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从王濛解说到《乡村爱情》:东北人天生幽默?
“东北”是当下电视荧屏上闪耀的主角。冬奥赛事正酣,“东北话是短道速滑的官方语言”,王濛一口东北味十足的方言解说屡屡登上微博热搜。另一边,《乡村爱情14》仍旧是过年时客厅里最佳的氛围“白噪音”;而央视的开年大剧《人世间》也是以东北为背景,讲述跨越50年的东北平民史诗,获得如潮好评。
#王濛解说#是冬奥会赛场外最火的“番外”
细细想来,从小品、电视剧、综艺,到如今火热的网络直播、脱口秀、素描喜剧,如果少了东北人,那么中国的喜剧也将少了半壁江山。
小品领域,从赵本山、黄宏、潘长江、巩汉林、高秀敏、范伟,到如今频频登上春晚舞台的沈腾、马丽;东北味电视剧,从20年前的《东北一家人》到长盛不衰的《乡村爱情》系列;搞笑综艺里定有东北人,比如《极限挑战》里的孙红雷、《奔跑吧》里的沙溢、《王牌对王牌》里的沈腾;网络直播领域,东北籍的网红数量是最多的;新兴的脱口秀少不了东北人的身影,比如王建国、呼兰、李雪琴、张踩铃等等;就连《一年一度喜剧大赛》里颇受欢迎的几个演员,王皓、史策、蒋龙、张弛、蒋诗萌等,一查,也都是东北的。
讲述东北故事的《乡村爱情》已经播到14季了
显然,东北更出喜剧人才。这么说,并不是将东北人给刻板印象化了,仿佛是个东北人就得比别人更幽默;而是说,我们似乎更容易被来自东北、有一口东北腔、讲着东北平民故事的“东北味”给逗笑了。究竟是东北人大多更幽默,还是公众已经在各种文艺作品的影响下,已经对“东北味”形成了会心一笑或开怀大笑的条件反射?
“东北味”的喜剧感,既是它自带的,同时它可能也是一种塑造的产物。追溯起来,春晚上的东北小品,以及《东北一家人》开启的东北生活流剧集,对于“东北味”的喜剧形象打造,起了最为关键的作用。
东北小品:幽默的发现
1984年陈佩斯将《吃面条》带到春晚舞台上后,不仅奠定了小品这一艺术形态在春晚语言类节目中的王者地位,也让小品成为一种稳定的艺术范式。在1980年代,春晚小品是陈佩斯的天下。
1990年,赵本山首登春晚舞台,一鸣惊人。此时的春晚舞台,“东北话”的含量已经是最高的了。除了赵本山,黄宏、高秀敏、巩汉林等小品演员也在春晚舞台上稳扎稳打、大放异彩。1999年春晚,赵本山与宋丹丹开始搭档演出《昨天 今天 明天》,叫好又叫座。之后俩人又合作《钟点工》《说事儿》《策划》《火炬手》等多个小品,“黑土和白云”这两个东北农民形象深入人心。赵本山称霸春晚小品多年,东北方言由此成为一种“喜剧语言”。
小品《昨天 今天 明天》截图
赵本山并不是第一个将方言带到春晚舞台上的,但只有东北方言形成全国性的影响力。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东北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与普通话相当接近,全国其他地区的观众对东北话几乎不存在什么接受门槛。东北话既可以保留方言所独具的生活气息与原始美感,也不妨碍它的对外推广。
经由春晚小品,东北方言“不自知的幽默”,也为全国观众所喜爱。普遍认为,东北方言爽朗、鲜活、诙谐、朗朗上口、生活气息浓厚。一个南方朋友很贴切地形容:让她看南方人的秀场直播,她一般看不太下去,但只要是东北人的秀场直播,哪怕只是唠唠家常,她也能饶有兴致地看下去。这应该不是个例,否则东北人不会称霸直播了。
就笔者个人的感受,东北话有着其他方言所不具备的“形象生动”。一方面,东北话丰富的副词以及各种各样的语气助词,能否赋予干巴巴的语言丰富的语调、神情、动作,由此具备鲜活的生活气息,听起来非常亲切顺耳,自带某种“戏剧性”。比如普通话的“你干什么,别捣乱”,在东北话里就会变成“你干啥呢到底,别净给我整些幺蛾子”;“这个体验很好”,在东北话里就会变成“这个体验老好了,贼带劲”……这东北话一出来,观众很容易就代入赵本山说话的表情,脱离语境的句子也显得活泛起来。
《乡村爱情14》截图
