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世界首座永久保留使用的滑雪大跳台 首钢大跳台奏响“冰与火之歌”
首钢园区俯瞰图。首钢建设投资公司产业部供图
2月8日上午,在北京首钢大跳台,谷爱凌完成高难度1620度的第三跳,以188.25分获得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2月15日,同样在这块场地,苏翊鸣以总分182.5分勇夺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金牌。跟谷爱凌、苏翊鸣一样火起来的,还有大跳台及所在地首钢园。
与大烟囱和冷却塔“同框”的首钢大跳台更是成为运动员和媒体关注的焦点。美国自由式滑雪选手亚历山大·霍尔表示,滑雪大跳台“背后那些‘疯狂的’烟囱很酷”。英国《每日新闻》发表文章称,以巨大烟囱为背景的首钢滑雪大跳台同时满足了滑雪运动员和工业景观爱好者的喜欢。
据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介绍,首钢滑雪大跳台是冬奥历史上第一座与工业遗产再利用直接结合的竞赛场馆,这一组大跳台在冬奥会后不会拆除,为世界首座永久保留使用的滑雪大跳台。
乘着北京冬奥会的东风,首钢园晋级为世界级“网红地”。目前,北京冬奥会首钢工业遗存保护名录将制定,那么,如何传承保护和利用好冬奥遗产?它对我国发展冰雪体育产业将有哪些促进作用?
昔日老厂区,今日冬奥场,未来新地标
几年间,位于京西永定河畔的百年首钢园从工业老厂房蝶变为冬奥场地,成为冰雪体育爱好者内心向往的场地。
首钢总公司是中国十大钢铁公司之一,建于1919年,发展近百年,是中国钢铁工业的开拓者和集大成者。为实现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双重目标,2005年,首钢开始了逐步关停钢铁生产线并全部外迁的工作,并积极适应首都新时代下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结构转型。
2015年7月31日,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首钢园区的转型改造迎来了新机遇。首钢园成为本届冬奥会赛事场地之一,有哪些必然性和偶然性?
日前,奥林匹克博览会组委会秘书长夏斯均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专访时谈道:“在北京冬奥会申办之初,北京市政府就向国际奥委会提出最大程度地利用北京2008年奥运会原有场馆、建筑遗产和北京现有的闲置厂房,作为筹办冬奥会的办公与比赛空间,并以此达到减小投资、提高效率、保护环境的目的。”
对此,夏斯均认为,首钢老厂区有着无可替代的气质和优势,无论从厂房面积、地理位置,还是建筑结构都十分独特,为此当时也得到了国际奥委会及相关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高度认同,这也是北京冬奥会得以申办成功的一大优势。
不仅如此,从文化层面来看,这也是一个绝佳的创意。把首钢园作为冬奥场地之一,不仅有效利用了工业遗址,同时也保护了北京工业文明和历史记忆。
值得关注的是,在本届北京冬奥会上,首钢园活力迸发,奏响了动人的“冰与火之歌”。
记者了解到,位于园区里的自由滑雪大跳台是冬奥历史上第一座与工业遗产再利用直接结合的竞赛场馆,在北京冬奥会后将成为世界首例永久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台场地,赛后将用于承办赛事,开展大众冰雪体验和极限运动,结合工业遗存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成为北京冬季奥林匹克公园新地标。
此外,《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城市遗产报告(2022)》中提到,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室、首钢滑雪大跳台、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训练中心等一批冬奥相关设施建成使用,成为首钢园区最亮眼的冬奥遗产。举办以冰雪运动为特色的国际级体育赛事、品牌发布会、高端论坛等活动,推动着首钢园区体育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培育“体育+”产业生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近日,我向爱好体育运动的爷爷奶奶讲述着北京冬奥会的故事,一起探讨着冬奥会的所见所闻。”今年读大三的轩轩(化名)告诉记者,“2021年,我和同学去首钢园区打卡拍照,被园区内充满艺术气息的建筑巨作——首钢园滑雪大跳台所深深吸引。它远看好像一只很迷人的‘水晶鞋’。随着冬奥赛事在这里相继上演,雪上高手紧凑的空中翻转让人目不暇接,让我感觉大跳台更像一只飞天飘带,或静或动,都散发着无穷魅力。”
