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译制片配音演员的辉煌与心酸:艺术上有收获,经济上没回报

澎湃新闻记者 陈晨
2017-04-24 12:15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上海书城与上海电影译制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联合举办了三本关于译制片书籍的签售活动。

刘广宁的《我和译制配音的艺术缘——从不曾忘记的往事》、潘争的《棚内棚外——上海电影译制厂的辉煌与悲怆》、张稼峰的《那些难忘的声音》三本关于上译厂的图书吸引了不少译制片的忠粉到场致敬。

三本书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上译厂所走过的不平凡的历程,从不同的视角解读了那段辉煌的历史。

三本译制片书籍签售活动现场。

今年是上海电影译制厂成立六十周年。六十年来,上译厂共译制了来自40多个国家的1500多部影片,为引介世界电影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

上译厂出品的译制片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现象,它给那个时代的中国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独特的窗口,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文化启蒙的作用。尤其是配音演员们创造出的独特的“外国语言”,不仅给观众带来了美的享受,更激发了他们对美的追求。

配音艺术家刘广宁:最怀念的是辉煌年代的创作氛围

《我和译制配音的艺术缘——从不曾忘记的往事》书封

《我和译制配音的艺术缘——从不曾忘记的往事》是配音表演艺术家刘广宁几十年来记录下的关于当年工作、生活的点滴片段的旧文。

刘广宁谦虚地说,比起厂里好多的同事和前辈,自己并不算笔头勤快的。但一位来现场捧场的刘广宁的老邻居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刘广宁从小就“饱读诗书”,文学修养非常高,初中时就读了许多名著。

刘广宁说,如今将散乱旧作集结出版,“重读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小学生长大后再复习自己儿时的功课作业,心中有强烈的撞击。”

比起书写,刘广宁说自己还是更留恋话筒前的时刻,“我最爱的工作是在录音棚的话筒前录音。比起五光十色的舞台、热闹多彩的摄影场,灯光柔和、环境安静的录音棚显得单调多了。可在里面我感到最踏实安定,最能唤起我语言表演和艺术创作的激情。我喜爱这块艺术小天地。”

今年是上海译制片厂成立60周年,各种关于译制片的纪念活动相继举行。

刘广宁

被问及最怀念什么,刘广宁说:“是我们那时候的创作氛围,艺术凝聚力,还有老一辈对工作的敬业精神。 ”

刘广宁在书中记录了同时代各位译制片配音表演艺术家们的生活点滴,以及对译制片艺术理论的研究感悟。其中既有对孙道临、邱岳峰等老艺术家们的缅怀,也有对《苔丝》、《悲惨世界》等影片配音技巧和心得的“现身说法”。

拥有华丽甜美“公主之声”的刘广宁,如今依然受到不少配音粉的追捧,她却说“我就是做了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既不是明星,也算不上什么表演艺术家”。随即转念俏皮地来了句,“我顶多算个老戏骨。”

说起配音艺术今天的断代,她有些无奈,“虽然老一辈不在了,但是中青年一代,他们的艺术素养、文化底蕴,还有先天条件都是不错的,但就是没有再给他们机会和时间去钻研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客观原因有市场经济的冲击,文艺的形式多了,选择也多了。苏秀(编注:上译厂配音演员)说的更悲伤一些,她说译制片死了。我觉得倒不至于死了,但是还需要各方面的支持。”

“译二代”潘争:观众看到的是表面的辉煌,还有很多心酸和眼泪

《棚内棚外——上海电影译制厂的辉煌与悲怆》书封

《棚内棚外——上海电影译制厂的辉煌与悲怆》的作者潘争是刘广宁的长子。从小在上译厂长大的潘争,从一个“译二代”的视角,以自己真实的经历为基础,生动描述了众多观众耳熟能详的配音背后不为人知的个人经历,揭开了“内参片”译制工作的神秘面纱,让读者立体化、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上海电影译制片厂电影配音工作幕后的故事,力求真实地记录、还原这段中国电影史上的辉煌篇章。

作者不仅采访了仍然健在的老配音演员和已故老艺术家的后代,还采访了昔日与上译厂交集颇多的老译制片影迷,获得了大量一手的资料,帮助读者揭开中国电影译制片辉煌背后的神秘面纱。

书名中用了“悲怆”这一字眼,书中也提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往事。潘争说,“当我们回顾上译厂从创立之初到90年代初的经历时,会发现观众所看到的是表面的光鲜,其实回归到中国大的历史政治文化背景,这里面有很多心酸和眼泪。”

“我有一半是局外人的身份,也希望用比较客观的角度去审视这段历史。不止记录配音艺术家们,还希望将他们的生活、家族融入到更大的背景中去。”潘争说。

译制片书籍签售活动现场

作为年轻一代,潘争认为译制片没落是无可避免的,“对译制片的期待和要求其实关乎如何去定位译制片。如果把它当成艺术,那么所有的艺术都离不开财政支持和企业赞助。如果它不是艺术而是产业,那么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不惜工本地慢慢把一部艺术作品磨出来。”

被问及是否觉得母亲那一代人真的赶上了一个“辉煌年代”,潘争说,“从艺术上是,从经济上不是”。

刘广宁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之前,他们每个月工资才48块五毛,其他的什么都没有。1980年代才开始有了奖金,每个月4块钱。

“他们这辈子,在艺术上给他们的回报是足够的,但是在经济上,是没有回报的。”潘争说道。

影迷张稼峰:不需要看画面,闭上眼也能获得充分享受

《那些难忘的声音》书封

《那些难忘的声音》作者张稼峰是位资深影迷,看过的译制片甚至远远超过了配音演员们看过的译制片,刘广宁说他是译制片的“活字典”。

签售会现场,他对上译厂演员们的角色如数家珍,刘广宁更是感叹他对台词记得比演员本人更清楚。

张稼峰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和苏秀、赵慎之、刘广宁等老配音艺术家们保持密切的联系,从他们那儿获取了许多配音艺术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

《那些难忘的声音》更像是一本艺术评论集。书中,张稼峰撷取了上译厂老一代配音艺术家们各自的代表作品,分析了他们在电影配音中的艺术造诣,为读者深入理解这些外国电影作品提供了借鉴和帮助。

作为影迷,张稼峰表示,自己“更多的是喜欢电影,对译制片的兴趣是附属于电影的。译制片本是一个解决国人听不懂英语的技术问题,但后来我发现,配音演员们做的,是声音形象上的再创造,是一门独立的艺术,由此才痴迷上译制片。看《哈姆雷特》的时候,我发现我不需要看画面,即便闭上眼睛也能获得充分的享受。”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