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庐江县境内无江,庐江县名何来?
庐江县境内无江,
庐江县名何来?
相信很多庐江本地和外地人都困惑过这个问题。
今天,专家就从专业的角度,
来为大家解答
庐江县名从何而来?
中共庐江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汪德生同志撰写的学术论文《庐江县名考》,发表于《中国地名》(国家级人文地理期刊)2021年第一期。
《庐江县名考》
日前,“2021年度全省党史和地方志部门优秀科研成果奖”评选揭晓:《庐江县名考》荣获“研究论文”类二等奖。
据悉,安徽省“史志优秀科研成果”评比共分为基本著作、年鉴、资料专题著作、研究论文、宣传资政文章、影视音像作品6个类别,合肥市史志系统2021年度共获得18个奖项,位居全省首位。其中,研究论文类获奖作品仅有《庐江县名考》一篇(全省共10篇)。
全文如下
(《山海经》山川图)
庐江县“盖因旧郡而名。”
——《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六
曾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外商到庐江县考察投资环境,下车依始便提出想先看看庐江的江水。接待人员听罢,笑答曰:庐江县境内无江。外商愕然?!
庐江县地处皖中,西依大别山余脉,层峦叠嶂,绵延而南;北襟巢湖,东北部沃野平畴,中部丘陵起伏。其县境四界距长江最近的距离亦有百余里地,全县2348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无一处有与“庐”和“江”两字相关联的山、水、居住地和古遗址遗存。那么,“庐江县”的县名究竟由何而来呢?
一、庐江
庐江,古水名,最早文字记载见《山海经·海内东经》:“庐江出三天子都,入江,彭泽西。一曰天子鄣。”然此“庐江”源出何处?流经何地?沿革至今为何水?数千年来,一说是今江西境内的乐安江,一说是今安徽皖南的青弋江,还有一说是源于庐山北麓之石门涧即古庐江。众说纷纭,难以确指。
按说,“事必法古,名地者必求于古;地而不古,失其地矣”。考证地名,“地近则易核,时近则迹真。”但令后人十分不解和遗憾的是,《山海经》成书约在战国时期,为先秦古籍(西汉成帝年间,经学家刘向、刘歆父子奉命校勘),而距其年代最近的、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的《汉书·地理志》里,对其所载的“庐江”就有两个不同的注释——《汉书·地理志》庐江郡自注云:“庐江出陵阳东南,北入江。”又于丹阳郡宛陵县下自注云:“彭泽聚在西南。”汉陵阳县在今安徽太平县(现为黄山区)西北,宛陵县即今安徽宣城。今有青弋江,其东源出自黄山北麓,北流与西源舒溪相合,然后经宣城西境,至今芜湖市附近会水阳江入长江。如此,则庐江当即今皖南青弋江,“三天子都”或“天子鄣”当指今日之黄山。晚清巨儒王先谦《汉书补著》,清地理学家吴卓信《汉书地理补正》、桐城文派魁首姚鼐《汉庐江九江二郡沿革考》俱从此说。
但是,同是一部《汉书·地理志》,陵阳县列属丹阳郡,其县下注文又引桑钦语称:“淮水(即今青弋江)出东南,北入大江。”桑钦与班固差不多为同时人,是一位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其著《水经》称“庐江出三天子都,北过彭泽县西北,入于江。”晋郭璞注《山海经》亦谓“彭泽,今彭蠡也,在浔阳彭泽县” 。北魏郦道元作《水经·庐江水注》,把《山海经》所载庐江与庐山联系起来,以为“庐山之名,山水相依,互举殊称”,因谓庐山即古“三天子都”或“天子鄣”,而出于庐山北麓之石门涧即古庐江。
到了唐朝,文宗年间(826~840),户部员外郎、庐州刺史卢潘作《庐江四辩》,专章对庐江作了考证,以为《山海经》之“三天子都”或“天子鄣”即黟县南率山及其以西浙岭,浙江出其阴,东南流入于海;庐江出其阳,西流汇入彭蠡;庐山乃因庐江而名。惟“今山在彭蠡之上,忘其所谓庐江者,时移,事古名与地名改故也”。明朝学者吴度曾亲往率山做实地调查,见有巨石刻“三天子都”四字,因作《三天子都考》,进一步肯定卢潘之说。并确认庐江即自率山发源,南下西流,经婺源、德兴、乐平诸县,至鄱阳县(1957年改名波阳县,2003年底恢复为鄱阳县)西汇鄱阳湖之乐安江。
此一说影响颇为深远。但历史地理学家们同时也指出“庐山乃因庐江而名”与史实不符。“庐”者,房屋也。《诗小雅·信南山》:“中田有庐。”指田中有屋。《荀子·礼论》:“齐衰,苴杖,居庐,食粥,席薪,枕块,所以为至痛饰也。”此指守墓的小屋,又叫“倚庐”。庐山,古称南障山。相传秦末儒生匡俗建“庐舍”于山巅,修道成仙后而得名。其说始见于东晋释慧远与周景武分别所撰《庐山记》。庐山之“庐”,以仙人匡俗之庐(舍)建于山而名庐山。如果说“庐山乃因庐江而名”,那庐江之“庐”应作何解呢?至于水出庐山北麓而名庐江,则更为荒谬了。因《山海经》成书于先秦,《庐山记》则出于东晋,庐江之名早庐山600余年,何以水经其山而得名?!
