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雨水哪有梅雪浮:《红楼梦》“轻浮”之背后

2022-02-22 17:4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兰藉文化 红楼梦研究

朱卫东,网名塘边四爷,论文、文字散见于论文集、报刊。有《西游探真》系列文字和《红楼梦》有关文字见于网络。

作者

朱卫东

栊翠品茗赏杯壶,雨水哪有梅雪浮。老君眉胜六安茶,众言纷纭其实无。

一首闲诗开场。

上回写的文字,有网友在读后回帖道:

提醒一下,妙玉的形容雪水,用的是“轻浮”二字。

首先感谢这位朋友的提醒。《红楼梦》有许多版本,我引用文字的版本是程乙本。程乙本是现代的一个版本。这个版本严格意义上,只能够说是一个普及读本,作为学术研究,这个版本是不合适的。

这个版本开局就输了。

开篇云:

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

开篇大煞胃口,如同观侦探剧,本应是步步疑云,道道锁扣,吊足胃口,惊人心弦。忽然就是遭遇饶舌絮叨,道破剧情。此张小三是本剧的坏蛋,如何如何如之何 ,岂不索然寡味。料想曹公笔墨大手,必不作此恶劣事。

作者自云之语,或是曹公函墨闲谈旁听者如获至宝 ,或是抄阅者自度,或是闲评误为正文。

程乙本第二段:

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起?……

庚辰本开篇就是:

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

二者开局已分高下。

程乙本如小女人,細声慢语,掩嘴凑耳,长舌邻妇。

庚辰则是大堂之上,醒木一声,语言铿锵,警世醒人。

网友言“轻浮”的文字,是来自于《红楼梦》庚辰本或其他版本。文字有两处,分别是:

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浮无比,赏赞不绝。

妙玉冷笑道:“隔年蠲的雨水哪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

程乙本则一律将“轻浮”修改为“清淳”。

这个修改是否合理呢?

不合理!不合理的原因是,修改者并没有真正读懂《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这段文字其背后的寓意。这一修改,水是变得干净了,却少了水的灵性。

淳,说文解字道,渌也。表示水清澈。清淳,清澈干净纯正,类似于纯净水。

浮,广雅疏义道,漂也;移也。轻浮,清新轻舒飘逸。轻浮在现代多为贬义,形容不庄重,轻佻浮夸。《红楼梦》庚辰本里的“轻浮”,则是形容雪水的灵性,轻俊、清新、舒展,是一个神会多于言表的词。

茶作为日常饮品,在乡土中国非常重要,被列为开门七件事情之一。也是文人雅士冬日幽赏课目之一。高濂《遵生八笺·冬日幽赏》有:

扫雪烹茶玩画:茶以雪烹,味更清冽,所为半天河水是也。不受尘垢,幽人啜此,足以破寒。时乎南窗日暖,喜无觱发恼人,静展古人画轴,如《风雪归人》、《江天雪棹》、《溪山雪竹》、《关山雪运》等图,即假对真,以观古人模拟笔趣。要知实景画图,俱属造化机局,即我把图,是人玩景,对景观我,谓非我在景中,千古尘缘,孰为真假,当就图画中了悟。

人为了获得茶的纯正之味,烹茶必择水。高濂说:

凡水泉不甘,能损茶味,故古人择水最为切要。山水上,江水次,井水下。

水质好坏、甘甜程度影响茶质。高濂虽然在《冬日幽赏》中提到用雪水烹茶,却在《煎茶四要》中没有列举。因为高子认为那是“幽人”的事情。幽居闲逸,世外之人,如《红楼梦》中在栊翠庵带发修行妙玉。

雨水、雪水的功用差异,载于万历年间成书的《本草纲目》。

李时珍认为,气流流动寒温各异,产生雨露霜雪;地域载质不同,又让水产生甘淡咸苦。因此,水的性质味道,对于人的身体利害也不同。

雨水:

地气升为云,天气降为雨。

咸,平,无毒。

能够功用的有立春雨水与梅雨水。立春雨水是春天阳气生发降临,可以弥补中气不足。梅雨水属于湿热之气,人受此气容易生病,物受此气容易霉变。

雪水:

