际比赛的金牌就录取你,除非你拿到了全港的金牌会有一些学校以特长生来收你。校际奖牌没有人在意,但是有些家长就非常紧张。其实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升学两个字。

哪怕你读了这间小学也不代表你进入保险箱了,还是要经过一些厮杀。有的家长一直在惶惶不安中过日子。

有些中学会对他的直属小学讲要求你的平均分不达到B,我是不会要你的。比如说一间中学有200个名额,其中100个给了它的直属小学,剩下100个是开放给全社会,全社会可能有10万个人去竞争。

也有一些妈妈为此成为全职妈妈。毕竟有些学校任务比较繁重,有些学校活动很多,像我们学校已经是活动比较少的了,像有些幼儿园、幼稚园,一个月要开一次生日会、化妆会,那些东西全部要家长DIY手做。如果你家里有一个孩子还好,如果有两个的话还是有一个人辞职会比较好一点,如果你不辞职的话就会忙到飞起。

全职妈妈Ann:我不焦虑,因为我有方法

口述者:Ann,内地移居香港的全职妈妈,前钢琴教师,女儿现就读于香港某官立小学

我几年前取到了香港的永久居住权。有两个女儿,姐姐现在读二年级,幼儿园是在广州上的,小学在香港读的;妹妹升小学。

我两个女儿性格完全是相反的,姐姐是外向型的,妹妹是内向型的。我发现香港的幼儿园比较喜欢外向型的,所以很多家长很想逼着孩子变成外向型的。人有好多种的,我不太赞成这样。

入学之前我的想法和在广州是一致的,没有特别培训她什么。英语只是给她报了自然拼读,但是中文英文她的认知量是少之又少的,书写的都没弄,她一直学钢琴,喜欢唱歌,我给她报了合唱,她也有证书,她很喜欢画画,我也给她报了,她喜欢什么我就让她去做。

香港学校很注重这些,钢琴画画还有体育,学校会把这些分数计入她的档案里跟着升学。

六所香港小学的面试模式

一小时,面试家长

姐姐上的是香港岛的一所官立小学,在这个地区是数一数二的学校。当时她跟差不多接近100个人竞争20个名额。

当时我是挺有把握考这个学校的。我在幼教这方面做过很长时间,小学阶段还是家庭教育比较重要,从小我管的很严,升小学倒没有压力非常大。

所以只报了两所,还有一个私立学校,但是那个要有宗教信仰,所以虽然我有交申请表,但是没有报很大希望。

这边的小学,主要看中家长的教育理念,要面试孩子和家长。和我女儿一起考试的,有很多家长特别紧张。

面试的时候,小孩子进去之后有十五六分钟,五六个孩子一起坐在那里和老师还有其他孩子交谈,然后看你的孩子和其他孩子的相处,比如愿不愿意和其他孩子或者面试的老师交流一些话题,老师有问我女儿,父母带你出去玩,假如你走失了,找不到父母呀你应该怎么办。

还会问:能不能描述一下你的房间啊?这个问题主要看孩子的独立性,有没有粘着父母睡觉啊,或者自己的自理能力强不强,还会问哪个抽屉放什么衣服之类的。还会把书给孩子看,老师特意走过来问能不能把你刚才看的书啊图画啊简单和我描述一下,就是直接聊天,看小朋友的口述能力。

但是主要还是面试家长,他要求必须我和先生一起去。每个课室都会有校长或者主任带着老师面试。

家庭背景倒不是很看重,当然他会初步了解一下我们的工作,但是这个问的不是太多。主要是问谁是教育孩子的,你的教育理念是什么,你觉得你孩子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面对他的缺点,你觉得你应该怎么样做的,假如你的孩子跟不上,读书有困难,你应该怎么样处理,问了一大堆,所以我在里面关了将近一个小时。

其实姐姐也去广州小学面试了,那边比较注重问小学的学习状况,几加几等于几啊,这些知识性的东西比较多。香港这边很关键看你有没有方法去处理孩子学习、情绪那些问题。直到入学后,他都会通过一些资料、问卷各种方式要求家中必须肩负起家庭教育。

