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红酒与鳟鱼救得了拉美经济吗

欧阳俊/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研究中心特聘教授
2017-05-12 12:35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5月2日,阿根廷总统马克里兴奋地在推特上表示:与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会面,阿根廷中小企业现在可以在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上开始贸易。阿根廷人盼望通过天猫拓展中国市场的急切心情可见一斑。当天,阿根廷政府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指定天猫等阿里巴巴平台成为阿根廷葡萄酒及其他农产品在中国的官方营销渠道。

拉美商品进入寻常百姓家

一时间,“阿根廷总统要上天猫卖红酒”的消息占据了许多中国网站头条。借此机会,阿根廷红酒以及鳟鱼、牛羊肉等农副产品开始进入中国消费者的视野,成为普通百姓的热门话题。

其实,阿根廷本就是重要的新世界产酒国,有着悠久的葡萄种植和酿造历史。就产量而言,阿根廷居世界第五、南美第一,与美国基本相当,是智利的四倍。就出口量而言,阿根廷排名世界第十。2014年,阿根廷出口葡萄酒2.6亿升,出口收入7.36亿美元,远销11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加拿大和英国是阿根廷葡萄酒主要出口市场,分别占其葡萄酒出口总收入的36.0%、10.3%和8.4%。同期,阿根廷向中国出口葡萄酒价值1700万美元,仅占其出口2.4%。

目前来看,中国算不上是阿根廷葡萄酒的传统市场。但毋庸置疑,只要有适当的贸易渠道和有效的宣传推广,随着中国消费者对阿根廷商品的熟悉,完全有可能增加对门多萨葡萄酒、利迈河鳟鱼、潘帕斯牛羊肉的消费。

这样的故事,未来在中国和拉美国家之间将不断出现。近几年,许多拉美国家比以往更主动接近中国。巴西、秘鲁领导人首次出访就来到了中国,马克里、巴切莱特也很快将出现在北京“一带一路”高峰论坛。

拉美对中国寄予希望

拉美国家急于接近中国,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方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拉美经济的固有缺点被无限放大,时至今日仍泥潭深陷,处于债务危机以来最漫长的低谷期。2016年,拉美GDP下降了1.1%,连续第2年出现衰退,降幅较上年扩大0.8个百分点。同期,拉美人均GDP占世界平均水平的比值由2011年的96.6%下降至80%左右。这意味着,过去几年拉美人民生活水平较之世界其他地区出现了实质性下降。

另一方面,美国作为拉美近邻和最重要的经济伙伴,最近不仅无暇顾及他们的需求,而且因为特朗普执政后坚持“美国优先”,无形中更令拉美国家感受更大的压力和不确定性。国际贸易政策从自由转向公平,环境能源政策从严格转向宽松,移民就业政策从宽容转向严苛,特朗普推出的政策调整和体制改革,短期内都会不同程度地恶化拉美国家外部经济环境,加大拉美经济复苏的难度。

当然,拉美国家主动接近中国,更因为他们希望中国可以替代美国,帮助其走出当前困境。今年3月,“太平洋联盟”轮值主席国智利邀请中国参加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高级别对话会,虽然未明确指出但拉中国加入以避免TPP因美国退出而胎死腹中的意味非常明显。

拉美国家愿意对中国寄予希望,因为他们曾从中国经济发展中受益。2014年超级商品周期结束之前,中国对于能源、矿产和农产品需求的迅猛增长,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位运行,拉动拉美经济长达十数年的繁荣,拉美贫困状况得以大大缓解。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高度重视与拉美合作,去年继2008年之后发布了第二份《中国对拉美和加勒比政策文件》,为双边经贸合作指明了方向。政治层面的协调合作为经贸合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目前,中国已成为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是拉美重要的外部资金来源。但是,如果仅仅依靠类似红酒的贸易,阿根廷乃至整个拉美有可能会失望,实现不了与中国合作的一些初衷想法。

不要让美酒承载过重期待

拉美经济问题在于其自身经济结构。如伊比利亚和拉美研究中心主任玛莱斯教授所言,时过境迁,环境发生了变化,“T时刻的Win-Win合作,在T+1时刻可能会变成Win-Lost”。“超级商品周期”在促进拉美繁荣的同时,抑制了制造业的发展,为今日衰退埋下了祸根。

强劲的需求、高企的价格,吸引资源流向初级产品部门,同时使得本币币值持续走强,削弱了制造业的竞争力,导致制造业投入严重不足。一旦“超级商品周期”结束,大宗商品价格进入下降通道,就没有新的可供出口的产品弥补空缺,经济在谷底运行时间将无限延长。可以说,拉美经济复苏乏力最根本的原因并非世界其他国家对其产品的需求不足,而在于其生产可贸易产品的能力不足。

仍以阿根廷红酒为例。一般而言,葡萄酒的产量是稳定的,很难在短时期内迅速扩大产能。如果考虑到葡萄酒客户对风土的要求,如果要保持品质和价格,还不能盲目扩大产能。更何况,当年产量还要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因此,对阿根廷红酒业而言,即使短时期内中国需求出现增长,其意义也很有限。阿根廷每年生产的葡萄酒,83%供国内消费,只有17%供出口。据有关机构数据显示,阿葡萄酒人均年消费量为24升,是除欧洲国家外人均葡萄酒消费量最大的国家。由于生产能力有限,扩大对中国的出口,或是挤占国内消费,或是挤占对其他国家的出口,并不会明显拉动经济增长。

这样的情况,可能会在很多拉美对华出口的商品中出现。即使中国想扩大自拉美的进口,短时间内也很难找到更多可以进口的制成品。

让中国的资金和技术发挥更大作用

拉美经济出路也许在于,改变资源和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提升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地位。为此,拉美需要努力引进外部资源,增加制造部门投入,提高国际竞争力,扩大生产能力。比如阿根廷红酒,热爱者称其为“舌尖上的探戈”,赞扬其具有独特的风味,但其价格远低于法国葡萄酒。如果价格能达到邻国智利水平,阿根廷红酒出口收入就可以增加一倍。在这方面,中国有技术、有资金,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事实上,中国制造企业对于投资拉美也非常感兴趣。联合国拉美加勒比经济委员会研究显示,中国对拉投资项目最多的是制造部门。不过,这些制造项目投资规模都很小,只占中国对拉投资总额的10%左右,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尚未不明显。这一现象出现,既因为中国企业投资拉美主要意在当地市场,也因为中国投资者对当地投资环境存在担忧。

一方面,部分拉美国家政局不稳、治安恶化,使得项目难以按计划推进,加大了项目投资风险。同时,在用工、用土、结汇等方面的限制,使得企业难以更有效率地配置资源,又增加了项目投资成本。

另一方面,部分当地媒体存在某种偏见,不仅在合法合规、社会责任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对中国企业要求十分苛刻,甚至无中生有地歪曲、诽谤中国企业的正常经营行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中拉双方共同努力。只有上述担忧得到有效化解,中国企业才可能从长远考虑在拉投资项目,愿意在工业领域特别是重工业领域投入更多资源。

结语

即使阿根廷的马尔贝克果香浓郁、体验独特,但葡萄酒贸易依然很难在短期内载动各方的期望和要求。贸易的初始意义本就在于让居住在不同地方的人们互通有无。如果相距遥远的人群能因货物分享彼此生命和生活的感受,比如通过阿根廷的红酒享受到南美独特气候和风土孕育的精华所能创造出的快乐,从而达成更多的共识和互信、促进更多的合作和创造、激发更多解决各自问题的方案,那将是贸易带来的额外喜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