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民间代表团到进口第一架波音飞机:中美交流中的上海往事

澎湃新闻记者 南博一
2022-02-28 09:54
来源:澎湃新闻
外交学人 >
字号

1972年2月28日,中美两国政府正式发表谋求两国关系正常化的“上海公报”[1],结束了彼此间长达22年的相互隔绝和对立僵局,开启了中美双边关系正常化的大门。

1972年2月28日,尼克松总统专机飞离上海虹桥机场前,总统夫妇向送行的人群挥手致意。图片来源:尼克松总统图书馆

事实上,当时中美在很多问题上的立场都相距很远,甚至是完全对立的。但双方对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具有共同战略安全利益。“上海公报”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反映了两国领导人杰出的政治才能和现实主义的战略思考。

从1972年签署“上海公报”,到1978年的《中美建交公报》,再到1982年的《八·一七公报》,中美用十年及数百场谈判,才完成指导两国关系未来发展的三大支柱。过去50年间,这三个公报共同确定的一个中国、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内政等原则,共同构成了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指引两国关系行稳致远,这是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的成果。

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地,上海市地方志中也有颇多记述,现对此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和整合[2]。

早期的接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政府长期隔断人们同中国的来往。朝鲜和越南停战后,为敦促美国在台湾海峡停止炫耀武力和挑衅活动,中国政府主张中美两国坐下来谈判,力促中美关系能够有所缓和,亚洲和平能够得到巩固。这就促成了从1955年8月开始举行的中美大使级会谈。但是由于美国依然采取敌视中国、干涉中国内政的政策,会谈时断时续,绵延15年,中美关系的僵局未能打破。会谈中,中方于1956年和1957年间曾提出促进中美人民来往和文化交流、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准许双方新闻记者进行新闻采访等使中美关系得以有所松动的建议,可是美方拒绝讨论。

1957年9月,第一个来中国访问的美国民间代表团——一个由青年学生、工人、职员、教师、牧师和文化工作者、新闻工作者组成的美国青年代表团一行39人,在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后,应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的邀请,不顾美国政府的反对,来华进行了历时一个多月的访问,其间在9月16-19日访问上海。

美国青年代表团在上海的3天内,分头参观了公私合营申新第九棉纺织厂、电影制片厂、音乐学院、儿童艺术剧院、市工人文化宫、少年宫和市民住宅区,到原私营工商业者和宗教人士家中做客,并广泛地与身份、职业相同的上海青年和各界人士会面交谈。不少团员在上海自行进行了走访活动。

经过3天的参观访问,许多团员表示,上海东道主让他们看到了中国这个大城市现在是什么样子的。在参加关于“妓女、游民改造问题”的座谈后,他们认为,“由于政府给经过改造的人安排了就业和生活出路,所以能够解决这个世界上许多国家所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是与社会制度有关的。”看了市民新旧居住区和访问市民家庭后,团员、美国劳动青年联盟盟员杰里·菲迪勒说,美国也有贫民窟,栖身于那里的人都垂头丧气;而这里就是在居住条件简陋的地方,人们也安居乐业,对未来充满自信。团员、雕刻家诺埃耳·卡勒万说,身临其境才知道中国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即使是最差的棚户区里竟也那么清洁,这是人们精神振作的一种反映。看了市工人文化宫、少年宫后,团员、工人路易斯和布洛克说,美国工人还没有这么大这么好的自己的俱乐部。美国许多孩子在马路上闲逛,而中国儿童却在美好的富有教育意义的场所活动。团员、学生李却特·兰恩对上海陪同参观的人员说,你们可向我们学技术,我们要向你们学社会福利。

在听取上海进出口贸易的情况介绍后,他们认为美国应当同中国做生意。有些团员感慨道:“那些还在鼓吹 ‘禁运’的人应该充分意识到,为什么许多国家虽然还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但与中国贸易的国家却已有80多个?”临别时,团长麦肯纳说,他们所看到的中国,远比想象中的要好。6亿人在各方面得到的改善和进步是个事实。他要把看到的一切回去告诉美国人。有些团员对上海接待人员说,他们觉得中国人民政治觉悟高,道德风气好,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无可非议。

1958年10月13-22日,已年过七旬的美国进步女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在参加斯德哥尔摩和平大会后来到中国,并到上海访问。

斯特朗这次中国之行的目的主要是写作。她说,美国有很多人迫切希望了解中国的真实情况,但所能获得的消息和资料少得可怜。她愿以余生贡献给向世界正确地报道中国情况的工作。

