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大国工匠”刘湘宾的三个身份
编者按:《大国工匠》是央视新闻推出的系列节目。这系列节目讲述了不同岗位劳动者用自己的灵巧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
3月2日晚,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刘湘宾获“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称号。
雷方是航天科技集团九院7107厂首席技师刘湘宾的关门弟子。2010年,两人第一次见面,雷方对师傅的印象很好。
刘湘宾穿着工服,留八字胡,产品加工乳化液在与机床高速旋转时碰撞产生雾化,落到头发上,蓬头垢面。眼前的师傅毫不顾及形象,一心想着如何加工出精密的零件。
不过这种对工作的认真谨慎,随后也让雷方感到“难堪”。
在一次产品零件加工时,雷方加工的部分产品外形尺寸超出了标准规定的公差范围。
“切削参数那么浅,这活还能不能干完了?”
“这点事你都干不好,你还能干啥?”
任务紧急,刘湘宾的大嗓门在整个车间回荡,最后温和地扔下一句话,“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不过你得长记性啊。”
3月2日晚,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刘湘宾获“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称号。略显凌乱的短发黑白相间,刘湘宾不知不觉已经58岁。他在7107厂干的是航天产品关键部件的加工工作。经他手加工的零件内外球面同轴度能达到3微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圆满完成我国月球采样返回任务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上面100多个微波开关,也都是他带领团队生产的。
事业上取得不俗成绩的刘湘宾在女儿刘青眼里,还是一位“钢铁老爸”,没什么事能难倒他。
学 徒
刘湘宾也拜过师。
本来从军队复原后他是被分到机关单位的,但比起待在机关,刘湘宾的父亲更想让孩子进车间好好学门手艺。1983年,父亲给他找了一个技术过硬的师傅。这位师傅是国家的第一批技校生,毕业后在苏联学习过。刘湘宾心里犯嘀咕,“我一个当兵的,连技校都没上过,怎么能干好精加工?”
“你把6种基本的三角函数公式说一遍。”
“勾股定理公式默写一遍。”
“我给你出一道三角题,10分钟给我解出来。”
拜师第一关就是解三道题。刘湘宾底子还不错,顺利过关,拜师成功。父亲告诉他:加入航天之后,你生是航天人,死是航天人。
那时候的技能工人普遍保守,怕别人“偷”饭碗。刘湘宾需要尽快获得师傅的认可。他情商高,以前在部队里做事做人都是恰到好处。如今要做一名手艺人,他每天早晨第一个到岗,骑车20分钟钻进大山,然后打开机床,给机器预热,拖地,给师傅沏茶。
与他同年入厂的年轻小伙子,玩心都比较重,干会儿活就去爬山摘果子了。只有刘湘宾耐得住性子,白天给师傅跑腿,啥活都干。
刘湘宾身上有股狠劲,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这源于3年军旅生涯对自己的塑造。在原成都军区野战部队服役时,新兵连管理严格苛刻,训练强度大、节奏快。刘湘宾经常要背着70多斤的装备,跑5公里、10公里,再累也得咬牙坚持,拼尽全力。他回忆,“当这3年兵确实够用一辈子,回头看我的每一次进步和成长,都离不开在部队的历练。”
褪去青涩,刘湘宾在学徒第二年升为二级工,一个月工资42块5。当时一个工时1毛8,每个月加班能额外挣五六百个工时,按理说,他可以离开师傅单独挣奖金了。但是,他申请了“带级学徒”,还想跟着师傅继续学,每个月多挣的100块钱也都算在师傅头上。刘湘宾心里想的是,“现在还不要想着挣钱,要想办法让自己值钱。到时候还怕挣不到钱吗?”
