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女法官国际日】优秀女法官丨联合国国际法院首位中国籍女法官——薛捍勤

2022-03-03 21:3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薛捍勤(1955—),祖籍山东,生于上海,资深外交官和国际法专家。曾先后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北京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1980年起,在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工作。2003年任中国驻荷兰王国大使,兼任常驻禁止化学武器组织代表。2008年出任首任中国驻东盟大使,同时任外交部法律顾问。2010年6月29日,高票当选联合国国际法院法官,成为这一权威国际司法机构中的首位中国籍女法官。

薛捍勤法官(图片来源:国际法院官网)

薛捍勤既是一位资深的外交官,也是一位国际法的专家。她出身军人家庭,曾随父母在南京生活,后来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后,她被分配进外交部条约法律司,期间作为中国政府的代表,出席过许多重要的国际会议,主持过很多双边、多边国际谈判。

在外交部工作期间,薛捍勤曾到北京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取得了法学博士学位。她出版和发表了很多中、英文国际法著作和论文,在国际法学界获得赞誉。2005年,她当选为布鲁塞尔国际法研究院院士,2009年被推选为亚洲国际法学会会长。

长期的外交和国际法律事务生涯,让薛捍勤不断成长。短短几年功夫,她就凭借卓越的工作才能、优秀的法律素养、丰富的外交事务经验被国际社会熟知和认可。

对于国际法律事务,薛捍勤并不陌生。早在2002年,她就当选为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2003年,她出任中国驻荷兰王国大使,而荷兰正是国际法院的所在地。几年的实地工作,让她对当地的情况深谙于胸。从中国到世界,从北京到海牙,她的步履走得扎实而稳健。

设在荷兰海牙的国际法院,是《联合国宪章》规定的联合国主要司法机关。国际法院由15名不同国籍的法官组成,根据法院规约,法官应为“品格高尚并在各自国家具有最高司法职位之任命资格或公认为国际法之法学家”,候选人必须在安理会和联合国大会均获绝对多数票后才能当选。

2010年6月29日,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同时进行国际法官的补缺选举。在安理会的选举中,薛捍勤获得全票15票;在联合国大会的选举中,152个与会国,她竟然获得了150票,只有2票弃权。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把手中的赞成票、也把一份信任一致投给了这位候选人。

2010年9月13日上午10时,薛捍勤身穿黑色法官长袍,缓步走进海牙国际法院,正式宣誓就职,成为国际法院首位中国籍女法官,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三位中国籍国际法院大法官。在现场约一百名各国外交官、国际法学专家及来宾的注视下,她的声音十分庄重:“我将光荣地、忠诚地、公正地、尽责地履行我作为法官的职责,行使我作为法官的权力。”

在薛捍勤看来,当选国际法院法官,“不仅仅是一份荣誉、光荣,更重要的是一份责任,对国际社会的责任”,要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促进世界和平与安全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国际法院工作,薛捍勤最大的体会是工作的角度和视野不同了。提交到国际法院的案件通常都比较棘手,其中有的争端已持续数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案情错综复杂,彼此积怨很深。这就需要她运用国际法,公平合理地解决当事双方的争端,化干戈为玉帛。

作为一位能够在国际法院任职的女法官,同时又有多年的外交官身份,薛捍勤有时会被称作“铁娘子”、“女强人”。因为按照通常的看法,外交官多由男性担任,法官、法律专家也属于男性化职业,薛捍勤像是进入了“双重的男人世界”,但她并不喜欢“铁娘子”、“女强人”这类词汇,她认为,虽然这是一种褒奖,但某种程度上也表明人们认为女性取得成功是非正常的。在她看来,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到国际司法机构这个富有男性色彩的工作中,才是社会文明的进步。

2011年11月10日,在任期届满之前,薛捍勤在联大和安理会的换届选举中,又获得高票连任。对薛捍勤来说,在国际法院任职,荣誉属于国家和人民,自己只是换了一个工作岗位而已。她认为,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全面参与国际事务,不仅要争取话语权,还要有真正熟悉和懂得国际机制的人才去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与实施。因此,她希望中国能培养出一大批高端的国际化法律人才,真正参与到国际法律事务中去。

原标题:《【女法官国际日】优秀女法官丨联合国国际法院首位中国籍女法官——薛捍勤》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