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孩子应该穷养还是富养?苦难教育是不是好的教育?
孩子应该穷养还是富养?父母应该尽可能满足孩子的物质欲望,还是应该通过吃苦教育从小让他们学会努力、坚强、认真、负责?我们应该给孩子树立怎样的金钱观?什么样的金钱观才是正确的金钱观?这可能是每一个生活在温饱线之上的家庭都会面临的问题。前段时间,一位名叫“杜森”的作者在豆瓣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苦难教育》的文章,再一次将“穷养还是富养”的问题摆在家长面前,引发了诸多共鸣和讨论。
吃苦不是绝对正确的
这篇文章的作者一家生活在国外,女儿参加完幼儿园同学生日聚会,提出自己为什么从来没有生日聚会的问题时,一直以来厉行勤俭、特别能吃苦的妈妈严肃地说了三句话:一、别人有的,我们不一定有;二、我们都想要很多东西,但我们不能都得到;三、你想要的,不等于你真正需要的。我们可以先从妈妈的这三句话里讨论一个问题,要不要吃苦?
首先,妈妈说的这三句话我非常认同,这代表一种独立且有反思意识的生活态度。你想要什么?你想要的是不是你真正需要的?你想要是因为别人都有而想要,还是就是你自己想要?这不仅是在谈金钱观,这是我们做任何一个重要的决定时都需要问自己的问题,也是家庭教育应该达到的最重要的目标: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和反思,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自己的想要是不是真的想要。明白这些之后,努力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为自己负责。
从这一点上看,吃苦当然是必要的,自己想要的东西不会自然而然就来,凡事都需要争取,都需要努力。争取不会是轻轻松松的,争取一定是辛苦的。但从另一个意义上讲,这真的是吃苦吗?凡是为自己真正想要的事情奋斗过的人都明白,你在奋斗的过程中不会觉得那是苦的,你会觉得很开心,很满足,很值得。
另一方面,吃苦并不是绝对正确的,因为很多时候,人们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吃苦,而只是习惯了吃苦,进而把吃苦等同于优秀,觉得不吃苦就是罪恶,就是堕落。这可能是长期吃苦给我们造成的后遗症,这个后遗症会禁锢我们去发掘生活中的资源,过快乐的生活,它也会阻止我们去接触新鲜的事物,从而变得越来越闭塞。
《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书封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位经济学教授,在调研了18个国家和地区的贫困人群后,写了《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一书。书中说到,穷人会越来越穷,不是因为他们不够刻苦,不够努力,而是因为穷人意识。当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只能用来满足维持温饱,他们就没有办法拿出多余的时间来发展自己,充实自己,因而缺乏长期的眼光,持久的竞争力,从而导致越来越穷。并且,穷会让人不快乐,而不快乐会影响人对工作的热情和对未来的规划。这是恶性循环。
对于妈妈的那三句话,我认同的是妈妈对于欲望的反思态度,然而我觉得很多人对于吃苦却不具有同样的反思态度,认为吃苦都是对的,吃苦都是优秀的,我想通过麻省理工的这项研究,以“穷”这个物质上的吃苦为例,说明吃苦未必都是好的,吃苦不是绝对正确的。
对吃苦的一味执着是中国的教育,甚至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问题。我觉得很多大人,需要学会的,不是吃苦,不是坚持吃苦,而是学会快乐,学会在有限的条件里获得快乐。我刚来国外读书的时候,遇到一个老师,他说他看到很多中国学生,甚至是亚洲的学生很喜欢每天待在图书馆,把自己的生活弄得像一个监狱,他认为这样是不对的。尤其是对于做人文社科的博士生而言,你们的工作是创造性的,你们需要灵感,而坐在监狱里是不会有灵感的,你需要走出去,去和朋友聊天,去公园散散步,去看看展览和戏剧,你需要有好的心情和好的状态,然而才能有好的成果。我很感谢他,因为有他的这些话,我的博士生活过得很愉快,同时,与这些人、这些事物的相遇,让我有了很多灵感,很多启发,让我觉得是在“生活”。
因为这样的体验,我反对一味吃苦,不管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不管我们有多少钱,我们其实都可以想办法让自己活得更开心一些,而这些更开心会让我们更充实,更自由,会让我们变成更好的人。我觉得这就是更好的生活。
而从对苦的观念讲到苦难教育,我觉得父母首先要有对苦的正确观念,然后才有可能对孩子有正确的苦难教育。
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
我不认为吃苦是绝对正确的,同样我不认为苦难教育是绝对正确的。苦难教育和虎妈教育一样,认为让孩子受苦是绝对正确的,是符合一切情况的有效手段,这是在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希望用一种手段解决所有问题,从而不知不觉把让孩子受苦当作了目标,不做任何反思性的目标。这不是正确的、健康的教育方式。
