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个时代我们还需要诗词做什么?他的观点值得一看

澎湃新闻记者 洪燕华 实习生 陆笑頔 陆婕宇
2017-05-17 16:25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智库 >
字号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曾以“《诗》以达意”道出《诗经》乃是古代圣贤思想情感的表达。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中国人心中天生就有着“诗一般的情怀”。在我们的成长岁月中,必定都住着一个 “爱诗词的自我”,在那一段青春岁月里,洋洒热情,以诗寄情。 而古诗词中,“诗意人生”的种种描绘,其永恒的魅力来源于哪里?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著名的“人生三境论”所对应的“诗词三境”又是什么?透过诗词与人生的境界,我们又能如何看到华夏文明所具有的深刻内涵?

5月14日下午,值同济大学建校110周年之际,百家讲坛主讲,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节目文化嘉宾郦波老师,为大家解读诗词与人生,分享“寄情诗词”的美好时光,参透“诗词与人生”的诗词三境。

这个时代我们还需要诗词做什么?中国人的信仰又是什么?郦波的观点值得一看。

郦波 资料图

以下为澎湃新闻整理的讲座内容:

读诗是否有用?

有很多人质疑读诗有什么用,古典诗词对现在社会的精神文明是否真正有所影响?庄子有句话叫:“无用之用,是为大用。”有很多东西在你初次相遇的时候你觉得它无足轻重,但在日后不经意的时候,或是对某些事情苦苦追寻而不解的时候却突然体悟到当初那样东西的有用。正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不仅是人,知识也是如此,读诗亦是如此。

中国的古诗与西方的古典诗词有很多差异,比如莎士比亚写的诗都是十四行诗,但中国的古诗绝大多数只有四行。有很多诗我们都非常熟悉,朗朗上口,但越是熟悉却越陌生,我们往往不能读透看似简单的词句背后蕴含的深意。

我拿柳宗元的《江雪》为例,这首诗大家从小学起就会背诵。“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五言绝句通常押“平”声韵,而这首诗却押“仄”声韵。有人说这种逼“仄”透露出他的困境和凄苦。还有人说这是一首藏头诗——“千万孤独”。不是一点点孤独,是千万孤独,可见那种孤寂有多深重。由这首诗还诞生了很多江天雪景图,这首诗的意境与山水画空灵飘逸的气质非常吻合。所以第二种解读是这首诗表达了一种禅意,暗含一种超然洒脱的情绪。

柳宗元

第三种解读说这首诗寄寓了他的政治批判,唐顺宗永贞元年,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由于保守势力与宦官的联合反攻,致使革新失败。因此,柳宗元被贬官到有“南荒”之称的永州,他在任所名为司马,实际上是毫无实权而受地方官员监视的“罪犯”。官署里没有他的住处,不得不在和尚庙——龙兴寺的西厢里安身。柳宗元自从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还有人说,不是政治批判,而是政治希望。你看他钓的不是鱼,而是江雪。就像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他也许表达了一种对能人志士的期盼。

所以“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经典作品往往有千万种解读,能不断引发讨论和思考。

我们应该怎么读诗?

这也牵扯出第二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读诗?我是研究训诂学出身。一般认为,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词义叫“训”,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语言叫“诂”。训诂学与文字学、语言学均是中国传统语言文学——小学的分支。有人说“训诂乃治学之本”。因为我们的汉字是比较少有的分析型语言,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沿用至今的象形文字,每一个字都可以多重解读。你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由一个一个实词组成,却有无穷的意境。

所以我们读诗可以从字义解读,也可以从意象解读。但有的时候这些拆解开的东西读懂了,整首诗未必读懂。比如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此诗是李商隐最难索解的作品之一,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说法”。因为汉字意义的组合1+1不等于2,还有可能等于负。所以训诂学值得研究,汉语思维值得研究。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知人论诗、知人论事。要回到作者的时代,重温其内心。与心有灵犀的前人冥冥共读,时而戚戚于胸,时而耳提面命。我们再回到柳宗元的《江雪》。这首诗中一定有痛苦,因为那是在他贬官期间创作的,而且他处在一个极其封闭的环境。但是其中有几分写实几分写意呢?我为此调查了永州这个地方,永州这个地方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其实不大可能下雪。那柳宗元何以写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样肃杀寒冷的环境呢?事实上被贬官的人不在少数,为何偏偏他如此凄凉,而有不少人豁达乐观,怡然自乐呢?比如刘禹锡一直旷达自如,就算被贬到只有一间小破屋也依然作下《陋室铭》留存千古。

