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 +1
    265

两会前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代表委员有何“锦囊妙计”

澎湃新闻记者 王俊
2022-03-03 09:54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2月23日,生态环境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在会上介绍,2021年,生态环境部承办全国两会建议提案1024件,包括人大建议637件、政协提案387件。从建议提案内容看,代表委员对碳达峰、碳中和领域问题最为关注。

刘友宾表示,办理过程中,生态环境部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强与代表委员的沟通交流,认真梳理代表委员重点关注问题和意见建议,将代表委员提出的好方法、好建议作为生态环境工作的“锦囊妙计”。同时,健全答复承诺事项台账制度,实行跟踪督办,确保如期兑现。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无疑将继续关注碳达峰、碳中和领域问题。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全国两会前夕,针对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已有不少代表委员献上了“锦囊妙计”。

譬如,全国人大代表,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带来的《关于推广应用甲醇汽车助力交通领域碳中和的建议》中建议,在我国全面推广应用甲醇汽车,将甲醇汽车纳入新能源汽车发展体系和管理范畴,给予甲醇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同样的政策支持,带动更多的企业投入甲醇汽车的研发,加快实现交通领域碳中和。

“今年全国两会,我准备带去一份关于《大力推动高校建设碳中和校园,培养创新型碳中和人才》的提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表示,这是聚焦国家宏观政策,立足学校特色优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的。

“高校是教育领域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同时,高校也是‘双碳’创新的最佳场景。高校环境育人是碳中和人才培养的最好模式。”王焰新建议,制定高等学校校园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鼓励高校将校园碳中和建设与人才培养密切结合,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充分支持,并建立校园碳中和评价体系,让高校师生成为“双碳”的践行者。

民革中央在拟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提交的《关于推动我国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提案》中建议,“探索碳定价体系发展模式,深化绿色产业配套体系。完善碳定价领域的立法工作,完善本土碳交易市场,建立更加透明的碳排放管理制度。”

民盟中央则在拟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提交的《关于加快构建我国自主的全球碳监测评估体系的提案》中指出,“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2030‘碳达峰’和2060‘碳中和’目标,争夺我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长期话语权,亟需加快构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影响力的温室气体监测体系和碳监测、碳核查科学评估体系,实现温室气体多指标综合监测和碳排放自主定量评估,支撑全球治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责任编辑:钟煜豪
    图片编辑:张同泽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265
    收藏
    我要举报
    评论(15)
    发表
    热评论
    好吧
    2020-02-01 ∙ 未知
    1
    回复
    举报
    • 已注销把好管理工作!
      • 2020-02-02 ∙ 未知
        回复
        举报
    新评论
    好吧
    2020-02-01 ∙ 未知
    1
    回复
    举报
    • 已注销把好管理工作!
      • 2020-02-02 ∙ 未知
        回复
        举报
    加载中
    • “飞的”真的来了
    • 联合国拨500万美元用于缅甸救援
    • 缅甸强震遇难人数升至1644人
    • 读书郎2024年收入同比增加28.4%:学生个人平板销售额同比增长24%
    • 时代中国控股:预计2024年度股东应占净亏损160亿-175亿元
    • 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元首政制的创立者
    • 核反应中,轻核结合成较重核的过程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