一个月,学礼仪和行为

香港这边的幼儿园很小就开始让你写字认字,中英文必须要懂的那种,姐姐其实是有差距的,所以她进入小学之后,必须要追赶。

官立小学有个特点就是作业稍多一点,我觉得姐姐这所学校的作业量在附近是中等吧,但是很多人都不喜欢这样的作业量,认为完全没作业最好,我觉得还可以接受。

但香港和广州两个学习系统对分数的要求完全不同。现在广州一二年级,如果你没有一百分或者你95分,老师已经在家长群里说哪个哪个孩子啊只有95分,如果跌到八十六十七十的话已经不得了了。香港这边的评分标准是分ABCD的:88分以上是A级;78分以上的是B;依次类推,及格线是50分,C等。

姐姐第一次的测验只有80分,当时看着就觉得哇,怎么只有80分。我以前小时候,一低过98分我妈就对我发火了,老师就会批评了,他现在还来个80。我开始会紧张错了这么多,然后一看她试卷的卷面,考试的时候不是照搬你平时在书本学的东西,是很灵活的。

她们小学每一年都要重新分班,分ABCDE班,我女儿一进去是a班,是最好的,她期末考试做完试卷告诉我二年级要重新分班,我还担心她能不能留在A班,结果呢二年级她还留在A班。

我跟老师聊了一下,原来他是看综合的,看孩子平时的学习能力,我女儿分数最低到30分,但是她从30又一直奔到80来。老师很看重她的自律性和学习方法,说只要她掌握了学习方法,可能现在不是最好的成绩,但是将来会好。

我一开始对孩子很苛刻,后来经历了一段时间,考了几次回来,会慢慢的觉得,她能掌握课本的东西就OK了。我其实也跟着女儿一起去适应。

我感觉香港小学很注重孩子的思想行为,我女儿学校要他们读弟子规,每周学一段,他们第一个学期入学,就教怎么排队,怎么和老师打招呼,怎么样礼貌地和同学相处,排队就排了一个月,一个月时间不上任何课,就教他们礼仪、行为,哪怕上厕所、拿水喝还有排队下楼梯,一定需要全体的孩子懂得了,第二个月才开始逐渐教知识上的东西。

他还会讲些儒家的思想啊,在家里遇到些问题怎么沟通啊,和弟弟妹妹争抢东西要怎么做。所以孩子来到这边的话,可以明显看到他懂排队、懂礼貌。他们还会教孩子怎样感恩父母,怎么样尊重长辈,怎么样爱护小孩子,我女儿在家真的会感恩父母,哪怕你做了一个菜给她,她会走进厨房跟你说,感激你们做菜给我吃。

我现在在香港不工作,主要是带他们。姐姐早上七点三十分就要去上学,我一早起来,搞定他们早餐,送完姐姐上学,然后妹妹8点半上幼儿园,我中午12点接妹妹,下午3点钟要接姐姐。他们回来的所有作业练习都是我弄。

如果不是他们我会一直当老师,不会辞职啦,没办法这边幼儿园只上半天,中午就放学了,必须有大人带着他。

妹妹在小学入学方面就不用担心了,因为我知道只要姐姐考进去了,她就会跟着进去了。只要教好姐姐了,后面肯定对妹妹有影响。

你觉得我不焦虑,因为我有方法。当孩子遇到什么问题,我知道怎么帮她们。但是问题是很多家长不懂的这一点,所以就扔去补习班,真的是一放学就去,学完了又去兴趣班一大堆。

不管广州还是香港,这样的家长真的是太多了。我个人认为这种是大撒网,第一是没自信,哪个家长他们去报什么我也去啊,希望碰到一个好的,然后又没方法,就只能够跟风了。

港漂妈妈Grace:紧张过工作面试

口述者:Grace ,广州人,来港四年,儿子小蛮今年被香港某直资学校录取

我自己是一个港漂妈妈。2013年,我先生得到了一个在香港工作的机会,于是我们全家都移居到了香港。

从去年开始,小朋友要面临升学,所以就要花点时间在他的功课或者找时间面试,但是我先生那边的话工作比较忙,又不可能完全兼顾得了。所以我离开了公关公司,换了现在理财顾问的工作,工作时间是自由的,也顾及了小朋友升学的问题。

