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关注 | 我国首组差分干涉SAR卫星发射成功

2022-02-27 11:3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2月27日7时44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L波段差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B星送入预定轨道,与在轨的A星实现双星组网,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傅征博 摄

据了解,这是我国发射的首组差分干涉SAR卫星,其成功发射及应用,将实现我国差分干涉SAR数据的自主可控,极大改变自然资源及相关行业应用对国外SAR数据的依赖现状,有效提升我国地质灾害自主卫星监测能力与防治水平。

记者 宁晶 拍摄

L波段差分干涉SAR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部署建设的科研卫星,由A、B两颗设计状态一致的L波段SAR卫星组成,主要用户包括自然资源部、应急管理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资源部为牵头主用户,负责组织工程在轨测试和行业应用示范系统建设。A星已于1月26日成功发射,目前在轨测试工作有序推进,进展顺利。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利用自主研发的LandSAR软件,在收到地面系统传输的首批SAR影像数据后,第一时间成功制作了相关标准产品和基础产品。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提供

该组卫星运行于标称高度607公里的准太阳同步轨道,可对南北纬85度以内地区覆盖成像,卫星设计寿命8年。星上搭载了L波段SAR载荷,具备全天时、全天候、多模式、多极化对地观测能力。卫星具备6种成像模式,其中条带模式1最高分辨率3米,扫描模式最大观测带宽可达400公里。A、B双星具备编队飞行能力,能够以跟飞、绕飞2种在轨飞行模式,分别实现重复轨道差分干涉形变测量和干涉地形测绘,为复杂条件下的高精度地表形变监测、地灾隐患早期识别、大范围地形测量等提供有效支撑。在跟飞模式下,双星运行于同一回归轨道面,最快4天可对同一区域以差分干涉模式观测一次,获取一次形变信息,有效支撑城市沉降、缓慢滑坡、矿区塌陷、地震形变等应用需求。在绕飞模式下,A、B双星齐头并进,双生伴舞,以700~7000米的距离螺旋飞行。通过星间高精度几何状态测量以及同步技术,实现干涉SAR高精度地面高程测量。

下一步,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将牵头,会同卫星、测控、地面、应用等系统承建单位,共同做好卫星工程在轨测试,全面推进卫星系统、地面系统、星地一体化指标及应用测试评价,确保双星如期投入使用。同时,进一步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加快推进卫星应用示范系统建设,完善软件系统功能,提升处理效率和精度,为地表形变监测、基础测绘、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等提供常态化、高质量的标准产品和基础产品服务。此外,基于自然资源领域部省市贯通的卫星应用技术体系,加快卫星数据及应用技术推广,在地灾早期识别、大型滑坡等灾后调查、城市基础设施健康安全监测、新型基础测绘、地理信息资源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应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关注 | 我国首组差分干涉SAR卫星发射成功》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