当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教授魏嵩山,于上世纪50年代经实地勘查、严谨考据,历时十余年撰《
<山海经>庐江考》:“《山海经》庐江发源之‘三天子都’或‘天子鄣’,即今皖、赣两省边界率山,其江上游为今江西乐安江,下游则今波阳县西北穿过波阳湖至庐山东麓与赣江汇合,然后北流于湖口县西注入长江。……庐江、庐山本‘山水相依,互举殊称’。然其所取名为‘庐’,又自当别有原因。秦汉以前,此地为越族所居,‘庐’字或系越语,惟其义今已无法了解。”此说虽仍存争议,但基本上得到学术界的多数认可。山海经>二、庐江郡
(西汉庐江郡图)
古水庐江,时越数千年,其今为何地何水?亦如南宋洪迈《容斋随笔》云:“郡县山川之古迹,朝代变更,陵谷推迁,盖已不可复识。”但有一点是所有历史地理学家们的共识,那就是古庐江位处长江以南。因以境内有庐江水而命名的“庐江郡”就置于长江中游南岸区域。
郡,古代行政区域名,历代沿革不同。史载:秦始皇统一中原,废分封,推行郡县制,全国设置36郡。后相继打败匈奴、南越,收复两广,全国又调整增置48个郡(约900至1000个县)。庐江郡就是于秦末,分九江郡江南西南地区置,以境内有庐江水而名。时庐江郡辖今江西全境和今安徽黄山、宣城及芜湖南部地区,郡治(首府)番县(今江西鄱阳县)。秦亡,楚汉相争(前206~前202年),庐江郡属(楚)英布的九江国。汉初,承秦旧制。高祖刘邦在整顿秦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郡县与分封并存的地方行政区划管理双轨制,全国设置郡和王国。高祖四年(前203),英布降汉。五年(前202),分庐江郡西南部增置豫章郡,并以九江(今合肥、滁州地)、衡山(今六安、安庆地)、庐江、豫章等四个郡为淮南(王)国,封英布为淮南王,都六(今六安市区北西汉故址)。后英布(前196)谋反被诛,汉高祖改封小儿子刘长为淮南王。汉文帝六年(前174),刘长阴谋反叛被杀,淮南国除。文帝十六年(前164)四月丙寅,置庐江(王)国,封亲子刘赐为庐江王。庐江(王)国都番阳(今江西鄱阳),领庐江、豫章2个郡。立国12年。景帝四年(前153),刘赐徙封济北,为衡山王。
汉景帝三年(前154),“吴楚七(王)国之乱”后,为防止事端,景帝将各王国任免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刘赐亦因反叛阴谋暴露自杀。武帝震惊,决定收回各王国所属支郡。又以削藩推恩、附益等措施,调整、缩小王国辖区。元狩二年(前121),撤销江南庐江郡,在江北区以原衡山郡东部与九江郡南部地区并,组建新庐江郡。这时的庐江郡只是沿用原庐江郡旧名,境内已无庐江水了。
《汉书·地理志》载:“庐江郡领县十二:曰舒、曰居巢、曰龙舒……,郡治舒”。即西汉时庐江郡下辖12个县,除雩娄(故城位于今河南固始县黎集附近)、寻阳(故址今属江西)外,其余10个县均在今安徽境内。他们分别是:襄安县(治今无为县襄安镇,王莽改为庐江亭)、临湖县(治今无为县百胜乡临湖圩下临壁村)、枞阳县(治今枞阳县城南下枞阳镇)、居巢县(治今巢湖市区东北)、皖县(治今潜山县梅城镇)、湖陵邑(治今太湖县东)、松兹县(治今宿松县柳溪乡,王莽改为诵善)、龙舒县(治今舒城县龙河口)、潜县(治今霍山县南岳乡上元街村)、舒县(治今庐江县城池乡城池村池埂。王莽改为昆乡),郡治设在舒县。东汉(25~220),一直沿西汉旧制。建武十三年(37),撤销六安(王)国,并入庐江郡,又先后撤销松兹、湖陵邑、枞阳县3个县,并入皖县。时庐江郡在今安徽省境内设有10个县(侯国),他们分别是舒县、皖县、居巢侯国、临湖侯国、襄安县、龙舒侯国、潜县、六安侯国(治今六安市区北西汉故址)、安风侯国(治今霍邱县邵岗乡许集村)、阳泉侯国(治今霍邱县临水镇)。其中,建安四年(199)曾移郡治皖县。建安十九年(214),庐江郡仍治舒县。
三、舒县与庐江县
(清光绪《庐江县志》载文庙图)
(清顺治《庐江县志》序)
由上可知:庐江郡治舒县,乃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因邑建县,隶属庐江郡,兼郡治。西汉末,王莽篡位,改舒县为昆乡。(今庐江县境内的矾山,古名昆山。《宋史·地理志》载:“庐江县有昆山矾场。” )东汉建武元年(25)废昆乡,复置舒县,仍兼庐江郡治。其中,建安四年(199)曾移郡治皖县。建安十九年(214),庐江郡仍治舒县。