为此我们要说柳宗元的生世。唐朝时门阀制度十分鲜明(编者按:门阀制度主要特征在于按门第高下选拔官员),而河东柳氏是当时唐朝三大名门望族之一。柳宗元祖上世代为官,幼年时就对朝廷的腐败无能、社会危机有所见闻和感受,21岁进士及第,青年时期就养成了积极用世的态度和刚正不阿的品格。而且他不以文学家自居,以政治家自居。对政治黑暗腐败有深入了解的他早已萌发了要求改革的愿望,是王叔文革新派的重要人物。所以在被贬永州这个节点之后,他苦于抱负不得施展,创作了四百多首诗,占到他一生诗歌总量的五分之四。其中包括非常著名的“永州八记”,它们奠定了山水散文的基础。

带上灵魂去生活

为何他能写得这么美,而现代人旅游的时候都觉得很麻木?旅游的真谛是什么?跟着旅游团走,你只是个傀儡,你根本来不及欣赏,来不及思考,所以只能留下一个标记证明我来过。山水都有灵魂,为何有的人只看到物,看不到魂?因为你没有先带上自己的灵魂。当下人很容易失去灵魂,因为人的社会属性是矛盾的,不同的社会角色在带来多重社会价值的同时也在挤压和切割个体。

人们很容易养成碎片化情绪、碎片化思维,手机更是加剧了这种现象。手机和人变成了“主仆关系”,手机变成了“主人”,人们和自己相处变得很难。在《江雪》中,当一切生机逝去以后,那个独钓寒江雪的渔翁形象茕茕孑立,那就是柳宗元的精神自喻。当你摈除了纷扰的环境,屏蔽感官刺激,才能真正找到自己。所以《江雪》这首诗有二重作用——第一重:与自我达成和解,找到自己的灵魂;第二重:与他人、与社会达成和解。与自己相处是最难的相处,有人说“与我和解”比“与世和解”包含更多智慧。

杜牧真的没酒喝吗?

杜牧的《清明》足见汉语的博大精深: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没有一个典故,没有一个生僻字,浅白如话。这首诗不改一个字,就可以把它改成一首词。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但是这首诗给后人留下难题,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有人说是“欲断魂”的情绪,但是杜牧本人也欲断魂吗?不见得,如果杜牧也欲断魂,他为什么去找杏花村喝酒呢?早前很多史料都说,杜牧愁绪难以消解,所以借酒消愁。

其实不然,中国文化中祭祀祖先、祭祀天地时,都有专门的酒和肉,而酒肉是不能浪费的,祭祀结束之后要分给活着的人吃,所以杜牧如果想喝酒,一定不会没酒喝。

“你永远成为不了神” 却可以成为你的偶像

中国社会讲究和而不同,“和”是什么意思呢?甲骨文中,“和”字是一堆禾管排在一起,每个禾管都能吹出自己的声音,和在一起就像排箫一样,形成音乐上的专业术语“和声”。这就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包容和可持续,每个人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是我们有共同的追求,人有独立性但是也有共同的价值追求,所以中国文化的本质是与自我达成和解,与他人和社会达成和解,与命运和天地自然达成和解。这是通过诗词反映出来的,但是它的本质是祖先崇拜,祖先崇拜的本质是先贤崇拜。

西方的宗教崇拜就是鬼神崇拜,但是鬼神崇拜有一个问题,我经常说:“你崇拜神,但是你能成为神吗?” 你永远成为不了神,但是中国文化中我学习先贤,我也有可能成为他。

于谦

凭一己之力挽救大明王朝的于谦,从小就喜欢和他爹背《正气歌》,于谦对文天祥的崇拜源于他父亲于仁的一个梦,他梦到文天祥转世投胎到于谦家里。17岁的于谦去山里求学,有一个魁星阁闹鬼,于谦每次晚上经过那里就住在那里,结果自从于谦去住过之后,那里就再也没闹过鬼。于谦早上出了魁星阁之后,就看到山口有一个工人正在煅烧石灰,17岁的于谦脱口而出: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 于谦)

可见他少年的豪情,他崇拜文天祥也成为他。

王阳明的偶像就是于谦,来到于谦的雕像前,就大喊“赤手挽银河公自大名垂宇宙,青山埋白骨我从何处哭。”西方战争史上,武将是武将,文才是文才,唯独中国有一批儒将,放下笔杆子,但是国破家亡之际,拿起枪杆子,谁都打不过他们,王阳明就是其中一员,平生未曾一败,他临时召集一些乌合之众就可以把人家打得落花流水。