在上海参观游览途中经过彭浦工业区时,斯特朗数着一幢幢正在兴建中的工厂厂房,非常兴奋,要接待人员向她提供上海所有工业区的介绍资料。在看上海出口商品展览会时,斯特朗又要了上海外贸及港口运输方面的资料。她说,这些材料都可以让美国人知道,“禁运”政策是愚蠢的,吃亏的不是中国而是美国自己。她在展览会的留言簿上写道:“我很高兴地看到了一个没有失业、没有乞丐、没有警察不停地在街上巡逻,而有欣欣向荣的工业的新城市——上海。”

斯特朗于1965年和1967年又两次访问上海。1965年11月24日斯特朗80岁生日时,毛泽东主席邀请斯特朗前来上海过生日。周恩来总理和夫人邓颖超也专程从北京赶至上海祝贺这位中国人民老朋友的八旬华诞。

1960年10月、1964年12月,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两次重访上海。1960年10月那次,斯诺就上海工业建设、港口进出口贸易运输和文化、教育、宗教、司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参观和采访。他说,看了中国的工业、贸易成果,他深感封锁政策对美国毫无好处,相反却促进了中国的发展。在游览市区、到蕃瓜弄等市民居住区了解市民生活情况时,斯诺不时回忆起他昔日在上海的见闻,说他1941年在上海时,南京路一带虽然看似繁华,但那时上海一般市民是何等艰辛,很多人还露宿街头,到处可见衣不蔽体的孩子和饥饿难挨的乞丐。冬天一夜寒风,就有不少人会被冻死。现在,上海在这样短的时间内,使这么多人口的城市人民生活安定,逐渐得到改善,这是极不容易的事,不能不说是惊人的成就。

1964年斯诺再次来访时,把上海工业展览会上展出的6米深孔搪床、人工心肺机、高级丝绸制品等新产品和技术成果,以及重型机器厂万吨水压机锻压铸件的现场情景拍成电影。他说,他将把这部影片拿到美国和其他国家去放映,让那里的人们了解中国。

1960年与斯诺同一时间来访的美国女作家玛瑟·多德和她的丈夫阿尔弗莱德·斯特恩,在上海参观了工业展览会、博物馆、大世界、美术馆、沪光科学仪器厂、第一印染厂、上海锅炉厂、闵行工业区、张庙新建商业大街和工人住宅区、上海港第五装卸区、同济大学、长征和七一人民公社等10多个单位。

“融冰”的开启

20世纪70年代初,在中美双方缓解两国关系长期对抗局面的进程中,上海也成为各方关注的城市。

1970年11月,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夫妇在他们的老朋友——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理事黄华夫妇陪同下再次访问上海。

斯诺这次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三次重访上海。他怀着对中国一贯的同情、希望和祝愿,以一个记者、作家敏锐的观察力,关注着中国一切新的变化发展。他在上海工业展览会足足看了3个半小时,并走访了一些工厂,对于上海机床厂自制成功的高精度镜面磨床、江南造船厂自己制造的多种万吨轮、汽车制造厂自行设计生产的32吨自卸载重卡车等工业发展、技术进步成果表示极受鼓舞。他在上海县马桥公社逗留了整整7个小时,看了大田作物、养殖业、社办工厂、电力灌溉和其他集体事业,看了社员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所作出的不懈的集体努力,走访社员家庭具体了解农民生活,高兴地称马桥公社是“马力公社”。斯诺多次同黄华夫妇和上海接待人员谈到,尽管中国长期遭受外部封锁卡压,他每次访华都看到中国又向前发展了一步,看到了中国万众一心贯彻毛主席自力更生方针、把科学理论运用于生产和工作实践的成就。他说,他深感中国的发展进步是极不简单的,还是毛主席说得对:“社会主义好”“人是决定的因素。”

斯诺夫妇在观看芭蕾舞剧《白毛女》后,专程去上海舞蹈学校进行一天参访和座谈,详细了解舞校的成长过程,学员的来源、选拔和训练,《白毛女》的创作经过,演员如何深入生活等情况。《白毛女》剧组编导林泱泱边讲边作表演,介绍该剧创作过程中为贴切表达剧情和人物的思想感情,对芭蕾舞艺术所作的一些创新设计。斯诺夫妇全神贯注地听取介绍后异常兴奋地说,这次观摩、座谈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中国文艺思想性、民族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和“对芭蕾舞艺术富有革新意义的创造。”

1971年4月,在日本参加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美国乒乓球队,在美国乒乓球协会主席斯廷霍文的带领下,应邀访华。期间至上海参观访问并进行友谊比赛。这是毛泽东主席所决定的、作为恢复中美接触和打开中美人员来往大门的一个重大步骤而邀请来访的美国访华团体。

