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北京冬奥会|解密首钢园的破圈“密码”
原创 工人日报摄影部 工家视界
2022年2月9日,北京冬奥会首钢滑雪大跳台,比赛选手与首钢园冷却塔上的冬奥会会徽。
百年首钢“牵手”北京冬奥,二者组合后所产生出的“化学反应”,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屡屡登上热搜,也为各国运动员留下了深刻印象。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说:“它实现了竞赛场馆与工业遗产再利用、城市更新的完整结合。”而首钢园华丽转身的背后,映衬的是众多首钢职工的努力和付出。
|工人日报记者 王伟伟 刘金梦 摄影报道
2021年12月18日晚11时,北京首钢滑雪大跳台,韩冬(图中)和工作人员正在查看造雪情况。与其他雪上场馆不同,首钢滑雪大跳台是北京冬奥唯一坐落在城区的雪上竞赛场馆。由于北京城区白天气温高、降温晚、寒潮短,只有在深夜至凌晨才能达到造雪的要求。
2022年2月15日下午,随着中国队选手苏翊鸣的最后一跳并成功夺冠,首钢滑雪大跳台场馆运行团队山地运行经理韩冬一直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了下来。他说:“完美收官,我们终于交出了自己的答卷。尤其是能亲眼见证中国队选手谷爱凌、苏翊鸣在这里夺冠,感觉一切都值了。”
2022年2月8日,中国队选手谷爱凌身着印有金龙图案的比赛服亮相首钢滑雪大跳台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现场。
2021年12月18日晚,首钢滑雪大跳台的工作人员正在讨论雪道的造雪情况。
韩冬说:“作为首钢人,我们每天要做的不是最好,而是更好。”从首次造雪到配合外国专家塑形,从赛道安全防护器材的安装调试到赛时运动员接驳服务,每一项工作,韩冬和他的团队都希望做到完美。
2021年12月18日傍晚,工作人员正在布置首钢滑雪大跳台,为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做准备。
2021年12月30日,北京首钢园,即将进入闭环管理的韩冬正在查看相关信息。
2022年2月9日,北京首钢滑雪大跳台,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上,一名选手高高跃起。
韩冬和团队所追求的“完美”,在各国记者的镜头里得到了印证。
老首钢废弃的冷却塔,是原首钢电力厂的配套设备,一直运行到首钢老厂区钢铁主流程停产。北京冬奥会比赛期间,当转播人员、摄影记者把“长枪短炮”对准运动员腾空的身姿时,发现可以与冷却塔上的会徽交相叠映,于是“大烟囱”成为镜头捕捉的焦点,这样的画面也成为北京冬奥会的重要识别元素。
2021年12月30日,与北京首钢滑雪大跳台相邻的一个冷却塔上,工作人员正在粉刷北京冬奥会会徽。
2021年12月30日,北京首钢滑雪大跳台的工作人员正在演绎《一起向未来》手势舞。
2022年2月8日,北京首钢滑雪大跳台,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结束后,赛场工作人员的“下班路”。当天,首钢园滑雪大跳台见证了建成后第一枚奥运金牌诞生。
首钢滑雪大跳台作为本次冬奥会北京赛区唯一一个雪上竞赛场馆,同时也是北京的新地标,让运营团队倍感压力。
高质量——对于第一次参与奥运场馆运行的首钢人来说,这不仅是刻在骨子里的基因,也是对于“首钢精神”的又一次生动诠释。
2021年12月13日,北京首钢园,北京冬奥组委的一间会议室内,姜金玉正在为一场会议做准备。
姜金玉原来是首钢的一名天车工。2016年3月的一天,一个通知让这个“连眉毛都不知道怎么画”的女职工开启了新的人生,成为了北京首钢园区综合服务有限公司冬奥物业事业部的一名讲解员。
“起初什么都不懂,后来就恶补冬奥会知识和首钢历史。”姜金玉说,“以前哪懂化妆呀,但来了这儿经常要接触外宾,‘描眉画眼’居然成了最基本的礼仪。”聊起在这里工作的感受时,姜金玉说得最多的就是“改变”——从园区的一砖一瓦到每个首钢人的一言一行。
2021年12月17日,北京首钢园,姜金玉正在展示参与2021年“北京榜样”颁奖典礼时的照片。
