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国际海豹日|报告,前方发现一只“胖墩墩”!
3月1日是国际海豹日。在中国的黄渤海地区(也偶见于南海),就栖息着一种“胖墩墩”、“圆滚滚”、“毛茸茸”的动物——西太平洋斑海豹。它也是唯一能在中国海域繁殖的鳍足类动物(它们的jio jio既能游泳又可以帮助在陆地上行走),属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值此时节,蔚蓝星球基金项目合作伙伴——盘锦湿地保护协会会长田继光将为大家介绍这位渤海辽东湾的“重量”级网红和它的日常生活。
今年是个暖冬,2月中旬,辽东湾结冰区就开始消融,沿海陆续有斑海豹幼崽上岸。它们半披着白色胎毛,头部和尾巴已经露出斑海豹特征的黑白灰斑点。在辽宁省葫芦岛市望海寺上岸的那一只,被当地警方送回了大海;盘锦市金帛滩海域趴在岸边浮冰的那一只,受到当地警方和志愿者的日夜守护,凌晨乘着大潮,自行回归了大海;在鲅鱼圈仙人岛、盘锦港港池内,都发现了斑海豹。人们都知道这是珍稀的保护动物,用手机拍摄,发放朋友圈、抖音,并没有伤害它们。
斑海豹在全球有8个繁殖海域,辽东湾结冰区是斑海豹在中国唯一繁殖地。每年10月中下旬,斑海豹就会从西太平洋各个海域洄游到辽东湾辽河入海口。在辽东湾北纬40°30′到41°中国最北海岸线之间,每年冬季12月中下旬会结冰,斑海豹在第二年的1-2月份分散在辽东湾的结冰区的厚冰排上产子。刚刚出生的斑海豹浑身白色胎毛,被称为“白袍海豹”,要经过一个月的哺乳期,小斑海豹才能够独立生存。3月份气温回升,辽河入海口结冰区溶解,斑海豹就会乘坐大块的冰排,进入到辽河入海口三道沟、门头岗等海域上岸栖息。也有在大连的虎平岛、蚂蚁岛,山东烟台的长岛上岸。4月份,斑海豹发情,在水中缠绵,完成交配,斑海豹妊娠期可达10个月左右。5月上旬,离开辽东湾,通过渤海湾、山东庙岛游出渤海,到黄海和西太平洋各个海域度夏。近年来,通过卫星信标跟踪,在辽河入海口出发的斑海豹,信号出现在日本海、俄罗斯的彼得大帝湾。
毛茸茸的胖墩墩正趴在冰上©田继光
斑海豹的食物以辽东湾盛产的梭鱼、虾虎鱼为主,它每天的食量大约是它体重的10%。斑海豹在水中运动速度极快,时速可达27KM,它可以潜水几十分钟,有的可以深潜200-300米。据研究海洋哺乳动物科学家马志强老师说,斑海豹的寿命大约在30多年,有资料记载,斑海豹最长寿命到达了43年。一只母斑海豹一生可以生产20个小海豹,一般情况下,每胎只产一只。
据有关资料记载,西太平洋斑海豹上世纪30-40年代有8000只左右。上世纪60年代就出海打渔的老渔民介绍说,那个时候春天的辽河入海口斑海豹“脑瓜挨脑瓜”、“满海都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渔雁文化”就有“海狗把门”、“海豹磨牙”的故事。但是,目前估算斑海豹不足2000只,每年来到辽河入海口上岸栖息的200只左右。2021年3月16日观测数据为181只(两个族群总数),有航拍图片佐证。
上方两张图片分别为3月16日和3月18日航拍的海豹族群,3月16日观测到的最高纪录为两个海豹族群,共181只
导致斑海豹种群数量的下降的原因:一是海洋污染,加之渔业资源的滥捕,致使斑海豹的食物减少,辽东湾的海洋资源不足以养育大种群的海洋动物;二是天然岸滩的破坏,致使喜欢安静的斑海豹的栖息地被压缩,从入海口不断往外迁移;三是人类猎捕,先前是为了获取斑海豹的皮毛、或用于制药,近年来是各地海洋馆、水族馆的兴起,对观赏动物的需求,形成了盗猎的利益链条;四是繁忙的航运,对于斑海豹洄游路线的干扰。
保护野生动物,最重要的是保护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目前,人们对于斑海豹习性有了逐步认识,对它数量锐减的原因也已经明晰。保护斑海豹首要是保护好它们的栖息地,减少和治理海洋污染,打击非法盗猎。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向公众普及斑海豹知识,让公众参与到保护斑海豹的行动中来。如果您近期在辽东湾沿海发现斑海豹上岸,不要擅自救助,也不要轰赶其下海,请远距离观察,任其自由行动,如果有特别情况发生的话请专业人士前来处置。斑海豹呆萌可爱,但它生性胆小,如果您喜欢它、爱护它,远远地、静静地看着它就好了。
2018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战略合作伙伴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一个地球)共同发起了“蔚蓝星球基金”项目。“蔚蓝星球基金”项目是以中国社会公益组织共创的海洋保护战略为基础,以构筑国内海洋保护协作创新平台为目标的资助型项目。该项目的愿景是通过支持创新或跨领域合作的海洋保护行动,促进环保组织、行业协会与科研力量聚焦并协力解决海洋保护问题,为中国海洋保护力量提供资源和能力建设,最终影响决策者并带动大众采取科学的切实行动共同守望我们的蓝色家园。
目前,“蔚蓝星球基金”资助的海洋保护项目涵盖了保护珍稀濒危海洋生物及其栖息地、无塑料海洋、可持续捕捞业和养殖业方向,未来将继续支持更多有关于海洋保护不同方面的工作。我们希望这个工作不仅可以填补渔业问题、受威胁物种、海洋塑料等问题的知识空白,持续提高社会对海洋资源、海洋健康和重要保护物种的关注和认知;同时也鼓励探索蓝色碳汇等创新项目,减少气候变化或灾害对产业和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促进海洋保护工作未来的持续推进,带动科研机构和海洋保护NGO的稳步发展,促生更多的本地海洋保护项目和跨界合作。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