球队访沪期间,许多团员说,他们在上海虽只停留两天,但是这座工业城市和它安谧、秩序井然的社会面貌,市民的朴素、勤奋和充满自信,比赛场上的友谊气氛,给他们留下了清新、美好的印象。有些团员说,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完全出乎他们原来的想象,热情好客的中国人使他们消除了刚踏上这块土地时的疑虑和紧张心情。美联社、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等新闻机构的几位随访记者都忙于采访,有的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他们特别注意普通市民的看法,到处问:“知道美国乒乓球队来上海吗?有什么想法?”听到人们答复:“美国人民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知道美国人民是要和平,不要战争的。”“我们欢迎美国朋友来访问。”

此时,美国开始出现关心中国问题、争先到中国来看看的“中国热”。自1971年5月至1972年2月初的9个月中,上海先后接待了美国科学家、医生、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新闻工作者和一些友好人士共100多人。其中有生物学教授高尔斯顿、西格纳,生物学家沃尔德,医生罗森夫妇、赛尔德夫妇,《纽约时报》副社长赖斯顿夫妇、编辑主任托平,《华尔街日报》记者基特利夫妇,美国友人格兰尼奇夫妇,关心亚洲问题学者委员会美国会员友好访华团,美国革命联盟代表团,美国对华新政策委员会访华团等。

为了便利中美两国人民的通信往来,上海在1971年9月恢复中美直达电报、电话和传真。在此期间,上海不断收到美国贸易、航运、旅游界以及一些美国公民的来信来电,要求同上海开展贸易往来,建立航运联系,组织来华旅游,以及要求到上海学习针刺麻醉和接受针灸治疗。

尼克松总统到访上海

1972年2月下旬,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访问中国。随同来华的有国务卿威廉·罗杰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亨利·基辛格博士等。

这是中美关系史上美国在任总统首次访华,又是在长期处于对抗状态、两国尚未建立外交关系的情况下前来进行最高级会谈,双方都作了充分准备。基辛格在其回忆录《白宫岁月》中记述道:“我不知道哪个总统的出访有过这么细致的计划,也不知道哪个总统本人做过如此认真的准备。”而中国方面,对外事工作一贯强调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周恩来总理,要求各地在这次接待工作中必须有条不紊,体现中国的原则、文化、纪律、效率和作风。

按此要求,从1971年10月第二次来中国为总统访华作准备的基辛格从上海入境,直到尼克松在上海结束访华之行,上海对与美国总统访华有关的每一批美国客人,特别是初次来华在上海入境,对中国怀有神秘感,显得有些紧张、拘谨的人们都以礼相待,并主动考虑和了解他们的希望、要求,为他们安排好一应活动。从美国客人下榻的锦江饭店到各商业、服务单位都提供了良好的服务。每批客人到达上海时,入境手续均在十几分钟内完成。上海民航前后承担了51架次美方专机的安全保障和飞行导航工作,即使在云层很低、能见度很差的气象条件下,也都引导美机顺利地在虹桥机场着陆。对于座机问题,起先美方表示:美国总统到外国访问历来只坐自己的专机,不坐外国飞机。中方说:哪有中国主人坐着美国专机陪同美国客人在中国领土上飞行之理?

此后美方答复:尼克松总统很乐意坐中国飞机至杭州、上海参观访问。双方商定:尼克松从上海过境去北京时,乘坐美国专机,由中方领航;他在中国境内访问,乘坐中国专机。每次给飞机加油都不超过半小时。电讯部门确保上海到美国全部通讯线路的畅通,国际电话在3分钟左右即可接通。首次在上海兴建的通信卫星移动地面站,从土建、安装到调试开通,不到20天。美方为通信报话和电视新闻报道之用,提出要来上海安装一个通信卫星移动地面站,由美方管理使用。中方按主权原则,决定向美方买下设备,自行建站,由美方协助安装,归中方管理,供这次接待工作中使用。对此,一些美方人士说,中国在这类技术性问题的处理中,也坚持自主和自力更生精神。基辛格曾说:“中国人办事好像毫不费力。”

来访的美国客人此时都很关注一般市民对美国总统访华和中美首脑会谈的态度。一批美方人员在参观上海市民居住区时问一位老妈妈:“你是否欢迎我们美国人来访?”老妈妈笑笑说:“当然欢迎。解放20多年了,现在的上海同旧社会已经大不一样了,你们是该来看看啊!”一批美国记者在参观一家工厂时问主人:“你对这次中美会谈有何看法?”主人答道:“世界形势变化了,看来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政策也有些不同了。这次会谈是件好事,但我们还要看美国今后会怎么做?”不少美方人士说,他们在同中国人的接触中“深深感觉到了人们的信念、自尊心和对政府政策的信任”。