“这几年的点点滴滴会影响我的一生”。2022年2月20日晚,国家体育场“鸟巢”成了欢乐的海洋。坐在家里观看北京冬奥会闭幕式直播的首钢职工姜金玉心里五味杂陈。等看到运动员、志愿者面对镜头挥手告别时,姜金玉绷不住了,几度想落泪,“回首过往,历历在目”。
随着北京冬奥会结束,在北京冬奥组委工作了近6年的姜金玉一时缓不过神来。“原来一直盼着奥运赶紧来,现在结束了,又有太多不舍”。她说,最后几天每天只要一闲下来时脑子里总感觉在过电影,从老厂房到奥运场馆,从每一位奥运官员到每一位运动员,一切感觉像刚发生一样。
2021年12月3日,北京首钢园,制冰师刘永亮正在一处冰面作业,测量冰的厚度。
和姜金玉一样,身为北京冬奥会制冰师的刘永亮,也将冬奥会看成了改变人生轨迹的一次契机。
刘永亮曾是首钢运输部负责铁路运输铁水的调车员,老厂区停产后,他选择留守并负责看护设备,“做过安全员、物业管理员,和之前的工作相比,我觉得这些都不是自己想要的”。直到2016年,首钢园的一张制冰学习报名表让刘永亮眼前一亮,“这是新的领域,我对这个工作挺感兴趣”。
2021年12月3日,北京首钢园,制冰师刘永亮正在查看冬奥会的相关信息。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训练馆,制冰师刘永亮(图右)与同事正在浇冰,为即将训练的运动员做准备。
经过几年的学习,刘永亮不仅在制冰上有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突破,还和同事们总结了一套实用高效的制冰方法。
“我和我的同事都高质量地完成了组委会交给的制冰任务,没给首钢人丢脸”。2022年2月20日凌晨,刘永亮发出了他在北京冬奥会期间的最后一条朋友圈,晒出了他和新晋奥运冠军隋文静/韩聪的合影,并写道:“恭喜冠军,辛勤的汗水得到了成功。”刘永亮说:“他们日常训练的冰就是我们团队制的,他们得到金牌,我也激动,这话其实也是写给我们团队的。”
2022年2月8日,北京冬奥会赛时的首钢滑雪大跳,屏幕上正在介绍中国队选手谷爱凌的基本情况。
2015年7月,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季奥运会主办权。2016年5月13日,位于首钢园区的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地首次向媒体开放,首钢园成为国人瞩目的焦点。
来首钢园“打卡”、和大跳台合个影、爬一次三高炉、去秀池水下展厅看一次展览……冬奥会的到来不仅让这个地处北京西五环外的厂区成为了热门景区,也让处于转型期的首钢职工看到了新出路。
2021年12月13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种抵达北京首钢园,100余名首钢干部职工和石景山区群众代表参加了活动,共同见证冬奥火种魅力。
2021年12月19日,北京首钢园,来自首钢的志愿者正为来此游玩的市民发放冬奥主题小旗。
据了解,北京冬奥会开幕以来,直接参与服务保障工作的首钢职工和青年志愿者共计2000余人,其中有260余人进入闭环管理。
对于这次冬奥会,每一位首钢人都清楚它背后所承载的意义。
2021年12月13日,北京首钢园,来自一家单位的职工正在奥运主题雕塑前排演《一起向未来》手势舞。
2021年12月19日,北京首钢园秀池边上游览的游客。
2022年2月19日,北京新首钢大桥,一位摄影爱好者正在大风中拍摄,这里也成为了拍摄首钢滑雪大跳台的网红取景地。
2022年2月20日,市民从新首钢大桥上经过。
2022年2月20日,市民们在首钢园“冰墩墩”“雪容融”前合影。
北京冬奥会的顺利举行,让首钢园不仅再次成功“破圈”,也给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作为跨越百年的首钢园区,从1919年建厂,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搬迁,再到成为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地点和首钢滑雪大跳台所在地。这处“双奥”遗产,必将成为奥林匹克运动推动城市创新发展、世界工业遗产再利用和工业区复兴的新典范。
重温北京冬奥会盛况↓
《工人日报》2月23日8版
原标题:《北京冬奥会|解密首钢园的破圈“密码”》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