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秦朔:国家治理成败的关键,在于谁能看到更远的未来
原创 秦朔 秦朔朋友圈
· 这是第4380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5k+ ·
· 秦朔 | 文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俄乌之战拉锯数日后,有了一个朝向和平的开端。双方2月28日开始谈判。
俄方谈判代表团成员说,会谈得以举行已经是一大成果,且会谈中双方能够彼此倾听,近期谈判可能会取得一些进展。乌方代表说,双方主要讨论了停火问题,各方将返回磋商,近期举行下一轮谈判。
谈判前一天,2月27日,俄罗斯领导人命令俄罗斯核力量进入特殊战备状态。这被普遍理解为“俄罗斯自认目前战略局势向着不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不得不通过释放强化的核威慑信号试图遏制西方国家的军事反制行动,为俄罗斯升级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提供保障”。
同日,白俄罗斯举行全民公投,通过了删除该国无核地位条款的新宪法。根据新宪法,在白俄罗斯领土上部署核武器成为可能。这是自苏联解体、白俄罗斯放弃核武器后的第一次。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一家投票站发表讲话:“如果你们(指西方国家)将核武器转移到波兰或立陶宛,转移到我们的边境,那么我将去找普京,把我此前无条件放弃的核武器归还回来。”
也是27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宣布大幅增加国防预算,到2024年前德国每年至少将把GDP的2%以上用于国防开支。虽然2%是北约的一条硬性指标,但德国一直没有达到。朔尔茨说,目前的乌克兰局势创造了一个新的现实,这个新的现实需要一个明确的回应,在“我们大陆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上,“我们已经给出了(回应)”。
德国外交部长贝尔伯克27日称,对德国来说,现在是“外交政策180度大转变”的“正确时刻”。“如果我们的世界不同了,那我们的政策也必须转变。”
2月27日的这些信号的合奏,给原本就不稳定的世界增加了更多高危性,也让人想起爱因斯坦所说的,“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会是什么样子,但是第四次世界大战肯定是用石块和木棍在打”。
援引这句话是为了强调,即使战争已经爆发,世界各国也应努力促进俄乌和谈、重返和平的迫切性。
这句话也是对美国和北约的提醒:一切都可能发生。即使俄罗斯周边进一步北约化(当然这是各国自己的选择),也不意味着“胜利”唾手可得,无论这种胜利指的是欧洲永葆安全,还是指俄罗斯完全被“驾驭”。
如何看待俄乌之战及其前景?历史或许可以作为参考。
在2014年那轮俄乌危机时,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作者米尔斯海默在《纽约时报》和《外交杂志》撰文,其主要观点如下:
1、“危机的根源是北约东扩,华府决心将乌克兰抽离莫斯科的保护圈、投向西方的怀抱。”美国一直甩不掉冷战的阴影,自1990年代以来便将俄罗斯视为潜在威胁,因此普京的态度不难理解,“因为,不存在一个‘世界政府’来保护各国互不侵犯,大国之间均颇为忌惮——尤其是边境线附近——有时会为了平息潜在危险而毅然出手。只要出现重大的安全危机,国际法和人权问题只能靠边站”。
“从根本上来说,两边是完全不同的思路:普京及其同僚思考的是现实主义逻辑,而西方领导人则是自由主义理念。结果,美国及其盟友无意中引发了乌克兰危机。”
2、“俄罗斯就算有虎狼之心,也缺乏实际能力征服乌克兰东部,更不要说整个国家。”
“乌克兰有1500万人居住在第聂伯河与俄罗斯边境线之间的区域,约占本国1/3人口。其中大多数人希望留在乌克兰,反对俄罗斯侵略。另外,俄罗斯的二流军队不可能拿下乌克兰全境。莫斯科方面没做好战争准备,虚弱的经济状况也无法抵御西方制裁。”
“即使俄罗斯真的拥有强有力的军队和经济实力,也不太可能成功占领乌克兰。大家只要想象苏联和美国在阿富汗的遭遇,或者美国在越南和伊拉克、俄罗斯在车臣的教训,就可以知道,军事占领通常没有好结果。普京心里当然清楚,征服乌克兰就相当于胃里吞下一只刺猬。”
3、制裁不会奏效。“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会选择承受经济制裁,坚决保护本国核心战略利益。俄罗斯也不例外。”
4、乌克兰危机的解决之道是,“西方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思维。美国及其盟友们应当放弃将乌克兰‘西方化’,转而将其视为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缓冲地带,类似于冷战时期的奥地利。西方领导人应当承认乌克兰对于普京的战略意义,放弃支持反俄政权。乌克兰政府应当在俄罗斯与西方阵营之间保持中立”。
“美国及其欧洲盟友在乌克兰问题上面临选择。他们可以继续执行现在的政策,加剧与俄罗斯的冲突,让乌克兰状况进一步恶化——所有人都将是输家。或者,他们可以改变方向,共同建立经济繁荣、政治中立的乌克兰,不针对俄罗斯,让西方与莫斯科修复关系。若能实现,所有人都将是赢家。”
