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KTV全靠长辈撑着?年轻人出走,KTV该怎么活下去?
原创 江瀚视野观察 江瀚视野观察
春节刚刚过去不久,有个讨论开始在互联网上走红,这就是KTV现在都只是靠长辈靠老人在撑着了?年轻人已经不再去KTV了?回想一下,的确已经好久没有去KTV唱过歌了,大家上次去KTV是什么时候?现在的KTV真的都只靠长辈才能活下去了吗?
×
01
KTV全靠长辈撑着?
据钛媒体最近的报道,在春节假期期间,大城市的Johnny回到了老家,而当他正准备思考如何应对长辈们的“灵魂拷问”时,却被叔伯姨婶们拉进了KTV,参与了一场堪比春晚的家庭聚会。更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不少长辈都办了KTV的会员卡,并且一进门就熟练地和服务员打招呼,还张罗他这个刚从大城市返乡的年轻人,在哪里点歌、在哪个饮水机可以接免费饮用水。Johnny大受震撼:原来年轻人已经不常去的KTV,已经成了中老年人的天下。
美团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国量贩式KTV中,18-21岁年龄段的用户数同比下降13.4%,消费额同比下降15.4%。更多的年轻消费人群流向了密室逃脱、剧本杀以及桌游、酒吧等娱乐活动,KTV被年轻人抛弃已经成为了事实。
不过,与KTV在年轻人群中受到冷落的情况相反,2021上半年,全国60-70岁年龄段的用户数同比增长了29.6%,订单量增长为24.1%;70-80岁年龄段的老年人的量贩式KTV用户数和订单量同比增长甚至达到了100%左右。
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总报告》指出,仅2016年一年时间,传统KTV的数量就出现断崖式下跌,减少了近60%。2020年,受疫情等因素叠加影响,KTV行业整体客流量下降了70%-80%。截至2021年3月,曾经行业巅峰时期的12万家KTV相关企业只剩下了6.4万家,数量接近腰斩。
早前,“中国现存KTV企业不及七年前一半”的话题一度刷屏,唤起了人们对卡拉OK兴盛时代的记忆。2005年前后,到KTV嗨唱可谓最时髦的聚会方式。然而,2015年钱柜朝阳店倒闭,传统KTV业态的命运也随之改写,2016年,全国KTV数量从高峰期的12万家跌至5万多家。
而光明网在去年的一则报道也开始证明了这个观点,在KTV消费群体中,90后年轻人往往消费水平更高,占到消费500元以上人群的4成,但他们并不属于高频率消费人群。KTV的高频消费者中,近7成是60后,可惜的是,这一群体的消费有限,在500元以上的消费人群占比中只有9%。由此,作为娱乐消费的主力军,年轻人的“出走”可以说对KTV行业的一记“重锤”。
×
02
尴尬的KTV该怎么活下去?
说实在,在笔者上学时代KTV几乎是绝大多数年轻人聚会的必去场所,生日聚会要去KTV,假期团聚要去KTV,甚至上了大学回中学看老师也要去KTV,当时聚餐唱K几乎是年轻人必须的生活方式,但是KTV似乎在一夜之间就这么衰落下去了,我们到底该怎么看KTV当前的衰落?尴尬的KTV到底该怎么活下去?
