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航母自造|畅议厅:五国专家激辩中国航母之路走向何方
【编者按】
6月17日晚,由央视综合频道和唯众传媒联合制作的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邀请到国产航母副总设计师——孙光甦。这是首艘国产航母下水之后,孙光甦首度公开分享,再次引发了新一波航母热。
首艘国产航母下水标志着我国现代化海上作战平台自主设计建造取得重大阶段性突破,对增强海军整体实力、促进军工技术升级都具有重大意义。海军老兵如何评价中国航母发展?航母基地建设有多难?……针对一些国产航母的热点话题,澎湃新闻将推出系列文章进行解读。
4月26日,中国首艘国产航母下水。中国军网 图4月26日,中国首艘国产航母下水,一时成为举世关注的焦点。
航母固然雄伟壮观,但是世界关注的却并非只是一艘航母。近年来,中国海军以“下饺子”的速度快速发展,已隐然改变着亚太地区传统上极为悬殊的海上力量对比。那么,除了相对于辽宁舰的技术改进,首艘国产航母有着怎样的核心意义?中国海军拥有双航母后,下一步又将如何迈进?亚太海上力量格局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畅议厅”第二期以广受关注的中国国产航母下水为话题,邀请中国、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等国专家就此话题引发的问题亮明观点。
远海训练中的辽宁舰。中国军网 图瓦西里·卡申(俄罗斯莫斯科国立高等经济学院中国军事问题专家):中国国产航母对制造业的意义毋庸置疑,但即便是辽宁舰,在军事上也具有重要价值。尽管中国的两艘航母并不适合远距离部署,但是若在第二岛链的范围内活动,他们在其他力量的配合下仍将起到重要作用。中国航母携带的舰载机数量虽然有限,但是歼-15是强有力的重型战机,作战半径远,制空优势明显。而且,中国航母的防御系统也很强劲,其能力甚至可能超过美国的同类舰船,并可以得到现代化的水面战舰,如052D驱逐舰和054A护卫舰提供的海空防御能力。
苏明(《舰船知识》副主编):辽宁舰是改装,而国产航母是全面的自主设计与建造,意味着我们全面吃透了航母从设计到制造的全流程,这是十分重大的跨越。尽管造出来的结构并无重大改变,但管理能力的提升、设计与制造项目流程的打通,为中国航母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航母作为复杂重大的战略工程,其影响力可辐射至整个国防科技工业及许多民用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很强,有助于国家现在推动的供给侧改革与国防产业升级。同时,航母的建造对整个国防工业体系的项目管理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其复杂性及意义并非其中运用的新材料、新工艺、或一般意义上的车间管理所能等同的。
就此次航母的具体建造而言,对比国外同类产品,航母建造速度比较适中,体现了步伐稳健的思路。从网上照片来看,大连造船厂使用的还是相对传统的塔式建造法,分段也比较小。下一步,期待中国使用国际上较为流行的巨型总段建造法,以更好更快地完成航母建造。
西蒙·魏泽曼(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尽管中国国产航母整体上是对前苏联“瓦良格”号航母的复制,但其顺利下水仍显示了中国造船业的实力。完成仿制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成就,也是接下来发展的一个很好的开端。
不过,从军事意义上来讲,中国国产航母在能力上仍然不及美国的航母。美国的航母更大,舰载机数量是中国航母的两倍多,且配备了性能更佳的弹射系统,何况中国航母使用的是旧式的蒸汽涡轮发动机。不过,与其他国家的航母相比,中国航母并不逊色。
徐锡康(原南京海军指挥学院教授):首艘国产航母自然参考了辽宁舰,其总体格局没有太大变化,但是其内部的各种子系统,如指挥信息系统、武器系统等肯定有所改进。从战斗力上说,国产航母为我国海军带来了质的飞跃。辽宁舰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战斗力,且培训出了一批优秀的人才,两艘航母更值得期待。其次,两艘航母在役,在调配、训练与检修上回旋的余地就比较大了。
但是,也不宜对单艘航母吹捧过高。就中国近海范围来说,仅靠航母尚不足以确立局部海域的制空权,它必须与陆基、岛礁力量形成合力,相互支援,才能避免被各个击破。
下一步,中国应发展什么样的航母?
