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刑法学家、法学教育家赵廷光逝世,曾研究“电脑量刑”系统

澎湃新闻记者 蒋子文 实习生 尚佳艺
2017-05-16 19:15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澎湃新闻5月16日中午从武汉大学法学院官方获悉,著名刑法学家、法学教育家、武汉大学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廷光,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5月13日上午9时在武汉逝世,享年82岁。

赵廷光  中国网 资料图

公开资料显示,赵廷光出生于1935年,贵州镇宁人,1956年被部队保送入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学习。1960年于西南政法学院毕业后,赵廷光长期在政府机关工作,后调高校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86年赴武汉大学任教,现任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赵廷光曾主持和协助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国家教委基金和国家重点出版规划等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出版《中国刑法原理》《量刑公正实证研究》《计算机犯罪的定罪与量刑》等著作,主持研制《中国刑法专家系统》《辅助量刑系统》等软件系统。

据新华网报道称,赵廷光曾经培养了中国第一位反计算机犯罪法学博士,第一位反电子商务犯罪法学博士和第一位互联网与信息安全法博士后,被誉为“法学与计算机之间的桥梁架设者”。

被视为中国最早进行规范化量刑研究专家的赵廷光,最受外界关注的便是其推出的“电脑量刑”软件系统。

据《检察日报》2007年报道,1988年,赵廷光教授在没有国外先进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开始对量刑问题进行研究。经过两年努力,软件《中国刑法专家系统》问世。1990年,该软件通过了由高铭暄等学者组成的专家组鉴定。1993年,赵廷光又开发出一个能够真正运用于刑事审判的版本,即《实用刑法专家系统》。这套系统被100多家法院、检察院和律师事务所采用。后因《刑法》进行了大幅度修改,该软件便停止推广。

此后,赵廷光于2004年又推出了软件《辅助量刑系统》。赵廷光称,《辅助量刑系统》只是把计算机技术作为一种载体,在这种载体背后是一个庞大的科学理论体系,载体是无法识别正误的。他认为选择计算机技术作为载体最大的优势就是节约时间,提高办案效率和办案质量。

另据《广州日报》报道称,外界舆论曾质疑电脑量刑系统是逃避责任的惰性司法,更有甚者将电脑量刑和“电脑算命”相提并论。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