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复旦“思修课”教师陈果:学点哲学,让生活多一个选项

澎湃新闻记者 徐明徽 实习生 李娇
2017-05-23 16:42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朋友不是实用品,朋友是奢侈品。朋友无用。”2010年,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副教授陈果的“思修课”的两段视频被学生上传到网络之后,得到广泛关注,这位复旦女神老师的课堂也因此吸引了愈来愈多学生及校外人士。

他人的某一句话会像一束光投射进我们混沌的内心,点燃我们胸中潜伏许久的激情,陈果也希望她的思考和感受能给学生和读者带去一些共鸣与启发。

近日,陈果的新书《好的孤独》出版,该书收录了她从2008年在复旦大学从教至今的一些人生感悟与教学心得。澎湃新闻为此专访了陈果。

陈果

好的道德教育必然是一种情感教育

“思修课”在大多数学生的印象中是无聊且假大空的课程,一方面我们感到课程内容的单调乏味,另一方面对于诸如“一个人讲道德会不会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吃亏?”“道德是不是意味着纯粹利他毫不利己?”“我们为什么要对一个跟我无关的人行善?”这样真正困扰我们的道德问题,我们却从未得到清晰的说明或澄清。如此生活与课程的断裂不禁引发更多的追问:思修课真的就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吗?千百年来令无数先贤圣哲为之着迷的道德,为什么会给我们这样一种了无生趣的印象?

“千百年来,‘道德’是超越于任何一个具体时代的思想界经久不息的话题,之所以如此,因为它美妙、动人,蕴含着深邃的智慧和永恒的意义。”陈果如是说。她自己本、硕、博学习的都是哲学,从2008年任教以来一直教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主要面对复旦大一、大二的学生。

“道德明明是很有意思的东西,到了学生那里为什么觉得枯燥,或许问题就出在将这两者连接起来的那个教育过程。人文教育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系统,既需要有思想性,也需要有真情实感的投入,这是让教育真正触及人心的精彩之处。在复旦一直有这样一种说法——好的人文教育当有生命的袒露。那么,照本宣科,不思更新、毫无创造又缺乏情感的教育难免显得枯燥。我面对的是年轻的大学本科生,我常常对‘他们是如何看待道德的’感到好奇。而通过频繁的沟通,发现很多时候症结在教学方法上:好的道德教育不能仅仅依赖于理性与逻辑,道德归根到底体现的是一种人文精神,所以好的道德教育也必然是一种情感教育、一种信仰教育。”

执教至今,陈果能感受到不同年代学生之间的差异。不过陈果认为,在人性问题上,往往学生们的共性大于差异性,有一些问题是贯通古今的。“或许代际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他们碰到的具体事件不同,或许看起来他们的困惑不同,但隐藏在这些困惑背后的却是一些关于人性的共同问题,比如爱情、自由、人生的意义等,其实他们追寻的答案往往也大同小异。”

陈果向澎湃新闻记者分享了一封最近收到的邮件。“有位同学觉得他尽心尽力去做一件事,结果没有得到认可,他认为整件事情都变得毫无价值,整个过程都失去了意义。进而他问我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当然,这是由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件引发的思考。但我想可能我们大多数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也曾被一些类似的小事件激发,有过相似的疑问。我给这位同学的答复是:多数人的逻辑是,一件事很有意义,然后我尽心尽力去做。但是我有另外一个逻辑——或许一件事看似没有意义,但是你尽心尽力去做一件事的这个过程其实就很有意义。当你诚心诚意做一件事,你的诚意创造了它的意义。”

哲学让生活多了一个选项

学习哲学让陈果经常会从不同的视角看同一个问题,从而得到不拘一格的看法与结论。“很多时候,痛苦来自于我们沉浸于自己的情绪中无力自拔,而哲学会使你碰见任何问题,常能换一种思维角度,看到问题的另一面,让生活多一个选项。事实上,人生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没有标准答案,所以值得长久地思考与探讨。譬如学生对道德有各种各样的理解,但也有一些共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很少向学生们灌输某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尽力激发和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共同探讨一些有争议的道德问题。从多样性入手去寻求共识,正是道德教育最好的切入口。”

虽然学生们的问题千奇百怪,但陈果相信大多数情况下真理越辩越明。“比如在课堂里同学们会讨论,我们为什么要对别人好?有德之人在这个社会中是否更吃亏?就有不少同学认为,所谓‘吃亏’有时只是表面的或者物质上的损失。然而,人的得失有两个层面:物质和精神。很多品格高尚的有德之人,他们愿意用物质上的损失来成全其精神上良知的清白,这何尝不是一种‘得’?”

