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战国新论︱并未成功的“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千百年来人们的印象就是孙膑用计打败了庞涓。这场战争在历史上被称作“邯郸之难”,战国七雄以及宋、卫、鲁等十国都被卷进其中。运用“围魏救赵”计谋的桂陵之战只是“邯郸之难”中的一场战役,而且在田忌和孙膑出兵时赵都邯郸已经失陷,齐国只是成功挽救了卫国,但没能解救赵国,最终赢得整场战争的是魏国。
魏、赵之间的恩怨
为什么会出现“围魏救赵”?或者说魏国为何攻打赵国?这要从两国的历史恩怨说起。
三晋之中,赵国与韩国关系最好,历史文献和出土的青铜器铭文显示,双方都有大量人员在对方国家任职。赵、韩两国基本没发生过大战,而且经常结成联盟对抗他国。魏国与赵、韩关系则时好时坏,经常兵戎相见。公元前370年,魏武侯去世,公子罃(读yīng)和公仲缓争夺君位,赵、韩两国出兵支持公仲缓,将公子罃围困在浊泽(今山西运城西南)。结果关键时刻,赵、韩两国失和,韩国撤兵,公子罃趁机击破赵军,最终坐稳了魏国君位,是为魏惠王。虽然后来赵、魏之间也有合作,但魏惠王对此事难免耿耿于怀。
影视剧中的魏惠王
当时赵国在赵成侯的统治下国力强盛,《战国策》称其“举左案(通“按”,按压、抑制)齐,举右案魏”。魏惠王一直在试图摆脱赵国的打压,但有时还不得不依赖赵国。公元前364年、公元前363年,秦国两次击败魏国,都是赵国前来救援,秦国才撤兵。公元前360年,赵国又帮助魏国攻打齐国。这也是三晋之间的传统,在对抗楚、齐、秦等大国时,三晋往往一致对外。
经过魏惠王的不断努力,魏国在对外战争中取胜的次数渐渐增多,魏国在列国中的地位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竹书纪年》载,公元前356年,鲁共公、宋桓公、卫成侯、韩昭侯朝于魏,这意味着魏国已经具有震慑诸侯的实力。同年,赵国也展开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动。赵成侯先是与齐威王、宋桓公会盟,随后又与燕成侯会盟。赵成侯不断和各国进行讨价还价与利益交换,他的目标只有一个:吞并卫国。魏惠王当然不想让赵国如愿,于是一场针对赵国的阴谋随即展开。
魏惠王的战前布局
公元前355年,魏国献“荣椽(读chuán)”给赵国,这是一种极好的建筑木材。赵成侯大喜,随即大兴土木,建造了檀台。这一工程对赵国的人力和物力是一次巨大的消耗。
同年,魏惠王和秦孝公在杜平(今陕西澄城东)会盟,随后秦、韩之间爆发激烈战争,到第二年,秦军攻下韩国安陵(今河南鄢陵北)、山氏(今河南新郑东北)等地,并包围了焦城(今河南尉氏西北),直接威胁韩都新郑(今河南新郑)。赵国的这位老盟友深陷战争泥潭,在魏惠王看来,如果现在魏、赵交兵,那么韩国是无暇帮助赵国的。
秦、韩之战示意图
公元前354年,齐国大举进攻燕国,结果齐军于泃水(今河北泃河)溃败。这场战争的背后也少不了赵国因素,之前赵成侯与齐威王的会盟,双方的利益交换应该就是赵国支持齐国伐燕,齐国支持赵国伐卫。不过,齐国没有想到自己会败给燕国。赵国却是旗开得胜,于此年攻取卫国两座城邑。这一年,楚国也陷入了一场战争。《庄子》中有一句话叫“鲁酒薄而邯郸围”,陆德明《庄子释文》解释说魏惠王“常欲击赵而畏楚救”,结果楚国因为鲁国进献的酒质量太差而攻打鲁国,一时也无暇他顾。
各主要诸侯国都已陷入战争,魏国似乎可以直接和赵国对决了。恰在此时,赵都邯郸突发变故。《竹书纪年》:“(魏)惠成王十六年(前354年),邯郸四曀(读yì),室坏多死。”“魏惠成王”是魏罃谥号的全称。《说文解字》:“曀,阴而风也。”邯郸应该是遭遇了一次超强龙卷风,结果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战国时期的建筑物多数是木制的,可以想见邯郸那无数亭台楼阁被狂风摧毁时的震撼场面,还有风暴过后的满城狼藉。
魏惠王听到这个消息后激动万分,这真是天助魏国!千载难逢之时,机不可失。于是发兵十万,兵围邯郸。
桂陵之战
赵国毕竟是实力雄厚的大国,邯郸城也颇为牢固,大难当前,赵国上下倒是众志成城,奋力抗敌。魏军轮番猛攻,也未能攻下邯郸,只好于城外修筑工事,准备打持久战。赵国派人前往齐、楚求救,齐、楚两国的策略不谋而合,都是允诺救赵,但就是迟迟不发兵,坐等赵、魏两败俱伤。
