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江苏无锡男子患癌后去远方看看,拍了十年绿皮火车
“说起《绿皮火车》给我带来的影响,说句实话还真没什么,还是照样工作,照样拍照。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变化的话,就是应付媒体的采访多了些。”钱海峰笑着说。
49岁的钱海峰,是土生土长的江苏无锡人,说普通话时带着当地的口音。
2000年,他身患鼻咽癌。2005年,通过积极治疗,鼻咽癌没有复发,钱海峰最终活了下来。
“就像医生说的那样,不用去看那些治愈率,对于个体而言,只有两个结果,一个是生,一个是死。”钱海峰说,他很幸运。
钱海峰开始“独行”
1987年,钱海峰高中毕业后,就进入无锡大饭店做电工,月薪200元,这在当时是人人羡慕的高收入。在饭店,他可以看到不少英文的纪录片。
“我拿起照相机独行,拍火车也好、拍当地民俗也罢,都是去拍摄人,不单是看风景。我现在想想,与看过的那些纪录片,有些潜移默化的影响。”他说。
2005年,经过5年的治疗,他什么都看开了,攒钱也没什么用,万一癌症复发,多少钱也活不下来,不如把这个钱花在爱好上——“去远方看看”。
因此,他成了一名独行的背包客。“独行并不是孤独地行走,而是独自行走,没有约束,没有目的地,随性而为。”
2006年,钱海峰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旅行,前往西藏。“当时我是真的想着去洗涤下心灵,现在想,也就是去了一趟西藏而已。”他回忆说,当时见到布达拉宫、纳木错、唐古拉山,他还是很激动的。因为这些都是在地理书上的东西,能够这样亲近地看到,感觉无法言喻。
结果他一回来之后,就感觉头晕目眩的。“然后我就以为‘又完蛋了’。”
做了一个全身的检查后,医生告诉他这是正常反应,休息几天会好的。但医生同样“警告”他:“你这种有严重呼吸道疾病的,是不能去那么高海拔地区的。你这是玩命,那个地方不是你去的地方。”
2007年,他又想去新疆看看,但那边有的地方海拔有4000多米,为了保险起见,他把高海拔地区的行程也就放到了最后。“那次回来就没有什么反应了,于是我决定,我要在中国大地上铺开自己的足迹。”
一般情况下,钱海峰的行程比较随意,但绝不会跟旅行团。“跟了团费用比较高,去一趟西藏可能要上万元,我去一趟可能三四千元就够了。”
钱海峰说,在能够搭班车的情况下,他都会搭班车,没有班车时,就会拦车搭顺风车,住宿也选择最经济实惠的旅馆,没有旅馆就投宿到村民家里。
2015年5月26日内江至昭通5635次列车上。绿皮火车
在2008年之前,钱海峰努力独行在路上,但并没有将目光集中在绿皮火车上。在他的眼中,“绿皮火车只是承载自己独行的交通工具。”
直到他看到王福春的作品《火车上的中国人》,他被感动了。“绿皮火车几乎是我独行的最主要交通工具,我想自己也可以试试,去拍摄绿皮火车内的小社会。”
于是,钱海峰的第一幅《绿皮火车》作品在2008年那年拍摄完成了。
在摄影圈,人们评价他的《绿皮火车》时说:“钱海峰这个人很聪明,在高铁开通的那年开始拍绿皮火车。”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高铁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
“其实只不过是凑巧罢了,我当时真没这么想过这个时间点。”钱海峰笑着说,当自己觉得“可以拍拍绿皮火车”之后,并没有特意去拍摄绿皮火车,而是在“去远方看看”的路上,记录着自己在车上有趣的画面。
到2010年,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南京到上海不再有绿皮火车。钱海峰曾经发在论坛的“绿皮火车”图片,在他同意后,被当地媒体刊登在了纸媒的版面上,“我觉得自己的照片还是有点意义的。”
“当时尽管高铁时代的步伐在加快,但绿皮火车还是蛮多的。”他说。
到2012年,当他再次打算远行到贵阳,发现曾经上海南到贵阳的绿皮火车已经停运了,“我当时就觉得,中国大地上该行走的地方也行走得差不多了,而绿皮火车却很快就要退出历史舞台。”此后,他的出行就调整到拍绿皮火车。