洗也。洗除瘴疠虫蝗也。

甘。冷,无毒。解一切毒,治天行识气瘟疫。

煎茶煮粥,解热止咳。

功用腊雪水:

腊雪水,大寒至水也。故治已上诸病。

诸病指流行瘟疫,小儿发热癫痫狂啼哭泣等。与雨水相比,雪水甘甜清冽,功用广泛无梅雨水之诟病。

《红楼梦》妙玉冷笑之言,更多的是雪水的不染尘垢品之高洁。“收的梅花上的雪”明确指的腊雪水,不是春雪水,这是幽人之雅事。

雨水与腊雪水相比,则多了俗气,少了灵性。雨水是气流上升,在上升过程中必然多染尘垢;腊雪多为气流下沉,尘染较少,更为高洁。

“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雪,共得了那鬼脸青的花瓷一翁,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哪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

“玄墓蟠香寺”,地处偏僻,人迹罕至,雪少尘染;“收的梅花上雪”,大寒之雪,雪更高洁;“鬼脸青的花瓷”,器物贵重,藏之靡贵;“五年前”,“总舍不得吃”,“只吃过一回”,更显珍重,非是平常之物。

此段文字,总写一位超凡脱俗的妙玉,这段话是回答黛玉的“这也是旧年的雨水”的,是妙玉对黛玉不识高洁的冷笑。

雨连日夕,忽忽无春,采之瀹洺,色香可夺惠泉。其法用白布,方五六尺,系其四角,而石压其中央,以收四至之水,而置瓮中庭受之。避霤者,恶其不洁也。终夕缌缌焉,虑水之不至,则亦不复知有雨之苦矣。以欣代厌,亦居心转境之一道也。

这是明人钟惺钟伯敬《采雨诗》的小序。在这个小序中,我们知道古人如何用布采集雨水的。

可助茶神理,此事差有益。

钟惺是明朝文坛竟陵派的代表人物。竟陵派在诗作上,主张诗灵性所至,不拘格律前规,书写情性。如黛玉所言:

“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回目“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着眼一个字“情”。脂砚斋篇批有:

心地聪明性自灵,喜同雅品讲诗经。

着眼“性自灵”。竟陵派在文学上是持性灵说的。钟伯敬有:

取盈亦人情,反喜溜声积。遗婢数持灯,验其所受迹。用蠲苦雨情,听之遂终夕。

这样的蠲受雨水,终夕听雨,也可说发自情性之滥情。

明朝的文坛,前有李梦阳、何景明等前七子首倡,后有李攀龙、王世贞等后七子复兴的“拟古运动”。文必秦汉,唐宋八大家,诗必魏晋及唐天宝前,对于文坛发展性情有着极大的扼制。

明朝万历年间,由于社会经济有较大的发展,新的阶层登场,旧思想就成为攻讦的对象。先有公安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举起旗帜,后有徐渭、李贽、汤显祖发扬,不屑于摹拟古人,情性所至,皆为文字。不拘形式,不拘俗语、俗物,皆可入文入诗。

针对清易流俗易至浅薄,钟惺、谭元春变其风为幽峭。虽是性情发至,却是苦心经营,生僻幽峭。如“黛玉知她天性怪癖”,易见斧凿镵削痕迹。

斟茶的是两只特别的杯子。

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分瓜]瓟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斟了一斝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点犀䀉”。妙玉斟了一䀉与黛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宝玉笑道:“常言‘世法平等’。他两个就用那样古玩奇珍,我就是个俗器了?”妙玉道:“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宝玉笑道:“俗语说:‘随乡入乡’,到了你这里,自然把这金珠玉宝一概贬为俗器了。”

着眼“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明公安派首倡袁宏道:

