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城事︱大上海计划:国民政府抗衡租界的构想

重光
2017-05-24 17:38
私家历史 >
字号

自1843年上海开埠后,伴随着来自国内江苏、浙江等省份的移民和来自海外英、美、法、俄等国的移民的涌入,这座不起眼的小渔村在短短一甲子内创造了无数中国第一与亚洲第一,一跃成为中国第一大港与远东第一大都市。

然而这座不夜城的最为繁华的地带,却一直是列强管辖的租界,与租界接壤的华界,稍改旧观,而遥远之处仍呈昔时农村社会之状。

1920年代的上海租界分布图,公共租界(英、美等列强)与法租界控制了黄浦江与苏州河畔大片土地,中国政府控制的上海繁华地区主要集中在闸北与南市。

租界横亘于上海市中央,使得南市和闸北被分割开来,难以实施统一的统筹规划,交通十分不便,华界的财力物力人力也因此难以汇聚起来,而租界却控制了上海几乎所有的码头及航运,离火车站也不远,占尽地利之便,工商业聚集,市面繁荣。租界的存在使得上海发展畸形,身在“国中之国”外的华人只能望着“十里洋场”感慨华界的落后。

1930年代繁华的上海外滩万国建筑林立,黄浦江上舳舻千里,然而这一切都是在租界控制下。(画面右侧为欧战胜利纪念碑,今无存)

这是20世纪20年代上海租界的写真。西人的优雅与华人的观望,显示出了隐隐的优劣感与反差。

梦起江湾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军阀混战、四分五裂的中国在形式上得到了统一。

国民政府在建设首都南京的同时,同时也准备建设沪宁线另一头的上海,让远东第一大都市的华界可与租界媲美争艳。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别市政府成立,蒋介石说:“上海特别市非普通都市可比,上海特别市乃东亚第一特别市。无论中国军事经济交通等问题,无不以上海特别市为根据,若上海特别市不能整理,则中国军事、经济、交通等问题,即不能有头绪。”

1926年的上海航拍图,可见除租界外,大部分华界均仍呈农村的社会状态。

上海现在虽已成为全中国最大之商港,而苟长此不变,则无以适合于将来为世界商港之需用与要求。

《建国方略·实业计划》——孙中山

孙中山多年前便一直见血地指出了上海畸形发展的危害,并给出了华界大致的发展纲要。大上海计划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颁布的。

大上海计划图,右上角道路规划密集处即规划中的大上海新市区。

1929年7月5日,上海特别市市政联席会议第123次会议议决,划定闸殷路以南,翔殷路以北,淞沪路以东,黄浦江以西的江湾一带约460公顷(7000亩)土地为新的市中心区域(今江湾五角场地区)。

之所以选择这片浜河纵横、农野远展的处女地,就是因为其“南北有淞沪铁路交通之利;其东与黄浦江、吴淞衔接,扼水陆之形胜,商货便于出纳”,且该处“地势平坦,村落稀少,可收平地建设之功,而无改造旧市区之烦,费用省而收效易”。

待新市中心建成之后,将“视租界之局于一隅,霄壤不啻焉”。新市区幅员辽阔,西南接闸北与租界,东低黄浦江,北靠吴淞,水路黄浦江——长江——东海航运便利,陆路淞沪铁路——沪宁铁路——沪杭铁路便捷。

一个月后,市中心区域建设委员会亦告成立,它由工务、财政、土地、公用、港务等局负责人和专家组成,具体职掌该区域开发规划的编制和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

一位由美国归来的清华毕业生——中国建筑师学会会长董大酉出任该会顾问,同时兼任委员会下设的建筑师办事处的主任建筑师,主持大上海计划的建筑设计工作。

另外,在市政府之下还设立上海市建设讨论委员会,作为咨询机构,延揽各界名流及中外专家,共商大计。1930年5月,市中心区域建设委员会首先编制了《市中心区域计划草图》及《计划概要》。

董大酉,此时的他刚过而立之年,踌躇满志。

随后,《建设上海市市中心区域计划书》、《上海市分区计划》、《上海市道路计划》以及《黄浦江虬江码头计划》等相继出炉,所有这些规划被统称为“大上海计划”。

整个计划不仅仅强调了市中心区域的建设,也还力图以此带动周边华界共同发展,主张辟建虬江码头,新建闸北水厂、飞机场、铁路枢纽,并希望实现以五角场为新华界中心的近六十条放射干道网的建设。