1971年10月20日至26日,基辛格在其为尼克松访华作准备的第二次中国之行时,首次经由上海入境出境。他在机场停留时与中方迎送人员谈到,他和他的助手们虽为美中关系工作异常繁忙,但很高兴,并说,美国人都期待着访问中国,这次就有几千人要跟着到中国来。基辛格一行都认为上海的接待工作周到,机场各个环节的办事效率很高。

1972年1月,由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亚历山大·黑格准将率领的美国总统访华先遣组访沪。其主要成员有:齐格勒(总统新闻秘书)、查平(总统副助理)、斯卡利(总统特别顾问)、斯考克罗夫特准将(总统军事助理)、雷德曼准将(白宫通讯处指挥官)等。

黑格一行十分满意并感谢上海为尼克松访沪所作的一切安排和提供的条件,说他们非常高兴能有机会与中方合作,为两国领导人即将进行的历史性会晤作出贡献。许多人表示对上海的工业发展、科技进步、轻纺特色产品、传统工艺美术品、便宜稳定的物价以及城市秩序、青少年教育和人们的精神状态、办事效率留下了良好、深刻的印象。有些美方人员在参观上海工业展览会时,非常关注地用相机摄下了展览厅中悬挂的一幅毛泽东主席语录:“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

美方先遣组人员在上海还继续谈论着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与他们的会见和谈话。一些人对上海接待人员说,见到周总理是他们“此行中最为荣幸和心情激动的时刻”,因为周总理是“深得人心的一位伟大的、英明能干的领导人”。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总统和夫人偕其一行从上海入境,在虹桥机场稍事停留后飞往北京。尼克松在中方迎候人士陪同下步入候机大厅时,迎面看到了大厅墙上悬挂的按毛泽东主席手迹放大复制的巨幅七言律诗《长征》。尼克松移步近前,仔细端详。他对中方人士说,基辛格曾向他介绍过毛主席的书法。他还问了毛主席的这首诗是何时所作。在机场休息时,尼克松及美方随行人员说机场环境整洁、清新,接待他们的安排周到,井井有条。尼克松夫人说,她们一进中国境内,在飞机上看到中国广袤的绿色大地,就感到很美,相信中国农村的庄稼一定会长得很好。

1972年2月27日,尼克松总统在周恩来总理陪同下抵沪访问,于上海工业展览馆参观“张衡浑天地动仪”。

2月27日上午,尼克松总统一行278人在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和外交部代部长姬鹏飞、副部长乔冠华等陪同下自杭州抵达上海进行1天的访问。当天上午,尼克松夫妇在周恩来陪同下参观上海工业展览会。时值岁初,虽然天气晴朗,也仍春寒袭人。宾主一同步入展览馆时,尼克松看到周恩来脱了大衣,精神矍铄,他也立即脱去大衣,说:“我要表明,我的血和总理的血一样热。”尼克松在展览馆里聚精会神地看了重工业和科学技术展品,不时驻足听取讲解员介绍。在观看一部开式双柱冷挤压机的操作表演时,尼克松试着按了一下启动电钮。当取出加工件时,周恩来笑着对他说:“你这是按了建设性的一钮。”尼克松高兴地说:“对,对,我按的这一钮是建设性的。”下午,尼克松夫人参观了上海市少年宫。

这一天是中美关系史上富有纪念意义的一天。经过两国领导人在一周内所进行的多次会谈和反复磋商,中美双方于此日就《联合公报》最后达成协议并于上海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Joint Communique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又名:“上海公报”(Shanghai Communiqué)。2月27日下午5时许,基辛格于锦江小礼堂就双方会谈的这一成果举行了记者招待会。

“上海公报”宣布: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准备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中实行这些原则。关于台湾问题,中方指出这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并重申中国政府一贯的原则立场。美方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方重申“它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考虑到这一前景,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在此期间,它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它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公报并规定,双方将为逐步开展中美贸易以及进一步发展在科技、文化等领域的联系和交流提供便利。

“上海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两国关系正常化过程的开始,为后来中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当天晚上,在上海市革命委员会举行的招待宴会上,尼克松在他的讲话中说:“联合公报只是一个开始,今后所要做的更重要的事情,是建造一座跨越16000哩大洋和曾分隔我们22年的敌对情绪的桥梁。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做比公报里所写的多得多的事情。”在同上海市领导人的交谈中,尼克松表示为能抓住时机实现这次重要的访问感到高兴。基辛格说,改善美中关系,不仅对两国,而且对全世界都有重大意义。尼克松还谈了他在同毛泽东、周恩来会见中的感受。他说,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当然应有尊严,但要接近人民,平易近人,他感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都有这样的品德和风范。