于唐,好香山(白居易),于宋,好眉山,故自名其斋曰白苏。

郑振铎语

注明“眉山”是照应前语“老君眉”,指出源头。

《红楼梦》此段文字,总写赏杯和杯之不俗。杯不仅仅是古物,更是雅物。雅物还表现为世之珍罕之物。

“王恺珍玩”,杯之贵重也。王恺是西晋人物,曾经与石崇斗富,性格也比较怪癖,行事很是极端。拿出这些稀罕之物的,是栊翠庵一位带发修行的居士,是黛玉眼中的同样怪癖人物——妙玉。

这种怪癖,正如反俗而动同样是性灵一路却走幽峭一道的竟陵派。《红楼梦》这段文字要着眼处,还有反反复复的“俗”。

宝玉和妙玉陪笑道:“那茶杯虽然脏了,白撂了岂不可惜?依我说不如就给了那贫婆子罢,他卖了也可以度日。你道可使得?”妙玉听了,想了一想点头说道:“这也罢了。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我吃过的,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他。你要给他,我也不管,我只交给你,快拿了去罢。”宝玉笑道:“自然如此,你那里和他说话授受去,越发连你也脏了。只交与我就是了。”

刘姥姥沾手的杯子被视为脏,甚至隔空对话也是如此。《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总写了一个“俗”与极端的反俗。这种极致的反俗,只能够说是“怪癖”,同浅薄的粗俗并没有什么不同。物极必反,极致必衰。

杯里妙玉斟的是腊雪水烹制的茶。

给贾母、刘姥姥斟的茶是隔年蠲的雨水。

然后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众人”,俗人也。着眼,“填白”。望文生义一回,白,还记得袁宗道的书斋称名吗?那位对白香山、苏眉山膜拜的性灵派举旗者。原谅我不怀好意地笑了。

茶是老君眉。

一面说一面往东禅堂来。妙玉笑往里让,贾母道:“……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是了。”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宝玉留神看她怎么行事,只见妙玉亲自拣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泥金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便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接来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贾母众人都笑起来。然后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六安茶”突然出现贾母口中。《红楼梦》的创作,是受《金瓶梅》较大影响的。《金瓶梅》中的许多元素,甚至情节,都会被曹雪芹随手借来,重作新意。

这蕙莲在席上站了一回,推说道:“我后边看茶来,与娘们吃。”月娘分咐道:“对你姐说,上房拣妆里有六安茶,顿一壶来俺们吃。”

《金瓶梅》第二十三回

但在《红楼梦》贾母的口中,六安茶并不被贾母喜爱。

为什么六安茶,贾母会特别强调不吃呢?

现代人梁实秋有《喝茶》道:

有朋自六安来,贻我瓜片少许,叶大而绿,饮之有荒野的气息扑鼻。其中西瓜茶一种,真有西瓜风味。我曾过洞庭,舟泊岳阳楼下,购得君山茶一盒。沸水沏之,每片茶叶均如针状直立漂浮,良久始舒展下沉,味品清香不俗。

这段文字,其实是从《红楼梦》六安茶与老君眉的抄袭,或者说是化意。不过是梁先生换成白话文,再多加几句描述。现代写作大家和之前之作家一样,都会在文字中随手拿来,或发新意,或是境同。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像我的本家,这种文字完全可以说是在贾母谆谆教诲之下,各位看官是否有似曾相识之感。

贾母道:“音乐多了,反失雅致,只用吹笛的远远的吹起来就够了。”

朱自清《荷塘月色》,如果结合《红楼梦》第七十六回读,相信喜欢写作的也能够从读书中自有心得。朱自清的聪明,是学会了移情他用之通感,闲话一边。

贾母的身份与《金瓶梅》中的吴月娘是有较大的等级区别的。“六安茶”,高濂《遵生八笺》道:

又如浙之六安,茶品亦精,但不善炒,不能发香而色苦,茶之本性实佳。

六安茶主要输在炒制上,没有把六安茶的香味炒出来。其原因就是六安茶上市(明清时代),主要是在谷雨前,叶片较大。那个时候主要是柴火杀青。叶片较大,存在杀青不透这种状况,茶味偏苦。所以,六安茶被认为是俗品,只能够被中下层饮用。不吃六安茶是强调不“俗”。贾母强调“我不吃六安茶”既是表明身份,也是雅而不俗的需要。

