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景甜自曝父母吵架30年:活在父母阴影里的孩子,后来怎样了?

2022-02-25 12: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爸爸妈妈生下我之后,原本是好好爱着我的,之后他们吵了架就离开了,我和爷爷奶奶过……”

江苏泰州一位9岁的男孩轩轩在拨通110报警电话,向警员讲述身世背景时说了这样一句话,让人记忆犹新。

从孩子简单的话语里,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内心的孤独和恐惧,而更多的是对父母之爱的渴求。

原来,孩子父母因为闹矛盾发生争吵,怒气之下,把孩子留给了爷爷奶奶。

这天,房子里只留下他一个小小的身影,整个空间安静得可怕;空荡荡环境让人不知所措,深藏的恐惧便越来越深;惶惶不安之下,孩子拨打了110。

看完这个孩子的情况,深以为然。

多少父母在发生冲突时,只为了宣泄自己内心的情绪,却忽略了他们的言行是否会给孩子带来伤害呢?

他们看似很小的一举一动,都会在孩子心中种下一颗引爆弹,悄然无息地改变了孩子人生的底色。

孩子不是父母感情不和的“牺牲品”

这让我想起了那个孤零零坐在应急车道上哇哇大哭的4岁小女孩。

高速路上,过往车辆不断从她身边飞速驶过,异常惊险,直到好心的司机报警后,交警匆匆赶到,把她带回了执法站,耐心地安抚和开导。

报警人表示,孩子是被一对男女从车上放下来的。难道孩子是被故意丢弃的?

在民警千辛万苦地排查后,终于找到了“遗弃人”:孩子的亲生父母。

进一步了解后,夫妻俩人才说出实情:因为吵架怄气,怒气之下就把女儿丢在高速公路上了。

难以想象,如此言行的人如何配当孩子的父母呢!

有人说:“父母的脸色,是孩子整个世界的颜色。”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看到父母脸上的笑容,被父母丢在黑暗中的孩子,还少吗?

浙江宁波机场里,执勤民警捡到了一个2岁的小男孩。

民警调看了公共视频:一家三口进入候机楼,仅仅五分钟时间,当爸的坐飞机跑了,当妈的自己开车走了,独留孩子一人,站在冷风中徘徊,嚎啕大哭!

这五分钟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事后“惊现”的缘由让人震惊:两口子闹矛盾,各自都对孩子“你不管,我也不管”的态度,与对方置气,孩子就成了那个被扔下的“受气包”。

如此“人才”的父母,令人瞠目结舌!

甚至,在联系孩子父母的过程中,民警们曾轮番拨打这对夫妇的电话,2个半小时,20多个电话,竟然没有一个接通。

最终,是联系了孩子的大伯,才让孩子的不安有所缓解。一看到匆匆赶来的大伯,孩子就泣不成声地飞扑了过去。

虽然孩子最终回到了家,可是,曾经被父母丢弃的那一幕早已深深扎入在孩子的心里,不安和恐惧依然在悄悄地滋长。

父母之间的战争,孩子就是战火下的炮灰,无处可逃!

面对父母的争吵,

孩子心里在想些什么?

为了让民众了解孩子的内心,台湾现代妇女基金会曾策划了一个真人实境感受体验活动。

体验的参与者是随机邀请的路人,他们被带入一个提前布置好的家庭场景中,扮演故事中的孩子。

故事场景拉开,妈妈在陪着孩子做作业,一切还是那么宁静;爸爸回来的那一刻,平静消失了,双方开始争执:

“你为什么那么晚回来?是不是有外遇了……”

“为什么小孩还没睡觉,明天不用上课吗?我就是在外面应酬而已……”

此时“孩子”的脸色从一开始的轻松,变得不知所措,眼神中染上了不安和惶恐。

当父母之间的争吵愈演愈烈,战火也蔓延到了“孩子”身上:“爸爸妈妈要离婚了,你要跟谁?”

在“父母”喋喋不休的纷争和逼迫之下,“孩子”下意识地往沙发的角落里躲去。

甚至,还有的“孩子”恨不得立马站起来逃离这个令人窒息的空间。

走出房间后,体验者纷纷表示:

“被吓到了,很有压力!”

