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火爆北大的哲学课,试着给“无解生活”一个答案

2022-03-03 17:4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小北 北京大学出版社 收录于话题#杨立华 1 个 #庄子 2 个 #文化漫谈 58 个

北大哲学系“男神”杨立华教授入驻B站后,很多读者在后台留言,说自己也加入了“云学生”大军,跟着杨子领略庄子的魅力。

“杨子”是北大同学对杨立华老师的敬称,学生眼中的“杨子”,既有儒家温润文雅、沉稳坚实的气质,又兼具庄子的潇洒和豁达;他身上不乏被哲学、诗歌滋养出的“文艺范儿”,但其实据知情同学的“爆料”,这位教授年轻时也是一个热爱崔健的“摇滚青年”。

在北大,杨老师 《<庄子>精读》课总是座无虚席:上课前15分钟,教室里的椅子上已挤满了人,还有一些同学干脆将书包放在一旁,直接席地而坐……

在B站,杨老师同样将作为中国哲学经典的《庄子》带入观众的视野,郑重庄严地面对其中的伟大思想,为观众呈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哲学家版本”的庄子。

为什么杨立华老师会选择庄子?

我们现代人,又为何能在这位千年前的先哲身上感受到共鸣与感动呢?

对于一般读者而言,《庄子》或许是我们接触最多的一部中国哲学著作。

但读得多绝不意味着简单易懂,相反,大多数人读完这部作品后都有一种恍恍惚惚、“懂了但又好像没完全懂”的朦胧感。

然而,《庄子》最大的魅力就在于:

无论我们正经历着怎样的生活,在某些时刻我们总会与庄子不期而遇——

面对死亡这一不得不承受的生命之重,失去挚爱的人或许能用庄子“安之若命”的思想给予自己慰藉,正视生命的另一面,不为变化所动摇;

在被学业、996的重负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庄子的“逍遥”或许能让我们停下来、歇一歇,仔细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哪怕只是午后时分回忆一场猗丽神秘的梦境,或许都会使我们联想到庄周梦蝶的故事,留下无限玄思和怅惘。

与此同时,阅读《庄子》的时候,我们又时常容易陷入多个误区。比如,认为庄子的思想是消极的、虚无的,具有相对主义色彩,甚至与佛教思想直接划等号。

对此,杨立华老师则展示了庄子的另一面:一个积极的、充满主动性的庄子走入我们的视野。他曾说:

庄子像中国文化里的一个巨大漩涡,所有的人都不同程度地陷入对他的欣赏和迷恋当中,但是我们都只能绕着漩涡的核心,似乎在不断地触及它、不断地接近它,但又似乎永远接近不了。

作为一部哲学经典,《庄子》具有恒常的意义和价值,其中体现出的思想具有同时代性,庄子与我们的距离,并不遥远。

在波涛汹涌、充满不确定性的现代生活中,经典阅读就像一只坚实的锚,为孤独无依的舟子提供支撑和方向。

01

做个“没用”的人?

无所待才是真逍遥

如果把阅读《庄子》看作一场关于人生的修行,那么庄子教给我们的第一课,就是在这个功利主义的世界里,接受自己做个“没用”的人。

许多人都习惯了在做一件事之前先问一句:这样做有什么用?好处何在?很难说这就是现代人的通病,但久而久之,“功利主义”便与这一想法挂了钩,进而带上贬义色彩。

回顾成长之路,其中不乏这样的说教:读书的用处是帮助我们考一个好大学,考上好大学才可能找到体面的工作,立业成家之后才有所谓美满成功的人生……然而,真正进入大学、步入职场,才发现一切并不如想象中简单——

本科学历在职场中已缺乏竞争优势,高薪工作往往研究生起步,而出于方便找工作的目的继续深造,无论是保研还是出国都离不开高绩点、实习经历等“硬杠杆”,于是选水课卷绩点、跑实习刷履历便成为许多大学生心知肚明的潜规则,对于现代人而言,内卷、内耗早已不再新鲜。

我们一边排斥这种主张,一边又难以完全摆脱功利视角,于是,“有没有用”便成为进行选择时隐秘且微妙的评判标准。

而为了反抗这种功利主义价值观,“躺平”一词又被发明出来,与其在内卷的海洋中瞎扑腾,不如躺下来做一条没用的“咸鱼”。

关于决定做个没用的人这件事,庄子也有话说。与“用”这一思想密切相关的,就是《逍遥游》。

作为《庄子》内七篇的开端,《逍遥游》是绝大多数读者最为熟知的一篇,也是经常受到误解的一篇。许多人都认为,庄子的思想就是古代版“躺平学”,而“逍遥”正是一种躺平后怡然自得的心态。然而,“逍遥”真是庄子眼中人生的终极目标吗?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应该先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逍遥。

凝望真知、主宰的深渊,一直是《庄子》的主旨,而通向真知的第一步,就是“逍遥”。

逍遥本作“消摇”,“消”有消除义,“摇”指摇动、挣脱,二者都是否定性的,开辟出一道去除遮挡后无尽辽远的视野,而这恰恰是真知得以揭示的前提。

只有通过最彻底的否定性、摆脱一切被动性因素,才能达到最充足的主动性,从主体出发,这种否定性首先体现在“无知之知”。

个体之间本质上是无法相知的,所共同的只剩下“待彼”,即对于他者的依赖,而这种有所待在生活中往往表现为具体的“知和用”。因此,逍遥指向的是对“用”消除和挣脱,只有摆脱了“用”,才可能做到无所待,进而通向真知。

