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长三角城市群中,青年人才如何流动?
近日,上海社科院“长三角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指数研究”课题组完成了阶段性成果,并进行了发布。
该课题对除上海之外的40个地级市选取了经济发展、青年引力、创新创业、生活环境和公共服务5个二级指标和附加指标,用20个三级指标进行了测度,结果杭州、苏州、南京、宁波、无锡、合肥、南通、绍兴、嘉兴和常州排在前10名。
考察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指标:人口外流程度,即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比值。因为流动人口大部分是青壮年劳动力。这个比值大于1,说明该城市对青年和人才有吸引力,即使当前评价的吸引力指数不高,也很有发展后劲;反之,则说明该城市的产业发展和社会环境都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上述10个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都是人口净流入的城市,用人口净流入指标,可以很快地对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状况做一个大致判断。
1. 地级城市对青年和人才吸引力出现分化
根据七普统计数据,长三角40个地级市中,只有17个城市(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比≥1)为人口净流入城市,分别是苏州、宁波、杭州、嘉兴、无锡、金华、常州、南京、湖州、合肥、舟山、镇江、绍兴、温州、台州、南通和扬州,与较早的长三角16个城市的范围高度重合。这个区域脱胎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上海经济区,划定沪苏浙三省市内的15座地级以上城市,是一个以上海为起点、半径300公里以内的扇形区域。
到目前为止,长三角这个区域仍然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是中国经济实力最强、市场发育最好、产业关联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在净流入比值上,最高值为1.76的苏州,即常住人口是户籍人口的1.76倍。净流入最低的基本维持平衡或略有流入,比值为1左右,比如南通和扬州,这两个城市也是在2021年刚逆转了人口净流出趋势。
其他23个城市都是人口净流出地。分布在苏北、浙南、安徽绝大部分地方。流出比值在10%以内的,分别是马鞍山、芜湖、丽水、泰州、淮北、宣城6城市。净流出介于10-20%之间,包括安徽省5市黄山、滁州、池州、宿州、蚌埠,浙江的衢州,江苏省苏北5市连云港、徐州、盐城、淮安、宿迁等。净流出超过20%甚至以上的城市分别是安徽的六安、亳州、阜阳、铜陵、淮南和安庆等6个城市,最多的六安约25%。
从人口净流入大致可以看出,对青年人才吸引力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类:
一是对青年和人才最有吸引力的城市17个;
二是对青年和人才吸引力一般的为11个城市,即净流出在20%以内的城市,如果再细分一下,10%-20%之间的可以算作吸引力稍弱的城市;
三是其余流出率超过20%的六个城市为吸引力较弱的城市,基本都分布在安徽。
2. 208个县级单位中仅有80个是人口净流入
根据分析,在地级市层面,40个地级市中有17个城市是人口净流入的,占比为43%,但是,到了县级层面,根据七普数据,在208个县级单位(区市县)中,仅有80个是人口净流入的,占比只有38%,比值降低了不少。
这两个数据表明,一是在比重上,县级城市的净流入比地级城市的净流入要少,说明有更多的县级城市是人口净流出的。即在地级市层面上,是人口净流入,但是在其下属区县市层面,有的却是人口净流出的;二是在竞争上,如果出现地级市人口净流入但下属区市县有的是人口净流出,说明尚有不少下属区县的人口流向地级市,两者存在包括人才、资本、产业在内发展资源的竞争问题。
通过采用GDP总量、常住人口户籍人口比例、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和肯德基数等指标,对长三角208个区市县进行计算发现,江苏省昆山市、江苏省江阴市、浙江省余杭区、江苏省张家港市、浙江省富阳区、江苏省常熟市、江苏省吴江区、浙江省北仑区、浙江省义乌市、浙江省鄞州区、江苏省太仓市、江苏省海门区、浙江省海曙区、江苏省武进区、浙江省慈溪市、浙江省鹿城区、江苏省宜兴市、浙江省萧山区、浙江省江北区、浙江省柯桥区等20个市区对青年和人才最有吸引力。
反之,浙江省文成县、浙江省庆元县、安徽省寿县、浙江省泰顺县、安徽省霍邱县、安徽省宿松县、浙江省开化县、浙江省青田县、浙江省景宁县、安徽省灵璧县等10个县对青年人才的吸引能力较低。
如果参照地级市依据人口净流入的划分办法,长三角市区县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也可以简单分为三类:
一是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比值大于1的80个区市县,属于对青年和人才有吸引力之地。对80个区县市进行细分的话,主要分布在江苏的苏州、南京、无锡、常州、扬州、镇江、南通等七个城市,浙江的杭州、宁波,绍兴、温州、湖州,台州、嘉兴、金华、丽水、舟山等十个城市的下属区县市中。安徽总体上区市县对青年和人才的吸引力较弱,比值总体上靠后。
