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探索旧城区可持续更新之道,以东伦敦科技城为例(上)
随着城市的发展,中心城区的衰退已成为困扰全球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而旧城要真正实现复兴,不只要做到空间上的更新,更要有时间上的持续。这其中,资源的流入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只有吸引社会资源不断进入,老城才有持续的更新动能。目前很多老城区在更新后,纷纷发展起商业、文旅、文创等产业作为支撑。
但这还不够,旧城更新是一场漫长的持久战。美国的波士顿西区于20世纪中后期开始大规模的更新建设,试图重塑城市中心。很快,波士顿西区置入政府办公、旅游业、房地产业,发展态势一片大好。但随着创新经济的崛起,城市人口、企业涌向波士顿128公路科技产业带、肯德尔广场、波士顿南湾等新一代的经济中心,波士顿西区在短暂繁荣后再次回到起点。不仅如此,当初重塑城市中心时大拆大建还对老城肌理产生了严重的破坏。以至于2015年,波士顿重建局正式向市民道歉,承认漫长的更新已失败,并着手新一轮的更新计划。
鉴于种种失败的教训,不少老城区开始选择科技创新作为产业内核。但依旧面临很多问题,比如现在的科技创新大量依托大学、院所、研究机构等发展壮大,这些创新核心要素恰恰是老城区最为缺失的。
那应该如何保持旧城的持续更新与活力?纽约曼哈顿的硅巷,巴塞罗那的22@创新街区,伦敦的硅环岛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其中,从“城市伤疤”逆袭为“伦敦小硅谷”的东伦敦科技城最具代表性。
东伦敦科技城位于伦敦东区,历史上一直是贫民、移民的聚集区,二战后重建为服装、印刷为主的轻工业区。20世纪50年代开始,制造业衰落,伦敦东区又回到脏、乱、差的状态。
直到1990年代,实施至今的三轮更新才扭转区域的命运。如今这里已是英国科技企业最密集、全球人才密度最高的创新区。东伦敦科技城30余年的更新,始于自下而上的推动,再由自上而下统领得以实现。
东伦敦科技城更新总体可分为三个阶段:艺术化阶段、文化创意阶段、科技创新阶段。
艺术化阶段,重塑区域认知
伦敦东区最早的更新起源于闲置的厂区、低廉的租金、便利的交通以及涂鸦合法化。上世纪八十年代,Damien Hirst等艺术家们在此创业。随后,来自全球的涂鸦大师在此创作,吸引到不少年轻人来此打卡,东区商铺依靠流量复苏,逐渐发展成为伦敦最具个性、艺术范儿的街区。
文创化阶段,再造区域环境
然而,艺术作为一类产业并没有成为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伦敦东区依然在衰退的路上。1997年,布莱尔当选首相后,提出了“新英国”构想,伦敦被定义为创意之城,伦敦东区成为创意之城的首选地之一。在政府扶持下,一批新锐设计师开始把工作室搬到伦敦东区。政府通过基础设施的改造,如单车道改为双车道,使东区的市政网络匹配上城市需求。此外,原本影响城市更新的印刷厂、服装厂,为创意设计提供了支持,缩短了创意设计从构思到产品的周期。
创意行业的进入促进了区域老建筑以创意行业喜爱的形式更新,众多开放式工作室、时髦公寓、艺术展览馆,以及设计师经营的“潮牌店”纷纷涌现。同时,服务于创新文化创意人群的酒吧、餐厅、咖啡馆等生活配套开始增长。
伦敦东区开始进入良性循环。直到2000年,伦敦东区从形象到内容,完成了一次真正的更新。
尽管完成了一次重大更新,但实际上伦敦东区创意产业无论是规模、影响力,还是带动力,完全无法与伦敦西区、伦敦南岸文化区相提并论。提到伦敦的文化创意区,首先想到的是伦敦西区和伦敦南岸文化区,而不是伦敦东区。
因此,对伦敦东区而言,创意产业只是减缓了衰败速度,谈不上复兴。伦敦东区真正意义上的复兴是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才真正开始。
下一期,我们将会从东伦敦科技城的软实力、硬实力和产业生态建设等科技创新方面解析其实现可持续更新的路径与经验。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