规划中的上海市市中心区域鸟瞰图,十字区块即为市中心区行政区域,可见道路网密度极高。

这个拟定的计划主要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一、市中心区计划:在中心区划地1000余亩,建设行政区,形状为一“中”字。区域内包括市政府大楼、各局办公楼以及市立运动场、市立图书馆、市立博物馆、市立医院、市立公园、国立音专等项目。

1930年的市中心区域分区计划图

二、市中心区域和附近港口、铁路计划:包括虬江码头与新市区火车站。

三、全市分区计划:在中心区的外围区域规划工业区和住宅区。

四、全市道路系统计划:

1.第一批以市政府大楼为中心,东、南两块呈棋盘形,北、西两块呈蛛网形。

2.第二批,修筑中山北路(今逸仙路)、中山路(今中山北路及中山西路)通往龙华;修筑其美路(今四平路)、黄兴路通往租界。

3.第三批道路23条,通往浦东和江桥等地。

市中心区域详细分区计划图(1930年)

承载理念的五角场

按照大上海计划书,未来上海市中心采用中轴对称的严整布局,总体上呈十字形,正南北方向。而且规定,行政区集中各主要建筑物于一处,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市民办事便利和各相关部门联系方便,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使全市精华集中,增益观瞻,更加烘托出中心区宏伟的气势。

市中心区域的规划图

位于中心位置的是市政府办公楼和市政广场,财政、工务、公安、公用、教育、土地、社会八个局的办公楼分列左右,中山大礼堂、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建筑散布在此十字形内,有河池拱桥等点缀其间,成为全市模范区域。

新市区的中心区域鸟瞰图

根据道路系统,行政区域如同一个“中”字,并以此为中心,其正西、正东、正北、正南四个方向开辟四条主干道,分别为三民路(今三门路)、五权路(今民星路)、世界路(与今同)和大同路(未建成),反映了当时国民政府“三民五权、世界大同”的政治主张。在翔殷路与淞沪路、黄兴路的十字交口处再多开辟一条其美路(今四平路),构成五角场格局,该格局至今仍保存完好。闸殷路和军工路等既有道路不作更改,作为主干道继续使用。

1930年代的五角场大转盘,翔殷路、黄兴路、其美路、西翔殷路与淞沪路交汇于此。

其他道路以是市中心行政区域为中心,向外辐射,东面两块道路呈棋盘型,西面两块道路呈蜘蛛网型。同时计划修建11条“中”字头马路、10条“华”字头马路、5 条“民”字头马路、10条“国”字头马路、9条“上”字头马路、13条“海”字头马路、15条“市”字头马路、12条“政”字头马路与8条“府”字头马路,组合起来正是 “中华民国上海市政府”,路名次字为象征国家和平兴盛的赞美字,大量以此命名的道路留存至今,如市光路、政立路与国和路等。(这其实也即是如今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周围如此之多国与政字头命名的道路的由来)

上海市市中心区道路系统图

民族主义风格的“造城运动”

随着道路系统建设的的逐步完善,市中心区的各类建筑也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建设。不同于外滩万国建筑百花齐放,新市区的建筑设计风格以中国民族风为主,同时参以现代需要,且实用与美观并重。

1935年,坐落在江湾市中心区府前左路(今长海路)的上海市博物馆落成

按此要求,董大酉主持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建筑的设计与建造,如市政府大楼、各局办公楼以及市立运动场、市立图书馆、市立博物馆、市立医院、市立公园、国立音专等,其中市政府大楼是其当之无愧的表率。

上海特别市政府大厦位于“大上海计划”中南北、东西主干道的交叉点,占地面积为6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8982平方米,东西长93米,中部宽25米,高31米,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布置堂皇,外观极其雄伟。

它以中国古建筑为蓝本,飞檐大顶 ,琉璃绿瓦,梁柱斗拱,浓墨重彩,富有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华贵气息。但是,它又不是完全拘泥于古典教条主义的束缚,而是把一些科学的理性精神带进了建筑领域,更加重视功能,使古典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了起来,因此,可以说是中国典型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大厦造型运用横竖三段式构图。

