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国际援助和自力更生:阿富汗文化遗产现状的一点思考

2022-02-22 10:0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阿富汗最近的政治局势和国内人道主义援助工作牵动着世界人民的心,这些都需要专业的机构和热心的人们来完成。我过去在阿富汗做过一段时间文化遗产调查,这次谈谈对于阿富汗文化事业的一些初步认识,希望对于大家认识阿富汗文化有所帮助。

巴米扬石窟的失业文管员

因为研究巴米扬考古美术的关系,过去我常常在巴米扬进行调查,认识结交了一些巴米扬文博机构的师友,他们常常帮助我。由于这些年中国文物保护技术的进步和对文化遗产工作的重视,对于普通的巴米扬文物工作者来说,能来中国能够留学一段时间,或者来中国学习文物保护是非常难得的机会。过去曾有几位巴米扬大学师生来敦煌学习,其中一位年龄和我差不多的阿巴斯,是我们在巴米扬考察工作的朋友,在结束中国的培训回到阿富汗后,工作一直很积极,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工作价值。

阿巴斯不仅参与地方上的考古发掘工作,也在巴米扬各地区的文物巡查中表现特别好。甚至在去年12月的大雪天,他们还深入巴米扬西部山区,冒雪意外找到一批新出土的文物,然后上交给省政府保管。收缴意外出土文物的事情时有发生,因为这些人迹罕至的山区中还有一些未调查清楚的古代遗址道路,但那里道路不畅通,车辆无法进入,很多时候需要文博工作者走很远的山路才能抵达。所以说他们做的这些文物调查保护,就像我们国家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做的文物普查工作一样。

巴米扬管理员阿巴斯(右二)在调查石窟和追缴文物途中

2018年培训交流的阿巴斯在考古发掘

2021年8月阿富汗政局发生巨大变化,对社会各行业,包括教育和文博行业产生一些影响。据我了解,一些文博工作者暂时失业了。巴米扬石窟的管理员阿巴斯也失业了,我们一直很担心他。后来得知,阿巴斯带着家人躲进深山逃难去了。像他这样的家庭有好多,在这些地区,家里的男人失去了工作,没有工资,整个家庭就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来源,过去也没有什么积蓄,所以面临很多问题。从阿巴斯的故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阿富汗现在普通人家庭的生活状况。

阿富汗经济建设和文化遗产的过去

虽然阿富汗是我们陆地上的邻国,但是我们从网络和媒体新闻上看到的往往都是恐怖袭击、战争,或是一些其他不太好的消息。即使生活中常常提到阿富汗的青金石、松子、西红花等农产品,但这些认识远远不能代表阿富汗。从考古美术角度出发,中国人对阿富汗渐渐熟悉的除巴米扬、贾姆宣利塔两个世界文化遗产外,还有一些著名的考古遗址,这也有助于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黄金珍宝展览改变了我们的印象。阿富汗是一个拥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大家都知道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里面提到的那个“大雪山”,就是阿富汗的兴都库什山,在我们的史书中常常有记述。兴都库什山平均海拔5500米左右,一般人难以翻越,而巴米扬是一个山谷地,地势比较低。历史上,巴米扬沟通着阿富汗南北文化交流,是一个很重要的文明城市。

阿富汗多山地、少耕地,大型河流也非常少,不太适合发展传统农业。由于山地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基因,阿富汗人和我们农耕民族有很多不一样的生活习惯。他们非常勇敢顽强,也非常好战,有着自己引以为豪的一些民族文化,现在还保留着赛马、骑马“叼羊”等传统狩猎活动项目,比赛举办时从官员到平民,大家都会积极参加。如果将阿富汗历史跟中国历史对应,我们会发现阿富汗不仅有玄奘提到的所谓佛教时期,之前张骞出使西域也到过这里。如果再往前追溯,我们会发现,当中国处于秦朝时,阿富汗也有一个丰富的希腊化文明,这是希腊亚历山大留下的遗产,也是和欧亚整个希腊化的过程相对应。再往前追溯至青铜文明时期,阿富汗也有自己独特的一个被称为BMAC的考古共同体文化,相当于我们的夏商周时期。

