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向学生学点什么

2022-02-22 13: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教师要想成为学生的伙伴,就必须蹲下来,不仅身体要蹲下来,更为重要的是心也要蹲下来,站在与学生同样的高度,放下所谓教师的“架子”,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去倾听、了解和欣赏学生。师生之间做到彼此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学习。做到这些,你会惊喜地发现孩子身上有许多优点,他们其实也可以当我们的老师,可以教我们许多东西。”

作者:杨川(成都彭州市濛阳镇七一小学校长)

可能大家都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家长总是喜欢带孩子逛商场,因为商场里有很多东西,这位家长认为孩子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一定会很高兴,但孩子却总是闷闷不乐,每次都极不情愿地跟随家长,好像对所有的商品都不感兴趣。这个家长就觉得非常奇怪,为什么孩子会这样呢?有一天在逛商场时,家长蹲下来问孩子为什么不喜欢,才发现孩子的视野全是大人的脚,根本看不见其它东西!

 这个故事没有告诉我们结局是怎样的,但看了这个故事后我感触很深:从事了几年教育教学工作的我,总是一厢情愿地或者想当然认为我们喜欢的东西一定就是学生喜欢的,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根本不知道他们究竟需要什么东西。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的师生关系正在由传统的教和学走向师生平等,师者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伙伴、引导者,教师要想成为学生的伙伴,就必须蹲下来,放下所谓教师的“架子”,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去倾听、了解和欣赏学生。师生之间做到彼此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学习。做到这些,你会惊喜地发现孩子身上有许多优点,他们其实也可以当我们的老师,可以教我们许多东西。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民主的教师,必须要有:虚心;宽容;与学生共甘苦;跟民众学习,跟小孩学习。

我们究竟应该从孩子身上学到些什么?

学习孩子的负责

无论是学校工作还是班级工作都离不开有责任感的孩子。正是有这些孩子,我们工作起来才会感到比较轻松。我们班学生认真负责的例子很多。就拿我们班的劳动委员来说,他家离学校较远,但她每天总是坚持最后一个离开学校,而且在离开教室之前,总会再次认真、仔细地检查一次教室的门窗是否关好。其实她也希望和别的学生一样早一点回家,那究竟是什么促使她要这样做呢?毫无疑问,就是责任心,是对待事情的认真和负责。

教书育人是一项职责重大的严肃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敷衍和马虎。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应当有渊博的知识,通达的学识,应当能够对科学知识的严密系统有通透的理解,如此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钩深致远,游刃有余,知识才能被学生所接受理解,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结构,并转化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完成了知识传授的过程。

学习孩子的宽容

记得前不久,我班的一个女孩新买了一个文具盒,非常漂亮,她的同桌看到了也非常喜欢,课间休息时就拿着玩,哪知这个文具盒不经折腾,一不小心,盒盖就脱落了,被损坏了。当时玩耍文具盒的同桌就傻眼了,不知如何是好?等到文具盒的主人来到教室后,同桌就满脸通红地、一个劲地说“对不起”。面对这情景,文具盒的主人并没有责备,而是去安慰同桌,并告诉他没事,回家让爸爸修理,她爸爸可是修理专家呢。面对孩子的宽容来反省自己,发现自己经常在学生犯了这样那样的错误后,火冒三丈,非常生气。

其实,陶行知曾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学会宽容,师生融洽,天天都有好心情。 

学习孩子的爱心

记得有一次,班上的孩子焦急地跑来告诉我说,体育课上捡到了一只受伤的小鸟,我一听觉得这是一个小事,刚想说扔了算了,但看到孩子们担心着急的表情,我把话收了回去,转而问道:“你们觉得怎么办?”出乎我意料的是,孩子们都积极举手,说想把小鸟带回家去养,想办法治好小鸟的伤。那一刻我的眼眶湿润了,平时看似调皮捣蛋的孩子们其实内心有着浓浓的爱,相比较我最初的想法多么令人羞愧。这一刻我觉得自己如此的卑微,孩子们的纯真让我感受到了爱!

 “三人行,必有我师”。孩子身上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孩子的可爱能让教师更有爱心;孩子的纯洁能让教师更细心;孩子对事物的兴趣能成为教师专心做一件事的动力;孩子的简单和率性让教师了解到遇到麻烦时,最有效的办法马上就把问题解决掉。只有与孩子相互学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为我们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化发展提供真实而有效的指引,才能共建和谐的教学氛围,最终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目标。

摘自 |《师陶学刊》2017年11月总第6期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