在香港,很多官立学校是要统一参考教育局的教学流程,所以这一类的学生的功课抓得很紧,会有大量的补习。但是另外一种学校就是直资学校和私立学校,他的教材和升学都不是完全按照教育局的流程走的,可以添加自己的活动教学。

我的儿子小蛮今年被一所直资男校录取。这所学校是香港每年竞争最激烈的直资和私立小学之一。去年接近5000人报名,竞争150个学额。

学校校长在简介会上引述了宫崎骏的一段话:“童年是为了体验做孩子时能体验的事物而存在,童年时五分钟的经历,甚至胜过大人一整年的经历”。

他们有一个“森林课程”,就是让这些男孩子专门到户外去野营,类似于以前我们看的那种求生节目,当然它难度没有那么高,针对小朋友教一些求生的技巧,教一些野外露营,让他去体验大自然。

当时我和我先生就很认同这种教育理念,也最终幸运地被录取了。在我看来,幼升小就是一场“配对游戏”。

“漫长”的准备

幼升小需要提前一年准备相关事宜。很多直资和私立学校2018年入学的孩子,现在就已经发放简介会的名额,可以开始提交申请表。大多数学校是从8月份开始,但是5月份部分直资和私立学校已经开始接受报名。

所以升学问题在幼稚园中班上学期就要开始留意了。比如一些家长会让小朋友去读专门面试的培训班,就需要K2(幼稚园中班)上学期留意。至于要学什么班,拿哪些奖,这些在K1(幼稚园小班)就可以开始准备了。

幼稚园大家一般会报名3个左右的兴趣班,比如英语、数学、舞蹈、乐器等,三四个很正常,是大多数的选择。

我真的见过幼稚园的很多同学要学很多活动,包括击剑、心算、英语、乐器。但是他们也不会说专门为了小孩子升学,家长只是想让小孩在这一阶段多接触一些东西,然后看能不能找出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有些家长是为了小朋友能读一个好的学校,要读一个很注重学业的学校,就不停地给小朋友报一些班。

香港有挺多培训学校是专门为了幼升小准备的,家长报名也挺多。其实我有找过看看有没有辅导班可以上,但是选的辅导班要几个月的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幼稚园阶段我们也没有参加过公开比赛,只是根据小朋友的兴趣爱好让他上了画画班,游泳班和英文唱游班。其实回过头来看,一些真正的公开赛奖项(唱歌、演讲等)在幼升小的时候是很有用的。

但不是每个小孩都会有这个机会。幼儿园会先进行筛选,觉得有资格的小孩会联系家长,这时候就需要去校外找一个专门的补习班,然后就会有机会参加比赛或拿奖项。有些学校会因为你有这样的奖项而优先录取你,这是很现实的。

“车轮”面试

香港的直资学校和私立学校可以随便报,几十所都没问题,但是就是看他有没有精力去安排这个面试,因为真正面试的时候可能会撞期。

直资和私立学校我们一共报了6间,已经算是比较少的了。我当时面试一所小学的时候,校长都问这个问题,为什么只报了6间。我说因为还是考虑到离家近一点的,在九龙这边的。

对于真正想读直资学校和私立学校的香港人来说,大多数会报8-10间。

第一轮报名的人实在人很多,几千个人,只能留六七百个,所以能进到第二轮的都是不错的学生。

面试前,我和先生一起翻了网上的攻略。我也有个自己的公众号,面试完也有写出来自己的经历和攻略让更多妈妈参考。

因为没上面试培训班,我们就自己跟小蛮做类似的模拟。有的学校可能真的会出到你准备到的问题。比如说职业这个,我之前跟他说过,他可能不太理解理财顾问这个职业,说完就忘记了,结果学校真的就有问到,但是他没答上来。