据悉,首钢大跳台建筑采用的是渐变颜色的设计,从蓝到黄的24种颜色,灵感来源于冬奥会会徽。大跳台主体结构长度160米,最大宽度30米,高度60.05米,四座70米高的冷却塔作为跳台的附属背景,石景山、永定河则为环境背景。
值得一提的是,首钢园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北京城区唯一一处雪上比赛场地,给国内外受众带来很多惊喜、欢乐以及新思考。
2022年新春伊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了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的新书《人居北京:唤醒工业遗产》。在这本书中,单霁翔从城市规划视角重点讲述北京城市建设中,工业遗产保护性再利用的故事,其中上篇讲述了在首钢园区内建起“冰雪新世界”的“冰与火之歌”。
记者注意到,美国《芝加哥论坛报》发表了题为《一家废弃的钢铁厂正在用“疯狂的烟囱”将冬奥会滑雪选手——而非烟雾——送上北京的天空》的文章。文中,美国自由式滑雪运动员尼克·戈珀表示:“如果世界各地都能有像首钢大跳台一样的滑雪跳台,我认为那将是非常酷的一件事,也能让这项运动更贴近公众。”
晋级为世界级“网红打卡地”的首钢园如何借冬奥之风,传承保护和利用好冬奥遗产?
石景山区区委常委、副区长李先侠表示,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石景山区正在谋划滑雪大跳台、冬奥组委、首钢“四块冰”三大片区的赛后利用,赋予其体育休闲街区、单板与空中技巧研发中心及冬季运动展示等功能。该区还将制定北京冬奥会首钢工业遗存保护名录,研究工业遗存再利用模式和方案,培育“体育+”产业生态,重点发展体育商贸、体育会展、康体休闲、文化演艺、体育旅游等多元业态。
不仅如此,“首钢工业文化内涵也将被继续挖掘,重点实施高炉、焦炉、转运站等工业遗存改造工程,建设首钢工业遗址公园,打造首都近现代钢铁产业历史纪念地和特色工业遗存体验场所,建设开放型特色公共空间。”李先侠说。
工业遗址变废为宝全民健康大有保障
据了解,首钢大跳台赛道在建设时就预留了出水口,大跳台不仅可以滑雪,未来还可以根据需求改造成滑水、滑草等更多项目。
而滑雪大跳台下方的体育广场和观众区,还特别设置了“氛围照明”系统,未来将给观众带来与传统赛事完全不同的观赛体验,同时也可以举办演唱会等大型文娱活动。
北京迅驰体育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东明告诉记者:“我们还要考虑到冬奥会对整个中国体育行业以及城市体育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为了让更多人爱上冰雪运动,有关部门还应该加强冰雪运动的知识普及,让冰雪运动的参与度不断提升,让更多人们敢于尝试并持之以恒热爱此项运动。”
从冬奥出发,关注全民健康。随着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加快升级,国内很多老厂房会被利用起来,那么,这些老厂房可否参照首钢园“体育+”产业方式,发展不同规模大小的体育产业?
在夏斯均看来,首钢园属于一个特定时期产生的一个特别案例,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具备很强的可复制性,毕竟像冬奥会这样的全球赛事并不多见。国内很多城市有类似的工业遗址,将其作为一个体育产业和文化经营场所是个很好的方向,也可以相互复制,但是类似于北京有如此多的高水平体育赛事项目是可遇不可求的。“我认为,从市民健康和生活出发,变废为宝把它们改建成体育场馆、体育公园、文化创意高地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它不仅是丰富和完善了城市文化,而且更有利于一个城市‘软实力’的提升,从而体现了‘城市为人民服务’精神理念。”夏斯均说。
记者:胡安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