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影像中的江南丨《林家铺子》“30年代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原作者:谢汶君
注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林家铺子》由茅盾同名小说改编,夏衍编剧,水华导演。故事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中的一个江南水乡,围绕“林源记”与不同阶级之间的种种矛盾,向现代观众展示出一个具有民族美学特色的江南古镇叙事空间,还反映出“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社会现象,折射出祖国未统一时战争年代下的世道艰难。
节选自电影《林家铺子》
《林家铺子》作为新中国电影史上一部杰出的经典电影作品,在视听语言上运用特殊的手法将时代以及时代中的各种角色凸显出来,也以平铺直叙的艺术方式将水华导演心中的中国展现出来,强调现实主义。正所谓“30年代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林家铺子》不仅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矛盾,折射出那个年代的社会风貌,还用隐晦却直白的方式体现出了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含蓄”韵味。
在《林家铺子》中,导演水华基本上运用的都是平视的角度去展现这一个江南水镇中发生的事情以及人物间的交流。平视的角度讲究的是一种客观呈现,不带有主创的个人感情,因此是直接明了地向观众展示故事。例如在开头片段中,导演水华先用一个长镜头加平视角度的构图来呈现了所有故事发生的地点——某一个离上海不远的、河道纵横的江南水镇。从画面中能够看出来的就是当地的地质条件和简单的交通运输工具,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江南水乡的诗意特色。
节选自电影《林家铺子》
在人物交流的场景中,也基本上都是位于观众平视的角度。例如在影片开端林明秀在学校听见同学们背地里讨论国内抗战的事情,导演不采用含有个人主观感情的拍摄角度,使观众就像处在当时的时代环境中,具有身临其境之感。
节选自电影《林家铺子》
影片中唯一带有主观意图的俯拍角度是在林老板从钱庄走出,天空灰暗,飘着雪花。这个片段并没有直白的台词,但表达的情绪是林老板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显得十分渺小,给观众压抑且无可奈何的心理影响,正如置身于那个黑暗的战争年代一样,老百姓生活于水火之中。导演打破全片客观呈现的立场,以含蓄的艺术原则强烈地体现出当时的人民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无力感。
节选自电影《林家铺子》
在《林家铺子》中,通过渲染场景氛围来体现人物心情的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用大量的中近景镜头来体现影片中角色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复杂的心理活动。例如朱三太找林老板讨钱时,导演并非使用大特写来近距离观察朱三太的神态,而是将她放置于“林源记”店面中,而且将朱三太和林老板同时放在一个画面中,体现出债主和债户的社会关系,朱三太焦急讨钱和林老板不想还钱的心理被同时体现出来。
节选自电影《林家铺子》
影片中所具有的江南风情、民族化美学特色和隐喻的社会意义都离不开“含蓄”。茅盾的写作风格是深沉的,在电影《林家铺子》中也得到了较好的还原,导演水华利用塑造整体的场景氛围来烘托茅盾笔下的深刻内涵。影片的首尾两个长镜头相互呼应,从开头慢长镜头的江南古镇呈现作为开端,依次展现“小桥、流水、人家”,让观众知道这是所有故事的起点;
节选自电影《林家铺子》
结尾处,林老板带着林明秀乘船出逃,影片最后一个出现的镜头就是船夫在划桨,乌篷船在水面上越来越远。虽然故事在此处戛然而止,但是其中人物角色的人生和国家的命运仍在随着历史这条长河前进着,镜头语言将人、家、国的命运紧密相连,将个人命运如浮萍般的颠沛流离融入进大时代社会背景中,将深沉浓烈的情感化作滔滔不绝的河流,使观众从一个个具有深意的空镜头中感受出民族美学的含蓄和意犹未尽。
节选自电影《林家铺子》
导演水华在体现商家之间相互竞争以及“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社会现象也是含蓄的。
其中,最耐人寻味的是“林源记”与“裕昌祥”两个店铺的镜头呈现。两家店铺门户相对,中间相隔的古街非常狭窄,因此地理位置的巧妙使得两家店的老板和店员既能相互打探,又能相互竞争。导演水华在影片中放入了大量两家相互试探竞争的镜头,不过由于主人公是“林源记”,所以常常是从“裕昌祥”的角度来观察“林源记”的生意动向,以此从侧面体现出“林源记”的命运浮沉。
不过导演的巧妙构思,让观众能够感受到两家店铺之间明争暗斗的心理活动,也为后来“林源记”破产,“裕昌祥”这条“大鱼”最终吞下“林源记”埋下伏笔。导演以相对的视角来观察一家店铺的荣辱生死,不仅符合现实生活中事物发展的逻辑,也更能让观众感受到,正是因为“林源记”周围危机四伏:商业竞争对手近在咫尺地压迫、卜局长欲强娶林明秀、党部追捕林老板,所以这一家人才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况,只能无奈出逃。
节选自电影《林家铺子》
影片的整体格调便是含蓄内敛的,充满了江南风情当中的人文气息。与之前默片时代的呈现风格不同,《林家铺子》没有夸张的语言,只有细软的吴侬小语;也没有频繁利用特写来强调某一事物,而是多次利用中景来凸显出人物和环境的关系——因为人的命运走向,往往都是由时代和社会环境所决定的。在现代观众看来,《林家铺子》是对当时社会一个小家庭生活面貌最大程度的还原,它的种种悲欢离合,都离不开个人对命运的选择,也离不开国家时局反馈到小人物上的影响。水华将大时代的变革与小人物的浮沉交织在一起,唤醒了深深埋藏在国人骨子里“家国一体”的儒学情怀,就像宗白华先生所说,“写出代表人性、人民性的新诗”。
参考材料:
[1] 祝洁,刘健.电影《林家铺子》的视听语言分析.[J].电影文学.2015(2):75-77
[2] 王刚,中国电影中江南古镇影像小议——以《林家铺子》为例.[J].传播力研究.2018,2(27):75
[3] 马德波,典型的魅力:影片《林家铺子》回顾.[J].电影艺术.1992(03)
[4] 侯丽俊,从戏剧到电影:《林家铺子》在电影纯粹化方面的贡献.[J].电影评介.2017(03):40
[5] 刘亭,1959年:中国电影民族化美学的高峰.[J].当代电影.2016(02):120
影片信息:
《林家铺子》(1959年上映),根据茅盾的同名小说改编,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水华执导、夏衍编剧、谢添等主演。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