师傅慢慢喜欢上了这个小伙子,终于开始认真地教他技术了。晚上大家都下班了,师傅把门反锁,“刘儿,快,看我怎么装这个圆盘。”刘湘宾从最基础的开始学起,把看不懂的地方全部做上记号,刀具输入方法、程序的执行、刀库排刀方法……这些笔记图文并茂,像一本产品使用说明书。
第五年,师傅“下海”去了深圳,想带上这个徒弟,“刘儿,跟我走,跟我挣钱去。”
刘湘宾没走。
权 威
2000年,7107厂为了提高零件加工精度,采购了第一台进口数控加工机床。刘湘宾作为厂里手动操控的技术能人,被派往国外学习掌握设备加工、保养和维修的技能。
当时的刘湘宾已经是大家口中“能攻关、善打硬仗”的“刘师傅”。不过,对他来说,英语成了一道新题。出国前,他买来英语卡片,让妻子教他26个英文字母和简单的英文单词。“咱不行可以装哑巴,打手势啊。”他比划起来,右手拿起扳手,顺时针划两下,“这就是零件装卡,老外一看就懂了。”
在国外学了一个月,操作设备没问题了,接下来是补课软件编程技术。刘湘宾压上全部积蓄,自掏腰包请老师授课。不过总共20个课时的课程,他在第十课时就不去了。“后面的内容我已经自学完了,最后我画图建模比老师还快。”刘湘宾说。
7107厂第一个掌握数控机床的技能工人出现了。
在工作中几乎投入了人生全部激情的刘湘宾,40年孜孜不倦,不断下苦功去研究和试验,手指头、指甲盖被刀划伤的次数不计其数。
在航天型号导航控制系统球阀的加工过程中,为保证毡垫在高速旋转时的定位准确度,刘湘宾四处翻阅资料文献,请教很多老师傅,重新制定了加工方案,一遍遍地试验、改进,最终改变了传统硬对硬的加工模式,用新的加工方式,使球体圆度达到0.1微米——相当于头发丝的1/700——光洁度达到13级,产品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2018年,刘湘宾还带领团队开展了惯导陀螺上的一个核心部件的精密加工技术研究。经过9个月反复试验,首次在国内完成了对球型薄壁石英玻璃的加工。
“娄山关坚固得像铁一样,当时不照样打下来了。”每每遇到困难,刘湘宾就会想起毛泽东写的《忆秦娥·娄山关》,提醒自己:不要急,不要慌,要反复试验。
技术精进的刘湘宾在工作中显露大将之风,越来越有底气。曾有产品在质检时测量结果不符合要求,质检员当即判断为“产品超差”,要求重新加工。他却提出质疑,认为加工方法没有问题,于是拿出数据和量具“又走了一遍”。最终发现是测量工件加工表面的尺寸及位置精度所采用的基准有问题,产品本身没有问题。
这一次坚持,立起了刘湘宾的技术权威形象,也给厂里节省了一大笔材料费用。
当 兵 的 人
2018年,刘湘宾搬进了明亮干净的办公室。厂里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希望他钻技术、传技能、育好人、出精品。
在人生多个关口都追随家庭作出抉择的他,已经成了中国航天的一方名师。工作室门口挂了一面牌子,上面写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特殊工作所需要的个人品格,刘湘宾从小就能体会并将其慢慢融入自身,成为自己的一部分。现在他要倾授给后来人。
刘湘宾是听着军号声长大的。1976年,父亲从部队转业,正赶上国家从全国各地选调人员支援三线建设,一家子从北京来到陕西凤县黄牛铺,开始扎根到秦岭大山,成了航天人。
这里地理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一到雨季道路塌方,一到冬季大雪封山,物资供应中断,“冬天就吃白菜土豆胡萝卜,‘老三样儿’呗。”刘湘宾回忆起那段艰苦的岁月。
从16岁参军,到初入航天,再一步步成长为航天技能大师,刘湘宾的为人处世和工作作风一脉相承。年近花甲,他的微信签名还是“当兵的人”。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在工作中,刘湘宾的天职就是保证航天产品零件加工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多年来,他带领的数控团队以高超的数控加工技能水平、高效的生产组织能力、稳定的产品质量,让各方都很放心。
“我们是航天工匠,要的是精度,玩的是心跳。”刘湘宾操着陕普特别强调了“航天”二字。在他看来,即使全球“灯塔工厂”已然在领航数字化、智能化和工业互联,传统企业也在坚定地搭乘新科技的快车,成千上万的“机器人”进入了工厂,但不管怎么变,技能工人都需要熟练掌握技术原理,手上的功夫和丰富的经验依然不可或缺。
集军旅经历和航天气质于一身的刘湘宾,不例外地在生活中成了一个“无趣的人”。他周而复始地上班、加班,女儿刘青说他身上有一种特殊的味道,也许是机床的味道,每次一闻到就知道爸爸来了。
这种特殊的味道能给刘青一种安全感,但在她无所不能的“钢铁老爸”口中,这种味道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亏欠”。
曾经有次在北京出差,刘湘宾站在北京西单的天桥上看人来人往,看大城市里的人穿什么衣服,流行什么款式。他茫然、无助,虎虎地朝一位年轻小姑娘走去,顾不上客套,直接问道:“您这衣服从哪里买的?我想给我爱人也买一件。”
在王府井的商场里,刘湘宾花了不少钱买了件大衣。“给自己买就没必要了。”他摇了摇头。
人物名片:
刘湘宾,汉族,1963年6月出生,198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铣工、高级技师、全国技术能手、陕西省劳动模范、航天技术能手、航天贡献奖获奖者,2016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8年荣获陕西省“三秦工匠”、2020年获“中国质量工匠”称号、2021年获“大国工匠”称号。
刘湘宾现任航天科技集团九院7107厂首席技师,是陕西国防科技工业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陕西省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九院首届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
刘湘宾先后完成4种防务装备10余万件平台关键件的精密铣加工任务,攻克了精密超精密铣加工难题100余项。他在国家战略型号惯性导航产品、宇航产品以及探月工程和载人航天工程等惯性导航产品的研制生产中,大胆创新,独辟蹊径,解决了众多技术难题,提高了产品合格率,确保了工程研制进度,为我国防务装备、探月工程、载人航天工程以及导航卫星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
文/记者 邓雨楠
图/航天科技集团九院提供
原标题:《“大国工匠”刘湘宾的三个身份》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