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红楼梦》中的夫妻关系

2022-02-14 18:4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兰藉文化 红楼梦研究

作者

雪桐

《红楼梦》中的夫妻关系,在我看来也并不复杂。但囊括的类型还挺多的。

首先是封建主流的男尊女卑式夫妻关系。最典型的出现在宁国府——贾赦和邢夫人、贾珍和尤氏。

这对父子,都是典型的纨绔子弟。承袭着贾家最高荣誉的名头,但是没承担这个头衔该承担的责任。他们的正妻更像是一个他们身边的符号,似乎只有礼法层面的价值,而无情感上的链接。

有一个典型的事件,发生在邢夫人身上。为了讨好贾赦,要去亲自游说贾母身边的鸳鸯当姨娘。

贾母见无人,方说道:“我听见你替你姥爷说媒来了。你倒也三从四德的,只是这贤惠也太过了。你们如今也是孙子儿子满眼了,你还怕他,劝两句都使不得?还由着你老爷那性儿胡闹!”邢夫人满面通红,回道:“我劝过几次都不依。老太太还有什么不知道的呢,我也是不得已儿。”

第四十七回

由此可见,虽是诰命夫人的大太太,但其实在大老爷面前,是很没有地位的。

同样的尴尬也出现在尤氏身上。

第六十八回,“苦尤娘赚入大观园 酸凤姐大闹宁国府”。贾琏偷娶尤二姐后,王熙凤趁贾琏外出,先骗了尤二姐进大观园来,又破马张飞地去宁国府大闹了一番。

把个尤氏揉搓成了一个面团儿,衣服上全是眼泪鼻涕……(凤姐儿)哭着两手搬着尤氏的脸,紧对相道:“你发昏了?你的嘴里难道有茄子塞着?不然,他们给你嚼子衔上了?……妻贤夫祸少,表壮不如里壮。你但凡四个好的,他们怎得闹出这些事来!你偶没才干,又没口齿,锯了嘴子的葫芦,就只会一味瞎小心,图贤良的名儿。总是他们也不怕你,也不听你。”说着,又啐了几口。尤氏也哭道:“何曾不是这样!你不信,问问跟的人,我何曾不劝的!也得他们听。叫我怎么样呢?怨不得妹妹生气,我只好听着罢了。”

这一段话,真是把尤氏的委屈和隐忍,刻画得入木三分了。王熙凤是真的厉害,说话尖刻,撕破脸面,她和尤氏是平辈,是妯娌,她还要叫尤氏一声“嫂子”的。但是在这段对话中,我们能够强烈地感觉到凤姐儿压倒性的气场。

其实,尤氏并不是个糊涂人。从她替王熙凤操办生日的桥段中,我们也能看到她的明白。而且,偷娶尤二姐之事,她也担忧,也曾劝过,只是确实没人听她的。也就是说,她虽然贵为大奶奶,但是没有话语权。

邢夫人和尤氏,皆如此,是否和她们续弦的身份有关呢?续弦是指男子丧妻之后再娶。对于续弦的女子来说,有关于门当户对之类的标准就没有那么严格了。所以,邢夫人和尤氏并非“四大家族”中人,就可以理解了。

宁国府中还有一位续弦的夫人,是贾蓉的妻子。

秦可卿死后,贾蓉续娶。书中几乎没有对这位女子的描写。第五十八回,约略说了一下姓许,其余的出场也都是用“贾蓉之妻”来冠名的。(书中没有此二人的互动描写,所以不在今天的讨论之列了)

所以,娶这些并没有出身名门望族的女子们续弦,似乎是贾府的常规操作。这些续弦们唯唯诺诺、内心巴结、想要依傍的色彩也就更浓重一些吧。

虽然看着憋屈,但这也是封建社会婚姻关系的一个常态。

还有一种形态,虽然也讲究男尊女卑,但看起来却更和气舒服些。那就是相敬如宾,有礼有节。

这是种比较和谐的状态。典型的代表是贾政和王夫人。全书中,但凡写到这对夫妻,几乎都是平起平坐的状态。有事商量,语气平和。

贾政怒打了宝玉,王夫人劝说贾政的言语,也体现了一个出身贵族的大家族正妻的涵养。第三十三回:

王夫人哭道:“宝玉虽然该打,老爷也要自重。况且炎天暑日的,老太太身上也不大好。打死宝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时不自在了,岂不事大!”

这话说得很是周全,既没有说贾政打儿子不对,又搬出贾母加以弹压,很有方法。可是贾政仍在气头上,说着要勒死宝玉的狠话。

王夫人连忙抱住哭道:”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夫妻分上。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今日越发要他死,岂不是有意绝我。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敢含怨,到底在阴司里得个依靠。”说毕,爬在宝玉身上大哭起来。

王夫人疼宝玉,也能拿出夫妻情分这样的言语来和丈夫哭诉,也侧面证明了二人关系是正常和谐的。

同样地,怕是也有贾珠和李纨。

李纨一出现,就是寡妇带着遗腹子的贤惠形象。但是能从书中的只言片语中得知,贾珠是个符合大家族期待的少爷。

努力用功读书,争取考取功名,孝顺长辈,全家喜爱。就是英年早逝,可惜了。但即便如此,也安排他留下了儿子贾兰。

宝玉挨打时,王夫人哭。李纨想起贾珠,也哭。可见珠纨少年夫妻时间虽短,但却情深。

还有一对小夫妻,我们大概也能推断出,他们的夫妻关系也会是很好的。那就是薛蝌和邢岫烟。

邢岫烟是邢夫人的侄女,薛蝌是薛姨妈的外甥。在薛姨妈眼中,邢岫烟是“荆钗布裙”的女儿,她自己都想收回家当儿媳妇了。只是无奈儿子薛蟠太不堪,薛姨妈便想把这好姑娘说给自己的外甥薛蝌。而邢夫人也想着:

“薛家根基不错,且现今大富;薛蝌生得又好;且贾母硬作保山,将计就计便应了。”

且书中也又交代:

蝌岫二人前次途中皆曾有一面之遇,大约二人心中也皆如意。

从后文中有关邢岫烟的描写也知道,这是个妥帖的好姑娘。不仅模样生得好,品行端方,虽然家中贫寒,但是自尊要强,可敬可爱。

薛蝌在续书中有很多描写,为兄长薛蟠的官司奔波,面对嫂子夏金桂的勾引,洁身自好,想办法脱身等。虽然续写的故事并不怎么好看,但是薛蝌这个人物总体来说还是正直可靠的。

所以,我们可以猜想,蝌岫二人的婚姻,应该也是和谐美满的。

男高女低,就是封建社会的婚姻的基本样态。所以,皇帝的女儿嫁给大臣的儿子才叫“下嫁”。但是,即便是门当户对,即便都是公侯之家,夫妻关系最终也还是要夫妻两个人磨合。于是,会出现各种样态,也不足为奇。

贾琏和王熙凤是典型的女强男弱。

贾琏给人的印象总是不省事、不济事,其中一个原因,也是因为王熙凤的光环太过耀眼的缘故。这可不是给琏二爷“洗白”。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就说过:

“若问那赦公,也有二子,长名贾琏,今已二十来往了,亲上作亲,娶的就是政老爹夫人王氏之内侄女,今已娶了二年。这位琏爷身上现捐的是个同知,也是不肯读书,于世路上好机变,言谈去的,所以如今只在乃叔政老爷家住着,帮着料理些家务。谁知自娶了他令夫人之后,倒上下无一人不称颂他夫人的,琏爷倒退了一射之地:说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

后文中也有,贾琏去平安洲公干,因办事妥帖,贾赦将其大加赞赏,还把秋桐赏给了他。这些都说明,贾琏其实不是个棒槌。只是王熙凤能力太强,又爱抓权;贾琏又是个公子哥儿的性情,有酒吃、有戏看、有钱花,就自个儿逍遥去了。渐渐地,也就越来越差劲了。

王熙凤自恃甚高,口角锋芒,从她和贾琏几次拌嘴争吵中,我们都能够得知,王家不仅有权势,而且有财富。当贾家一直走下坡路的时候,王家却仍向上走,王子腾还升了九省检点。凤姐儿也说:

“把我们王家的地缝子扫一扫,就够你们过一辈子的……把太太和我的嫁妆细看看,比一比你们的,哪一样是配不上你们的。”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能说出这样的话,也不是凤姐儿夸张。

所以,王熙凤凭娘家的势力加上自己的能力,碾压自己的丈夫贾琏。

婚姻关系中,当一方觉得在另一方面前没了尊严面子的时候,感到卑微痛苦时,关系能好就怪了,这点,可不分性别。所以,他们二人之间,女人比男人强势的夫妻关系,就成了封建社会婚姻关系的另类表现。

同款的还有一对,是薛蟠和夏金桂。

薛蟠外号“薛大傻子”。就看看这个外号,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也就不细说了吧。

夏金桂本是“若论心中丘壑经纬,颇步熙凤之后尘”的一个人。可是啊,看人终是要看人品,夏金桂人品不佳,用心歹毒。把整个薛家闹了个鸡犬不宁,成了婆婆口中的“搅家精”。

话到此处,我们要说,在封建社会的婚姻关系中,女方的家庭背景还是一个决定性因素的。它甚至决定了女子是否被夫家看轻看扁乃至欺侮。

你也可能会想到迎春和孙绍祖的婚姻吧。真是人间悲剧啊。用现在的话说,孙绍祖就是人渣中的渣滓,无耻到了极致。没道德、没人伦、没底线,迎春是被活活折磨死的。

被家暴、被禁食、被凌辱,光是说说,我都哆嗦,不忍不忍。我只能反复告诉自己,这是小说,这是特例。

还有几位姨娘和主子老爷的婚姻关系,也可简单一说。

古代是一夫一妻多妾制。所以,无论是好色的贾赦、贾珍之流,还是貌似正常的贾政,都有若干姨娘。

书中笔墨最多的自然是贾政的姨娘、探春和贾环的生母赵姨娘。此人不堪,也是个扁形人物。也就是说,找不出什么好处来,妥妥的就是个反派。

不过,她和贾政的关系,虽没有明写过,但是字里行间可以体会到,贾政多在赵姨娘房中就寝。也就是说,赵姨娘虽荒诞、不得人意,但是贾政却离不开她,也是值得玩味。

封建社会的姨娘们,身份确实低微,自己生的孩子都不能叫自己一声妈,简直如同奴仆一般。

约略将书中的夫妻关系做了个盘点。其实夫妻关系也只是亲密关系的一种。想从《红楼梦》中找到一些有助于夫妻和谐美满的办法,似乎也有点儿为难了。

但是,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想,那些失败的案例中,是否有你现下生活中的影子呢?如果有,尝试着去改变,去解决,任何亲密关系都是需要维护和经营的。

不能因为是身边人、是枕边人,就恣意妄为,就无所畏惧。凡事用心,凡事宽容,凡事有爱,终成美满。

原标题:《《红楼梦》中的夫妻关系》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