真实“小社会”
在网上的评论中,网友对于绿皮火车的“刻板印象”是“脏乱差”“拥挤”。
钱海峰也这么认为,这才是真实的绿皮火车的场景。“它不是文艺青年所感受的那种绿皮火车,真实的绿皮火车,就是一个设备简陋,比较脏乱差的交通工具,但它却很鲜活、很现实。”
随着社会的进步,近几年,钱海峰再去拍春运的时候,发现车厢内明显比过去好了许多,一些90后也会把垃圾包好,放到塑料袋里,或丢到垃圾桶里。
“但肯定也有很多我们所谓的不文明的场景”。他说,如果火车拥挤的话,车厢内的味道确实比较难闻,尽管他的鼻子不好,但他还是都闻得到的。“拥挤的火车上,一些女孩子上厕所,都是捂着鼻子上的。这些细节我也都拍到过。”
钱海峰曾拍摄过棉农返乡的绿皮火车,你的脚抬起来后,还要叫人家挪挪位置,脚才能放下去。“几乎所有空间都全部坐满了人,我也一样,直接坐在垃圾堆上。”由于车厢太拥挤,乘客根本没有办法走动,也没有办法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这是当时的环境造成的。
此外,在绿皮火车上,如果脚一直不动,就会水肿起来。“我曾经拍过一张照片,那是2013年,一趟从成都到上海的绿皮火车。由于春运,原来的硬卧车厢改成了硬座,把最高的一层改成行李架。那个小伙子就是蜷缩在行李架上,伸不开腿,非常难受,只有到了站之后,他才能把脚伸出窗外蹬蹬腿。”
自己的“影子”
“我其实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打工者,我和他们都是一样的。”钱海峰说,他始终都是带着一种“平视”的心态去拍摄绿皮火车上的人和事,记录的是别人也是他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如果由过着精致生活的摄影师去拍,估计会拍不出那种感觉。”
长时间站立的话,无论什么人都会吃不消。他说,白天的话,有些年轻人可能会顾忌面子,不好意思坐在地上。但是,时间久了,年轻人也会坐下,“体力透支的话,你就不会想到这是不文明的了。”
钱海峰说,在拍摄时,他其实和那些照片中的人有相似的经历。“你看到他们躺在桌子底下,躺在座位下面,其实我从这些照片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我也躺在过道上,躺在座位下面。我也是这样用杯子吃方便面,吃最便宜的盒饭。”
钱海峰告诉记者,因为酒店有淡季旺季,他经常是在旺季的时候加班,在淡季的时候就出去“远行”。钱海峰的远行是随意的,拍摄也是随意的。“没有一定要拍到什么,也没有一定要去什么地方。”
正是这种“随意”,碰巧为之,才让他捕捉到旅行中比较“美妙”的地方。
照片见证美丽爱情
近几年,为了能拍到一个区段里最后的一趟绿皮火车,钱海峰都会和同事换班。
当他知道漠河到沈阳的绿皮火车要退役,他马上就和同事调好班,去了漠河。“我还拍过从北京到张家口、汉口到威海、深圳到信阳、深圳到温州的最后一趟绿皮车,如果不拍的话就没有。”
钱海峰说,他不会乘坐着高铁去拍摄。“以我现在的收入,当完全不能支撑我行走时,我就停下了。”他笑着说,可能到了那时候,他会选择在家里看看照片,回忆自己在绿皮火车上的故事。
旅途中,钱海峰经常会碰到不期而遇的“故事”。他回忆说,在2014年时,在西安的一趟绿皮火车上,他身边有一个男孩,旁边还有个女孩。由于男孩在西安上大学,也是“驴友”,两人聊得蛮好的,就互相留了QQ。后来,钱海峰还给他和旁边的女孩拍了照片。
两年后,男孩突然QQ上给他留言,“你还记得我吗?我是当时在西安的火车上坐你旁边的,当时不是还有个女孩子吗?现在是我的女朋友了。那个晚上是我和我女朋友第一次见面,我记得你拍了照片,还保存着吗?”
“还在。”然后,钱海峰就把照片发给了男孩。
他说,他也是无意中拍摄了这样一个故事。“虽然只是一张普通合影,但是对他们来讲太珍贵了。记录了他们的初次相识。”他说,等男孩和女孩结婚的时候,他把这张照片放大了送给他们。
“绿皮火车里也有美妙的故事,就像小说里一样。”钱海峰说。
(原题为《患癌后去远方看看 他拍了十年绿皮火车》)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