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区公共空间如何满足老年人的“获得感”
去年底,上海浦东新场镇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新开设了家“奶奶咖啡”——长者稻花咖啡屋,内设烘焙、奶茶制作、冲泡咖啡,还为老人构建“一站式”服务场所,包括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慈善超市、助餐点等。
北京的胡同深处则有专卖老人家伙什的小店,还有杨阿姨的手作咖啡。这些尝试缘起于运营初期来小院的年轻人与老年人鲜有交流,不过现在,年轻人是小店的常客。
如今,社区改造中不乏新建的养老服务设施,但公共活动和社交空间远未得到同等的重视。老龄需求不能被正确认识,而且老龄人口自我偏好和能力被忽视,被视为消极被动的个体。
2021年11月,由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了提升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目标。那么,在老龄化问题越来越凸显的中国城市,社区空间如何满足老年人的“获得感”?
“银龄经济”的局限性
面向老龄人口的服务,或一些策划咨询机构口中的“银龄经济”,主要局限于养老产业甚至养老地产这一单一赛道。而政府所能提供的,仅是一些兜底福利政策,统计口径也往往以服务设施的占地面积和床位数为标准。
中国社区养老模式。图片来源:贺奕《基于社会创新视角的社区老龄康乐需求设计研究》
从商业群体总结的老年人生命周期和需求表可以看到,银龄产业关注的往往是“后半场”。而且下图描述的68-77岁更大概率是老年抑郁的典型症状。用频繁的保健品销售加服务来让老年抑郁症患者得到心灵的满足,显然不是在对症下药。
商业群体总结的老年人生命周期和需求表。图片来源:腾讯网《2021年老龄人口数据出炉:养老将成为新一轮增长点》
在现在越来越“卷”的社会中,科技进步的“用后即弃”让积累多年的经验被迅速抛弃,对消费能力的过度追捧导致了年轻人与老年人的权力不对等,年龄歧视和消费排斥加剧。城市缺乏符合老年人精神需求或自我提升的服务,这些需求难以通过一两个出圈的社区文化中心获得满足,更难以通过高科技护理技术的叠加自动实现。
老龄社会的康乐需求与马斯洛需求的对比。可以看到,幸福感和获得感主要通过归属、尊重、认知提升、美育和自我实现来获得,而银龄经济往往更侧重于生存需求。图片来源:贺奕《基于社会创新视角的社区老龄康乐需求设计研究》
北京东城区朝阳门街道社区文化生活馆的一位研究员抒发了在一个老龄化率75%的街道社区中工作的感悟——“每个老人的家都是一座博物馆”,里面藏有每个人的生活智慧。他们与年轻人同样拥有表达需求,所以她的工作之一也是帮助老人将这些需求表达出来,引起更多不同年龄段群体的回应和互动。尊重老人的生活经验,认可他们的能力,启发他们的成长,包含对新技术的掌握,将他们视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是“获得感”的重要来源。
更高品质的公共空间和活动
在老龄化城市的建设和更新中,需要更多针对个人美好、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公共空间,关注个人体验与社群关系的活动组织。而活动与事件是居民交流的重要触点,可以促进共享、互助、交换等多样化的社交形式。
棋牌室、广场舞、手工制作、绘画、摄影,这些传统印象中的老年大学课程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北京最著名的老年大学——石景山老年大学和丰台老年大学永远一座难求;上海的特色在于老年大学的分校较多,并且下沉社区做得更好,但课程设计较为传统,服务半径和“破圈”的力度较小。
上海梅陇十一村“拾艺汇”门口的便民项目表。冯婧 图
但现在的城市适老化建设更多的是“补短板”,关注当下社区资源的调动,但更具有前瞻性的老龄城市建设不能止步于棋牌室、养生堂、托老所。有国外网站将老年活动分为了以下几类,虽然大体与中国的认知没有什么不同,但推荐的活动却比现在中国城市中所能提供的丰富很多:
