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上评|医生垫费被妻子打成“熊猫眼”?先搞清真相再感动

李勤余
2017-05-16 14:23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如今,在网上看到令人暖心的视频,在没确定真假之前,先别急着感动。

近日,一位长沙医生因为给患者垫付1万元手续费,被妻子打成“熊猫眼”的视频传遍网络。正当人们欲为这位医生点赞之时,却有网友指出,视频中该民营医院名称出现了多次,可能是医院的软广。

视频里头的疑点确实不少。在对事件的描述中,该医院自己成立的“敬老防石基金”项目出现多次。妻子专程来医院向医生道歉,且正好被拍下,未免太过巧合。

事情本不应该是这样。院方表态:“这件事毕竟是件好事,不应该得到这样的待遇。”可见,院方还没有认清问题的症结所在:再善、再美的好事,都要以真为前提。

院方借好人好事宣传自身是无可厚非的。但虚假、浮夸的拍摄手法反而让真实性大打折扣。制作方完全没必要用拍摄狗血电视剧的手法表现医生与妻子间的爱恨情仇,只需在画面上注明“画面重现”的字样,绝不至于受到网友们排山倒海式的吐槽。夸张的宣传手法,导致一件好事变了味。

更有网友提出一种比较极端的可能性:医生为病人垫费的事实究竟是否存在?如果连事实基础都不存在,那么该视频的问题就不是简单的手法夸张了。当然,澄清事实并不困难。院方完全可以让当事医生拿出相关证据(比如垫费的票据),以正视听。事实上,要是打从开头就这么做,相信网友们不会将注意力放在质疑上。

2016年,牛津词典选出的年度热词是post-truth(后真相)。这个词之所以热,恐怕和全世界范围内新闻频繁“反转”不无关系。从美国大选进程到娱乐明星绯闻,现如今的网友们早就习惯了“等等再看”。久而久之,怀疑已成为网络舆论中的常态。

没有真相的支撑,一切令人炫目的景象不过是海市蜃楼。如果“熊猫眼”医生确实做了好事,就不应该被那些莫名其妙的噱头所玷污。还原事情的真相,我们共同期待。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