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加强交通稳静化设计,提升城市软实力
上海人口密度高,交通流量大,交通稳静化对于营造安静、安心、安全、和谐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球宜居城市均非常注重交通稳静化设计,通过街道管理与交通稳静化设计等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起到改善出行安全、优化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质、凸显城市文明、展示城市风尚、增加城市魅力的作用,也是进一步提升城市软实力的有力方式。
出行环境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交通发展经历了从人车混行、人车分离到人车共存的过程,与之相对应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和设计方法也发生多重转变。在城市建设用地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发展的新阶段,面临着城市动脉网络快速蔓延、汽车保有量日益增加等挑战。如何确保城市出行不偏离公平、安全、高效和环境效益的目标,是当代城市管理的重要议题之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对于新时期的城市工作明确提出向着可持续性、宜居性的方向发展,上海为贯彻落实这一内容也在推动城市转型发展。《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提出“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的城市发展目标。上海作为城市文明度高、城市管理有效的超级大都市,需要进一步提升出行环境稳静化设计与管理水平,促进城市总体规划目标的更好实现,更加彰显时尚之都、设计之都的独特魅力。
世界各大城市交通稳静化设计的国际经验
交通稳静化(traffic calming),又称为交通宁静化、交通安宁化、交通静化等。其理念主要由三个密切相关的概念发展而来:一是完整街道,为保障道路上所有出行者的公共通行权;二是慢行交通,深化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使用者的路权保障;三是人车分流,在风貌区层面率先划分保障慢行交通的有效措施。国内对于交通稳静化的设计管理研究十分缺乏,需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上海历史风貌区具有良好的综合条件和实施基础。
图1 交通稳静化设计的景观色彩干预(悉尼) 本文图表均由作者提供
国外对交通稳静化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成熟经验:凯恩斯(2015)提出,设立每小时20英里(≈32.186km)的区域和限制是通过减少事故和改善公共健康的有效手段。伯艾里(2014)指出,当行人穿过街道等待时间更短的时候,会有积极的评价。Lee(2013)的研究结果表明,交通稳静化对于交通性能、环境和公共健康具有有用性和实用性。O'Connor(2021)从城市景观色彩干预的角度出发,以“战术都市主义”(tactical urbanism)为切入点,对建筑环境进行低成本的改造,为城市环境挑战提供解决方案。Kevin Y.K(2021)通过研究得出,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处于高度危险之中,应降低车速限制,并实施交通稳静化措施(例如减少车道),让行人减少穿越车道。
图2 街道路面颜色设计
表1 世界各国出台的“交通稳静化”基本设计手册
政策建议
上海历史风貌区交通稳静化设计可借鉴国际经验,由政府主导、分类推进,由点、线到面分步实施,针对历史风貌道路进行符合实地情况的设计管理提升,倡导多种交通方式共享的风貌空间设计,加强对交通稳静化设计的实践探索。相关思考与建议如下:
第一,采用多种形式,限制车行速度。限制车辆的通行速度是稳静化措施中调节路权的手段。可以通过物理措施和非物理措施来限制车行速度。除了限速标识外,在街道上设置减速路凸等物理设施,能进一步提高司机注意力,降低车辆速度。
图3 街道中央减速路凸和贯通的骑行车道
第二,鼓励绿色出行,提升路线安全。提升步行、自行车路线的贯通性、完整性和安全性,提供完整、安全的行车环境与行车路线,通过交通稳静化设计管理,发挥最大综合效益。
第三,改变路面材质,丰富路面色彩。通过改变街道路面材质,可以降低车型速度、丰富路面肌理。丰富街道色彩,营造充满活力和新鲜感的出行体验,美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分层使用色彩的方式能增强区域吸引力,加强视觉定义区域,结合历史风貌道路的色彩和设计主题来支持文化多样性,活跃城市空间。
图4 改变路面材质降低车行速度
图5 街道交叉口的色彩设计
第四,明确区域范围,新增慢行活动。结合城市微更新、高品质公共空间改造、历史风貌品质提升等,增加更多活动空间。按照城市不同区域的交通状况和实际需求,进行区域性、个性化交通稳静化设计。
(作者吴文治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副教授)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