“逍遥”并不是指什么都不做,而是不要以“有用”为目的进行不必要的造作。

我们渴望将各种变化的经验都纳入到自体之一当中为自身所支配,进而能够有所用,看似打造了一个确定无疑的世界,然而,这些被人们汲汲以求的“知”和“用”反而使我们更难意识到:所谓的各种规律并非普遍必然,人注定只能用有限的知来支配自己的人生。

而有所用则必有所待,这种为我所用的主动求取往往会使自身陷入被动当中,人便由此丧失了本身的自足性。

当我们试图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能够为别人所用的人时,不是恰恰把自己贬降为服务于用的工具吗?而若我们怀着这样的功利主义视角去看待世界,他人、他物,一切的一切也都沦为可以被使用的工具,进而丧失自身的主动性了。

如果我们认为逍遥就是躺平学,那么这种“躺平”所呼唤的并不是一种懒散清闲的生活方式,而是“真正把人当人看”、给人的主动性和自我以施展空间的视野。

02

走入人间世,

一切不得已都是“命”

在压力与日俱增的现代社会,有没有发现,身边把“信命”挂在嘴边的人越来越多了,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热衷于把希望寄托在八字、星座等玄学领域。

庄子给我们的第二个启示在于,认命之前先认清什么是“命”。

若要给现代生活总结几个关键词,“不确定性”或许会高居榜首——生活不再是一往无前的直线,而是纠缠成一团乱麻,我们学会用“卷心菜”(有一颗想内卷的心奈何自己太菜)、“酸菜鱼”(又酸又菜又多余)等一系列网络热梗自嘲,但笑声过后,压力仍在。

许多网友都问,生活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正轨?但实际上,变动无时无刻都会发生,相比于岁月静好,《庄子》告诉我们,不确定性或许才是唯一的确定,是生活的真相。

关于“逍遥”的讲述开启了以“无知之知”为基础的真知之路:作为主体,唯一确定的知就是自我在根本上的无知。这向我们揭示出既无法了解、也无法掌控的客境的存在,这一客境在整体上呈显为具有普遍性的“命”。

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德充符》)

从内在于生命中的死亡,难以掌控的外在财富,到贤不肖等品性,以及饥渴冷热等实然状态,都被纳入“命”的主宰和支配范围内。

这种普遍性的“命”在人间世中表露为种种不得已:

…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择事而安之,忠之盛也;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为人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德充符》)

固有的“不得已”是内在的必然,“不可奈何”则包含了外在的无法掌控的偶然,我们不知其所由来,也不知其具体内容。

作为子女,我们有不得不遵从的内心的道德命令;作为有所待的个体生命,我们同样依赖于他者,这无不体现出被动性。

然而,身陷于充满不确定性与偶然的世网中,我们是否完全丧失了自主的可能?庄子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03

保持自我同一,“养生”才是正解

人们经常感慨,现代生活的压力下谁的日子都不好过,连看起来吃穿不愁的明星都开始选择考编,引来网友戏称“宇宙的尽头是考编”。

但在庄子看来,“宇宙的尽头”或许在于“养生”。

当代青年早就发明出一系列新潮养生大法:比如90后一边作死一边自救的“朋克养生”,用最贵的眼霜,熬最深的夜;还有“只要吃零食速度够快,卡路里就追不上我”“喝加冰奶茶就没有热量”……

但其背后,其实不难看出现代人面临的两难选择:既无法摆脱学业、工作、社交带来的琐碎和压力,也不想丧失对快乐和自我的追寻,完全被生活的重压裹挟。我们想主宰自己的人生,奈何力不从心。

面对生活中的条条框框,我们缺乏说“不”的勇气,因为我们不知道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值得过的,我们生怕自己的生活不是“真正好的”“值得追求的”,这时候,我们不妨从庄子眼中人应当过的“养生”生活中获得一定的启发。

| 摄图网版权图片

让我们再次回到刚才说的“无知之知”:越是清晰地知道自己所知的限度,越能深刻地理解人的本质上的无知处境,由此便产生审慎与戒惧之心。

从这种分寸出发,持守中道以为恒常才是真正理性的人生态度。

持中者既无所偏倚,则其指向只是自身的维持。这一自身维持不为周遭的变化所动,当然也就是自主的和主动的。

这样的自主性,不仅使内在固有的不得已充分实现出来,同时也让外在的无法掌控的偶然真正地成为偶然——主体可以超越的、本质上不具束缚性的纯粹的偶然。

这种审慎中道的面对人生的态度,正是庄子眼中“养生”的真正意涵。

在《养生主》一篇中,“养生”被具体化为“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这种生活态度既指向自我,包含自我生命的存续和本性的实现;同时也指向他者,既然对父母的牵挂是人所固有的内在本性,那么养生便不再局限于封闭的个体生命,而是还包含与他者之关联的性命的整全。

对于庄子来说,“保身”“全性”“养亲”“尽年”是个体在世的基本内涵,过此以往,都是额外的负累和添加。从这个角度看,消费主义打造出来的种种充满诱惑力的产品、形象,看似是确定性实则充满刻板印象的生活方式,都成为不必要的多余了。

主体之为主体,最根本在于对自身存有的同一性的自觉。维持自身同一,意味着不在他者的影响下发生改变。不为他者的变化所动,也就从根本上去除了被动性,成为主动者。

让我们再次回到“庄子的思想到底是不是躺平学”这一问题,与其用躺平解读庄子,不如用庄子去看躺平:

如果“躺平”意味着保持自我,意味着有对生活中的束缚说“不”的勇气,那做个躺下来心平气和探究自我、保持主动性的人,又何尝不可呢?

原标题:《火爆北大的哲学课,试着给“无解生活”一个答案》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