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赵晓:柯洁首轮不敌AlphaGo,我们该从哪里找回尊严

赵晓/独立经济学家
2017-05-24 11:28
全球智库 >
字号

【编者按】

5月23日,围棋“当今第一人”柯洁不敌AlphaGo输掉第一局。柯洁在微博称这将是他与人工智能最后的三盘对局,并“相信未来是属于人工智能的”。在未来,主宰商业世界的也会是人工智能吗?与人工智能相比,人类败在哪,胜在哪?

千百年来我们独霸地球,无坚不摧。但现在时过境迁,人工智能好像是一个新的物种,刚刚登场就已经表现出了远比人类卓越的能力。

地球上的新主人?

美国《时代》杂志罗列出了多位名人对人工智能发展趋势的悲观性看法。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称,低度人工智能可成为替代劳工的工具,但唯恐数十年后出现的“超级智能”系统,会“厉害到令人担忧”。企业家、太空探索科技公司创始人、特斯拉汽车公司CEO马斯克相信,人工智能是“我们最大的生存威胁,借助人工智能,我们将召唤出恶魔”。

科学家史蒂芬·霍金则公开警告说,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意味着人类的灭亡:“我们已经拥有原始形式的人工智能,而且已经证明非常有用。但我认为人工智能的完全发展会导致人类的终结”,因为“一旦经过人类的开发,人工智能将会自行发展,以加速度重新设计自己”,同时,“由于受到缓慢的演化的限制,人类不能与之竞争,最终将会被代替”。

为什么科技界、商业界的领军人物频频发出人工智能威胁论?原因很简单,人类是有限的。人类不仅信息、资源、理性与智力均有限,人类的道德更是有限;人类的进步有限,人类控制人工智能的能力也将有限,而人工智能的发展却没有极限。所以,有一天人工智能或许会比我们“智人”更疯狂!

那么,谁将是未来商业的主宰?很可能也是人工智能;如若不是,也一定是善用人工智能的英雄。所以,不可不探究人工智能在商业领域,特别是分析与决策领域的应用。

人与人工智能的“比较优势”

经济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是比较优势。我们先来一般性地分析人类与人工智能各自不同的比较优势。

2006年,超级计算机浪潮天梭以11:9的总比分,击败了由柳大华等五位中国象棋大师组成的大师队。象棋大师张强的评价是:“输的原因主要在体力的过度消耗。以往和人比赛,到了最后时刻就是意志和心态的对决了,看谁能坚持到最后,谁能不犯错误。但是超级计算机没有这样的问题。”

相比人,人工智能的能量几乎是无穷的。所以,若比体力与智力,人工智能完胜人类。由此不难预测,凡是拼力气的活,以及需要拼力气的智力活(如大数据分析),人类以后就不要去和机器人拼了,因为完全不具备比较优势。

我们可以设想,在商业领域未来对人有危险的工作,将首先寻求人工智能的应用。谷歌工程部门主管库尔茨·魏尔就指出,由于人工智能有协助治病和清理环境的潜力,在控制危险的情况下,人类还是有必要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其次,简单性、重复性、高体力的工作也将很快被取代。最后,在商业分析与决策中,凡需要拼体力(比如说大数据分析)的工作,那也一定是人工智能的天下。

很显然,很多人类熟悉的工作和职业将被人工智能取代。2015年,美国的媒体已开始采用机器人写作;现在腾讯开发出写稿机器人Dreamwriter,可以根据算法在第一时间自动生成稿件,一分钟内将重要资讯和解读送达用户,人工智能正取代记者和编辑的工作。搜狐推出智能股市播报系统,自动跟踪、捕捉市场的动态,进行纯粹客观描述,再以信息流的方式推送给用户,人工智能正在取代股市分析师的工作。

可以想象,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工作甚至职业一定会越来越多。根据一项报告称,到2025年,约有25%的工作将由人工智能或是机器人所取代。然而,人类独有的创造性、互动性和谈判性能力,在职业竞争中仍然占有绝对优势;相比人类,人工智能目前欠缺的正是原创能力、互动能力和谈判能力。

“人+人工智能”决策模式将成主流

在商业分析与决策中,人类与人工智能如何分工与合作?

