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影像中的江南|那时的江南—旅美华人翁万戈镜头下的江畔小城
原作者:阅江楼主
注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这是我的家乡,我的祖籍地,
我的祖先们生死于此。
虽然我并未生于斯长于斯,
但无论我身在何处,
都感到故乡存于我心。”
这是旅美华人翁万戈先生拍摄於1948年的彩色有声纪录影片《扬子江畔一小城》的解说词之开场旁白。
翁万戈,原名翁兴庆,是晚清著名政治人物翁同龢的五世孙,1918年7月出生於上海,一岁时(1919)被指定为常熟翁氏财产继承人,幼年及少年时代主要生活在天津,十八岁(1936)那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二十岁(1938)远赴美国普渡大学(Purdue)留学,二十二岁(1940)获机电工程硕士,同年进入威斯康辛大学美术系改学油画,此后一直在美国从事绘画、摄影与电影制作以及中美文化交流。抗战胜利后的1948年,翁先生第一次携妻女回国探亲、访友、旅行,期间用16毫米电影摄影机在常熟、杭州、南京、天津和北平拍摄了五部短纪录片,《扬子江畔一小城》(常熟)就是其中的第一部。
翁氏家藏的清初虞山画派鼻祖王翚的《长江万里图》被用作电影的片头衬画
“我一回到上海,就回到过常熟,就在常熟自己拿一个小的16毫米 Bell & Howell 老式摄影机,还要上簧的,我花了一天工夫在常熟拍了这部纪录片,言子墓,著名的古迹,我记得我照了,剑门,我跑到剑门去拍了。我拍的电影里头,也稍微有点悲感,我写的英文讲词,目前很多人认为就是写的诗,是一首英文诗,这个诗就是有点眷恋的意思,就是想家,思乡之念,我这个电影在我制造的时候,在录音的地方,那个录音师是个欧洲人,他也想家,他看了我这个电影他落泪了,所以有这个感动力。”晚年翁先生接受电视采访时如是说。
常熟位于江苏省南部,东北濒临长江,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是吴文化发祥地之一。
从城中心的山丘顶上眺望,大名鼎鼎的扬子江好似一线银丝将天地分离。
与扬子江相连的湖泊、河流、小溪在小城旁汇聚成一条条水流。
水是人类的生命。人们乘船和筏子去附近的田野、村庄、城镇,甚至下田耕种、走家串户也是坐船。
这里不仅有石子路和砖路,也有水路。每家每户的人们在同一片水里洗衣服、洗菜、淘米,互不干扰。
水如同生命般,容纳一切,创造一切,也随时间变化与流逝。同一片水域既充盈了渔夫的渔网也是水牛的栖息地。
在热闹的市镇上唯一的市集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清朝、明朝、元朝甚至更早的朝代时并无两样。
清澈的井水从街上公用的古井中打出,一桶一桶地被运回家,或用於洗刷、或用於煮饭和饮用。
农民们在田间采摘了蔬果就直接提着篮子到市镇的街边售卖。
茶馆里的人们悠闲得似乎忘记了时间的存在。
就在小城古老的城墙外面,种植稻米的田地一望无际。对于农民来说,他们和土地一样虽然经受风吹日晒雨淋,但始终任劳任怨,忠实而无保留地耕作产出。
优质的肥料是滋养土地的宝藏。正如农民所铭记的那样:无一物是废物,无一物可被浪费。
农民从湖里或池塘中采摘菱角,并将其贩卖而用於贴补生活。
穿过农居旁的小路,我们仿佛听得屋内传来的织布机声,人们或许在屋檐下锯木,或在树荫下给自己家的船涂上油漆。
田园风光和美景尽收眼底,如童话世界般的生灵无处不在。如同神话里的农业之神传授的那样,这里的农民以“自给自足”作为生活准则。
没有什么能比祖先的墓道更快速地将我们带回过去。石坊和曲径把我们带去他们永恒的安息之地。人们按照习俗,至少每年一次回来扫墓,也是一种与过去家族的联接。
当地最有名的墓道要属孔子杰出弟子之一的言偃墓。两千五百年前,他随孔子学习论道,至今仍有着“东南第一师”的称号。
另一个历史见证者是一座据说建造于一千四百年前的方塔。经过了许多次的重新修缮,人们将其视作祈福的象征。
在众多古老的寺庙中,破山寺(兴福寺)最为有名,部分是因为诗人常建的诗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时光流转,水潭已被浮萍铺满,树林则长满了参天的竹子,空气中萦绕着诵经声,随历史永驻。
小城北部有一处剑门巨石,相传曾是吴王阖闾试剑的地方。故事代代相传,我们或许无法知道其真伪,但毋庸置疑的是,三千年前,无数帝王将相都曾在此俯视着他的土地。
“这片土地便是我的家乡,我的祖籍。如同落叶归根般,我或许也会回归这里。这一方水土都不会改变。这便印证了,过去亦是当下,当下也深深植根于过去之中。”
整部影片虽然只有短短的9’58”,但已涵盖了当年这座扬子江畔小城的自然景观、民众生活和历史故事。影片没有特技特效,解说词也是平铺直叙、娓娓道来,仿佛就像一位饱读诗书的长者面对远道而来的访客们热情介绍、叙述着常熟这座古城的过往历史与当下的故事。
拍摄於1948年的彩色有声纪录影片《扬子江畔一小城》,迄今已有74年,当年刚刚处於三十而立之年的翁万戈先生也已於2020年12月9日在美国波斯顿郊外的家中安详离世,享年102岁。但他这部留给故乡、留给祖国、留给我们的诗情画意一般的纪录影片,却已经写入了中国纪录电影史,而他的名字也将永远铭刻在中国电影人的不朽群像之中。
注:插图源自此纪录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