另一方面,东北话里有大量的俚语俗语、民间谚语、顺口溜儿,以及象声词, 它们极大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能够将普通的描述生动化、具象化了。比如赵本山小品《拜年》中的歇后语“耗子给猫当三陪——你挣钱不要命了!”“瞎么杵子上南极——根本找不着北”,象声词使用“那年我记得是7月份,连雨天呐,那家伙从早上下一直下到中午,哇哇的”;赵本山小品《相亲》一上来就是一段“说口”(顺口溜),“你说我儿子净出新鲜事儿,让我这当爹的替他相媳妇儿。你说现在都90年代了,我这当老人的还往里掺和啥劲儿……”
小品《相亲》,赵本山春晚初亮相
除此之外,还得会讲故事,哪怕是很平常的事儿,很多东北人也能够发现其中的喜剧点,讲得生动有趣。这多多少少与东北的地理人文相关。因为天气寒冷,东北不少地方一年有半年的时间不能耕种土地,天寒地冻的,很多东北人就会“猫冬”(东北人的说法,大意是休养生息)。闲着也是闲着,大家无聊时就会相互串串门,坐在炕上唠嗑,一唠就是半天。
笔者撰写文章时,特意下载了快手,看了下几个东北网红的直播。一个主播说“闲着也是闲着,来整个直播”,一整直播就唠起来了。这就跟以前东北人无聊的话就在炕上唠嗑一个道理。经常唠嗑,就唠出讲故事的本领,最终讲到春晚舞台上了。
可以说,春晚舞台上的东北小品,让全国观众认识东北人、了解东北人,也发现了东北人的幽默,并形成东北人很幽默的普遍认知。
荧屏叙事:平民幽默的构建
春晚一年才一次,东北小品再受欢迎,也受到篇幅与数量的限制。这时,影视剧就为“东北味”提供了广阔空间。有了春晚东北小品的铺垫,东北题材的电视剧天然就有了庞大的受众基础。天时地利、万事俱备,2002年播出的情景喜剧《东北一家人》正式开启了荧屏的东北平民生活叙事,也将东北人的幽默发挥得淋漓尽致。
《东北一家人》海报
《东北一家人》由英达执导,英宁担任主编剧(不同单元有不同的编剧)。观众更为熟悉的是,英式两兄弟合作的《我爱我家》。但3部共120集的《东北一家人》同样是情景喜剧里的巅峰之作。诚如剧名所言,它讲述的是东北某座城市(其实是长春)一个大型国有企业普通工人家庭的故事。
大家长牛永贵(李琦 饰)退休前曾是前车间主任,爱发牢骚,倚老卖老,但也被老伴儿收拾得服服帖帖;老伴儿陈久香(彭玉 饰),是家里的主心骨,思想保守、封建迷信,但大事不糊涂。
牛永贵(李琦 饰)
陈久香(彭玉 饰)
夫妻俩有三子女。大女儿牛继红(金珠 饰)是幼儿园老师,碌碌无为、望子成龙,和前夫孙明(巩汉林 饰)分分合合;儿子牛小伟(吕小品 饰)原先在牛大爷的工厂上班,恰逢国企改革下了岗,他好高骛远、志大才疏,干啥啥不行,发牢骚第一名;小女儿牛小玲(张丹露 饰)职中毕业,一时还没找到工作,跟她哥一样,眼高手低,一事无成……
从左到右:大女儿、老爹、大女婿、老妈、儿媳妇、儿子
该剧一般是两集一个小单元,每个单元就像是演绎一出春晚小品。东北人个性的爽朗、幽默、泼辣,进一步得到“坐实”。
《东北一家人》更大的意义在于,它确立了一种东北平民生活的叙事范式,进一步构建了观众对于东北平民生活的集体想象。
120集的《东北一家人》讲的就是这一家人鸡毛蒜皮的小事:父母的刻板与牢骚,不成器的子女的各种折腾,于是生活免不了鸡飞狗跳……剧中的很多事儿都不是大事,但每个人都很能折腾,弄出各种幺蛾子,把小事“闹大”。生活有点像东北名菜“东北乱炖”,咕噜咕噜、吵吵闹闹,却有着热气腾腾、生机勃勃的烟火气。
牛小伟相亲时遇到前女友
放心,编剧导演并不是批判东北一家人,观众也不觉得他们讨厌,就像春晚舞台上的赵本山哪怕“坑蒙拐骗”,观众依然心无芥蒂地哈哈大笑。因为这群小人物身上,仍保留着中国这个农业大国很多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他们就像是我们的“分身”,我们的发笑不会有居高临下的贬抑和嘲讽,而是觉得亲切与贴近。
“时代”也是《东北一家人》的隐形背景。这是春晚舞台上东北小品一以贯之的优秀品质,它们把握住时代脉搏,反映人心变化,带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新世纪前后的东北,正处于剧烈的转折期。风光一时的“共和国长子”经历改革的阵痛,下岗潮影响了成千上万的东北家庭。从春晚小品《打气儿》到《东北一家人》,我们都会发现时代的印记。但这些东北喜剧传递出的生活态度是乐观的,再苦再难,依然是要把生活闹腾着过下去。所以,“笑”或者说“苦中作乐”是“东北味”的底色。