“你真正对一个人好的时候,就是这样做你才心安,而不是以善易善,用你的好来交易他的好。道德不是商业逻辑下的等价交换。人有得到的渴望,也有奉献的渴望。人之所以渴望爱情,渴望有一个人让自己全身心去爱,其实就是一种奉献的渴望。我们对别人好,也是因为我们渴望去释放自己内心的善念与诚意。当然对方也许会辜负你,但你的诚意不会辜负你,因为你会喜欢和欣赏这样一个有诚意的自己。这是一个很美好的事情。”

时不时喜欢换一种思考角度的陈果坦言,自己并不讨厌时下流行的“丧”的论调,她不觉得那仅仅是一种将人引向暗黑意识的负能量。“在我看来,告诉人们真相的都是正能量,蒙蔽他人的欺骗才是真正的负能量。但是,什么是真相呢?真相有时是残酷的,有时是美好的。这才是完整的真相。只表达残酷或只播撒阳光,都是对真相的片面截取,都是扭曲的。”

陈果举例,人们常言“有志者事竟成”,其实另一方面“有志者事未必竟成”也是事实。而“恰恰是知道有志者事未必竟成,还却愿意心存大志不懈追求的人,才真正能体现志向的坚定与有力。”

再比如“史上很多哲学家曾说,人生或许就是没有意义的。然而,我一直觉得,就算人生是一场荒谬,生活最终难逃一死。既然我们只有一次机会活此一生,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拿出勇气认认真真地去对待这一场‘荒谬’,去创造一些意义来把自己从这‘荒谬’中拯救出来?这多有意义啊!就算人生是一个游戏,那就认真去做这个游戏,就像小孩子做游戏时那样专心致志、全神贯注。既然我们只活一次,那么只有完完全全地活一场,最后离开世界时才不留遗憾。”

哲学让陈果看到同一个问题的两面甚至多面,她认为真正健康的教育让人接受白天但不否认黑夜,让人享受成功但也学会承受失去。“生活并不总是让你失望,它确实常常带给你一些希望。过于强调残酷或温暖都是走极端,有白天有黑夜,有希望有苦难,才是生活的真相。它们的总和才是完整的生活。”

对于那些希望通过了解哲学来通达人生智慧的入门者,陈果建议,“最好的哲学入门书往往不是哲学书,而是一些高质量的文学书。对于大众而言,哲学书往往显得太过抽象、概念化,逻辑性很强却不能触动人心。而好的文学书往往很打动人,因为它对人性有一种很深的穿透力,它发人深省的思想常常起源于一些感人至深的情感,在静静地阅读它们的过程中,人们会不知不觉中萌生一些自省和洞见,而这其实就是哲学之路的开始。”

好的孤独是一种自我对话

谈及新书《好的孤独》的出版,陈果表示,“在我的课上有我的学生,也有一些旁听的人。这本书里有一部分内容来自我的课程。而在课后多次与听众的对话中,我发现关于人的自我认知、幸福、爱情、生死等话题,不仅仅是在校大学生还有很多社会人士也颇有感触。于是我就想这些内容除了学校教育之外,或许也适合于社会教育。在这本书里,我分享了一些自己对世界、人生、人心的别一种看法,也许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当问及,孤独是如何可以分为好的孤独和坏的孤独,这本《好的孤独》与同类诉说孤独的书籍又有哪些不同之处?陈果介绍: “好的孤独可以是一种自我对话的状态。虽看似形单影只,自我精神却十分充实。自我对话也不是说一定要通过读书跟圣贤对话,其实圣贤也只是一个载体,借着这个载体你认识你自己。此外,另一种好的孤独是一种忘我状态:你全然在做一件事,不管你做的是什么事,你都沉浸其中,心无旁骛,忘了时间,忘了自己……这种孤独很自洽很和谐。而坏的孤独就是一种内心的空虚,难以忍受独处,焦躁不安地想要逃离,所以坏的孤独就是你无法与自己好好相处,你竭力想逃避你自己。”

“我认为自己关于孤独、道德、爱情的讨论不同于其他人之处可能在于:我并不喜欢单一地肯定或否定某一样东西,在我看来任何一样东西都有好坏两面。就孤独这个话题,我也不去定义它的好坏,我只是告诉你,有一类孤独能帮助你成长,而另一类孤独则让你迷茫,不能一概而论。不要简单粗暴地去肯定或否定任何一样东西,就像‘孤独’自有其精华,它在你走向自我圆融的过程中提供不可缺少的正能量;当然孤独也有其糟粕,它足以使你无所适从,它能暴露你内在的荒凉。但正因为事物皆有两面性,有时你只要换一种看法,就能换一种活法。”

正如孤独不可避免,烦恼其实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谁都有烦恼,我也碰到过一些坎,很难克服,可能因为我是学哲学的吧,我会慢慢尝试着说服自己,去学习跟这些烦恼共处,带着这些烦恼继续我接下来的生活。对于烦恼,要么你努力去改变,能改变当然很好,如果不能改变,那你只能学者改变你自己的心态,与之共处、与之和解。烦恼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你要是无法忍受这一点,你就无法忍受生活。所以,学会接受,学会带着它去生活,学会在烦恼中尽力去创造快乐。”

凭着对生活的这样一份理解,日复一日的生活并没有磨损掉陈果对事业的兴趣和想法。“我觉得人要不断更新自己,否则就只剩下回忆过去了。在我自己的教学中,我时不时会去重新挖掘课程当中新的问题,也会对自己曾经比较笃定的一些结论进行下一轮反思。至于兴趣和梦想,我喜欢儿童文学,以后年纪再大一点,如果我能写儿童文学就好了。”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