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心象自然,雪国新生——北京2022年冬奥会崇礼主城区空间品质提升

2022-02-18 17:0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当驱车行至张承高速崇礼南出口,沿匝道进入崇礼主城区,一幅层峦耸翠、湖光潋滟的秀美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青山上云杉葱郁、白桦舒朗,原址保留的窑洞里回响着故土的耳语;绿水间碧波荡漾、叠瀑喧哗,公园的跑道上洋溢着孩童的欢笑。“雪国崇礼·户外天堂”八个大字恰如画卷的题注,书写于山水之间。

崇礼,一座登上世界舞台的北国小镇,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来临之际焕发出了蓬勃的生机。

崇礼

地处河北省西北部

与北京市相距约200公里

是环京地区重要的交通节点和特色旅游小镇

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雪上项目的主要竞赛举办地之一,崇礼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为了提高崇礼的城市风貌水平、助力冬奥会相关建设,崇礼区政府开展了一系列空间品质提升项目,中国建科崇礼主城区空间品质提升总设计师李存东领衔的团队,贯彻“心象自然”的设计理念,通过总师制的制度保障、多专业的协同设计、绿色创新的探索实践、全过程伴随式服务等重要举措,为提升崇礼空间品质提供专业保障和技术支持。

▲崇礼南高速出口建成实景(夏季)

▲ 崇礼南高速出口建成实景(冬季)

崇礼主城区空间品质提升项目总体规划范围为崇礼主城区南部片区,面积约423公顷,从概念规划、导则制定、方案设计、施工图深化到现场服务等项目全设计流程逐步推进,建设内容包含景观空间、交通空间、建筑空间三大部分,整体打造出崇礼“十景、一河、两路、多点”的城市风貌空间结构,实现冰雪之城与森林之城交相辉映的设计愿景。

▲崇礼“十景、一河、两路、多点”的空间结构

▲城镇建设与生态基底互融共生的整体风貌 图片来源:“雪国崇礼”微信公众号

▲建筑景观与自然山水相得益彰的小镇特色 李存东/摄

景观空间品质提升——立足生态斑块破碎、公共开放空间缺失、工业用地拆迁后再利用、地域特色模糊等城市问题,通过重塑青山相夹、碧水掩映、绿树葱茏的自然生态基底,激活发展受阻、人气不足的商业街区,延续崇礼当地窑洞与民居民巷的人文乡土记忆,点亮崇礼门户与城市重要景观节点,引进太阳能光伏、3D打印等高新技术,呈现出生态友好的人居环境和城景相融的整体风貌。

▲山湾观名——崇礼南高速出口迎宾湖建成实景

▲隧口云光——头道营桥下景观建成实景

▲ 飞塑向月——迎宾园改造景观建成实景

▲ 冬奥荣荫——庆典广场3D打印构筑物建成实景 张云璐/摄

▲小镇烟柳——水下太阳能光伏水景建成实景 张元兵/摄

▲小镇烟柳——半圆广场及周边景观建成实景

交通空间品质提升——致力于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市政基础设施不足的城市问题,一体化考虑道路断面空间布局,统筹布局各类交通设施,配合提升整体街道风貌,构建绿色高效、生态便捷的交通体系。

▲迎宾大道(裕兴路)建成实景 李存东/摄

建筑空间品质提升——为了解决现状街道立面破旧繁杂、单调无序的问题,在整体上注重崇礼当地极端气候特点和城市文化特色;在细节上多样协调,以街道为单位,保持每条街道独有的特点,根据建筑及业态实际情况作相应调整,通过模块化的店铺门头设计,塑造简洁大气、稳重协调的建筑风貌。

▲建筑立面提升建成实景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开幕,

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运动再度携手,

奏响团结、和平、友谊的华美乐章,

崇礼小镇以焕然一新的面貌

聚焦世界的目光。

奥运盛会惠及城市发展建设,

城市空间品质突飞猛进,

节能低碳科技长足进步,

冬季运动融入亿万民众,

人气与经济提振效果显著,

崇礼在“后奥运”时代的发展

未来可期!

素材来源: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原标题:《心象自然,雪国新生——北京2022年冬奥会崇礼主城区空间品质提升》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