(阿富汗的主要历史城市和特产)

(阿富汗的另为一个世界文化遗产贾姆宣礼塔©️UNESCO)

但是这样一个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它们对文明的理解与记录和我们有点不一样。中国史学系统非常强大,古人著史写书的执着意愿是非常强烈的,留下了大量历史书。但是阿富汗几乎没有自己的官方史书,文献也非常少,所以考古学、艺术史成为研究这个国家最重要的手段,但也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我们也发现,阿富汗国家宗教信仰多次变动,无论是希腊、罗马、西亚的一些宗教,还是原生的中亚宗教,及至后期的佛教,都渐渐的消失了。现在我们在研究他们的时候,会发现很多超出认知的事,比如伊斯兰传入这个地方时,跟佛教是可以和平相处的;之前当佛教传入时,它同样是和阿富汗的索罗亚斯德教(拜火教)和睦相处的。所以很多不同信仰的人们是可以一起共存共荣的,古人的智慧可以指导我们现在的一些工作。

阿富汗主要的文博机构归属于信息文化部管理,信息文化部有三个主要的考古文博机构:国家博物馆、国家考古局和国家历史古迹修复局。国家博物馆管理全国博物馆,曾经两次派展品来中国巡展;国家考古局负责全国的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国家历史古迹修复局负责全国的文物修复和保护工作。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巴米扬和贾姆宣礼塔,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联合国也设有办公室协助管理,这些地区会有一些外国游客。

如果去阿富汗旅行、经商、做生意,很多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和当地人谈起各自的文化背景,我们会发现阿富汗的文化背景实际上和我们挺相像,相同的文化背景可以迅速地拉近陌生人之间的关系。比如巴米扬石窟和敦煌莫高窟、新疆库车石窟很像,巴米扬山谷大概有750多个石窟,有著名的38米东大佛和55米西大佛。巴米扬石窟的造像和壁画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佛教美术,也影响了整个东亚地区,沿着中国传向了日本和韩国。在2001年不幸被毁后,这些石窟壁画都需要进行修复和保护,目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日本、德国和意大利等国的修复队在帮助他们进行修复保护。

中国和阿富汗共同的历史背景和保护思想

2018年中国敦煌研究院派出一只调查队抵达巴米扬,很多老专家看到石窟中被毁的壁画和造像,都伤心激动地掉泪。一是因为我们的敦煌壁画修复工作也是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之下一步一步成长起来,当我们有能力去帮助别人的时候,却发现来晚了。二是当专家们看到巴米扬壁画和敦煌壁画那么相似的时候,大家感到走了那么远,原来还有老家的朋友在这里,看起来非常亲切,希望能够开展合作和交流工作。

我们对于巴米扬的认识,不仅是它拥有佛教时代最多的遗产,同时它还是伊斯兰遗产最多的一个地区。巴米扬是阿富汗历史上最重要的几个王朝的中心城市,比如12世纪昙花一现的古尔王朝。他们建造了贾姆宣礼塔,也在巴米扬留下了大量的伊斯兰城市建筑遗产。巴米扬山谷里还有一些城堡、碉楼、墓葬建筑等,都是这个时期的历史遗存,这些都是当时最杰出的伊斯兰文明建筑。

(敦煌研究院专家团队在巴米扬大学展开合作活动)

(敦煌研究院专家团队在调查巴米扬石窟)

