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南极条约协商会议首次在中国召开,南极对中国已不再遥远
5月22日至6月1日,第40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和第20届南极环境保护委员会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主要议题包括南极条约体系的运行、南极视察、南极旅游、气候变化影响、南极特别保护区和管理区等。
此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18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这是中国自1983年加入《南极条约》、1985年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以来首次举办这项会议。目前已有42个国家和10个国际组织的近400名代表报名参会。作为会议东道国,中方将积极参与有关讨论,与各方一道推动南极科学研究等议题取得积极进展。
而在22日,国家海洋局率先向国内外公开发布了《中国的南极事业》报告,这是我国政府首次发布白皮书性质的南极事业发展报告,全面回顾了我国南极事业30多年以来的发展成就。
冷战期间最早的军控条约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8日表示,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将出席5月23日举行的开幕式并致辞,杨洁篪国务委员也将为与会代表举行欢迎晚宴并致辞。中方将依惯例发表《东道国新闻公报》,总结本届会议情况和主要成果。
此外,中国还将举办主题为“我们的南极:保护与利用”特别会议、发布《中国的南极事业》报告、与美俄德等国签署极地合作谅解备忘录等。中方还将积极推动会议讨论通过由中方牵头并联合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提交的绿色考察倡议。
《南极条约》于1959年12月在美国华盛顿签订,1961年正式生效。条约承认“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南极应永远专为和平目的而使用,不应成为国际纷争的场所和对象”,并规定“南极应只用于和平目的。一切具有军事性质的措施,例如建立军事基地、建筑要塞、进行军事演习以及任何类型武器的试验等等,均予禁止。”。
美国国务院网站介绍称,《南极条约》是二战后世界上最早的军控协议,被视为各国协作防止未来冲突的范例,为未来的诸多裁军条约提供了样板。
当时签署条约的12个国家包括阿根廷、澳大利亚、比利时、智利、法国、日本、新西兰、挪威、南非、前苏联、英国、美国,都是当时活跃在南极科学考察的国家。条约促进了在南极的科学调查方面的国际合作,包括交换情报、人员、考察成果等。据《南极条约》秘书处,目前该条约已有53个签署国。
2016年,在智利举办的南极条约协商会议上,各国代表确认了继续禁止在南极开采矿产的重要性。在1991年订于马德里的《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中,曾指出,“任何有关矿产资源的活动都应予以禁止,但与科学研究有关的活动不在此限”。
南极不再遥远,中国和世界都在关注
近年来,地处世界之极的南极大陆对北半球的中国人来说已经不像以前那样遥远了。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5月1日报道,数据显示,造访南极的中国人在过去10年内暴增近40倍,预计今年将突破5000人,有望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南极旅游第二大客源国。
据国际南极旅游组织协会统计,2015-2016年度,全球有超过3.8万人到南极旅游,其中中国游客有近4100人,占10.6%。而仅在10年前,造访南极的中国人只有99名。业界相信,中国人赴南极旅游的市场还有惊人增长潜力。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查询在线旅游平台携程网发现,从上海出发前往南极的旅游团数量可观,路线大都包括南极及周边南美国家,费用约在7万到15万元之间。
而全球变暖对南极环境造成的影响也越发受到关注。5月18日,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报道称,南极正越变越“绿”,因为全球变暖在过去50年中加快了南极大陆上季节性苔藓的生长。冰川融化使苔藓保持湿润,而气温的升高也拉长了苔藓的生长周期。
而《今日美国》4月25日报道,在新发布的一份关于南极企鹅最全面的报告中,研究人员发现,最常见的两种企鹅阿德利企鹅和帽带企鹅的数量都在急剧减少,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气候变化。
据联合国5月15日消息,面对“戏剧性”的气候变化,世界气象组织启动了“极地预测年”,以提高在南北极的天气、气候及冰雪情况的预测。
世界气象组织称,南北极的变暖速度比全世界其他地区快了一倍。随着极地环境的变化,运输、旅游、渔业及自然资源开采等人为行动也有所增长,这些行动又进一步影响了极地的环境。
33年的征程:中国向极地考察强国迈进
根据22日首次发布的《中国南极报告》,目前中国已初步建成涵盖空基、岸基、船基、海基、冰基、海床基的国家南极观测网和“一船四站一基地”的南极考察保障平台(即“雪龙”船、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和上海极地考察国内基地),基本满足南极考察活动的综合保障需求。同时,中国南极科学研究水平持续提升,大力开展南极文化宣传和科普教育,有效保护南极环境和生态系统,积极参与南极全球治理,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雪龙”船和“雪鹰601”固定翼飞机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多次参与南极救助行动。
另据《光明日报》21日报道,中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已在罗斯海地区完成规划选址,即将开建。
中国的南极考察历史仅有短短33年。1984年,中国首支南极洲考察队成立。队长郭琨率领考察队员奔赴南极,仅用40天就建成长城站。此后,我国相继建成了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
2017年1月8日,我国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成功降落南极冰盖之巅,我国南极科考的“航空时代”由此来临。“雪鹰601”“雪龙号”科学考察船和4大考察站将中国在南极的科考空间大大拓展,极地-海洋观测系统平台初步形成,正如第33次中国南极科考领队孙波所言,“中国极地考察进入了海陆空立体化协同考察的新纪元”。
33年来,我国在南极科考中初步建立了一支门类齐全、体系完备的科研队伍,组建了一批重点实验室。目前,我国南极陆基考察在国际科学刊物发表论文数量位居世界前列,回收陨石12000多块,位居世界第三。
据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秦为稼介绍,目前,我国已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签订了有关南极合作的双边协定或备忘录,积极践行《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等相关国际公约要求,注重环境管理,保护南极环境。
目前,中国已在有40多个国家参与的南极条约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和作用。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表示,下一步,我国将加快建立覆盖包含南北极在内的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构建国际合作平台,大力推动极地考察向更深程度、更广范围、更高层次迈进。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