西蒙·魏泽曼(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这取决于中国期待航母做什么。对于在第一岛链之内的行动,中国实际上不需要航母,陆基飞机就够了。若在更远的地方行动,比如保护商路免遭强大对手的破坏,现有航母不是最优选择,因为它太小了,活动范围有限。
对于有限的军事行动来说,例如对中国利益在东非受到的威胁做出反应,现有航母是足以胜任的(当然,中国也可以选择与其他大国合作,就像联合国授权的第一次海湾战争那样)。至于训练和开发航母使用理论,作为军事和政治地位的象征,它肯定够了。
詹姆斯·霍姆斯(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战略与政策研究系教授):6艘辽宁舰般配置的常规动力航母,可以满足中国在当前海洋环境下的战略需求。
从作战的角度来说,任何一艘舰船不需要也不可能完成所有的任务。在可预计的时间范围内,中国的水面舰队将主要活跃于中国近海及西太平洋,这意味着中国海军将得到陆基战机与导弹的掩护。这种海基与陆基力量的密切组合使中国海军与众不同,让人们在衡量中国海军的实际战力时容易出现偏差。只要中国航母处于陆基力量的掩护下,他们面对其他亚洲国家(日本除外,或许还有韩国)海军将具备压倒性的优势。
但是,重要的不是谁拥有最强的舰队,而是谁能够在决定性的时间与地点集结足够的力量。
瓦西里·卡申(俄罗斯莫斯科国立高等经济学院中国军事问题专家):我认为中国海军有两个不同的任务,因此,中国需要两种航母。一个任务是确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第一和第二岛链内的主导地位,辽宁舰和国产航母这样的舰只可以实现这一点;另一个任务是保护中国的海外利益,可以全球机动,为此中国需要更大型的核动力航母,后者适合在印度洋这样的地方进行长期作业。
基于此,中国很可能需要至少3艘像辽宁舰大小的常规动力航母(体积适中,结构简单,相对便宜),它们在西太平洋部署,并不需要像美国航母那般巨大和复杂,即可有效维护国家统一,掩护战略核潜艇。此外,中国也至少需要2艘美国式的核动力超级航母,这样至少一艘航母能够在任何时候都能响应部署——中国在中东和非洲等地的经济利益使得建造大型的大洋海军非常有必要。
毕玉蓉(退役海军军官):关于中国航母的规模,有技术因素的影响,更是国家战略的需要。一种很讨巧的回答是,适合的就是最好的,但现实情况绝非如此简单。这是一个需要从国家战略、军事战略等各个战略层次,以及结合我们的技术现实,去详细论证的问题。
从现实来看,目前重要的不是论证我们需要多少,而是要踏踏实实地发展,建设好、使用好现有的航母,视具体情况与经验再发展。
中国海军日趋强大,是否会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
徐锡康(原南京海军指挥学院教授):中国发展海军并不是为了争霸,不管别国有多少航母,都从我们自己的战略方针来考虑。我们的海军战略是“近海防御,远海护卫”,要求不高也不低,即我们的海洋国土,我们的主权,一点也不能丢。当然,我们还有一些海外的贸易线路与商船队,也要保护。
高原孝生(日本明治学院大学国际政治学教授):中国的蓝水海军可以成为保障太平洋地区和平稳定的力量,但这需要考虑对邻国提供相应的保证。我认为亚洲人民应该而且能够避免西方大国兴衰的老路,亚洲国家的领导人应该可以想出避免军备竞赛的方法,把注意力放在应对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突发地质与海洋灾害等方面。我希望日本的政治领导人能够多听一听学者们的看法。
如果亚太几个海权国家之间能够缔结新的军控协议,那么我持支持态度。尽管当年《五国海军协定》起到的作用主要局限在20年代早期,但是后来世界大战的爆发并非协定之过。
我的观点可能有点乌托邦,但是我相信在核武器时代,理想主义在现实中自有其现实的意义。
毕玉蓉(退役海军军官): 我们的国家战略,原则是和平与发展,所以我国军事战略的底线是守护和平,只有没经历过战争的人才会奢谈战争。虽然目前中国人的战争记忆并不清晰,我们这些战略研究者也大都没有亲历过战争,但是读史可以明鉴,中国并非好战之国,我们发展航母的最大目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美国海军的发展有美国的逻辑,符合美国的战略需要。中国的发展道路和美国全然不同。战略决定一切,也决定了中国的航母之路绝不会步美国发展的后尘。
(澎湃防务“畅议厅”栏目,邀约国内外严肃学者和专家就重大国际安全和防务议题展开同题讨论,“言不必多,独到则鸣;声不在高,成理则灵”。)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