首先,传统KTV的老年化几乎无法阻挡。1988年当东方宾馆在广州开业的时候,卡拉OK也就是之后大家熟悉的KTV正式开始在中国大地出现,1995年钱柜登陆上海从而正式开启了量贩式KTV的时代,KTV作为一种从港台传递过来的生活方式,一度在大陆非常流行,但是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KTV其实已经越来越老年化,一方面,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KTV这种娱乐方式实在是过于老旧了,是一种上一辈甚至上上一辈的生活方式,远不如现在的密室逃脱、剧本杀、桌游等方式更加吸引人,而且经历过当年只要放假就去KTV的时代之后,年轻人已经越来越排斥KTV的这种娱乐方式了,这是KTV本身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老年化。另一方面,KTV在上班时间或白天的时候往往价格非常便宜,反而形成了一种价格洼地,这种价格洼地让喜爱唱歌的老年人所发现,于是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进入KTV,年轻人下降老年人增加,这是KTV的老年化的第二层含义。
其次,疫情成为了催化KTV老年化的最后一根稻草。不过消费趋势的改变其实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看到2015年开始KTV行业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不过一直到了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再加上KTV本身就是房间昏暗封闭更不利于疫情防控,从而让KTV遭到了疫情的重创,很多本来就已经勉力维持的KTV彻底倒下,不过究其根源还是在于年轻人的出走,我们可以把原因分成几个部分:
一是KTV的集体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年轻人的需求。仔细分析KTV产业我们就会发现,KTV是一种集体的消费娱乐方式,在那个娱乐相对匮乏的时代,KTV是大部分年轻人用于社交,用于张扬自我的一种重要宣泄场景,但是在社交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年轻人在KTV的社交方式其实变得越来越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不少年轻人发现在KTV“尴尬”“没有参与感”等关键词是层不穷,在当前这个已经高度个性化的时代,充斥着集体主义社交方式的KTV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年轻人的诉求。
二是迷你KTV和手机K歌形成了有效替代。唱歌曾几何时是年轻人重要的自我表达方式,KTV在不同程度上其实就扮演着这个角色,但是这些年伴随着共享经济和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海量的迷你KTV开始出现,甚至于大量的手机K歌软件也开始出现,年轻人越来越发现,我要唱歌为什么一定要去KTV,用手机K歌还可以实时分享,这么好的方式何乐而不为呢?甚至手机K歌更能成为年轻人的社交货币,从而远比KTV吸引年轻人。
三是线下娱乐活动越来越丰富KTV不再不可或缺。曾几何时,KTV是不少三四线城市唯一适合年轻人的娱乐方式,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年轻人的娱乐方式变得越来越多元化,除了我们前面说的密室逃脱、剧本杀之外,想喝酒的海伦司为代表的各种小酒吧已经星罗棋布,想文艺的各种文艺书吧、艺术廊早就遍布各地,想私密感更强的还有私人电影院,这不都比KTV更加吸引人?
第三,KTV到底该怎么活下去?从目前来说,老年人占据KTV看上去是KTV的另外一种发展方式,但是老年人本身的单客消费是非常低的,其往往更加集中在KTV价格低廉的非黄金时段,这也就必然导致KTV所能够拿到的收益非常有限,那么,有没有办法呢?其实,办法还是有的,这就是多元化价值,单纯的KTV已经难以给年轻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市场价值了,那么就需要通过跨界的形式提供多元化的价值,比如说一个趋势就非常明显,这就是餐饮KTV,目前,餐饮+K歌模式也在一二线城市逐渐流行,成为生日聚会、公司团建的绝佳场所。连锁火锅凑凑也在三里屯开了火锅·小酒馆,内设KTV包厢,周末有乐队表演,餐+酒+唱K的场景模式,吸引了不少青年男女打卡。KTV的优势在于吃着火锅唱着歌,不需要再转场,虽然不如那些专门场所更专业,但是一个KTV满足了多种需求反而更能激发大家的消费欲,如果KTV可以与时俱进提供更多元的娱乐方式给用户的话,说不定反而能够给消费者更多的好感。
其实,不论是哪种方式我们必须要明白传统的KTV已经难以再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了,在当前多元化的消费趋势之下,只有改变才有求生的可能,这才是KTV最需要做的事情。
每日一句
对于人,什么是最宝贵的呢?是生活。因为我们的一切欢乐,我们的一切幸福,我们的一切希望,都只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车尔尼雪夫斯基
原标题:《KTV全靠长辈撑着?年轻人出走,KTV该怎么活下去?》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