这些石窟和建筑遗产,当地人称之为土坯子,土坯子也是用沙砾岩和日干粘土砖建造而成的一种主要建筑形态。生活在东南沿海大城市的人们可能比较陌生,大家进入甘肃会发现所有的地貌都发生改变,这里有戈壁、沙漠、盐碱地,就是我们称作为沙砾岩地质的地区。这上面的历史遗存和建筑遗址,我们的专业名词称之为“土遗址”。从甘肃一直向西延伸到伊朗、伊拉克、叙利亚,这条丝绸之路的地貌和历史遗产全都是土遗址,区别于欧洲的以石头为主、东亚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遗产。这里既是世界文明中农业起源、宗教美术传播的关键地区,也是全球文物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关注的一个焦点。实际上,大家所关注的一些矿产、石油、宝石实际上也跟这些土遗址在地质学上是有一定关联的。

巴米扬这些年也面临着一些发展困境。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当地的人口剧增、耕地减少、城市建筑用地面积扩大、种植品过于单一,一些建筑用地和交通公路逐渐侵占了一些耕地,也威胁着埋藏在地下的文物。巴米扬的冬季有时会有暴雪侵袭,夏季又会有暴雨和洪水,这些都会加剧土遗址和历史建筑的崩塌,会对文化遗产造成一定的威胁。过去二十年,国际社会一直在想办法帮助阿富汗解决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制定城市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为此培养了一批专业技能人才。

开展丝绸之路国家的工作特点

 与巴米扬一样,现在阿富汗每座城市基本都有自己的城市发展规划和文物保护措施,并非是无主之地和无人管理。国际社会和阿富汗信息文化部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一直在加强,包含地下埋藏的遗产,因为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资源,所以丝绸之路各国都在注意加强培训交流项目。阿富汗在1958年就已经制定了本国的文物保护法,2004年时再次进行了更新,并且这部法律仍然适用于本国所有地区的文化遗产考古、保护修复。如果大家去阿富汗某个地区进行经济建设,或者参与修路、开矿等社会基础设施工程,一定要熟读当地法律,一定要找文物保护部门咨询该地是否有文化遗产,是否有一些被探明的地下文物和古迹。过去这些年,我们发现在阿富汗进行遗产调查、考古工作、文化遗产保护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经济开发的情况。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基本上所有的矿产地都是和文化遗产、考古遗址并列在一起,比如巴达赫尚产青金石和金矿,也是早期青铜时代开始的聚落,地下遗产也非常丰富。所以矿产开发、经济建设、考古调查工作都是需要一起进行,相互协作,缺一不可的。

那么如何知道阿富汗哪些地区有历史遗产?如何获得这些遗产数据呢?这也是我们的工作之一,这项工作是一个非常现代化、需要多学科合作的事情。从2012年开始,联合国教科文喀布尔办公室专门针对这些文物的保护制定规划,并给予地方政府一些建议。尤其是巴米扬和贾姆宣礼塔地区,这些地区都制定有详细的规划。例如贾姆宣礼塔地区,虽然靠近赫拉特,但也是在兴都库什山中,交通非常不便。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次对它进行了3D扫描,建构了数据模型,保存了基本数据参数,用于电子储存。这个山区会经常发生一些小规模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过去我们在当地也设有遗产观察员,也会根据当地人发来的报告做出判断。最近这座宣礼塔塔身持续发生倾斜,面临着崩塌危险;宣礼塔表面一些建筑装饰物也开始脱落,刚修复好的塔基也被冲毁,急需再次修复。因此,这个伟大的世界遗产建筑究竟还能坚持多久,现在都不好说,由于各种原因,大家也无法拿出具体方案,这就是阿富汗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困境。

