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澎湃思想周报丨加拿大卡车司机示威;北爱“血腥星期日”五十年

陈亚南
2022-02-14 14:35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加拿大卡车司机游行:美国右翼政治向北“输出”

连日来,加拿大首都渥太华街头的游行和占领运动引发了媒体关注。事件起于一月中旬,加拿大政府要求跨境卡车司机遵从防疫要求,要么接种疫苗,要么每次入境隔离。这一规定取消了先前卡车司机获得的豁免权利。随后,一部分司机在1月15日发起了反对特鲁多政府防疫政策的占领运动,他们驾驶卡车封锁了首都渥太华的道路,在街头抗议。

2022年2月10日,加拿大渥太华,卡车司机继续抗议强制接种疫苗令。

这场抗议随后加入了更多美国和欧洲右翼政治的成分,得到了媒体的更多关注。《卫报》报道指卡车司机和其他抗议者中流传的文件显示他们在传播“富人借助大流行毁灭世界”的阴谋论。而在抗议运动中也出现了更多的符号——比如代表美国南方的邦联旗帜等等。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日前刊登了一篇对加拿大卡车司机围堵首都的分析文章。文章作者是生活在蒙特利尔的加拿大专栏作家诺亚克斯(Taylor C. Noakes)。在文章中,诺亚克斯认为,从1月15日开始的游行和首都围堵,目前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帐篷运动”。尽管其一开始的目标和诉求是反对强行接种疫苗和反对防疫政策,但人群中随后加入了各种各样的诉求,如要求特鲁多政府下台,如美国的“匿名者Q”(QAnon)阴谋论和新纳粹主张,此外还混合了魁北克独立运动等各种人群。

文章指出,加拿大保守党中,偏向激进极右的一部分政治人物正在借助支持这场运动试探水温,测试在加拿大发动极右翼社会运动的条件。他还指出一部分加拿大主流保守派也开始更为右转,表达出对这场运动的同情,比如前保守党党魁安德鲁·希尔(Andrew Scheer)等人。

诺亚克斯认为,这场运动在加拿大国内有一定的支持基础。一项民调显示,超过30%的加拿大人认为自己和抗议者在“如何看待事情”上有相似之处。而57%的加拿大绿党支持者和46%的保守党支持者(这两个政党都不是极右党派)对运动表示出一定的支持。此外,这场运动在加拿大筹款平台GoFundMe上也已经筹集了超过800万加元的资金。这些都证明加拿大社会有着一定的右翼政治的基础。

在这场运动的效应下,保守党政府正在把政治光谱转向更右。保守党党魁奥图尔(Erin O’Toole)在近日辞职。而在其辞职之前,党内已经有人催促他支持这场卡车司机发起的抗议运动了。这些认为应该支持运动的保守党人士中,就包括了之后暂时代理党魁职务的坎迪斯·伯根(Candice Bergen)。

但也有人认为这场抗议运动并非那么重要。加拿大作家马尔奇(Stephen Marche)是《美国的下一场内战》的作者。他在为《大西洋月刊》撰写的文章中提到,他曾经预言的某种社会混乱形式在加拿大出现了。比如,在书中他设想会不会某天有一群右翼分子占领了一处公共设施,比如一段道路或者桥梁,然后矛盾由此激化。结果“我的想象最近成为了现实,只是其发生之处并不在美国的乡村”。马尔奇在文中称,这些人群和特朗普的支持者有相似之处——充满愤怒,认为自己属于某个被社会排斥的群体。但他不认为要太重视这些人。反而是加拿大政府的比较克制的做法,没有动用武力驱散,等待这些抗议者自己犯错误,是合适的。

作为加拿大人,马尔奇声称这些卡车司机的行动被美国媒体夸大了。他据民调数据称,六成加拿大人认为这次抗议很冒犯,并且没什么意义。数据显示,抗议活动在最高峰的时候也只有8000人,不是一个很大的数目。相比之下,4岁以上的加拿大人已经有88%接种了疫苗,卡车司机群体中也有85%的疫苗接种率。

在政治上,马尔奇也看低运动可能带来的影响。他认为保守党已经在呼吁这些人回家,证明右翼政治在加拿大并不太可行。他尤其指出,很多媒体报道称示威者举出了纳粹的旗帜,但他们是在指责特鲁多采用了“纳粹政策”逼他们打疫苗。他表示加拿大的语境和美国不同。美国的右翼游行带有反犹主义色彩,但是加拿大这方面并不一样。

但无论是认为事态严重的分析,还是认为事态并不严重的判断,不同的作者都指出在这场抗议运动中,来自美国的外界介入起到了重要作用。渥太华警方负责人斯洛里(Peter Sloly)就表示有“成规模的”来自美国的外界因素介入。而网上支持卡车司机的声音也是美国人居多——不仅是各路美国右翼网民,也包括了前总统特朗普和富商埃隆·马斯克。

北爱尔兰“血腥星期日”五十年:“现代英国法律史上最可耻的一页”

