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复旦教授孙科志:韩国政治版图中的地域分异是如何形成的
5月10日早上8点,韩国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将文在寅当选为第19届韩国总统的证书正式交给共同民主党的事务总长安圭伯,这样韩国第19届大选即所谓玫瑰(蔷薇)大选终于尘埃落定,韩国也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次的韩国大选中,进步与保守两大势力对立明显,这种政治格局是如何形成的,有何历史背景?就此问题,澎湃新闻记者采访了复旦大学韩国史教授孙科志。
第19届韩国总统文在寅“对于这次选举结果,韩国的东亚日报刊文称基本反映了‘烛光’民心。自从去年前总统朴槿惠被弹劾的案件移至宪法裁判所(宪法法院)后,韩国民众每周末在光化门世宗广场举行烛光集会,要求朴槿惠即刻下台,这一烛光集会持续了数月之久,吸引了大批民众参与。3月初,在宪法法院作出判决前夕,东亚日报进行的舆论调查中有78.5%的受访民众认为宪法法院应该通过弹劾案。而在这次选举中,赞成弹劾案的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文在寅(41.1%)、国民之党候选人安哲秀(21.4%)、正党候选人刘承旼(6.8%)和正义党候选人沈相汀(6.2%)的得票率合计为75.5%,故东亚日报有此一说。但从选举过程和主要候选人的文在寅和洪准杓(24%)的得票情况来看,说这一次韩国大选是保守阵营和进步阵营的对决一点儿也不过分。”孙教授说,“有意思的是朝鲜的《朝鲜新报》也刊文称文在寅的胜选终结了韩国9年保守政权的历史。”
那么,进步与保守势力的对立在韩国政局中是如何形成的呢?几年前孙教授曾写过一篇题为《金大中政府的政治遗产》的博文,提出“‘进步’与‘保守’的对立是金大中政府最大的政治遗产,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将对韩国的政局和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孙教授说,在金大中执政之后,韩国社会对内方面就调整国内政治经济结构、改变政商勾结的惯习,在对外方面就改善南北关系,即与朝鲜的关系、缓和长期以来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方面产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和对立,形成了所谓的进步与保守的阵营,进步和保守阵营力量的此消彼长对韩国的政治进程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仅从韩国的大选来看,金大中政府之后的历届韩国大选即第16~19届大选中,主要候选人得票率相差最大的现象出现在2007年的第17届大选和刚刚结束的第19届大选,在第17届大选中,保守阵营的李明博得票率为48.7%,而进步阵营的郑东泳的得票率为26.1%,两者相差22.6%;而在第19届大选中进步阵营的文在寅的得票率为41.1%,保守阵营的洪准杓的得票率为24%,两者相差17.%,而这两次选举都是执政权在保守阵营和进步阵营之间实现交替的选举。而在第16届大选和18届大选中,进步阵营和保守阵营的主要候选人最终得票率则非常接近,在第16届大选中,进步阵营的卢武铉得票率为48.9%,保守阵营的李会昌得票率为46.6%,两者相差只有2.3个百分点;在第18届大选中,保守阵营的朴槿惠的得票率为51.6%,进步阵营的文在寅的得票率为48%,两者相差也只有3.1个百分点,而这两次选举都没有实现执政权在进步和保守阵营之间的交替。当然影响主要候选人得票率的因素很多,但从过去的选举中我们不难发现韩国社会这种进步阵营和保守阵营的对立现象。
另外,孙教授还指出,在韩国的政治版图中,进步阵营和保守阵营体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在前述提到的历届大选中,进步阵营的候选人总是能得到湖南地区(指全罗南道、全罗北道和光州广域自治市)选民的支持,而保守阵营的候选人则更受岭南地区(指庆尚南道、庆尚北道和大邱广域自治市、釜山广域自治市以及蔚山广域自治市)选民的青睐。