二是比值在80%-90%之间的90个区市县,三个省都有不少,江苏的区市县主要在这个区间内。
三是比值低于80%的区市县,也涉及到40个地级市中的18个,其中既有发展程度非常好的杭州市的下属区县,也有人口流失大市阜阳市的,18个中有4个是阜阳市的。总体而言,比值低的地区,分布在皖北和浙南偏多。
3. 地级市和下属县区都是净流入的有7个市
根据七普数据,主要有江苏省的苏州、无锡、镇江、常州,浙江省的宁波、湖州、嘉兴等7个城市,是人口导入市,其30个下属区县也是人口导入的,即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比值大于等于1。通过对青年和人才的吸引力指数计算,绝大部分均排在长三角208个区市县的前50名。这个区间最高的是苏州市昆山市和宁波市北仑区,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比值到1.96,几乎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达到1:1。最低的常州市溧阳市,人口流入和流出持平。外来人口大部分是青壮年劳动力,不仅给产业发展带来了充沛的劳动力大军,而且也促进了当地的消费和旅游业的繁荣。
人口大量流入表明,中心城区和下属市区县,在产业布局上基本上形成了均衡稳定的格局。市区对下属区县的抽取能力与后者发展韧性实现了均衡。市区的发展机会、社会服务以及生活环境等,不再是下属区县人员向往的对象。因此,外来青年和人才,既容易在中心城区找到工作,也容易在其下属区县找到工作。
4. 地市和所辖县区出现两级分化现象
即使在长三角最初的16个总体发展得很好的城市中,也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下属市区县发展得也很好。
从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的比值来看,江苏的南京、南通、扬州3个城市,浙江的杭州、金华、台州、温州、绍兴、舟山等6地,均存在地级市总体比值大于1,但其下属的区市县有大于1,也有小于1的。其中,23个区县处于前50排位,11个区县位于后100位置,其余处于两者中间。
从人口导入水平来看,浙江的两级分化比较严重,金华市的义乌市、温州市的龙湾区和瓯海区3地,该比值均超过2倍,属于长三角人口导入率最高的县,接近2的比值还有杭州市余杭区。但是,温州和杭州有很高也有很低的,比如温州的泰顺县和文成县,杭州的淳安区均有近30%的人口外流,可能地理因素影响较大。在江苏,尽管南通人口开始转为正流入,但是其下属区县市人口却仍然外流,只是比值不大,最低也只有0.88。很显然,市区产业和社会服务的吸力不是特别强,下属区市县发展得也不差,两者互有牵制,也互有依赖。
地级市人口总体正向流入,而下属区市县人口有流出和流入,说明这些地区的发展尚未达到上述7个城市的理想状态。但总体而言,区市县即使有流出,比重也不高,大多在10%多一点,极端的少数在30%左右。意味着仍然有不少区县市人口向中心城区流动,后者与下属区县市争抢投资、争抢发展机会仍然时有发生,中心城区对下属区县市的抽取机制尚未完全解除。
5. 合肥是安徽唯一的人口净流入地级市
在安徽下属的16个地级市中,合肥是唯一的人口净流入城市。但是这个净流入有相当部分是吸收下属县市(排除市辖区)人口以及周边的人口而成。巢湖市、肥西县、长丰县、肥东县、庐江县等五地户籍人口均高于常住人口,这一方面说明,合肥这几年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成绩喜人,特别是产业升级和GDP破万亿,吸引了大批年轻人才来到合肥创业,另一方面说明,合肥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与下属县市存在竞争态势,下属县市的发展空间还需要扩展。
2019年南京常住人口略高于合肥人口,同年,合肥的常住人口增量小幅超过南京,并最终在2020年对南京实现反超。近一年时间内,合肥的发展相当迅速,常住人口晋升安徽第一以及长三角第六的重要历史节点。因此,中心城区对青年和人才的吸引力仍然在扩大,下属区县若想提升对青年和人才吸引力度,还需要在改善收入条件、生活环境等方面下功夫。
6. 地级市和下属县区都是净流出的有17个市
长三角城市里,地级市人口和下属区县市人口皆为净流出的,是主体部分,共有17个城市(其中6个城市人口外流超过20%)。在人口外流少于20%的城市中,江苏省徐州、淮安、连云港和盐城等4个城市,安徽省蚌埠、滁州、池州、黄山、宿州、芜湖和淮北等7个城市。
这些城市主要分布在皖北和皖南以及苏北地方,经济基础较弱,受到南方(对苏北而言)和江苏(对安徽而言)城市的吸引力,纷纷外出创业和打工,出现了产业转移和人口流动的反向现象。即产业向次发达地区转移,但人口却向发达地区转移。苏南浙北的城市,吸引人员有相当部分是从安徽和苏北流过来的。
在这些城市中,随着城市化和产业化的发展,中心城区还有点吸引力的,个别中心区人口外流还低于人口导入,但是总体上,受制于周边产业以及个人发展机会、后代的教育水平以及老人的医疗水平,基本上下属区县市都是人口外流地。
当然,靠近中心城区、大城市或者产业基础尚可的区县市人口外流会好一些,也许受到了产业集聚和大城市的产业辐射影响。比如芜湖繁昌和湾沚区、徐州的铜山区、滁州的天长市和来安县、淮北的濉溪县、黄山的休宁县等,人口外流并不明显,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比例均在90%以上,甚至达到了99%。
来源:“长三角一体化”、决策杂志
原标题:《在长三角城市群中,青年人才如何流动?》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