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佳士得入沪十年:巴斯奇亚拍卖背后,如何寻找出路

澎湃新闻记者 陆斯嘉
2022-03-02 17:18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随着巴斯奇亚作品《领导者》、夏加尔的《丁香花》、赵无极《皇宫酒店之夜》等艺术品昨晚在上海的成交——总计2.22亿元的交易额,是佳士得来到中国内地设立上海拍场第十年交出的成绩单。

但还有一个事实是,毕加索1930年代的《睡梦中的女子》无人问津,直接流拍。

十年、十场拍卖,历经“三迁”拍卖场地、四易中国区主帅、疫情裁员、拍卖停摆,佳士得上海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融入全球拍场,看似突破了成交总量的困局。但在政策扶植的背景下,如何继续寻找出路,仍是摆在外资拍卖行面前的课题。

2022年3月1日,佳士得 “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上海晚间拍卖”现场。图片来源 佳士得

2022年3月1日,上海,佳士得完成了进入中国的第十年、第十场拍卖,以2.22亿元交卷。

十年间,百年老店经历沪上“三迁”拍卖场地、4次替换中国区总经理、新冠疫情裁员和两年拍卖停摆、文物拍卖资质久候不来等等。今年,佳士得上海迁入上海外滩一号新艺廊,运用疫情后开创的全球联动形式,联合上海、伦敦、香港、纽约四个拍场,终于重启本地拍卖。

十年前,曾有人用“狼来了”形容这一拍卖巨头登陆上海,回顾十年却发现,“巨头”只是一路寻找出路。

2022年3月1日,佳士得 “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上海晚间拍卖”现场。图片来源 佳士得

2013年入沪首场拍卖,1.71亿元,是9年间无法捅破的天花板。此后一路下行,最低点出现于2015年和2016年,仅7000万元左右。2017年,赵无极作品成为“强心针”,稍稍拉动成交总量,但是直至2019年,时任佳士得中国区总经理胡伟爔仍以“小型拍卖”、“试验田”和“孵化器”形容上海佳士得的作用。

疫情成为了双刃剑,一方面叫停了上海拍场长达两年,一方面佳士得、苏富比也找到对策,用视频、网络串联起全球买卖双方,上海、香港、纽约、伦敦、巴黎,就这样融于一场拍卖,不仅是形式上的融合,也是拍品内容的渗透。

尚· 米榭· 巴斯奇亚《领导者》

因此,在昨晚“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上海晚间拍卖” 上,出现了时下热度颇高的名字,尚·米榭·巴斯奇亚。他的作品《领导者》以9416万元成交(含佣金),几乎撑起全场总额的半壁江山。这是巴斯奇亚第一次亮相中国内地拍卖场。据澎湃新闻记者统计,该作由香港拍场竞买成功。

不过,巴斯奇亚的《领导者》,此前的最低估价是8000万元,而现场的落槌价恰是这一数字。多位业内人士用“冷”字形容,价格的冷,也是买气的冷,两三个回合匆匆成交。同样的冷感,也体现在夏加尔《丁香花》的快速成交,1896万元。以往的“强心针”赵无极,在上海取得过3360万元、5640万元成交价,昨晚的赵无极《皇宫酒店之夜》以2436万成交。

马克·夏加尔《丁香花》

早在十年前,不少艺术界人士期待佳士得落户上海,可以加速外资拍卖行获得文物拍卖资质,最大化地发挥资源优势。一等十年,才迟迟迎来“试水”。昨晚,两件1949年以前作品,可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遗憾的是,毕加索1930年代的《睡梦中的女子》无人问津,直接流拍。

甚至有美术史学者直接对毕加索拍品的艺术价值提出了质疑。西方现代主义家基斯·凡·东根1908年的《戴项链的女子》,则是由伦敦方面买下,2316万。政策的放宽,原本是“突破,重磅利好”,显示了“上海挺进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的姿态,实际上却没能交换到名家一线和顶级优质作品入沪,值得反思。

基斯·凡·东根《戴项链的女子》

十年来,佳士得始终贯彻将西方艺术作品引进中国内地的战略布局。流水席上,达利、毕加索、莫兰迪、安迪·沃霍尔、夏加尔、贝尔纳·布菲、KAWS等轮番端来,日本“常客”草间弥生、奈良美智也不时作为配菜,而中国本土艺术家的配置,没有扩大,只是进一步收窄。在昨晚最新“宴席”上,西方年轻艺术家被强力输入中国内地,据佳士得官方数据,1986年出生的伊曼纽尔·塔库(Emmanuel Taku)、1974年出生的乔尔·梅斯勒(Joel Mesler)及1972年出生的珍妮维·菲吉斯(Genieve Figgis)这三位艺术家刷新世界拍卖纪录,其中一位的个人画展也将在上海举办。

毕加索1930年代的《睡梦中的女子》流拍

据澎湃新闻记者观察,在昨晚四个拍场同时发力的背景下,最终成交主要发生在上海、香港拍场,几乎平分秋色,伦敦拍场竞拍成功不少于3件,纽约拍场参与了几次叫价。这也体现出疫情后几大拍场联合拍卖的创新模式优势,首次参与的上海也正摸索新路,将“小型拍卖”“试验田”和“孵化器”融入更大的市场语境。拍后,佳士得中国区主席杨媛草表示:“放眼未来,我们将再接再厉,继续积极拓展中国市场,更加贴近广大藏家,并透过多种平台为客户提供购藏机会。”

在“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上海晚间拍卖”后,继续进行的是“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伦敦晚间拍卖”,总成交额1.82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5.36 亿元);“超现实主义艺术晚间拍卖”,3988万英镑(约合人民币3.35 亿元)。三场拍卖成交总计约合21亿元人民币。

法兰兹·马尔克《狐狸》

在伦敦晚间拍卖中,封面作品——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家法兰兹‧马尔克的《狐狸》,以约合 3.6 亿人民币成交,刷新艺术家拍卖纪录。弗兰西斯‧培根、卢西安‧弗洛伊德的作品虽获成交,但从表现上,亦被业内认为“买气不高”。

2020年7月,佳士得史上首次举办的香港、巴黎、伦敦和纽约“ONE:现当代全球联合夜拍”的总成交额约合人民币29.5亿元。

    责任编辑:陆林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