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东北网:2016年黑龙江九成百姓感觉很安全
记者5月22日从黑龙江省综治办获悉,2016年,全省没有发生危害国家安全案(事)件、没有发生影响政治稳定重大问题、没有发生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案(事)件。平安黑龙江建设的知晓率、满意率、安全感都在90%以上。
2016年, 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政法综治战线,按照中央综治委和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将维护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作为总目标,把防控风险、服务发展和破解难题、补齐短板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全面实施《黑龙江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为牵动,以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创新为动力,深化“三大体系”建设,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提升维护公共安全能力,推进平安黑龙江建设精细化、信息化、法治化水平,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2016年,全省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6%,八类严重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6.5%,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减少1.6%,火灾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同比分别减少13.4%、7.4%、43.9%、59.4%,实现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2016年,在全国各省(区、市)综治(平安建设)工作考核评价中,黑龙江省被评为优秀省,省委给予充分肯定。
创新法治化治理体系建设,发挥法治保障作用
全省综治战线着力构建以法规制度为基础,以实现依法治理为目标,以依法开展预防化解社会矛盾、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特殊群体服务管理等工作实践为重点的综治和平安建设法治化治理新体系,探索建立了具有黑龙江特色的法治治理新模式。完善法规制度建设,重新修订出台了《黑龙江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突出治理主体多元化,大力开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市(地)、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村)以及学校、医院、机关、企业单位等创建活动。哈尔滨市大力推进社区“法律诊所”建设,创建了318家社区“法律诊所”,有力助推了综治和平安建设向更深层次发展。
创新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发挥源头治理作用
省综治办注重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重点培育了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大庆等地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的经验,在全省全面推开。哈尔滨市探索总结了构建“1844”巡防体系经验;牡丹江市坚持重点强化人群聚集场所、娱乐场所和经营性服务场所以及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生产、销售、储存场所的隐患排查和整治;佳木斯市探索总结了点线面相结合“全天候”防控经验;大庆市探索总结了物流业信息管理经验。各地、各有关部门发挥社会组织在引导社会成员参与风险评估、社区矫正、青少年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健全和落实社会治安形势分析研判制度,提升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预警预测能力;加强实战指挥和运行机制建设,着力提升勤务指挥和应急处置能力。
创新网格化责任管理体系建设,发挥关键少数作用
建立完善了一系列领导责任制度和考评体系,为推动各项工作开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完善网格化责任管理,各地、各有关部门将综治和平安建设责任组网分格,进一步划清、划小、划细责任单元,将承担的综治和平安建设责任明确到位、落实到位,构建起党政主导、社会参与的全省综治和平安建设网格化责任管理体系。
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发挥社会“底盘”作用
省综治委在全省开展综治中心实体化、规范化建设年活动,在基层综治工作中心规范化建设上着力打造“123456”模式,实现“综治办+综治信息系统+N”,目前,全省已有14759个中心。加快推进城市治理模式试点,省综治办重点抓了哈尔滨、伊春社区治理的试点工作,哈尔滨市把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着力点和基石,推行中心社区综合服务管理模式,累计建成千米以上中心社区93处;伊春市加强基层社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核心引领作用。加快推进农村治理模式试点,省综治办重点抓了哈尔滨五常市和牡丹江穆棱市农村治理的试点工作。五常市推行“1+3+N”综合服务管理模式,进一步夯实了农村平安建设基础。穆棱市运用“五早”方法,解决“五小”问题,实现小隐患早发现、小纠纷早研判、小诉求早介入、小信访早解决、小案件早受理,有效推进了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目前,全省综治信息系统所需线路已联通至县区,综治视联网完成了市(地)100%,县(市、区)60%以上与中央、省、市、县联通。
(原题为《2016年九成龙江百姓感觉很安全 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