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海南儿科医生遭遇“用人荒” :有人8小时看百名患儿

工人日报
2017-05-14 10:06
绿政公署 >
字号

每到坐诊时间,海南省妇幼保健院的儿科医生陈静都会早早出门。

早上提前1个小时上班,下午推迟1个小时下班,中午取消午休时间,可一天下来,她就像打仗一样。

其实,海南省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的5位儿科医生,几乎人人像陈静一样,每天超负荷运转着,有的甚至一天门诊要接待100余号病人。海南儿科医生超负荷工作的背后,是目前医疗系统面临的一个全国性现象:儿科医生荒。

据《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数据,近5年来,中国儿科医生总数从10.5万人下降到10万人,平均每1000名儿童只有0.43名儿科医生。儿科医生紧缺,成为从业界到普通百姓的痛点。

全面两孩政策放开后,儿科医生的紧缺将进一步加剧。在海南,这种紧缺状况尤为明显:海南有儿科执业医师551名,而0~14岁儿童数量为176万,平均每名儿科医生要承担起近3200名儿童的健康

从早上7点到晚上7点,她看了103名患儿

早上7点半,陈静的诊室外已经挤着一长排患儿家长。

尽管还不是资深的专家,但陈静每天仍然要面对至少五六十个来自海口和其他各市县的患儿家长。

“这段时间算好的,去年入冬,海南儿科全线爆棚,直逼医院承受极限。”她清楚地记得,去年入冬,海南忽冷忽热再加上阴雨天,前来就诊的患儿一拨又一拨,那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7点,她看了103名患儿。“下班后,根本开不了车,精神太紧张,人太累,脚连踩油门的力气都没了。”

在儿科工作了11年,陈静上了9年夜班,每四五天一次,从下午4点半到第二天早上8点。每次值夜班的医生只有1位,高峰时,她要面对七八十名病人。“下夜班后,动都不想动,和着衣服在值班室里睡一觉才缓过来。”

这样的工作强度,意味着没有8小时工作的概念。不少医院的儿科规定,24小时值班的医生,第二天上午还需要出门诊,连续工作会超过28小时。“周末不能放下所有工作去休息,就算不当班也要转一下病房。”陈静苦笑。

高压力让不少人选择逃离。这让儿科医生短缺的情况雪上加霜。2016年,陈静有2个同事辞职。可招聘儿科医生却一直是该院的难题。近几年,海南省妇幼保健院几乎每年都进行招聘,而且是面向全国的,但经常“无功而返”。

留不住人,招不来人,导致儿科医生极度缺乏。

海南省妇幼保健院人力资源部林云燕给记者提供的一组数据,反映出目前海南全省儿科医生紧缺的现状。

儿科医生短缺是全国性问题,在海南,这种紧缺状况尤为明显。据统计,海南各医院儿科年门急诊406.3万人次,占全省医疗机构门急诊的12.8%;儿科住院人数9.49万人次,占全省住院人数的9.8%,与此相反,儿科执业医师551人,仅占全省全部医师比例的约4.56%。

“照理说,城市里的三甲医院,医学生削尖脑袋也要进,但儿科是例外,这是医学生最后的选择——其他科室都进不去,没办法了才去儿科。更有人甚至宁愿回县医院干别的科,也不干儿科。”林云燕很无奈。

压力大、委屈多、收入少

10点50分,工作将近4小时的陈静第一次起身,她要为几名患儿做激光治疗。“孩子一会儿还上课呢!”“孩子要验血还没吃饭。”“你们为什么要加这么多号?”……焦灼等待的家长们经常抱怨。

有时,走廊里,家长的抱怨声、孩子尖厉、无休止的哭声达到的高分贝,让儿科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景观。

“一天下来,脑子都是蒙的。”有科室医护人员说。

实事上,超负荷工作,委屈多、收入少,导致儿科医生“稀缺”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

儿科被称为哑科,孩子不善表达,病情变化又快,且不配合治疗,多数情况下需要医生根据丰富的经验和孩子的病征来判断病情,误诊难免,风险和压力极高。

一般小孩生病至少都是父母陪同,更有甚者还出现父母加上4位老人一同前来的情况。“现在一个小孩生病,后边往往站着6个家长。医生不但要反复回答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各种询问,且小孩病情稍有变化,脾气急躁的家长就会情绪激动,甚至拳打脚踢。”陈静粗略计算,科室里有三分之一的医护人员被推过、打过。

与其他科室的医生相比收入待遇不高,也是儿科医生面临的现实困扰。

一名不愿具名的市级医院儿科医生坦言,同本院其他成人科室相比,如妇产科、普外科等,和她同资历的医生,每月收入都要比她多出两三千元左右,收入与付出完全不成正比。

压力大、委屈多、收入低,导致儿科医生越来越“稀缺”。

海南省妇幼保健院儿科医生邢凯慧告诉记者,她本科和研究生读的都是儿科,本科的时候,儿科的两个班有79个学生。毕业后,30个男生全部转到外科等领域。女生则有很多转到妇科等领域。最后,两个班的学生从事儿科的只有约20人,占25%左右。

医生待遇低、工作强度大,患者就医体验差,医患矛盾突出,这样的恶性循环让医学生对儿科望而却步。

寻求破解之道刻不容缓

中午1点10分,医院儿科门诊的楼道里仍然挤满家长。护士走进诊室,拦住还在排队的患者说:“看了一上午了,医生要吃饭了。”但32分钟后,陈静才结束了一天的看诊。

她坐进隔壁不到10平方米的休息室里,和2个医护人员挤在一起,往嘴里塞了一口方便面,此时面条已经提不起来,这是护士1小时前为她泡好的,也是她多年来的午饭。

“儿科医生不需要同情,哪个科室的医生都辛苦,可随着二胎时代的到来,这些问题确实值得有关部门重视。”陈静说。

事实上,海南主管部门显然已经意识到了儿科“医生荒”的严峻,努力多举措试解儿科医生紧缺之急。

“定向培养,也许是个救急的办法。”海南省卫生计生委妇幼处有关负责人说。

2015年,海南省首批80名“农村订单”免费医学生毕业将赴乡镇医院工作。同时,为加强海南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更好地满足农村居民健康需求,从2014年起开展乡村医生订单定向免费培养项目。

该负责人认为,像培养乡村医生一样,订单式培养儿科医生是目前看起来最可行的办法。

“儿科医师紧缺是全国普遍性问题,建议国家层面在有条件的高校单独开设儿科专业,并向海南等偏远省份定向培养儿科医师。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加大儿科的招生规模。”在陈静看来,在呼吁医学院校恢复举办儿科专业的同时,相关专家也希望对儿科医生给予尊重理解、并在薪酬分配上有所倾斜。

与此同时,由于这些年儿科萎缩,现有儿科医生集中在三甲医院,社区、二级医院的力量有待开发。

“让患有常见病、多发病的儿童在家门口的医院就能享受儿科医院同等的医疗服务,可以免去了患者在各大儿童专科医院长时间等候之苦,也能缓解儿科医生短缺的矛盾。”陈静说。

为破解“儿科荒,此前,海南省妇幼保健院已与海南医学院提出战略合作,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便是希望海南医学院能成立儿科专业,成立妇幼健康研究所。有关部门还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优先投资举办儿科相关的医疗机构,允许社会力量与公立医院以特许经营委托管理等方式新建儿童医院。

(原文题为《海南儿科医生遭“用人荒” 压力大、委屈多、收入少》)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