横三段中部主体加两翼,主次分明,比例适当;竖三段下部为基础,中部是柱廊,上部设屋顶。建筑第一层为台基,中央设宽大的台阶,两旁有石狮子守护。台阶下是8公顷的大广场,广场两侧有长方形水池,从广场通过台阶可直达二层礼堂。礼堂两侧为会议室、阅览室,三、四层均为办公室。

底楼室内的房顶

山海日月浮雕

二层正中装有朱漆大门,四周是仿石基座,基座上面围着栏杆,可用作检阅、观礼台。大厦北面安放着孙中山先生铜像。建筑造型采用中国传统的宫殿式,明显的特点是屋面中部采用歇山顶,两侧为庑殿顶,绿色琉璃瓦屋面,屋檐下斗拱、梁枋上均涂漆彩绘。栏杆、格扇等均采用中国传统建筑装饰。

1930年代的孙中山先生铜像,铜像连座高九英尺,整体都呈棕色,总理穿马褂长袍,右手持呢帽,左手持手杖,足蹬颤毡鞋,神采奕奕,颇显庄严。

虽然是仿古建筑,但建筑内部设施均采用现代化水电设备,在当时来说是十分现代舒适的,配有电梯与消防设备,每层均有热气管道与抽水马桶,装有防暑扇119个。热水管道所产生的热能,使得室外温度为0摄氏度时室内可达22摄氏度。可谓是冬暖夏凉。市政府大楼外中内洋、中西结合,既具备了民族风格的外貌,又有了现代建筑的坚固性和实用性。

1933年10月10日大厦竣工落成这天是辛亥革命22周年纪念日,上海全市休假一天,升旗志庆,航空署派飞机九架,飞翔于新市区上空。中外来宾及民众达十万余人集会市府广场,以示庆祝,盛况空前。1935年4月3日,上海首届集体结婚典礼也在这里举行。

市长吴铁城行开门礼。

1935年,上海首届集体婚礼。

除了市政府大楼外,周边陆续落成的中国航空协会大楼、上海市立图书馆、上海市立博物馆、上海市立体育场、上海市立医院及卫生试验所等建筑也都极具特色。

中国航空协会大楼,因为其独特的造型而被称为“飞机楼”,如今在长海医院内。

今日的原上海市立卫生试验所,现为宿舍。

今日的原上海市立医院,今在长海医院内。

上海市立体育场落成后不久,1935年10月10日上午10时整,中华民国第六届全运会开幕式在这里拉开帷幕。这天,虽下着蒙蒙细雨,但市民中“衣雨衣携雨具而来者,至为踊跃”,把可容纳6万人的体育场看台“挤得水泄不通”。

来自全国各省、市及海外华侨组织的2700余名运动员举行入场仪式。当东北五省市代表队选手身穿黑色孝服,手执象征故乡黑山白水的黑白两色旗经过看台,全场观众静默无声,一种“国破山河在”的悲愤弥漫全场。“勿忘国耻”,是这届全运会一段雄浑的背景音乐。

1930年代的上海市立体育场。

1935年10月,中华民国第六届全运会在上海市立体育场举行。

1937年时,市中心区的如火如荼的建设已进入高潮,大部分重要建筑均已落成,道路系统业已四通八达,轻便铁路贯通东西,虬江码头一期亦已竣工。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如双子星座,又像是两座城楼,相对而立。

大上海计划的建设在短短几年内取得了举世瞩目巨大的成就,国内外均有所闻,以至于在1937年5月22日丹麦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玻尔教授访问上海之时,中国东道主问他意欲参观上海何处景点时,这位鼎鼎大名的洋教授不假思索地答道:“其他地方可以不去,但听说江湾附近新的市中心非常宏伟,很想见识一番。”

梦碎“八·一三”

限于市政的财力以及1932年第一次淞沪会战的影响,“大上海计划”当中很多的建设发生了具体的变化,譬如建筑风格就经历了从前期的“中国固有形式”后来逐渐过渡到现代主义的风格,也有一些规划自始至终都仅仅停留在纸上(如规划中机场建设)。但大上海计划七年多的建设,在1937年8月13日后,就被日军的再次来袭永远地打断了。