《东北一家人》火了之后,一系列说着东北方言、讲述东北平民生活、以幽默诙谐为基调的“东北味”的电视剧火了起来。最负盛名的就是赵本山的《刘老根》系列(2002、2002、2020、2021)、《马大帅》系列 (2004、2005、2006年) 、《乡村爱情》系列(14季);高秀敏的《圣水湖畔》 (2005);潘长江的《正月里来是新春》 (2005)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2006) 、《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系列 (2007、2009) ,等等。
这些剧集里的主人公不一样、故事不一样,但基本上是《东北一家人》风格的延续。就比如《乡村爱情》里的刘能、赵四与谢广坤,都是作妖能手,各有缺点,却让人看得津津有味;剧集播到14季,与时俱进地加入时代元素,呈现农村与农民心态的变化;离不开象牙山这个小天地,来回折腾的就是村民们生活、爱情、婚姻、事业的那些事儿,一点小事儿可以闹腾个好几集;而东北话的幽默生动依然自带吸引力,在客厅开着当背景音,氛围就热闹起来了……
从左到右:赵四、谢广坤、刘能
很多观众可能从未去过东北,也不了解东北人的生活是怎样的,但从《东北一家人》到《乡村爱情》系列,观众已经形成对东北平民生活的想象,对东北人的幽默认知也根深蒂固——原来不只是赵本山这么搞笑,东北人都是喜剧人。
《东北一家人》红遍大街小巷的主题曲《东北人都是活雷锋》
这当然不是说,荧屏中的“东北味”都只是虚构创作的产物,它们一定是有着现实的根源;但反过来说,荧屏中受欢迎的“东北味”,也会影响着影视剧中对东北平民生活的刻画,影响着观众对于东北籍艺人的认知与接受。
东北人或许具备更多的幽默基因,却也不排除,公众对东北人、东北方言的幽默滤镜,让东北人一些很平常的言行举止显示出喜剧色彩。
期待更丰富的东北影像
无论如何,应该感谢东北人支撑起中国喜剧界的半壁江山,感谢荧屏上的“东北味”,让我们在欢乐中感受人生百态。
不过,身边有个东北朋友也有个困扰,就是别人知道她是东北人,常常认为她是社交达人,认为她就得幽默豪爽。但其实她是“社恐”,内向得不得了。这多多少少也说明了:“东北味”并不代表整个东北,春晚小品与《乡村爱情》里的东北人,也并不代表所有东北人。影视创作中,应该有更丰富的东北影像。
就当前而言,虽然“东北”是影视创作中最热门的背景地之一,但东北叙事主要就两类。一类是大家很熟悉的东北喜剧。另外一类是东北凋零与“东北狠人”,譬如《白日焰火》《无证之罪》《双探》等犯罪悬疑影视剧。落魄的工业基地、萧瑟的氛围、挑战人体极限的寒冷、东北狠人,形成一种新的叙事范式。
《双探》剧照
事实上,东北形象远比想象中的丰富,它一度也非常丰富。比如1990年代前后的《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和《古船·女人和网》,其女性叙事让人印象深刻;《车间主任》《大工匠》《漂亮的事》《钢铁年代》等工业题材作品,反映了东北工业基地的过去和现在,这些都是以工人阶级为主人公的作品;除此之外,《北风那个吹》《激情燃烧的岁月》《闯关东》等作品题材各异,反映了东北这片土地上故事的多元。
“女人命运三部曲”
工业题材《漂亮的事》
相形之下,如今影视剧中对东北形象的刻画反而显得单一。社交媒体上要么“嘲讽”东北昔日芳华不再、人口不断外流,要么被东北的喜剧人逗得前俯后仰,并贴上“土嗨”的标签。但东北三省目前仍有1亿人口,仍有很多人热爱这片土地、留在这片土地上,这里仍有丰富多彩、生生不息的故事在上演,也值得讲述。当下平民史诗《人世间》的火爆,就是一个例证。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