《金瓶梅》的作者据说是王世贞,王世贞是“拟古运动”的旗手级别人物。持性灵说的徐渭对王世贞是恨之入骨,汤显祖对王世贞也颇为不敬。

如果说,《金瓶梅》真是王世贞所写,那么就一点也不奇怪。《金瓶梅》中俗语张口就来的潘金莲与应伯爵,都是作者批判的对象。

我们从梁实秋的文字中,知道老君眉是一种芽茶。虽然君山茶未必就一定是曹雪芹笔中的老君眉,但望文见意,大致也能够猜测出。

好的芽茶,通常是一旗一枪。枪是芽未展开的,旗是张开的叶片,旗恰如老君垂下之眉毛。梁实秋把他的书斋号为“雅舍”,《喝茶》是雅舍的妙文,可见吃老君眉的确是一件雅事。

雅是反衬俗的。《红楼梦》的一篇文字,通常多做对照写,就如同《六祖坛经》所云:

忽有人问汝法,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

所以,我们在《红楼梦》中,会读到极聪明处出现傻文字,极冷处忽遇热心肠,极得意处忽迎头一瓢冷水,极狂傲处偏偏一棒子。

雅与俗对,极雅处也是最俗处。

曹雪芹对于性灵说是否是持批判的?《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今天我们是存疑的。也就是黛玉的焚稿是否是曹雪芹的本意,我们很难判定。

如果焚稿符合雪芹的本意,那么雪芹写作《红楼梦》的本意,我们大致还是能够读懂一点的。家族之胜衰也是国家之兴亡,个人之荣辱与世道之盈虚是一致的。

中国儒学对于人的灵智的开发是持反对的,其中缘由,正如金圣叹所言:

非圣人而作书,其书破道,非天子而作书,其书破治。破道与智,是横议也。

金圣叹评水浒序

荀子道: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教化会改变赤子之异同,更是影响个人、家庭、社会之风尚。灵智一开,毫无节制,道与治必然会受到挑战,《红楼梦》作为明清小说的一部分,成书宗旨应该是很难脱开“归空劝世”这个当世代主旋律的。

曹雪芹《红楼梦》是否与《金瓶梅》一样对性灵保持一样的态度呢?

余尝论近代之诗,抉擿洗削,以凄声寒魄为致,此鬼趣也;尖新割剥,以噍音促节为能,此兵象也!鬼气密,兵气杀,著见于文章,而国运从之,以一二铨才寡学之士、衡操斯文之柄,而征兆国家之盛衰。可胜叹悼哉!钟之才,固优干谭,江行俳体,其赴公车之作,入蜀诸诗,其初第之作,习气未深,声调犹在,余得采而录之、唐天宝之乐章,由终繁声,名为入破:钟谭之作,岂亦五行志所谓诗妖者乎!余岂忍以蚓窍之音,为关雎之乱哉!

钱谦益视竟陵派为鬼趣兵象,更斥钟伯敬为诗妖。

《红楼梦》后有黛玉焚稿:

黛玉只作不闻,回手又把那诗稿拿起来,瞧了瞧,又撂下了。紫鹃怕她也要烧,连忙将身倚住黛玉,腾出手来拿时,黛玉又早拾起,撂在火上。……

九十七回

最后香消玉损。更有妙玉被抢:

却说这贼背了妙玉,来到园后墙边,搭了软梯,爬上墙,跳出去了。外边早有伙计弄了车辆在园外等着,那人将妙玉放倒在车上,反打起官衔灯笼,叫开栅栏,急急行到城门,正是开门之时。门官只知是有公干出城的,也不及查诘。赶出城去,那伙贼加鞭,赶到二十里坡,和众强徒打了照面,各自分头奔南海而去。不知妙玉被劫,或是甘受污辱,还是不屈而死,不知下落,也难妄拟。

一百十二回

鬼趣兵相,岂是偶然?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公众号立场无关。部分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标题:《雨水哪有梅雪浮:《红楼梦》“轻浮”之背后》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