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将适时实行居民生活垃圾收费制度,促进源头分类

澎湃新闻记者 栾晓娜
2017-05-18 18:30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上海将适时实行居民生活垃圾收费制度,建立垃圾收费与绿色账户积分对冲机制,促进居民源头分类。

5月18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当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协重点协商办理提案专题座谈会上获悉上述信息。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总工程师唐家富还在会上透露,上海还将适时推出居民家庭和单位“分类少收免收、不分类加收”的收费制度。

居民源头分类实效不理想

2011年5月,上海启动新一轮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先后经过试点、扩大试点、全市推开,已逐步确立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的整体框架和推进模式。

“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唐家富表示,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会同市法制办、复旦大学等部门和单位,对垃圾分类减量工作进行评估后发现,源头分类的居民参与率依然较低。

目前,上海垃圾分类已经铺开,但在已开展垃圾分类的居住区,居民源头分类实效并不理想。根据复旦大学2015年调查统计,居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的比例为24%左右。上海市法制办2016年评估反映,由于居住区物业企业责任不落实,小区驳运环节“混装混运”问题突出,垃圾分类“最后100米”问题凸显,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感受度较低。

唐家富表示,分类后垃圾处理能力不足,综合利用体系不健全。一方面,上海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还不高,在本次中央对上海的环境督察中,暴露出处置能力缺口、渗滤液处理不达标等问题,急需加强整改。而受环境综合治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等因素影响,大量建筑垃圾残渣、低价值可回收物进入生活垃圾处理体系,造成生活垃圾产生量持续增加。

另一方面,上海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滞后,例如,闵行区餐厨垃圾处理厂,作为国家第一批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试点项目应于2013年建成,但直到今年初才开始调试运行,已有的设施也普遍存在设备陈旧、技术落后、能力不足等问题,例如,位于浦东的帮旭餐厨垃圾处理厂因环保不达标关闭,已经成为制约本市垃圾分类推进的瓶颈。

他表示,此外,虽然上海市推出了绿色账户等激励性措施,但缺乏法律强制约束、垃圾按量收费等制约措施。“软引导”虽有所进展,“硬约束”明显不足,产生者责任落实难。虽然“十二五”期间出台了不少鼓励分类减量的政策,但政策的完整性、针对性和支持力度,与推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科学的利益机制还不健全。

深化绿色账户激励机制

唐家富表示,下一步,上海将加快完善政策法规配套。积极配合目前上海市人大开展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立法调研,完善垃圾分类法治环境,促进产品生产者延伸制度研究。通过立法,全面鼓励“净菜上市”、“绿色办公”、“绿色采购”、“绿色消费”、“绿色餐饮”等绿色流通和消费行为;逐步减少一次性产品的消耗和使用,促进垃圾源头减量。

同时,上海将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充分考虑垃圾分类工作的复杂性、社会性、广泛性,认真落实《关于推进本市第三方组织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指导意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特许经营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垃圾分类服务工作,缓解基层人力资源不足问题,促进居住区源头分类成效提升。

唐家富透露,针对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上海将适时实行居民生活垃圾收费制度,建立垃圾收费与绿色账户积分对冲机制,促进居民源头分类。同时,还将适时推出居民家庭和单位“分类少收免收、不分类加收”的收费制度。

此外,上海还将加快垃圾分类覆盖,深化绿色账户激励机制。目前,全市垃圾分类覆盖达到500万户,绿色账户激励机制200万户,至今年底,绿色账户覆盖将达到400万户,至2020年达到垃圾分类和绿色账户激励机制均达到750万户左右,基本实现全市全覆盖。

“我们还将把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纳入小区综合治理范畴,进一步落实居住区居委、物业管理责任。”唐家富表示,具体措施包括:将垃圾分类源头容器设置、分类驳运纳入物业格式合同,并将相关内容作为居住区垃圾分类达标示范创建的重要标准,对居住区源头混装混运实行一票否决制。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