东汉末,群雄割据,庐江郡一分为二,吴(孙权)庐江郡仍治舒县,魏(曹操)庐江郡治阳泉。延康元年(220),曹魏代汉,无舒县。西晋太康元年(280),三国归于晋,恢复舒县,属豫州庐江郡。此后,由于战乱频繁,朝代更替,疆土区域变异,庐江郡时废时置,舒县亦时并时析。特别是东晋亡,替而代之的是一些短暂的小朝廷,史称南北朝(420~589)。这些小朝廷动荡不安和奢侈腐败,地方行政管理混乱不堪,分州裂郡,虚增、滥设各级行政区划达到历史上最膨胀的程度。还有州、郡、县多处同名,郡、县侨置更是杂乱无章。
南朝宋泰始二年(466)九月,庐江郡改属西豫州(治睢阳),今县境改设灊县(治今庐城南二里)。宋泰始七年(471),庐江郡改属南豫州(治历阳)。萧齐仍之,梁初亦仍之。
这里需要交代的是,安徽境内,古灊县位于今霍山县(上元街村),东晋孝武年间(373~396)为庐江郡治。南朝宋时,撤龙舒县并入舒县,改治今舒城县城关镇。因庐江郡治于灊县交通不便,一度迁址舒县。后又因舒县城不便隐蔽,便将灊县迁往今庐江县境设置,兼庐江郡治。《路史》(南宋·罗泌著):“庐江南二里有灊城,即灊所迁居,今庐江之灊也。”
梁武帝天监年末(519),改灊县为庐江县(仍治今庐城南二里)。增置湘州,领庐江郡(均治庐江县),增析南、北始新县。郡、县同名,庐江县名始此。
太清二年(548)八月,侯景反寿阳南下,今县境于三年(549)入东魏,仍为庐江郡,改庐江县为灊县,改属合州(治汝阴,今合肥市)。武定八年(550)五月,今县境属北齐,初仍旧制,设灊县、南始新县、北始新县,属合州庐江郡(治灊县)。天保三年(552),废湘州。陈太建五年(573)五月,伐北齐,复改灊县为庐江县。时庐江郡仅领庐江一个县,属合州(治汝阴,今合肥市)。太建十年(578)十二月乙亥,入北周,仍设庐江县。
在整个南北朝时期,舒县、灊县、庐江县,变更无常。直至大定元年(581)二月,隋代北周,开皇三年(583),废庐江郡,以州统县,州名以境内原有庐江郡、庐江县的首字为名,改合州名庐州,复汝阴为合肥县(兼州治)。为保存旧名,正式改旧郡治舒县(灊县)为庐江县。至此,历史上安徽境内的“舒县”“灊县” 消失,庐江县定名不变。
时庐江县区域较大,东至长江,南至潜山,西至龙舒(今舒城县龙河口),北至鹊渚(今肥西县三河镇),凡数百里。后经两次大削疆,一是唐开元二十三年(735)析合肥、庐江地置舒城县;二是北宋熙宁三年(1070)析庐江、巢县地设无为县。这种疆域的态势在历史上保持较长时间,直至民国二十年(1931),县境总面积还为2524平方公里。现代是庐江县区域变动较大的时期,最大的变迁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所创建的边区县分裂县境。新中国成立后,县界小有调整,即今日之庐江县区域是也。
END
作者简介
汪德生,中国民俗学会、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已公开发表各类文学作品及理论文章200余篇,逾百万字。先后编著、主编出版《庐江人物》《庐江民俗》《庐江地名掌故》《庐江家风家训集锦》《庐江县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等5部;参编《庐江县志》(1986~2005)《今古庐江》《合肥历代名人》等9部。2004年出版文集《砂石集》。
特此公告
根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庐江县融媒体中心(庐江县广播电视台)为庐江县域内唯一具有新闻采编、播出资质的媒体机构。庐江县域内,其他所有自媒体及商业媒体均不具备新闻采访、编辑、转载、发布等资质。
庐江县融媒体中心所运营的媒体平台有庐江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FM103.9庐江人民广播、《今日庐江报》、“微聚庐江”“庐江融媒”微信公众号、大美庐江App、庐江发布微博、庐江新闻网站、庐江县政府网站新闻发布版块、庐江融媒体中心抖音号,微聚庐江视频号、庐江融媒体中心头条号等,是以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为宗旨的县域官方主流媒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庐江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媒体平台发布的所有信息,未经授权,禁止任何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特此声明。
出品:庐江县融媒体中心
▼
原标题:《庐江县境内无江,庐江县名何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