不同的学校面试题和筛选标准也不同,像我们面试的一所学校,感觉就是几个小朋友坐在教室里面跟老师聊聊天,让小朋友看看书讲个故事,这样打分就比较主观。

但另一所英文直资学校,感觉完全是做题,有一个ipad,对和错一出来就很明显了你的分数是在哪个位置。

第三轮面试是校长会见家长,校长基本上就是问在家小朋友都做什么啊,看一下你们的亲子关系。我们倒没遇到一些夸张的问题推断家庭背景的,只有之前面试的一所学校,老师有问过小孩子你的父母是什么职业,但是我觉得其实他问这个职业也未必是想看家里面是富贵还是贫穷,只是看看这个孩子是否了解父母是做什么的。

可能有些国际学校会对家庭收入有一定要求,因为国际学校毕竟很贵,甚至一些更好的国际学校需要买学券,但是直资学校大多数中产家庭都负担得起学费。

“snoopy"录取信

到今年2月份的时候,我们已经前后面试了几所学校,还没拿到任何一间报考小学的offer,所以我就去填报了一家政府小学的志愿。

政府小学的统一入学派位分为“自行分配学位阶段”和“统一派位阶段”。“自行分配学位阶段”一般是在前一年11月份时候就确定名单,这是第一阶段。6月3日是官立学校的第二阶段(适合第一阶段没有拿到学位的人)。以我在英国“打滚”多年的经验,感觉这跟英国的教育体制如出一辙。

自行分配学位阶段
统一派位阶段

第一阶段中,学校30%的小一学额会留给有兄弟姐妹或者父母在该校就读和就职的申请人。另外有20%会按照“计分办法准则”进行录取,而“计分办法准则”中让“非世袭”儿童赢得优势的就是宗教信仰,如果申请人跟学校有相同宗教信仰则会额外多5分,可惜我们没有。所以我在评估之后发现我们在“自行分配学位”阶段能被录取的机会太过渺茫了,只有15分的我们默默飘过。

计分办法准则

当时心情是很失落的。第二阶段被好的政府小学录取希望渺茫,而好几个直资和私立小学我们已经进入二面了,感觉和offer很接近了,仍没有拿到。包括最后和录取我们的这所学校校长进行第三轮面试的时候,我们都会很紧张,甚至紧张过工作面试。我会不停地看和想校长可能面试我的问题,自己在那里排练,非常紧张。

参加我们录取的这所学校最后一轮面试时,校长负责提问,副校长做记录,小蛮坐在我们两个中间。校长先问Daddy在家里充当什么角色,会怎么和孩子相处,节假日会怎样跟孩子度过。接着问小蛮,爸爸在家都跟你玩什么,你最喜欢的运动是什么。最后问我养育男孩子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平时我在家又承担什么角色。

这所学校比较看重孩子的真性情,在三次面试中孩子表现出的一致性,家长与子女是否有优质的相处时间,以及最重要的是父亲的投入度。

Grace收到的小学录取通知书

和一些家长聊天的时候,他们会说小孩学习击剑啊、打鼓啊,你会听起来觉得很有意思,别的小朋友都会,自己小朋友不会,会不会以后缺失这个才能?我们也会产生这种对比的压力。所以现在也在尝试让他接触更多的兴趣。小朋友在不断接触中也会发现他的潜力。

至于“十八般武艺”,校长在简介会上已经明确表示不赞成。而我和先生也认为孩子这个阶段最重要的还是玩。周末我们会带他去沙滩或登山等户外活动。像室内学习的东西,我们觉得幼稚园已经教的蛮多了,学术上东西已经够了。所以我们多是带着他去玩幼稚园玩不了的东西。

最后我们终于收到了录取通知,夺目而来的是信封上校长亲手画的开心的Snoopy,有种说不出的亲切感。(部分内容参考口述者个人公号:“Grace在香港”)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