刚刚过去的今年1月30日,是北爱尔兰“血腥星期日”的五十周年纪念日。“血腥星期日”指的是1972年1月30日发生的一起事件。当天,在北爱尔兰伦敦德里(北爱尔兰人也称Derry即“德里”)市的一次爱尔兰天主教徒民族主义游行上,英军对没有携带武器的北爱尔兰平民开枪,导致13人丧生。

2022年1月30日,人们纪念“血腥星期日”。

50周年纪念日引发了许多讨论。由专栏作者奥哈根(Sean O’Hagan)撰写在主流大报《卫报》上的一篇文章,讨论了作家坎贝尔(Julieann Campbell)关于血腥星期日的新书《关于那天和后续的新历史》(On Bloody Sunday: A New History Of The Day And Its Aftermath)。在书评中,作者指出,坎贝尔的新书通过大量采访还原了事件的丰富细节。进入21世纪之后,为“血腥星期日”承担责任的呼吁声一直在继续。2010年,时任首相卡梅伦在一份正式声明中代表政府道歉,承认了发生在“血腥星期日”的杀戮是政府方面犯下的错误。而遇难者家属们则一直试图将涉事的英军人员起诉到法庭。

然而,追溯历史,“血腥星期日”中英国伞兵部队向平民无差别射击的行为,在最初的数十年中被解释成了英军合理的自卫行动。

美国左派的《雅各宾》杂志就刊文指“英国国家从来没有为血腥星期日承担责任”。在文中,作者指出:既然血腥星期日的事实已经清楚,为何涉事的英军士兵可以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就此,文章提到,尽管英国媒体一直自称自己是“第四权”,但在“血腥星期日”事件发生之后,英国媒体其实一度扮演了非常不光彩的角色。比如,《卫报》的编辑部拒绝了前线记者的目击,自行撰写了一份社论,为伞兵部队的行为开脱,并指责天主教徒游行是非法行为。《泰晤士报》更认为“那些煽动天主教徒上街的人非常清楚他们这么做的后果。伦敦德里昨晚尝到了这些后果的滋味。死去的人是其见证者”。更为难堪的是,《星期日泰晤士报》在当时收到了记者赛尔(Murray Sayle)的“血腥星期日报告”,但编辑部压下了这份揭露事件细节的文章。令其直到30年后在《伦敦书评》正式刊出才重见天日。

文章尤其重点讨论了1972年英国政府任命的、以法官威杰里爵士(John Widgery)为首的调查委员会。在1972年春天,这一委员会出台了他们的调查报告,认定伞兵部队有足够的防范理由对游行人群开枪。这一报告其后被新西兰法官马洪(Peter Mahon)称为“现代英国法律史上最可耻的一页”。

社会活动家希利(Joseph Healy)则在网络杂志《Tempest》上撰文详细梳理了“血腥星期日”的来龙去脉。他援引爱尔兰诗人托马斯·金塞拉(Thomas Kinsella)在事件之后写下的诗歌:“这里曾有个流氓/来了一只猪吓跑了他/这里有个人是一泡血和骨头/他死于扔出了石头”。50年前,令年幼的作者Healy印象极深的是,爱尔兰人对发生在北爱尔兰的英军镇压极为不满,数万人聚在一起冲击了都柏林的英国大使馆,而民间有许多声音要求爱尔兰军队向北爱尔兰开进。

希利分析称,这些愤怒在1921年爱尔兰独立后其实积压了五十年。爱尔兰独立时,北爱尔兰所在的阿尔斯特省(Ulster)的九个郡中,天主教徒占多数的三个被划入了爱尔兰共和国,而新教徒占多数的六个经过投票留在了联合王国,成为北爱尔兰。直到1960年代,北爱尔兰实行的都是一种代理人统治——伦敦将统治权授予北爱尔兰的统一派新教徒精英,以确保北爱尔兰留在联合王国。统一派的政治人物、1921年到1940年间的北爱尔兰总理克雷格(James Craig)就曾表示北爱尔兰就是一个新教徒统治的地方。而新教徒对占北爱人口比例较少、更倾向于加入爱尔兰共和国的天主教徒实行一种类似于种族隔离和种姓制度的统治模式,并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政治打击和压力。

1960年代,随着美国民权运动和欧陆的各种抗议浪潮,北爱尔兰的天主教徒也发动了自己的民权运动。这一时期主要是温和的民族主义者主导,很多领袖有社会民主党的背景。然而他们被新教徒主导的北爱尔兰当局视为严重的威胁。1969年,主张暴力革命的、多年销声匿迹的北爱尔兰共和军武装也开始重新出现,北爱尔兰的局势对伦敦而言开始变得棘手。北爱尔兰问题意味着国家形象,尤其是在美国面前的形象——毕竟美国有大量的爱尔兰裔精英。在这种考虑下,英军被派往北爱尔兰,其本意是在统一派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间形成屏障,阻止族群冲突。但实际上,英军的到场加剧了局势的恶化,尤其是,英国陆军一直在英帝国的各个殖民地从事镇压。这一点配合着北爱尔兰当局推出的“不经审判就关押”政策,大大激化了原有的矛盾。