1932年2月24日,“一·二八”事变后日军与国军在上海的交战地图。

日军绘制的“一·二八”事变鸟瞰图,国军形象被丑化。

日军无野蛮地席卷了整个上海华界,刚从“一·二八”事变中恢复过来的闸北又再次被炸成断壁残垣,南市区也几乎被夷为平地。而江湾新市区是上海市区的北门户,正对着黄浦江与吴淞口,因而也是中日军队交战的第一线。

日军从刚完工不久的虬江码头第一期登陆,大上海计划的道路系统为日军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日军沿着翔殷路一路进犯,不久便攻占了新市区全境。

闸北的断壁残垣。

在断壁残垣中坚守阵地的国军。

上海南站遭到空袭,一位本该还在母亲襁褓中的婴儿正坐在站台上哭泣。

大部分新市区建筑都被战火无情蹂躏,上海特别市政府大楼遭到十几发炮弹的攻击,市立博物馆与市立图书馆等建筑也都千疮百孔,惨不忍睹。

占领上海后,日军对受损的市政府新厦等建筑设施,加以修缮维护。不过,“醉翁之意不在酒”, 日本人此举的目的并非是继续“大上海计划”未竟的工程,而是要借用江湾已有的市政建筑,为其侵华战略服务。

日军攻占上海特别市政府大楼。

日军摧毁孙中山先生的铜像。

日军攻占复旦大学。

1938年10月16日,日军操纵下的伪上海特别市政府在江湾市中心区的市政府新厦举行成立典礼,随后不久上海市立体育场沦为了侵略者的军火库。日军在昔日美丽的草坪和跑道上修建兵器修械厂,开挖河渠、修筑电网、垒起碉堡,这里成了魔鬼的城堡。

上海市立体育场一片废墟。

新市区内,旭日旗在已是一片废墟的国立上海商学院上空飘扬。

翌年,日军又一把火烧光了江湾附近的四百年殷行古镇,铲平市立公墓,造起远东最大的军用机场——江湾机场,又赶修了从飞机场直达吴淞炮台湾的铁路,利用新建的虬江码头作为物资储运码头,将从中国各地掠夺来的资源通过海路运回日本。原市中心区成为了日本的军事基地,1945年在该地驻军的就有:陆军一四六师驻五角场及其附近地区,六十七师驻当时的上海市伪政府。

在殷行古镇附近的闸北水电厂水塔的日军。

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了一个问题:雄心勃勃的“大上海计划”被日本的战争机器碾得粉碎,化作“南柯一梦”。1945年抗战胜利之后,由于租界已经在1943年收回,上海得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新规划,国民政府将上海市政府设在了在战争中受损较小的旧市区的繁华地段。

1949年5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上海南京路

由于财力不足与江湾地区元气大伤,国民政府对当年的大上海计划弃之如敝屣,当年规划的市级建筑普遍降级,原特别市政府大楼变为上海体专教学楼,上海市立图书馆变为同济中学教学楼。

江湾五角场这一带再次荒芜寂静了,从规划中的新市区再次变为落后的“下只角”,只留下未竟的道路系统与一系列充满民族主义的建筑,供后人凭吊。

1980年代在原上海市立图书馆前打篮球的同济中学学生。

1945年的江湾新市区航拍图,昔日的市中心伤痕累累。

半个世纪后的再续前缘

不过,在改革开放后,江湾五角场作为杨浦区的北部中心,再次得到了重视,一系列围绕江湾五角场的开发计划随之而来,沉寂多年的大上海计划的遗留建筑与道路再次焕发出了光芒。昔日的市中心区那一幢幢民族风格鲜明的建筑经过修缮之后依旧风姿绰约、神采奕奕;那一条条印刻着大上海计划遗迹、路名极富历史特色的道路织成了一张四通八达的路网,朝夕都呈现出一派车水马龙的繁盛景象。

1983年的江湾五角场

今日的江湾五角场

作为“江湾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上海城市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体现出那一代上海人善于学习、勇于创新、不断走向现代化的奋斗与开创精神。

如今在大上海计划中的市中心区的交通枢纽江湾五角场,一个融大学城、知识产业园区、现代生活区和商业区为一体的五角场上海城市副中心已在这片热土上崛起,杨浦知识创新区也从这里展翅腾飞。大上海计划留下的不止是历史遗憾,更多的是一种对后人的激励,一种强国复兴的鞭策。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原标题为《大上海计划:抗衡租界的未酬壮志》,澎湃新闻经授权转载,部分小标题为编者所拟)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