上海作为这次重要活动的承办方,还向美方赠送了两部《二十四史》。周恩来对美国客人说,这两部《二十四史》一部送给美国国务院,一部送给白宫。尼克松、罗杰斯都很高兴,说这是中国非常珍贵的史书,他们将十分珍惜这部巨著,并将使它为美国的学者们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2月28日上午,尼克松总统一行离沪回国,周恩来总理、中国外长和上海领导人至机场送别。不少美国客人临行前说,公报的发表是总统这次访问中国的令人兴奋的总结,是美中结束隔绝状态的良好开端。

后续

中美签订“上海公报”一周年时,双方各自在对方首都设立联络处。随着中美交往的逐步增进,美国各界与上海的接触、来往显著频繁起来。

从1972年年中到1973年年中,来上海访问的美国人已有近千人,比上一年度增加5倍。其中有美国工人代表团,妇女代表团,美国黑豹党代表团,美国关心亚洲学者委员会友好访华团,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学者访华团,美国报纸主编协会访华团和一些新闻界人士——美联社社长加拉格尔和董事会主席米勒一行、合众国际社社长比顿、《纽约时报》助理主编索尔兹伯里和外事专栏作家苏兹贝格、前英文版《密勒氏评论报》主编鲍威尔夫妇、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夫妇、以雷诺斯为团长的耶鲁大学5位经济学家、作家杰克·贝尔登、女作家巴巴拉·塔克曼、维特克等。双方开始了各个领域的接触和交流。

1973年9月,美国费城交响乐团至上海访问演出,这是美国著名大型文艺团体首次访华,上海是他们的入境口岸和访华之行最后一站。许多团员在上海谈了他们对中国的难忘印象和对美中建立友好关系、增进友好交流的愿望。一些团员在告别上海时说:“原以为我们的演奏能扣住中国人的心弦,结果是在中国的美好见闻、中国优秀的文化艺术和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扣住了我们的心弦。”“请你们相信,我们乐团的130人将是你们在美国的130个大使。”同年,美中关系协会和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分别组织第一个医学代表团和第一个科学家代表团来访,进行专业参观和考察,并举行生物化学、高能物理以及医学、计划生育等多种学术报告和座谈。一些美国医学专家认为,美国在医疗技术设备上虽较先进,但是中国在断肢再植、大面积烧伤治疗等许多方面所创造的奇迹,中国中西医相结合的经验,以及中国致力于深入到乡村的医疗网络建设、加强社会性卫生防病保健工作的做法,尤其是中国医护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美国远不能及,值得学习的。此后,美国学者、科学家、作家的来访络绎不绝。

1973年,上海口岸开始了对美贸易。中国从美方进口的第一架波音飞机在上海交接。7月,美国大通曼哈顿银行董事长戴维·洛克菲勒夫妇及其随员一行6人在应邀访华期间来到上海,看了上海的工农业、市场和市民居住区,并至银行座谈,了解银行业务。

1985年4月12日,上海航空工业公司、中国航空器材公司与美国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签署《合作生产MD-82及其派生型飞机、联合研制先进技术支线飞行和补偿贸易总协议》及五个分协议。图为1987年MD-82飞机在上海完成总装。

上海著名历史保护建筑锦江饭店(北楼—华懋公寓楼、中楼—峻岭公寓和锦江小礼堂。锦江小礼堂是1959年为配合中共八届七中全会在上海召开而兴建的)也成为这段历史的见证地。尼克松政治生涯中重要的活动与锦江饭店有关,他两次到锦江。除1972年在这里签订“上海公报”外,21年后,1993年4月他第三次访华,虽在上海只停留2天,下榻南京西路波特曼香格里拉酒店,他还是挤出时间再度到他政治生涯最辉煌的地方——锦江小礼堂。当时他时隔21年后再次步入小礼堂时,动情地说:“就在这里,我要告诉在场的每一位,21年前‘上海公报’在北京开始起草,在杭州进一步磋商和讨论,最后在这里举行记者招待会正式发布。可以说,中美关系就是从这里起步的!”

(本文资料由上海档案馆提供)

注释:

[1] 1972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Joint Communique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又名:“上海公报” (Shanghai Communiqué)

[2] 资料来源:《上海外事志》《中共上海党志》《上海市政府志》等

    责任编辑:朱郑勇
    图片编辑:金洁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