希利认为,英帝国面对这类事件惯常的做法,是成立一个调查委员会,以看似中立的方式得到伦敦当局想要的结果。1972年事件之后成立的以威杰里爵士领衔的调查委员会,就完全站在了军方的角度,为伞兵部队的开火射击开脱。其调查结果认为,伞兵部队受到了北爱尔兰共和军的狙击手和炸弹的威胁,从而有理由开火保护自身安全。这一结论在日后被更详细的调查证明是完全没有证据基础的。

爱尔兰记者奥图尔(Fintan O’Toole)在《爱尔兰时报》撰写的文章中感慨五十年前的“血腥星期日”开启了长达20多年的北爱尔兰血腥暴力冲突,前后造成了超过3500人丧生。“在血腥星期日之后,以狂怒应对狂怒,以残暴回应残暴的模式确立了起来,并将在此后的20年里延续下去”。

奥图尔同样认为威杰里爵士领衔的调查报告是英国当局的重大污点。他指出,存在着两个“血腥星期日”。第一个是1972年发生在街头的镇压;第二次则是三个月之后的威杰里爵士报告。这份报告中称:“强烈怀疑有些人……在用武器射击或带有爆炸物……其他人则密切地支援他们”。

梳理历史,奥图尔指出,1969年北爱尔兰冲突刚刚爆发时,英军被派到北爱尔兰街头,那时天主教徒欢迎英军的存在,认为他们能帮助分隔新教徒的煽动和策划族群冲突的民间团体。此外,他们认为英军要比天主教徒极为不满的皇家阿尔斯特警察(Royal Ulster Constabulary)和阿尔斯特特别警察(B-Specials)要更为中立和专业。然而,其后英军的行动证明了他们更多是帮助压制天主教徒的民权运动。1971年开始北爱尔兰当局采取了“不经审判就关押”政策试图压制越来越多的北爱尔兰共和军的暴力攻击,但这激化了更多暴力,“不经审判就关押”制度诞生后,北爱尔兰共和军的袭击活动变得更频繁,也更暴力。军警的镇压行动也更直接。在“血腥星期日”之前,已经多次出现了英军遭遇袭击被杀和英军杀戮平民的情况。

在1月30日的示威中,北爱尔兰警方和英国军方采取了阻止示威者到达预定地点的战术策略。奥图尔指出,回到现场,人们会无法理解伞兵部队为何要直接开火,毕竟军警方面其实装备了足够的防暴设施和武器如水炮、催泪弹等。伞兵部队却向前攻击,前后射出了超过100发子弹,己方并无人受伤。

在“血腥星期日”之后,北爱当地和伦敦之间的政治信任被摧毁。“残暴和掩饰的结合……一种反过来战争到死的论述有了市场。在北爱尔兰无法回避的政治复杂性面前,人们太容易丧失耐心并转向一种原始的逻辑——‘在他们杀死我们之前,先杀了他们’。”许多年轻的民族主义者放弃了原先的温和立场,转而加入了北爱尔兰共和军从事武装冲突。从此也出现了北爱共和军对无辜的新教平民的无差别袭击。他们策划了1972年7月贝尔法斯特的导致超过100人受伤,9人死亡的“血腥星期五”袭击事件。

进入21世纪,布莱尔时代推动的“萨维尔质询”(Saville Inquiry)历时十二年,最终发布调查结论,指出“血腥星期日”事件中英国军方没有充足的开火理由。游行运动中看不到北爱尔兰共和军的参与。换言之,被枪杀的是无辜群众。然而,这一结论并没有伴随着对当时开枪军人的追责程序。对遇难者的缅怀并没有开启对责任的梳理和审判。正如在《雅各宾》杂志的文章结尾处指出的那样,在21世纪初,把血腥星期日的真相公之于众的努力遇到了很大的政治压力。在20世纪90年代末,英国政府和北爱尔兰的民族主义者已经达成了妥协,在一个较为平和的政治局势下,伦敦没有意愿去承认过去的错误,其更愿意无视这段历史的存在。直到五十年后的今日,“追责”仍未能实现。

参考文献:

1. "Paranoia and Alarmism: Canada Truckers’‘Intelligence Reports’ Hint at Mindset", The Guardian, 20220210

2. "Why Are Canadian Protesters Flying Confederate Flags?", Taylor C. Noakes, Foreign Policy, 20220209

3. "When the Rage Came for Me", Stephen Marche, The Atlantic, 20220212

4. "On Bloody Sunday by Julieann Campbell review", Sean O’Hagan, The Guardian, 20220130

5. "The British State Has Never Been Held Responsible for Bloody Sunday", Daniel Finn, The Jacobin, 20220130

6. "Bloody Sunday - 50 Years of British Injustice in Ireland", Joseph Healy, The Tempest, 20220201

7. "Bloody Sunday, the 10-minute Massacre that Lasted Decades", Fintan O’Toole, The Irish Times, 20220130

    责任编辑:伍勤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