“很害怕他们真的分开,要被迫做选择。”

是啊,当父母发生冲突后,处在夹缝中的孩子,像是一颗橄榄球,被你争我夺;也像一颗躲避球,被推来推去。

无论结果如何,最后伤痕累累的往往是孩子。

《社会与个体关系杂志》曾发表过一项研究认为,在父母经常争执不休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情绪容易警惕、焦虑,性格会更加脆弱敏感,甚至会出现社交障碍。

研究人员对近百个9-11岁的孩子在进行了一系列心理评估后,将其分成了两组,去判断一组照片上的夫妻的情绪。

结果令人震惊!

父母关系和睦下成长的孩子,对照片中夫妻的情绪判断基本准确;而处于父母经常争吵环境下的孩子,却只能识别出两种情绪:快乐或愤怒。

甚至对照片中情绪不明显的,还出现了误读或分辨不出其情绪的情况。

细思极恐!

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在牵动着孩子成长轨迹的变化。

正如蒋方舟曾说:“大人世界的比例跟孩子世界的比例是不一样的。对大人而言,欠款几百万这种大事会让他濒临崩溃,可对孩子来说,爸妈是他的全世界,爸爸妈妈吵架就是天大的事,天都要塌了,那可是灭顶之灾!”

父母就是孩子成长中仰望的那一片天,当天暗了下来,孩子的世界该如何充盈着明亮!

最好的爱,是不让孩子无辜负伤

景甜在某访谈中讲述,从小,她就看到父母在吵架,你一句我一句,达到一个顶点后就爆发出来。

或者,她在自己屋里写作业,就能听到父母在另一个房间里吵得不可开交。甚至,她亲眼看过父母双方动手的场景。

父母激烈的相处方式,给她带来的是巨大的伤害和挥之不去阴影。

当主持人苏芒问:“你还相信爱情吗?”

景甜倏然陷入了沉默。

想起弗洛伊德曾说:“人的创伤经历,特别是童年的创伤,会对人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孩子是否会带着伤痛成长,往往取决于父母关系或家庭环境;

反之,那些轻快前行的孩子,也必定离不开父母的“大智慧”。怎么做呢?

1、父母的矛盾,不必让孩子看见

哈佛大学进行过对夫妻相处和孩子健康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父母经常吵架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大脑的海马体、扁桃体出现萎缩的概率会增加。

长此以往,孩子的情绪起伏更难以稳定,不仅会出现记忆力下降,学习能力退化的现象。

甚至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模仿父母的行为,容易与他人发生争执或导致攻击行为的出现。

因此,父母能给予孩子最好的保护是:减少冲突,有效沟通。

比如,尽量不带评价的描述客观的行为,表述自己当下的感受,解决问题时对事不对人,提出自己的要求、表达需求;提出对对方的期待。

2、及时补救,降低对孩子的伤害

想起《少年说》那个对着台下同学和父母说着“我觉得他们(父母)并不可爱”的男孩。

父母堂而皇之地打着“谁对孩子更好”的旗号争论不休,而带给孩子的是不安和愧疚:“如果我学习很好,习惯也很好,爸爸妈妈应该就不会吵架了吧。”

孩子一边感受着父母对他的疼爱,却又一边承担着父母“争吵的起因”的巨大压力。

父母双方对彼此的否定才是纷争的根源,孩子何其无辜。

父母争吵过后,孩子最需要的是来自父母的安抚,及时补救,是降低对孩子的伤害最好的方式。

请蹲下身来,与孩子及时沟通,让他们明白:父母吵架,并不是他的错!

《为何家会伤人》中有一句话:“成熟的父母不会在第一时间会处理孩子的问题,他们会先处理孩子的感受。”

孩子如同园中的花草,狂风暴雨会使其凋零折落,而煦雨暖阳才能使其摇曳生姿!

参考文献: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自驱型成长:如何科学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律》

-END-

策划:M T

作者:小宇宙

编辑:雪梨

(文中部分图片均来源网络,侵权可联系删除)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