韩国行政区划图“在2002年的第16届大选中,进步阵营的主要候选人卢武铉在湖南地区的得票率分别是93.38%、91.58%和95.1%,而在岭南地区的得票率则分别为27.08%、21.65%、18.67%、29.85%和35.27%,而保守阵营的主要候选人李会昌在湖南地区的得票率分别是4.62%、6.19%和3.57%,而在岭南地区的得票率则分别为67.52%、73.46%、77.75%、66.74%和52.87%。而2007年的第17届大选的情况是,进步阵营主要候选人郑东泳在湖南地区的得票率分别是78.65%、81.6%和79.75%,而在湖南地区的得票率则分别为12.35%、6.79%、6%、13.45%和13.64%,而保守阵营的主要候选人李明博在湖南地区的得票率分别是9.22%、9.04%和8.59%,而其在岭南地区的得票率则分别为55.02%、72.58%、69.37%、57.9%和53.97%。在2012年的第18届大选中,进步阵营的主要候选人文在寅在湖南地区的得票率分别是89.28%、86.25%和91.97%,而在岭南地区的得票率则分别为36.33%、18.61%、19.53%、39.87%和39.78%,而保守阵营的主要候选人朴槿惠在湖南地区的得票率分别是10%、13.22%和7.76%,而在岭南地区的得票率则分别为63.12%、80.82%、80.14%、59.82%和59.78%。最后我们再看看刚刚结束的第19届大选的情况,在这次选举中,进步阵营的主要候选人文在寅在湖南地区的得票率分别为59.9%、64.8%和61.1%,而在岭南地区的得票率分别36.7%、21.7%、21.8%、38.7%和38.1%,而保守阵营的主要候选人洪准杓在湖南地区的得票率为2.5%、3.3%和1.6%,在岭南地区的得票率则分别为37.2%、48.6%、45.4%、32%和27.5%。这次大选中文在寅在岭南地区得票率的上升应该与保守阵营对前政权的失望有关,在湖南地区得票率有所下降应该与安哲秀的“搅局”有关。虽然由于每次大选中各种影响因素有很大差异,但从大选中进步阵营和保守阵营在湖南地区与岭南地区的得票率我们可以发现,进步阵营和保守阵营的这种地域特色还是泾渭分明。”
在韩国的政治版图中,除了泾渭分明的湖南地区和岭南地区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地区即湖西地区(忠清南道、忠清北道、大田广域自治市和世宗特别自治市,世宗市是2012年才正式成立),在进步(湖南)与保守(岭南)对立的情况下,湖西地区的选票就显得至关重要,哪一个阵营获得湖西地区的支持,其胜选的概率就高。
那么,韩国政治版图中这种进步与保守的地域特色是怎样产生的呢?孙教授说,要回答这一问题,还得从韩国的地域感情对立谈起。而在韩国谈到地域感情的对立,其实就是指湖南地区和岭南地区的对立,至于这种地区对立起始于何时,韩国各界有着不同的看法,但至少这种对立在上世纪中期就已存在。此后这种地区感情的对立被一些政治人物所利用,以谋求自己的政治利益,因为从选民的人数来看,岭南地区的选民人数占绝对的优势。以1997年大选为例,岭南地区的选民人数为720万名,而湖南地区和湖西地区的选民人数分别为330万名和250万名,加起来也没有岭南地区的选民人数多。由于大韩民国政府建立之后的总统主要是出身于岭南地区,在国家发展政策特别是发展政策上向岭南地区倾斜,国家投资的大型企业都集中在岭南地区,甚至财团投资也大多集中在岭南地区,这使得岭南地区的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而湖南地区则在很多方面受到歧视,甚至公路、铁路的修建都会绕过湖南地区,导致其基础设施落后、工业发展缓慢,经济只能以农业为主,这样就导致湖南地区民众对执政阶层和国家政策严重不满,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湖南与岭南的感情对立。孙教授说:“这种感情的对立体现在韩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上世纪90年代初我在韩国做留学生,教我们韩国语的老师就告诉我们,在韩国电视剧中,一般讲全罗道方言的,都是下层劳动者,而讲庆尚道方言的则多是政府高官或大财团老板。而这种感情对立在大选中也有体现,在岭南出身的金大中参加的历届大选中,其在湖南地区的平均得票率均超过90%,而在岭南地区的平均得票率只有10%左右。”
“金大中执政后也意识到了这种地区感情对立的严重性,采取多种措施来消除这种感情对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继金大中之后执政的卢武铉也同样重视这一问题,2007年在纪念6.10民主抗战20周年时发表的演讲中表示‘决不能让地域主义复活’。在此后的韩国社会中,地区感情对立逐渐弱化,一旦有人敢利用或重新挑起这种对立就会受到全社会的鄙弃。虽然地区感情对立已经弱化,但是代之而起的却是所谓进步与保守的对立,这一对立因前总统朴槿惠弹劾案而进一步加剧。如何消弭韩国社会的这种对立将是韩国政治家面临的严峻挑战。”孙教授说。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