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让批评这剂苦口良药带上真情温度

张才毕/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2017-05-05 09:21
打虎记 >
字号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特别强调,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必须用好。

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六中全会以来,各级党组织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批评和自我批评更加自觉,质量明显提高,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上唱“黑脸”的多了,面对批评露“笑脸”的也多了。但是,在一些部门和单位,不愿批评、不敢批评的老问题依然存在,不会批评、不善批评的新问题有所凸显,亟待重视。重真情、尚大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今天,真情关爱是社会和谐的根基,也是增进党内团结的重要因素。因此,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也应既严肃认真、真刀真枪,又真情大义、触及心灵。真情,是不虚、不私、不妄之情。开展批评帮助,实质就是做人的思想工作,带着真情去劝诫帮助,才能使批评这剂苦口良药如同春风扑面,直抵灵魂深处。

真情批评,要真情不虚,忠诚老实、诚恳待人。情之可贵,唯在于真。对共产党人来说,真情不虚的根本就是对党和人民的忠,对同志的真。有的党员干部担心批评和自我批评会丢面子、伤和气、丢选票、穿小鞋,想方设法把批评“利器”变成“钝器”。乍一听,似乎批评同志敢于直面问题、揭别人的“短”,自我批评敢于刀口对着自己、不怕“疼”,但再仔细听,原来只泛泛而谈却不具体到人和事,只谈言行不谈思想,只谈工作不谈生活,听起来热闹辛辣,却并无针对性和指向性,致使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了放空炮、共同吐槽。这是改头换面的形式主义,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党员干部给同志提出批评意见,应当以真心、用真情、讲真话,以真正的批评促进真正的进步,以共同的进步推动事业的发展。

真情批评,要真情不私,砥砺品德、刚正不阿。对共产党人而言,真情不私就是为党为国为民、满腔赤诚奉献的情怀。党员干部要胸怀宽广,杜绝私心杂念,否则,开展批评就会心存不纯,在意见中夹杂个人偏好、私人恩怨,对人不对事、不重事实重成见、不重原则重人情。这样的意见提出来,被批评者难以心平气和地接受,反而觉得有人找茬,拒不承认、毫不反省,甚至对批评者心存芥蒂、伺机反击。如此下去,党内政治生活中的相互批评就变了味,不利于团结,更不利于大局。心底无私天地宽。对同志的批评,应当带着真挚的感情,剔除私字、出于公心,客观公正;同理,对待同志提出的批评,也要跳出偏狭视角,立足全局、着眼长远,躬身自省、闻过则喜,这才是共产党人应有的胸怀。

真情批评,要真情不妄,光明磊落、坦坦荡荡。真者,精诚之至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非常严肃的事,不能随便行事,更不能真真假假、半真半假。有的党员干部提意见不够慎重,不愿沉下心去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浮皮潦草就提出个人看法,批评的严肃性、客观性、全面性打了折扣;有的党员干部批评同志人前人后不一样、会上会下不一样、当面背面不一样,会上开展批评不说,扭头却开始瞎议论;有的党员干部对待批评意见也不够真诚,想不通的地方当面不说,却暗生怨恨。凡此种种,都是对批评缺乏真情、不够坦荡的表现。党员同志彼此应坦诚相见,既要讲原则、重党性,揭短亮丑、敢于批评,又要真关心、真爱护,推心置腹、情真意切,让同志间的真情高尚而恒久。

最是真情动人心。带着真挚之情批评是批评的最高艺术,也是最高境界,唯有如此,才能促进共同进步,也才能体现开展批评的真正意义。

(原题为《让批评这剂苦口良药带上真情温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