战事一旦迁延,不可测的因素就会越来越多。就在公元前354年,秦、韩之间的战争结束了。随后,秦孝公调集大军进攻魏国河西的军事据点元里(今陕西澄城南),大破魏军,斩首七千,并乘胜攻取魏国河西重镇少梁(今陕西韩城南)。
秦伐魏示意图
此时魏国无暇顾及秦国,魏惠王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邯郸前线,公元前353年,邯郸终于被魏军攻陷。赵成侯突围而走,他相信楚、齐一定会出兵,所以继续坚持与魏军作战。楚、齐两国见时机已到,果断出手。《战国策·楚策一》:“楚因使景舍起兵救赵,邯郸拔,楚取睢(读suī)、濊(读huì,河流名称)之间。”
魏、宋、楚交界示意图,图中(氵岁)水即濊水
《战国策·齐策一》:“邯郸拔,齐因承魏之弊,大破之桂陵。”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膑兵法·禽庞涓》对桂陵之战的过程有较为详细的记录。当时魏惠王派大将庞涓率兵八万攻打卫国,攻打卫国的原因不详,估计卫国肯定做了对魏国极为不利的事,魏国才会在对赵战争还未结束之时派出重兵收拾卫国。齐国派田忌、孙膑率兵八万救卫。
在孙膑的策划下,田忌先派遣两员有勇无谋的将领攻打城小而兵多的平陵(今山东曹县西北的安平陵),魏将环涂(《吕氏春秋》作“钻荼”)率军来救平陵,里应外合,击杀两员齐将。田忌又派遣轻装战车疾驰到魏都大梁附近袭扰,这一做法极大地激怒了魏惠王,魏惠王令庞涓迅速破敌。田忌再派出多支小股部队去接应车兵,使庞涓误认为田忌本部兵马已经所剩无几。所谓兵贵神速,庞涓要抢在齐军重新集结之前赶到田忌大营,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庞涓下令抛弃辎重,星夜兼程。结果齐军各路兵马都已按计划在庞涓的必经之路——桂陵(今山东菏泽市境内)集结并设下埋伏,最终“孙子弗息而击之桂陵而禽庞涓”。
桂陵之战示意图
战争转折点
桂陵之战后,宋军、卫军会合齐军包围了魏国襄陵(今河南睢县境内)。秦国继续趁火打劫,商鞅率兵包围魏国旧都安邑(今山西运城市境内),最终安邑降秦。魏国举国震动,开始修缮魏、秦边境的长城。同时魏国君臣也进行了反思:以一己之力对抗赵、齐、楚、秦四大国是否明智?
这时的魏国环顾四围,只有韩国可以结盟了。韩昭侯及其宰相申不害都精于权术,他们也打算和魏国结盟来对抗秦、楚。于是两国一拍即合,公元前353年,韩昭侯朝魏惠王于中阳(今河南郑州市东)。韩国自知国力不如魏国,因此尊奉魏惠王。公元前352年,魏惠王亲率兵马与韩国大军救援襄陵,大破齐、宋、卫联军。齐威王派人通过楚将景舍向魏国求和,景舍的大军就在襄陵附近,魏惠王顾忌楚军,于是许和,齐、楚撤军。至于景舍攻取的土地,魏惠王也就默认了,毕竟魏国现在的麻烦实在是太多了。
公元前351年,秦国的商鞅又带兵包围了魏国河西长城的要塞固阳,固阳守军投降。同年,秦国攻取赵国黄河东岸重镇蔺城(今山西吕梁市西)。考古出土了大量蔺城铸造的钱币和各类青铜器,可见其冶铸业十分发达。蔺城失守对赵国而言可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魏、赵两国的势均力敌,秦国不断地趁火打劫,再加上唐尚(《吕氏春秋》)、季梁(《战国策》)等名士在魏、赵之间奔走游说,于是在公元前351年,魏、赵两国讲和,魏惠王和赵成侯在漳水之上结盟,魏国将邯郸归还给赵国,持续了三年的“邯郸之难”结束。
最终赢家
三晋之间的内斗结束,开始一致对外。首当其冲的就是秦国,秦孝公被打得“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令于境内,尽堞中为战具,竟为守备,为死士置将,以待魏氏”。最后,商鞅亲自游说魏惠王,公元前350年,秦孝公与魏惠王在彤地(今陕西华县西南)会盟,魏国罢兵。
随后,魏国又将兵锋指向了齐国,战争的经过由于史料缺乏我们已经难以知晓,但战争的结果在《竹书纪年》有明确记载:魏惠王二十年(前350年),“齐筑防以为长城”。齐国最初修筑长城就是因为晋敬公十一年(前441年)以晋、越为首的诸侯联军攻打齐国,后来齐国在对三晋或越国的战争中,一旦处于劣势,就修缮长城。长城起到的防御效果还是很好的,以致公元前404年三晋逼迫齐国签订的和约中,专门有一条叫“毋修长城”。
《战国策》记载这一时期的魏惠王“伐楚胜齐,制赵、韩之兵,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一度雄霸中原。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