日本和意大利修复人员在巴米扬石窟

中国和阿富汗联合调查队在山区调查

国际学界对阿富汗的考古调查已有近百年历史,前辈们已经编辑了关于阿富汗境内所有省份文化遗产的一些简报和分布手册。比如要知道喀布尔有多少个遗产点和地下文物,我们就会通过检索数据库,知道哪个区、哪个市、哪个县、哪个村有没有古代遗址,有多少个。1982年我们就已经把阿富汗全境的古代遗址进行编目,按照中国语境和标准来说,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市级、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工作为我们研究阿富汗文化遗产奠定了基础,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针对不同的地区展开不同的考古调查工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过去十多年也做了大量工作。最主要的一个就是和各国考古队合作,不断展开调查,寻找未被探明的古代遗址。他们将阿富汗全国的重点遗址数量从1200多个增加到2000多个,基本上每个省都有补充。我过去的工作,就是在每个省探查那些有可能深埋于地下的文化宝藏,还有一些新发现的古遗址、古建筑,将这些新发现串联起来,补充进数据库,形成比较系统的认知,方便大家去了解这些地区的文明和历史。现在阿富汗人民越来越看重这些历史和遗产,人们的素质越来越高。所以不论是文化还是经济合作,一定要尊重当地的文化,尊重当地的考古遗产,这些东西都是与当地人紧密相连的纽带。

阿富汗新政权也非常注重国际文化影响和遗产保护。据我所知,2019年塔利班就已经派人去接触部分外国考古学家,并承诺会保护阿富汗境内的文化遗产,也会支持文化遗产科研的国际合作项目。从去年8月的政局剧变可以看出来,这一次基本上没有对文化遗产的大规模军事袭击和破坏。

身边阿富汗同事的故事

当前文化遗产、文物保护面临的一个困境也是现在阿富汗整体社会困境的缩影——大量人员或是失业,或是流亡海外。他们面临暂时的生活困境,需要大家帮一帮、搭一把手。因为我们知道人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一直强调一个国家的发展一定要看他们的年轻人,看他们的年轻人在做什么,这是国家的未来,并且培养一个专业人才要花费好多年。

阿富汗考古局调查古代遗址

调查巴米扬古城的阿富汗考古队员

我的阿富汗同事阿萨尔,他是巴米扬大学考古系的学生。当时我去巴米扬调查时,他陪着我考察,经常和我一起工作、讨论问题。毕业后,他进入国家考古局从事田野发掘工作,参与了很多重要考古发掘,我也为他高兴,看着他一步步成长为青年考古学者。然而,去年8月后,他失业在家,但他没有放弃学习,经常问我要一些书籍看。他知道他是家庭支柱,首要目的是养活家人,必须要工作赚钱,他没有走上街头去乞讨,而是在家学习织地毯,去做一些农产品搬运工作,赚取微薄的工资补贴家用。他认定的一个准则是只要能够用双手去工作,去赚到一份钱,就要靠自己的能力坚持活下去,用自己的双手渡过难关。

我认为这些青年人在面对苦难和困难时的态度,是特别令我尊敬的,这位年轻人面对困难时表现出的乐观应对态度也特别让我钦佩。我也想到中国古代的法显、玄奘法师等人,他们去印度、阿富汗学习、取经、获得新的认知,之后回来建设自己的国家,传播新的知识。他们和弟子们建设了龙门石窟、敦煌石窟,还有很多寺院和佛塔建筑,很多外来佛教文明建筑也都成为了世界遗产,丰富了中国文明。阿富汗人也是这样,他们的年轻人也一直想着通过学习,工作建设好自己的国家,即使再困难,他们也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

 这也许就是丝绸之路的意义吧。古往今来我们走过的这条路,大家都有一个相互感恩的心,在朋友困难时,大家一起搭一把手,相互帮扶。在丝绸之路上,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可以走得很远,这也是我一直坚持的一个观点。尤其是面对这些处于困难的国家,特别需要大家联合起来。无论你是学者,还是商人、公务员、学生,只有大家一起联起手,相互帮助、相互扶持,我们才能在这条丝绸之路上走得更远。希望大家以后更多关注阿富汗从事文博专业的青年人,他们在饿着肚子工作,同时也在积极自救,在维护着“文明最后的尊严”。

(作者:邵学成,敦煌研究院特聘研究员,UCLA客座研究员,长期从事阿富汗、巴基斯坦等中亚国家的考古美术研究。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立场无关,文责自负。引用、转载请标明作者信息及文章出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