这一次俄乌危机将如何演绎,我们拭目以待。
俄乌之战在中国的网络舆论场引起了巨大纷扰。争鸣很正常,很快也会过去,令人痛心的是相互指责中的“敌意”是如此之强,好像是我们自己在“打仗”。很多评论有过于强烈的代入感和先入为主,似乎我们比俄乌双方更了解事情的缘由和是非。
互联网时代的战争也是信息战,中国网上的评论和倾向一定会以某种形式“参与”进来,并给交战国及其民众以及国际社会留下心理印痕。而原本,涉及“国之大者”,发言时应该特别慎重。
事实上,网上滔滔,大部分不过是习以为常的观念的另一种投射方式,只是它在新的场域里获得了加强。这些议论的依据,很可能只是短视频平台上由用户上传的“假视频”或“假直播”,却借助兴趣算法的推荐分发,弄假成真,真假莫辨,愈演愈烈。
国际上那么复杂和长期演化的事件,怎么可能立马就能看得一览无余,推断得振振有词?
要校正、丰富自己的视框和思想,一个有效方法是少下绝对化定论(比如一切都是普京的错,一切都是美国的错,一切都是乌克兰的错),少做简单化推理(比如“单一线性归因法”),不妨多读一些和自己的立场观点不那么一致的方向上,那些言之有据、持之成理的文章,交叉对证,印证,再求解。
上节援引了米尔斯海默的观点,为取平衡,也推荐一下美国历史学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玛丽·艾丽丝·萨洛特近日在《金融时报》发表的文章《俄、乌、美三十年来的情感纠葛》,在她看来,围绕乌克兰命运的斗争,在1991年苏联解体时就已开始了。
当时布什政府内部分为两派,以国防部长迪克·切尼为代表认为应该尽一切手段加速苏联解体,以国务卿詹姆斯·贝克为代表希望尽可能保存苏联,因为苏联拥有3.5万件核武器,一旦解体将难以控制核扩散。正当布什举棋不定时,乌克兰自己在1991年12月1日举行公投,投票率达到84%,结果是一边倒,90%的选票支持独立。在传统的俄罗斯地区克里米亚,支持率最低,也达到54%。顿涅斯克、卢甘斯克等俄罗斯人聚居区,支持独立的超过80%,在基辅等西乌克兰地区,支持率高达95%以上。
萨洛特的意思(以及她在多篇文章和著作中的观点)是,西方并没有操纵乌克兰的独立,是乌克兰在苏联的惨痛历史经验中,抓住了第一个历史机会就毅然离开。乌克兰今天的危机不是由于西方的玩世不恭,而是“1989到1991年间事情演变的速度太快,国际参与者们不断地变戏法,根本来不及创造”。
不过,尽管萨洛特并不认可西方操纵的观点,但对西方的问题她并不回避,《金融时报》这篇文章的最后两段是:
“长期以来,我们宣称欧洲内部界限的消弭为中欧和东欧国家创造了更自由的社会、更广阔的生活选择。然而,现在回过头来看,那些被落下的人似乎太容易被忘记——普京是最鲜明的例子。人们还很容易忘记,俄罗斯仍然是一个世界级的大国,仍拥有庞大的军队和战略核武库。”
“乌克兰战争的爆发,意味着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冷战的结束。为了平息自己对失去苏联地位的愤懑——尤其是对乌克兰的不满,普京在欧洲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陆地战争,并亲自为后苏联时代的和平谱写了一首安魂曲。”
如同近年来互联网上的多场“网战”一样,这一次网上特别令人沮丧的现象依然是站队、强迫站队、乱贴标签将他人归队。
俄乌都在谈判了,我们自己的一些社交朋友圈却在“决裂”。
在我看来,在外交上非要站队的话,只能站中国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队。
中国领导人说,“中方根据乌克兰问题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中方立场。要摒弃冷战思维,重视和尊重各国合理安全关切,通过谈判形成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机制。中方支持俄方同乌方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中方关于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基本立场是一贯的。中方愿同国际社会各方一道,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中国驻乌克兰大使在致全体在乌中国同胞的信中说,“目前,乌克兰人民很困难,也很难受。这种心情换了任何一个国家,都一样。我们要理解他们的这种心情,不能刺激他们。我们要拿出我们中国人民一向具备的友好和理性。中国对乌的政策一向是友好的。我们尊重乌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希望乌保持和平稳定,希望通过政治谈判解决当前的危机。”
这些话把中国立场讲的很清楚。无论是方向、尺度和同理心。
回顾我们国家的历史和今天,我有一个观点和大家交流——国家治理成败的关键,在于谁能看到更远的未来,并以这种未来观统御过去,指引今天。
以此而论,俄罗斯更多还沉浸在彼得大帝式的历史荣光里,美国更多还沉浸在昔日世界秩序塑造者的优越意识里,乌克兰更是陷入了缺乏主体性、发展路径东倒西歪反反复复的境遇里。
