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滴血测癌症” 系误读,体检要不要测肿瘤标志物
这两天,一篇《重大突破!一滴血可测癌症,已被批准临床使用》的文章刷屏网络,文中介绍,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罗永章团队自主研发出了一种专门检测热休克蛋白90α的试剂盒。患者只需取一滴血,即可用于癌症病情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价。虽然,文中并没有提到“一滴血可测癌症”,但由于标题的强烈引导性,网友们炸了锅,纷纷表示赞叹。
然而,没过一天,就有专家出来辟谣,表示目前全球没有一个肿瘤标志物能百分百诊断癌症。实际上,罗永章本人早前也在接受采访时纠正过“一滴血可测癌症”这个说法,准确地说,一滴血可以监测肿瘤,绝非“测癌症”。癌症,一提到这个词就让很多人背后发凉。对于癌症的预防和检测,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从前不太被提起的“肿瘤标志物”,如今也成了体检标配。似乎不测一下,就不能安心。可现实是,很多人测完之后非但没安心,反而更担心。这就有点尴尬了。
肿瘤标志物结果偏高,是不是就得了癌症?常规体检,到底有没有必要检测肿瘤标志物?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检验科卢仁泉博士认为,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的确有必要。医生自己体检,也同样会勾选上必要的选项。关键问题不在要不要做检测,而在如何正确对待检测结果。
在讨论肿瘤标志物检测是否有必要前,先要明确,到底什么是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是指肿瘤组织产生的可以反映肿瘤自身存在的化学物质。在正常或良性病变时几乎不产生或只是低水平产生。这些肿瘤标识物可以通过检测肿瘤患者的器官组织、体液(通常指我们自身的血液、腹水、胆汁等)以及尿粪排泄物而发现。肿瘤标志物并非单独一个指标,而是“一组”指标,根据不同的部位的肿瘤,标志物也会不同。在体检筛查时,也是因人而异。
不少人都遇到过一种情况,体检报告上显示某个肿瘤标志物偏高,这该怎么办?偏高是否就代表患了癌症?卢仁泉强调,肿瘤标志物只是给一个“警示”,一次偏高并不代表就患了癌症,但需要提高警惕。一旦检查报告偏高,不要慌乱,可以做两件事:
首先,单独一次肿瘤标志物显示偏高会有很多情况造成,并不具有明确的临床意义,建议一个月后复查。
复查结果回复到正常水平,那自然是最好。如果还是继续升高,那也不要慌乱,你需要做的是进一步检查。比如结合影像学的检查,如B超、CT等,以明确诊断。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全球公认的癌症诊断金标准还是病理学检测依据。也就是说,不管是肿瘤标志物、还是CT、B超,发现异常后,都要经过病理学检测才能明确诊断。
对于大众而言,肿瘤标志物的筛查是对健康的一种警示和保障。对于癌症“高危人群”,筛查肿瘤标志物的获益则会更高。
现在都知道,一些癌症的发生具有家族性,如果直系亲属中有人患过癌症,自然要加倍小心,体检筛查时就要更有针对性。
比如说,那些有卵巢癌家族史的女性,就应该勾选HE4,CA125;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的人就应选择CA199;5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需勾选一个PSA,以筛查前列腺肿瘤;有肝炎史的患者就要提防肝癌,可勾选AFP作为筛查。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