运动和体育类游戏,如高尔夫、网球、保龄球、排球、篮球、羽毛球、划船(尤其皮划艇方向)等。因受场地面积限制,中国城市在对社区进行规划设计时偏好乒乓球台,但实际上更多的选择性才会让使用者感受到体育的乐趣。一些大型的冷门体育场馆也可以定期组织培训,让儿童和老人都能参与进来,例如手球、壁球等全民健身运动项目。中国已经承办过冬夏两届奥运会,锻炼的形式在未来应该更加丰富。
以养老地产专业见长的得克萨斯农工大学指出,保持肌肉强度和肺活量、降低体重是减轻老年心血管疾病和身体机能退化的重要手段,因此适应老年人口的健身房和专业健身教练也应当被重视起来。对于中国而言,很多老人习惯于在公园中锻炼,但由于方式和方法可能并不科学,容易引发肌肉拉伤、韧带撕裂等。出于年轻时的行为引起的惯性偏好,未来老人去健身房接受身体管理课程的几率可能会比使用公共绿地的健身器械更大,因而面向老年人的社区健身产业在未来也可能是一片蓝海。
健身房内指导下的恢复性训练。国内有很多社区康复医院具备恢复性训练的能力,但室内设计和软装对标的是诊所,难以承担健康人群的科学健身需求。图片来源:womenfitness.net
舞蹈、唱歌和其他表演艺术,例如话剧、默剧、各种地方戏等。音乐可以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对于中国而言,广场舞的受欢迎也与此相关。但除了简单的歌舞之外,一些有能力的老人可以通过尝试更专业的训练来提升自己。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中国比较欠缺专业或从事较高难度表演的老年表演团体。人们往往认为中老年人的吹拉弹唱都属于业余爱好范畴,很少思考拥有更多闲暇空间的退休人员如果进行专业的培训,花同样长的练习时间,或许可以达到专业表演的水平。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把业余爱好变成“第二春”的专业也是一个方向。
佐治亚州Dalton某老年芭蕾舞团,受creative arts guild项目资助。图片来源:creative arts guild官网
与之相对应的是,一些新公共空间在城市更新完成后却由于各种原因被闲置。如果被老年艺术团体的排练和表演利用起来,是一种双赢的做法。
室内社交聚会。老一辈人可能局限在绘画、诗社、插花、香道、品茶等传统文化活动。未来有可能会增加Cosplay、主题化装舞会等更具动感的社交方式。或许有一部分密室逃脱的忠实爱好者未来还可以创造出更加安全的老年玩法。
传统益智游戏和棋牌,也许未来剧本杀也会外溢至老龄经济中。
观鸟、野游、健走等需要大面积绿地的活动。一方面与“公园城市”建设有着强联系,另一方面,上海、成都、广州、深圳等地推动的水系生态和腹地通过慢行交通渗透的战略,也将为这些活动开辟更大的空间。
放风筝、街拍等户外活动。此类活动的运动量较小,集中活动所需要的绿地公共空间也较小,适合在小型广场上举办,例如上海的昌平路桥周边每天早晨都有风筝爱好者。但很多小型公共广场如码头附近、社区综合体前后,虽然宽阔平坦,但却禁止最基本的户外活动,造成了大量空置。既因为人气不足而想尽办法引入资源,又难以为公众所用,造成了“双输”的局面。
“禁止一切”的公共空间。赵忞 图
主动学习,例如电脑、外语等,也是国内很多老年大学开设的课程。是否未来还可以增加化学、物理、生物,一方面可以让老年人更具备科学素养,另一方面还可以给原先受教育程度有限的老年人得到高等教育或同等学力的机会?教育内容向自然科学方向拓展,也会倒逼室内环境品质的提升和对实验室等功能的补充。上海现在对儿童科普的建筑环境更为重视,希望未来也会外溢至老龄群体。
由火柴厂改建的普陀少科院/戴森创想实验室位于苏州河边,大面积的玻璃幕墙采光充足,内部整洁的空间更有教育的氛围。优质、正面的空间更能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老年大学也可以将空间品质提升到类似的高度,或者老幼共同参与。赵忞 图
中国城市中老龄空间和活动形式的匮乏,与他们年轻时物质的贫乏有直接关系,这也限制了政策制定者对于老年活动的想象力。现在正值社区更新和公园城市建设的关键阶段,当目前的“主力军”老去之后,如果年轻时的经历和兴趣爱好能在老年时期得到更好的挖掘和培养,搭配在这个阶段所开创的各类新型公共空间,以及各种社区服务硬件的品质提升,他们未来的老龄生活将更丰富、更高质量与更具创造性。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