我认为,正确、健康的教育方式,最基本的一点是,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尊重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体,尊重他们独特的个性和兴趣,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教育。
这篇文章讲了一个可能在很多中国家长看来非常合理,但我觉得非常危险的想法:我可以替你做决定,决定你的欲望是否合理。因为我们觉得孩子是不懂事,不成熟的,所以他们的很多需要就是不懂事,不成熟的,作为成熟的大人,我们是可以对孩子的要求做出判断并且为他们做决定的。
可是这样对吗?我采访了爱丁堡大学儿童研究硕士、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早期教育的博士生李轩,她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她说早期教育中有个很基本的常识,就是大人和小孩是属于不同世界的,大人并不能理解小孩,并不能真的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我们现在能够想起我们幼儿园和小学时候是如何思考的吗?我们或许能记得一些事件、一些片段,但我们无法想起作为孩子的我们是如何思考的,我们已经忘记了那个世界的思考方式了。
然而有意思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与孩子沟通。早期教育中对于世界,用的词不是world(世界),而是tribe(部落)。因为两个世界之间有不同的语言体系,是不能相互沟通的;而部落意味着虽然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习惯,但是可以通过沟通达到理解,达到和而不同。
就这篇文章讲到的冲突,李轩建议的方式是,你可以问女儿为什么喜欢聚会?她是喜欢和朋友在一起,喜欢热闹的感觉,还是喜欢张罗,喜欢组织,或者就是喜欢吃好吃的,喜欢被别人说很厉害。你要去和她沟通,去了解她,然后去思考,是不是要去矫正她。
《爱弥儿:论教育》(上卷) 书封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教育的,家长需要在沟通的过程中发现哪些需要教育,哪些不需要教育。即使在沟通中发现了需要教育的问题,方式也很重要,并且方式也需要基于把孩子看作平等的个体,看作可以为自己负责的个体,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在谈及正确的教育方式时,李轩提到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爱弥儿:论教育》里讲到的“自然后果法”,你要告诉孩子做一个决定的后果,然后让他们自己做决定,并为这个决定负责。
把孩子作为独立个体最根本的一点是,不要用你自己的经历去干扰和想象孩子的经历。比如文章的作者,也就是孩子的爸爸,童年时代在艰苦的环境中长大,因而不希望女儿再来体验自己当年吃的苦,“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可能是很多中国家长的想法,但我觉得这是不对的。你的童年就是你的童年,你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那已经过去了。此时此刻你面对的是你的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一个有自己的个性、想法,需要自己去经历、去体验、去选择、去承受、去反思的独立的人。不要去剥夺他们选择吃苦或者享乐的权利,不要去干扰他们的人生。你的经验未必对,你的选择未必正确。让他们自己做决定。这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事情,教会他们独立,教会他们独立思考,独立行动,过独立、有反思性的人生。
同时,我们自己,作为大人的自己,也要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独立,独立过自己的人生。中国式家庭教育一个最大的问题是,理所当然地认为家长是不需要学习,不需要反思的,而只有孩子需要学习,需要教育,因此我们给他们灌输我们的观念,我们的人生经验,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这些观念可能只是我们的观念,这些观念可能并不对。
教育孩子不会是一劳永逸的,没有一定会行的标准和手段,苦难也好,快乐也好,都只是一种方式而已,我们要在与孩子的沟通中,在与他们的相处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他们共同成长。这样才能在他们变成好的大人的过程中,让家长也变成更好的大人。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