那么中国看到的未来是什么?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围绕这一使命初心的主线是“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关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提出了“十个坚持”,其中包括“坚持独立自主”“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不依附别人,不掠夺别人,永远不称霸”“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以未来为牵引,则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建设,有两大主脉:一是怎样把一个更美好的中国带给世界,发挥建设性作用;二是如何把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带向未来,促进地球的可持续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正因为看到了未来,所以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国既独立自主又胸怀天下,始终有危机感,有学习心,经受住了国际风云的各种变化,把办好自己的事作为国家发展主旋律,不断自我超越。这是国家持续进步的原动力。
中国从未在霸权面前低头,但也没有去摇撼现有的国际秩序,不是因为现有秩序都合理,而是因为要把主要精力投向“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大业。而现有国际秩序从总体上有利于我们目标的达成。
以中美关系为例,风雨波折并未中断过,但跨越太平洋的握手所带来的合作红利远远超出当初预期。2021年1-12月,中美贸易额为7556.45亿美元,同比增长28.7%,是两国建交之初的300多倍。美国有打压中国崛起的一面,也有和中国合作的一面。如果把合作都看成“跪美”,那就误读了中美关系的大局。
50年前的1972年2月28日,中美发布“上海公报”,公报的中文正文文字2600多字,却用了1000多字坦陈双方的重大分歧、重大关切。这一各陈己见、不惧分歧的联合公报,是世界罕见的,但如同基辛格所言,“这样的对照反而更能突出达成协议的重要性,结论也更可信”。
中美一开始就是带着分歧开始合作的,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对外政策、对国际秩序的理解上都有很大不同的两个大国,也可以合作,并对过去50年的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去年11月中国领导人在和美国领导人举行视频会晤时说,中美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该加强沟通和合作,既办好我们各自国内的事情,又承担起应尽的国际责任。“过去50年,国际关系中一个最重要的事件就是中美关系恢复和发展,造福了两国和世界。未来50年,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中美必须找到正确的相处之道。”
美国领导人当时也明确重申,美方不寻求改变中国的体制,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美方愿同中方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加强沟通,减少误解,以建设性方式妥处分歧,在美中两国利益一致的领域加强合作。“应该鼓励我们的年轻一代更多接触,了解彼此文化,从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事实并不像美国领导人所说的这么简单,但一个大的合作框架仍在起作用,越是严峻的形势下,越需要更多力量点点滴滴去促进弥合。
3月1日《光明日报》发表长篇评论《中美关系合作共赢的大势不可逆转——回望“上海公报”发表50年》。评论说,“中美双方只要坚持相互尊重、聚同化异,保持战略耐心,不为一事所惑,不为一言所扰,不让小算盘左右大政治,中美关系就一定能行进在健康稳定发展的大路上”。
我们希望如此,同时也相信:谁都阻挡不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中国发展的最大内生动力,也是必然的历史趋势。如果美国能更好地认知到这一点,中美关系的航道将更加宽广和顺畅。如果暂时不能,只要中国方寸不乱,不陷入“零和博弈”的思维,美国总有一天会重新认识中国,认识一个真正的中国。
近年来,很多事件包括这场俄乌之战,在互联网上都派生出“网战”的迷雾。要穿越这种迷雾,我们就要全面、准确地把握中国向何处去、要为世界贡献什么的大方向。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止是经济强盛,还包括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建立的文化软实力,等等。这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朝着成为既充满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同时又心智成熟、思想解放、视野开阔、勇于创新的全面发展的人的方向,努力再努力。
「 图片 | 视觉中国 」
开白名单:duanyu_H 商务合作:biz@chinamoments.org
内容合作、投稿交流:friends@chinamoments.org
原标题:《秦朔:国家治理成败的关键,在于谁能看到更远的未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