中国人信仰的缺失是因为文化断层,中国人原来是有信仰的。

“我不做老大很多年”

谈到宗教,当耶稣碰到佛祖,当佛祖碰到真主,谁可以退一步?不能,能退一步就不是神了,所以西方战争史80%都是宗教战争,直到今天的伊斯兰恐怖事件,“伊斯兰国”的首领都是博士和教授,他们知识不丰富吗?但是宗教是排他的。

有一个外国学者问我:“儒释道三教合一,宗教怎么能合一呢?”我回答说:“儒家是哲学,但是这个平台使得中国包容。”TPP协议延续的是北约对抗原则,美国的姿态“拿捏世界”。美国要退出TPP,可为什么“一带一路大受欢迎?因为中国文化是拥抱世界,通俗来讲,大家一起玩,你强大了以后,老大我就让给你,所以中国江湖老大有一句话——“我不做老大很多年。”

“中国文化的两个本质,一个是自我成长,另一个是兼收并蓄的包容,我以为这将是最终拯救人类危机最根源的。”

布莱梅大学的副校长是汉学家,喜欢东方文化。我去德国讲学,有人问我:“在你眼里,东西方文化本质的区别是什么?”我沉思了整整7分钟,说:“西方文化的本质是他救,东方文化的本质是自救。”

孔子的梦想是通过学习自我成长,当自我成长之后,用共同的志向引领人生,形成社会的中坚力量——士大夫,也就是今天的知识分子。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在遥远的将来,人类必将走向灭亡,如果有一种文化可以在人类危难之际挽救人类的话,我的直觉告诉我应该是东方的儒家文化。”

当别人都能看到我们文化的本质、华夏文化的优点时,最悲哀的是我们自己却迷失了、文化却断层了,我们根本不知道我们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我们经历了近代史的屈辱沉重,我们西学东渐,这都没错。我们回到了曾国藩、张之洞当年的本末之争,到底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还是西学为体,中学为用。一个民族想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何况是我们这棵已经长成参天大树的文明体,它生病了,你可以给它治病、折断它的枝丫,甚至请西方的啄木鸟来治病,但是你不能砍断他的根。只有你知道你从哪里来,你才会知道你往哪里去。

中国人的信仰是什么?

我一直认为,一代有一代之幸福,一代有一代之悲哀。我是70后的,我们的时代物质特别匮乏,但是因为物质的逼迫,打开了精神的世界,所以我很感谢自己童年的那个时代,它更容易保持住我们赤诚的心。反过来到了90后、00后,技术革新了,了解世界的眼光格局完全不一样了,获得知识的手段,都远远超过我们,但是太多的物质、信息蜂拥而来的时候,又产生一个问题,就是信息太多会挤压一个人精神的空间。从哲学上狭义的来说,只有宗教才有信仰,何为“信仰”?首先要信之,仰之。仰之弥高,终身追寻,那叫做信仰。信仰是帮你确定人生的原点和归宿,中间风雨兼程。

王阳明的心学讲的就是这三件事,心外无物是原点,致良知是归宿,中间是知行合一。这就是信仰,所以华夏文明是最有信仰的。华夏文明的原点是最清晰的。人类产生过将近20个原生文明,只有华夏文明延续至今,从未断层,因为有信仰。

现在的问题是5000年的文明被深深截断了,因为我们在近代遭受了空前的危机。西方文明体现在力量和空间的扩张上,华夏文明体现在时间的延续上,我们的方块字,是向内凝聚的。全世界列强分割一个国家,这是人类史上绝无仅有的。如果这个事情发生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身上,99.9%一定被分割成十几个以上的小国家。唯独这个事情发生在华夏神州大地上,即使已成定局,无数仁人志士聚集到一起,极痛苦地把凝聚力一点一点缝合起来,然后终于迎来今天的伟大复兴,只有华夏文明可以做到。

所以我们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发出自己的光,生命终将要归去,但是不朽的方式有很多种。华夏文明正是因为有信仰,才持续到今天。

90后有一种危机意识,我觉得很好。00后还没有这个危机意识,因为年轻。年轻人要早一点觉醒,要有危机意识,越早地觉醒,你的人生就越灿烂。

(本文根据演讲录音整理,标题小标题为编者所加,未经主讲人审阅)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