作出一个商业决策需要四个要素:知识、经验、决策以及应变。一个优秀的商业决策者,必须要有强大的知识储备、经验积累、数据分析能力、全局判断能力以及灵活应变的能力。

然而,这一切人工智能也都可以做到。正如一位网友所指出的,AlphaGo打败李世石,是因为它学习了3000万步人类围棋大师的走法,积累了3000万局胜负经验,在自我对弈的训练中形成了能对局面评估的大局观;这些能力不仅能让AlphaGo作出决策,还能不断修正决策。那现在,我们将围棋走法换成案例,将对局换成商业模拟,AlphaGo摇身一变,不就变成了AlphaBusiness,一个能进行商业决策的人工智能吗?

的确就是这么简单。所以,未来的商业分析和决策中,人工智能一定是商家最强大的利器。比如,王健林的万达广场选址好,是因为借助了专家顾问用算法精准选定地址。然而,新开一家门店究竟落址于哪里,会比AlphaGo落子更难吗?显然,不断学习的人工智能可以替代传统咨询公司,综合既有的门店表现、地理位置、环境政策等因素,作出最优选择。

古希腊人认为,认识自我是人类最大的智慧。正如人类要借助彼岸来认识此岸,借助上帝来认识自我一样,现在人类也要通过与人工智能的对照来进一步认识自我,甚至重新界定人类自身。AlphaGo打败了人类的围棋冠军李世石后,有人发现:“李世石下棋凭的是一股狠劲、一种气势,甚至是一种无理,在对人下棋时,很多人心理上会动摇,屈服了,退缩了,所以让他占了上风。而机器没有心理,李世石在机器身上找不到这种人类最脆弱的精神弱点,所以他的威风施展不开。”

原来,人有情感,有情绪,这本来是人的优势,但当有情绪的人类与绝对理性的机器竞技时,机器赢了,人输了,情绪和情感竟然变成了人的劣势!大师修炼百年,也难心静如水。由此进一步可见,商业分析与决策上若是要比冷静和定力的,人也放弃算了,不要再逞强去和人工智能去比了。

众所周知,在金融领域中,存在着“羊群心理”和“跟风效应”。人们看似理性,实则感性,贪婪和恐惧总是主导着人们过度买入卖出,令市场过热过冷。如此,冷静、理性、无情绪的人工智能的引入势所必然,如此将改变未来的金融分析与决策,也将改变未来的金融市场。

经济学假设人是理性人,但人其实不可能完全理性,所以高级经济学修正人的理性为“有限理性”。人工智能既然可看成是完美的理性人。比较完美理性的人工智能与有限理性的人,显然人工智能完全胜出。然而,反过来,需要情感和情绪的工作,难道不正是人类的优势所在吗?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在畅销书《思考,快与慢》中指出,常用的无意识的“系统1”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它见闻广博,使我们能够迅速对眼前的情况作出反应。但系统1也很容易上当,它固守“眼见即为事实”的原则,任由损失厌恶和乐观偏见之类的错觉引导我们作出错误的选择。有意识的“系统2”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作出决定,它比较慢,不容易出错,但它很懒惰,经常走捷径,直接采纳系统1的直觉型判断结果。

人工智能擅长精确和逻辑、归纳和推演,而人类擅长情感和创造,领导和组织,可以说各具其长,那么“人类+人工智能”,借助于大数据、模仿以及深度学习等手段,完全可以在管理思维和商业决策上迈上新台阶。

未来,普通管理者的角色势必越来越多地由人工智能来完成,但卓越的创造性分析、决策工作,也就是领导者的工作,仍将由人类来主导。而未来的竞争,肯定不仅是人和人之间的竞争,也将是人和人工智能之间的竞争,背后则是资本与技术的较量。 

(本文全文刊载于《中欧商业评论》2017年4月刊,澎湃新闻经授权转载)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